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刚流亡吕宋系统觉醒了 第109节

  明军-转瞬之间就拍死云雀号的场景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反击就是死路一条!

  “挂白旗!快挂上白旗!”

  依旧是杰姆斯舰长最先作出回应。

  虽然队友被祭了天,但好歹自己还活着,而反抗的结果已经摆在了那里了,他不想成为第二个!

  佩拉约号上的士兵手忙脚乱的找来个白床单挂了上去。

  其他三艘船见佩拉约号作出了表率,也有样学样,立刻挂上了白旗。

  “哼!都是些欺软怕硬的贱皮子。”家文宣脸色不屑。

  因为这战斗就爆发在港口外不远处,那隆隆炮声立刻就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因此码头上聚集了不少围观的人群。

  云雀号爆炸解体腾起的巨-大火球引起了他们的惊呼,不过这个距离他们也只能看到有船只被击沉,再具体却没法儿看清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难道是大明海军打过来了吗”

  他们心中惴惴不安猜测着海面上到底发生了何事。

  他们马上就不用猜了,因为泰山华山二舰已经押解着4艘挂着白旗的葡萄牙舰船靠了过来。

  港口上围观的葡萄牙人看着那四艘挂着白旗的葡萄牙舰船眼里全是错愕。

  这么说刚刚被击沉的是他们葡萄牙的舰船!而且四艘葡萄牙舰船向两艘大明舰船投降,确定没搞错?

  几处炮台上的葡萄牙炮兵看到这样的情况更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开炮他们是不敢的,只能派人跑去通知施基拿。

  很快,几艘战舰陆续靠岸,一队身着白色水手服的海军官兵在一名海军上尉的带领下,走上码头上清出了一片空地。

  或许,这也不能算是清出。

  当大明皇家海军的官兵走下船时,码头上围观的葡萄牙人便已经自动拉开距离。

  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海军官兵们全副武装,而且刚刚还打沉了他们一艘船并且俘虏了他们4艘战舰,现在他们似乎站在对立面。

  另一部分原因嘛,那就是葡萄牙人的自惭形秽了。

  看看大明皇家海军的官兵,个个制服整洁笔挺,身姿挺拔英伟,动作整齐划一。

  再看码头上的葡萄牙人。

  胡子拉碴,全身邋遢,一些葡萄牙水手们看起来更是如同乞丐。

  如此鲜明的对比下不少人都想往后缩,实在是丢人啊!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向后缩,比如说就有不少白人妇女站在原地盯着大明皇家海军的官兵一个劲儿猛瞧,那火热的眼神是恨不得把官兵们都给吞下去……

  少时,施基拿总算是领着一帮子人赶到了码头。

  他看了眼码头上四艘悬挂白旗的巡洋舰脸色有些难看。

  只是让你们去盯着明军战舰,怎么就打起了呢,而且5打2不仅被打败了,还被人击沉了一艘!葡萄牙皇家海军的脸都给丢尽了!

  不过现在他也不敢多说什么,隔壁就有数万明军,而且还有铺天盖地的明军舰队,他惹不起,现在最重要的便是解决澳门一事。

  施基拿看了看围观的大量群众,学着大明官兵的样子挺起了胸膛,理了理衣服,拄着一根文明棍一副绅士模样缓步上前。

  可惜,他的绅士形象仅仅维持了一分钟就成了个笑话。

  当他领着几名军官靠近明军官兵设立的控制区域时,前排的明军官兵立刻齐刷刷举起了手中的步枪。

  “未经允许上前者,格杀勿论!”

  厉喝声如雷贯耳!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将施基拿吓得连退数步,直到在后方军官的搀扶下才稳住身形,那狼狈模样又哪里还有之前的从容。

  “误会!误会!这位是澳门总督施基拿阁下,我们是来商讨澳门半岛地租一事的!”

  随行的翻译立刻大声喊道。

  那带队的明军上尉眼神玩味的看了一眼被几人搀扶着的施基拿开口道:

  “商量地租?哼,你们倒是敢想,跟我来吧。”

  明军的态度让施基拿非常气愤,但势比人强,他也只能一边在心中怒骂明军的粗鲁野蛮,一边老老实实的跟了上去。

  “长官,人已经带来了!”

  泰山号上,带队的上尉将施基拿一行人领到了家文宣面前。

  施基拿一见到家文宣也立刻笑脸迎了上去。

  “尊敬的大明将军,我是澳门总督施基拿,很荣幸见到将军阁下!”

  一般情况下来讲,外交官员见面介绍都是由随行属官负责的,而且先介绍的一方在地位上天然就矮了一头。

  但施基拿依旧这样做了,因为他很清楚,当前形势下他们这些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在面对大明时,那地位恐怕矮了还不止一头。

  而且为了赢得家文宣的好感,他的自我介绍还是用的汉语,这是他为了更方便的收听广播学的,虽然撇脚,但那确实是汉语。

  施基拿将自己的位置放的很低,但家文宣可不管面前这鬼佬是如何想法,他冷冷的看了一眼对方说道。

  “本官是大明皇家海军少将,家文宣。

  不过,澳门总督?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大明除了设有吕宋总督一职外并未设有其他总督官职,那么施基拿阁下您能解释下您这总督一职是谁给认命的吗?”

  ……

第176章 葡萄牙人的出路

  家文宣的问题让施基拿愣了愣,他总督一职是谁任命的?当然是葡萄牙国王啊!

  但是这里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虽然当初他们从大明手里租借来了这澳门,但他们只拥有居住权,主权依旧在大明手中。

  因此,他这由葡萄牙国王任命的澳门总督实际上是不合法的。

  施基拿支支吾吾,一时间答不上来。

  “行了,我没空和你们在这里磨蹭,此次,本官是奉皇帝陛下的命令前来通知你们的。”

  “陛下御令,非法侵占我澳门地区的葡萄牙番邦,必须立刻解散澳门非法武装,拆除炮台,并且补交自1553年到至今的澳门租金,按每年1万龙元计算,合计113万龙元,

  另外商业税收按每年2万龙元补交。二者合计339万龙元,给你们抹个零取个整数,一共340万龙元!”

  当听到家文宣报出的补缴税款后,施基拿惊呆了。

  抹零取整原来就是尾数差多少补多少?哪个老师教你的?我想和他聊聊。

  340万龙元!

  澳门才多大?就算是把澳门刮掉一层皮都刮不出这么多的钱来。

  而且大明都已经灭亡了那么久,现在计算补交税款竟然把蛮清统治时期也算了进去!

  这可真的是,明明可以直接抢的,却还要拟出一个名头来让你交税!

  “上帝啊!将军阁下你确定没在和我开玩笑!340万龙元!这简直就是讹诈!我们不可能交那么多钱的。”

  “而且我们同你们的天启皇帝陛下是有过协定的,澳门每年的租金是500两白银!并且我们每年的租金都是交给了广州官府的!你们不能无故撕毁协定!”

  施基拿红着脖子争辩道。

  他原本以为明军此次前来就是商讨澳门租金交接过度一事,最多就是涨点租金,只要塞上点好处这事情就解决了,毕竟当初蛮清鞑-子夺得江山后他们就是这样操作的。

  可谁曾想竟然会被要求赔付如此海量的银钱!

  “哦?协定?什么协定,我怎么不知道?有签署文件吗?拿出来看看。”(明葡租借条约,资料非常少,另外500两地租是给朝廷的,实际上关税才是大头,收取标准是每船货物价值的20%,加上碇泊税,每年税金基本在2-4万两,加上贿赂金,广州官员赚得彭满钵满。)

  家文宣一连发出数闻再次将施基拿问住了。

  他怎么可能拿得出来签署的文件。

  大明祖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当初天启皇帝在贪官的游说下只是答应将澳门地区租借给葡萄牙人居住,这种小事又怎么可能需要签订协定。

  后来葡萄牙人在澳门私自建城扩张,组建军队,修建炮台这完全就是靠着贿赂官员才得来的便利。

  这也就是因为贪官污吏的隐瞒,皇帝不知道。

  这消息要真要是让崇祯皇帝知道了,以他那刚烈的性格,这澳门半岛上的葡萄牙人说不定又得被来上一次“三光”。

  这个时候施基拿额头上的冷汗开始止不住的外冒了,他已经感觉出来了,此次大明的胃口真的不小啊!

  “将军阁下,您看这补交税款一事能否再商量商量?”

  他一边抹着额头上的冷汗,一边给旁边的军官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将早已准备好的一个小盒子递到了家文宣面前并且直接将其打开。

  只见里面装着的是一盒珍珠,这些珍珠每颗都有小指大小,且个个浑圆饱满,色泽莹润,在当前这个年代,绝对算得上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这东西要是递到那些鞑-子官员面前,估计除了糠稀的内-裤弄不来,其他啥要求都能给你办妥。

  可面前之人却是家文宣,系统出身的明军高级军官!

  家文宣脸上没有一丝波澜,只是淡淡看了眼便说道。

  “这盒珍珠应该能够值个一两万两银子,施基拿阁下想要用这补交税款可还远远不够啊!”

  听到这话,施基拿几乎被气到吐血。

  这盒珍珠投放到市场上最起码也能卖出5万两白银,结果经家文宣这上下嘴唇一碰价值就缩水了一大半,而且他这是想用这珍珠补交税款吗?

  斯基拿内心发出无助哀嚎。

  “斯基拿阁下如果实在是拿不出这些钱,我这里倒是有一个提议,澳门地区的民众以及你们之前的非法武装都可以加入我大明外籍军团嘛。”

  “陛下对于自己人,一向都是很慷慨的,这补交税款的金额应该是可以降下来的。”

  这个时候家文宣才不急不慢的说道。

  朱和埸当然是知道葡萄牙人绝对是拿不出三百多万龙元的。

  这个时候的澳门地方就那么大点,总人口只有一万八千余人,其中妇女就有一万四千余人。(实际上女性应该有一万六千多,而葡萄牙男人基本都死于同帝汶的战争中,至1703年结束时,城内男性不足50人,但平行世界我说了算,战争没有了。)

  而且澳门的存在就只是一个为了服务欧洲商船的集散地和物资中转中心,他本身是没有任何产出的。

  三百多万龙元,对于澳门总督府来说无疑是个天价,他们得不吃不喝攒上个十几二十年才凑得齐。

  所以朱和埸已经帮这些人提前想好了出路。

  中南半岛上很快就会热闹起来了,不过朱和埸暂时并不打算直接派遣大量正规明军入场。

  外籍军团将作为主要介入力量,所以需要补充人手。

  相比于南洋群岛上的土著们,中南半岛上的一票小国要难对付的多。

  并不是说他们的战力有多强,而是这些人都是属猴的,太能钻林子。

  为了避免明军被这些人拖住,也为了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伤亡,所以这活儿就交给外籍军团了。

  而且,要是蹦出来一个屠杀惨案什么的,明军可不会去背这种锅。

  一切就只能怪外籍军团的纪律太差,毕竟,他们已经有先例了嘛。

  ……

首节上一节109/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