大明,刚流亡吕宋系统觉醒了 第94节

  没鸽,只是卡了

第152章 明军兵临应天府

  糠稀最终还是同意了内阁呈上来的计划,虽然他极不情愿,但明军实在是过于凶猛,清军挡不住啊!

  甚至,他开始在心中埋怨顺治皇帝,为什么给他留下这么一个烂摊子?为什么不将这些前明余孽清理干净?

  他这皇帝当的着实憋屈啊!

  那一夜,糠稀瞬间老去了10岁。

  ……

  在部队完扩军整编之后,明军立刻向周边省份扑去。

  虽然明军的扩军很仓促,武器装备严重不足,真正有完整战斗力的部队依旧只有那6个王牌师,其余12个师过半的士兵手里依旧拿着冷兵器。

  但明军装备不足的问题也只是相对而言。

  对比依旧以大刀长矛为主要装备的清军来说,即使是装备不全的明军新编部队,其战斗力也碾压清军。

  更何况,这些省份因为被抽调走了主力,此刻正是实力空虚之际,面对来势汹汹的明军,清军根本无力抵挡。

  而且随着清军主力被消灭的消息传开,绝大多数的地方,面对明军要么弃城投降,要么望风而逃,明军收复疆土的过程几乎没有遭到有效抵抗。

  2月中旬,明军进攻的步伐越发势不可挡,已经夺回了福建全境,浙江全境,江西的大部分,以及江苏的部分地区。

  之前向明军投诚的那些绿营,现在可以放心了。

  因为他们的家人并没有遭到蛮清的报复。

  当然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明军的动作太快。

  这些地方的官府衙门才刚刚收到消息,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明军就已经兵临城下。

  这个时候,满清官老爷们一个个都忙着卷钱跑路了,又还有谁愿意在这些臭丘八身上浪费时间。

  2月下旬,明军夺回常州、溧阳、宣城,兵锋直指应天府,与此同时,大明皇家海军沿长江逆流而上,由水路向应天府进发。

  面对来势汹汹的明军,两江总督戎坊一边转运财产物资,一边收拢兵力,同时新成立的长江水师也被他派了出去。

  沉船封江也好,决死冲锋也罢,反正就一个要求,挡住明军水师,不能让明军水师快速兵临江宁府。

  事实上所有人都知道清军不可能守住江宁,这糠稀也明白,但是他就是不甘心江宁这样落入明军之手。

  江宁不同于其他城市,这可是明朝的京城之一!对于这些明军来说绝对是意义非凡。

  因此他给两江总督戎坊下了一道命令。

  搬空江宁,焚毁皇城,绝不能让江宁完完整整落入明军之手!

  戎坊现在执行的便是糠稀的第一道命令。

  不过江宁城如此之大,要想搬空,绝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够搞定的,所以他才派出了长江水师前去挡住明军水师。

  只是这条命令对于才刚刚出生三个月的清军长江水师来说,那可真是为难他们了。

  虽然相比于被糠稀寄予厚望的禁卫八旗水师,长江水师的实际发展情况要好得多。

  毕竟长江水师原本就有一个镇江水师营的底子在那儿,而且江南之地,招募水兵并不困难,而禁卫八旗水师自上而下官兵皆为旗人,让他们搞水师那还真就是难为他们。

  不过这发展情况不错的长江水师,在明军舰队前,那就啥也不是了。

  新晋水师提督姚喀自知与明军正面对抗没有一丝胜算,因此他也立刻想到了当初胡启元应对明军水师的办法。

  沉船封江!

  作为神州大地上最大的河流,长江无论是水深流量还是河道宽度,都远远超出闽江。

  想要封堵长江航道绝非封堵闽江那般容易,其所需要的船只数量将极其庞大,即使是将长江水师的舰船全部沉了,也只能挡住航道的一小部分,因此其他的船只依旧要从民间收集。

  之前封堵闽江,闽浙总督张仲举在下令征集民间船只时,还用一个战后找总督府索取赔偿的由头去做做样子。

  到了姚喀这里,他样子都懒得去做了,直接就下令强行征收民船。

  在他眼里,既然皇帝都已经下令要借助长江天险阻挡明军了,那么这些可能会成为明军助力的船只自然是不能再存在了。

  而且由于旗人不能经商,不能种地,要么当兵,要么在家里混吃等死。所以即使他将这些船只全强征了,那遭受损失的也只是汉民而已。

  此命令一下达,无数的清军士兵开始了行动,他们提着刀兵冲上码头,不管是谁的船只都直接开走。

  明晃晃的刀刃之下,没人敢阻拦,老百姓们只能望着被抢走的船只痛哭咒骂。

  可问题是长江真的是那么容易被封堵的吗?

  姚喀选择的沉船期区就在长江水师驻扎地,镇江下游不远处的扬中水域,

  此段水域江面仅宽1公里左右,已经是长江中下游少有的窄河段,在这一河段沉船封江看似是最佳的选择。

  可真当清军开始沉船时,问题出现了。

  清军将所有的民船装上石块,首尾用麻绳连接,便开始凿船封江。

  但是由于各船的下沉速度不一,加上这段区域河道窄,水流急,在船只下沉的过程中,要么麻绳崩断,要么直接被巨力拉碎了船头船尾。

  下沉的船只也随之被湍急的江水冲了个七零八落。

  如此情况下先前准备的船只明显是不够了,姚喀赶紧下令再去征收,偏偏这个时候明军游骑兵号以及其他几艘巡洋舰已经出现在了沉船水域。

  望着突然出现在江面上的明军战舰,清军长江水师甚至连抵抗都没有抵抗一下,便直接选择了逃命。

  戎坊的确有命令让长江水师必须拦住明军,但双方根本就不在一个等级上,怎么拦?

  封江方案已经失败难道真就靠自-杀船?

  当初澎湖水师是这么想的,福建水师也是这么想的,甚至连倭国的萨摩藩水军还是这么想的。

  但是他们最后的结果不依旧是集体填了鱼腹?

  清军长江水师不愿意送命选择了集体逃命,明军舰队并没有立刻追击而是停了下来。

  虽然清军的封江行动没有成功,但依旧给明军舰队造成了麻烦。

  由于部分沉船没于水下,明军仍旧要先搞清航道才能继续向东。

  好在应天府已经近在咫尺,这个时候大家反而没那么急了。

  ……

第153章 夺取紫禁城

  为了不让大明好过,也为了出心中那口恶气,糠稀下令的搬空江宁府,那真是啥都搬。

  甚至连知府衙门前的那两台石狮子他们也都给抬走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蛮清的搬家大业进度极为缓慢。

  “大人!大人不好了!”

  “长江水师的封江战术失败了!沉船没有完全堵住航道,明军水师很快就会顺江而上抵达江宁!”

  搬运东西正搬得热火朝天的两江总督府内,一名传令兵风风火火的冲到了戎坊面前,惊慌说道。

  “什么?”

  “那长江水师呢?姚喀呢?”戎坊一脸震惊的问道。

  “长江水师没有与明军水师开战,他们直接弃船逃往江北了,水师提督如今也已经不知去向。”

  闻言,戎坊脸色黑如锅底,姚喀那废物竟然逃了!

  也就是说明军水师快则两三个时辰,慢则四五个时辰后就会抵达江宁,可这江宁还有相当多东西都还没来得及搬走啊!

  “姚参将,立刻派人去通知塔石哈参领,让他立刻把八旗驻防城给烧了!”

  来不及多想,戎坊快速命令道。

  戎坊口中的八旗驻防城便是明故宫,当然,他的正式名字依旧是紫禁城。(现在全毁了,没了)

  而且相比于顺天府的紫禁城,应天府的这个紫禁城要大的多,其占地面积达到了101.25万平方米,比顺天府的紫禁城大了近三分之一。(野史说朱棣修北京紫禁城不能比他老子的房子大,所以处处小上一分)

  当初鞑-子在占领应天府后,这皇城便被鞑-子作为了八旗驻防城。

  而后鞑-子在皇城内设置了将军府和都统衙门,为了分开二者,鞑-子又从太平门到通济门加筑了一道城墙使皇城建筑遭到很大破坏。

  好在这紫禁城虽然已经年久失修,但绝大部分建筑依旧是保留了下来。

  现在眼看明军即将拿下应天府,继续搬东西是来不及了,但这皇城是绝对不能留的,因为那是糠稀下达的死命令!

  “是!总督大人!”

  ……

  戎坊下令焚毁皇城的命令刚刚下达,潜伏在应天府的锦衣卫便收到了消息。

  “鞑-子要动手了!增援还要多久?”

  皇城外不远处的一个院子内,近百名身着黑色作战服,肩背90式卡宾枪,腰间挂着一圈手榴弹的锦衣卫特战队士兵聚在一起,特战队队长看着通讯员询问道。(90式卡宾枪可以视作K98az)

  “总部回电了,援军会在半个时辰内抵达,总部要求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阻止鞑-子的行动!”通讯员回答道。

  锦衣卫特战队队长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

  当初鞑-子向衢州集结时博霁虽然带走了绝大部分八旗兵,但这皇城内依旧留下了500人负责守家,而且近段时间两江总督戎坊不断收拢兵力,如今这应天府城内已经集结的清军就超过了2万人!

  半个时辰!己方九十人,清军两万多人,想要阻止其焚毁皇城,几乎可以说得上是天方夜谭。

  但这任务,他们必须完成!

  “所有人立刻行动!先拿下皇城,解决掉里面的建奴!而后依托各处城门节节抵抗清军援军,记住!外宫墙城门可以放弃,内城城门也可以放弃,但奉天殿,谨身殿必须守住!”

  “是,队长!”一众队员低声应喝。

  “行动!”

  ……

  博霁带走了江宁八旗驻军的绝对主力,导致了皇城的驻守力量严重不足,现在整个皇城除了宫墙四处城门驻守了十几名士兵外,城墙上除了偶有的巡逻兵外,大多数时候几乎都是空无一人。

  对于这样的情况,鞑-子也没在意,毕竟在他们的意识里,是不可能会有人敢闯八旗驻防城。

  这倒是方便了锦衣卫的行动,面对鞑-子犹如儿戏的守城布置,特战队轻易便潜入了皇城,而后,杀戮便开始了。

  “哎!你们是什么人!”

  鞑-子军营门口,几名坐在一起聊天打屁的鞑-子士兵看见了一队向他们走来的特战队员,看着特战队员们身上奇怪的装束,其中一人立刻起身询问道。

  然而他等来的回应却是一发炙热的子弹。

  “砰!”

  鲜血炸射。

  那开口询问的鞑-子士兵瞬间没了半边脑袋,哼都没哼一声便摔倒在地,只剩手脚还在做着无意识的抽搐。

  “他们杀了阿楚珲!”

  “他们是明匪!”

  “快杀了他们!”

首节上一节94/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