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瞎编功法,始皇求我长生法 第33节

  将会是一股足以凝成实质的天地正气!

  此时此刻。

  他哪里还不明白?

  姜林所说的浩然正气,竟真是一门神通功法!

  这么多年以来,是他们对于浩然正气的理解出现了错误?

  这个念头才刚一浮现,就被张良打消了。

  不是他们出现了错误。

  而是,大秦国师分明对于浩然正气有着更为高深的理解!

  深不可测!

  张良这才看向姜林,心绪也复杂到了极点。

  先前,他竟然会怀疑先生……

  可他却见姜林正背负双手,面带温和笑意地看着他。

  令人如沐春风。

  似乎对于眼前一切,都毫不见怪。

  “先生,弟子……”

  这一次,张良是由衷地执弟子之礼了。

  不等他话音落下,姜林已是摆了摆手。

  “子房,浩然正气,不只是神通术法。”

  “当这浩然正气在你体内真正培养而成时,你便已经踏入了君子之境!”

  “这实则,正是儒家的体系!”

  他笑意明媚,似乎是随口之间,便透露出了天大的机密!

  在向张良说明,君子之境,已是儒家的修炼境界了!

  不过,实际上。

  他这是在趁热打铁!

  趁着张良刚刚修炼出这浩然正气之时,就此确立下儒家的修炼体系!

  这君子之境,也将会是这世上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君子之境……”

  张良轻吐出一口气,心中的思绪,久久难以平复。

第28章 高风亮节!先生真仙人也!

  今日在姜林这里的见闻,几乎颠覆了张良的世界观!

  儒家学说,是这样的吗?

  什么时候,连君子都成为了一种境界了?

  自己以往所学的儒家学说,到底是什么?

  可是。

  他却是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体内的浩然之气在酝酿。

  如姜林所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这一切,无不是在向他证明。

  他已经踏入了君子之境!

  半晌。

  张良才终于回过神来,目光再度落在姜林身上。

  “先生传道受业之恩,子房没齿难忘!”

  以他的心性,又哪里还不知晓?

  先生这是为他开启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门!

  他很清楚。

  这培养浩然之气的功法,对于整个儒家而言,到底都意味着什么。

  若儒家弟子,人人皆可养浩然之气。

  那岂不是人人都能踏入这君子之境?

  这可是修炼的功法!

  此时张良都难以抑制住心中的情绪了,显露在了神色中。

  姜林将这一切收归眼底,会心一笑。

  他知道,自己在张良身上埋下的这颗种子,终究会在儒家生根发芽!

  “你我之间,不必多礼。”

  他伸手虚抬。

  无形之中,便有一股柔和的力量,扶起张良行礼的身形。

  张良不由回想起,先前姜林所说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事情。

  原本他还有所质疑。

  到了现在,却全都已经荡然无存了。

  连他们儒家都不知晓这君子之境,先生又是如何知晓的?

  究其原因……

  恐怕也只有,先生通晓未来之事,才能解释得通了!

  他深吸一口气,终于将悸动的心绪强行压了下去。

  这才重整思绪,向姜林询问。

  “先生,如今我已经踏入了这君子之境。”

  “那不知除君子之境外,其余的境界,又是什么?”

  实际上。

  自姜林今日这一场授课之中,他所学到的,也只是养浩然之气而已。

  这其中的许多玄妙,他都还没有了解清楚。

  不过,他知晓,儒家的修炼体系,绝对不只有一个君子之境!

  但对于他的疑问。

  姜林却是淡淡回应了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他这一堂课,就只是初步试验,该怎么确立儒家的修炼体系。

  君子之境,也不过只是他想到浩然之气时,顺水推舟瞎编的!

  至于除了君子之境外,儒家的修炼体系,还有什么别的境界。

  他可还根本没想好!

  不过。

  听着姜林的话,张良却似是心有所感。

  原来如此!

  儒家弟子,最不能缺少的,便是求学之心!

  “先生的意思是,儒家弟子,莫要去想什么修炼。”

  “而是要始终保持求知,如此,方能自然而然地提升自己!”

  他恍然大悟。

  闻言,姜林笑而不语。

  好家伙!

  这是张良自己把他的话给补充完整了!

  那也都用不着他再继续糊弄下去了。

  而后。

  他又笑吟吟看着张良。

  “子房,你可还记得……你此次前来寻我的目的?”

  此次张良前来,可不正是为了焚书一事吗?

  姜林从一开始,就在用浩然之气忽悠张良。

  到了现在,他其实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圆过来了!

  毕竟,以张良的聪慧。

  如果见他强行圆场,必定是能够看出来什么。

  所以。

  倒不如交给张良自己去圆!

  此时。

  张良却不禁有些汗颜。

  自进入国师府邸,见到先生之后。

  他便不知何时,就沉浸于先生的讲道之中了。

  之后,更是惊诧于浩然之气与君子之境。

  若不是先生提醒,他只怕不知何时才会再说起此事了。

  不过。

  他的心中忽的回想起先前姜林所说的话。

  “若知晓了如何培养这浩然之气,便也就明白了……”

  “先生为何提点始皇帝,为儒家典籍留下传承了。”

  想到这些,他也有了些明悟。

  今日,他才真正知晓。

首节上一节33/2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