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皇子,我真的只想当个逍遥王 第63节

  “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将这些枯萎的杂草清理一遍。”

  “咱们村寨,一共就这么一把锄头,还是大家轮着用。”

  “如今不用租种地主老爷的地了,也就借不到锄头犁耙。”

  “不过殿下仁德,只要能够开垦出这块地,去理事府登记之后,就是自己家的了,再也不怕被豪族抢占。”

  “虽然现在的日子过得苦一点!”

  “可是未来还是有盼头!”

  “你看看我们村,现在留下的都是老人孩子居多,村里的几个青壮劳力,已经应招修水渠去了。”

  “听说工钱七天一发,过不了几天,那些孩子就能够买些粮食回来!”

  “昱王殿下,可真是仁德之君啊!”

  “以后我们百姓再也不用过那种暗无天日的苦日子了!”

  唐梓昱满意的点了点头,滨州城周围的政令执行情况,还算是不错。

  只不过他也发现了许多问题。

  因为珑夏对铁器的管控,百姓对生产工具十分缺乏。

  整个村子,只有一把锄头,这完全影响了开荒的效率。

  不少村民手中的工具,还是用木头削成铲子的模样,正一点一点地在松土。

  每一次下去,只能弄很少的土,多了的话就很容易将木铲折断。

  “老丈,为什么村里的女眷没有出去做工呢?”

  唐梓昱看到不少的妇女,也在村子里忙活,好奇地问道。

  老丈笑了笑,摇头说道,“自古以来,哪里有女人出去做工的,就算是村里的人去,那也没有人要啊!”

  唐梓昱皱了皱眉头,难道朱辉在招人的时候,全部招的青壮吗?

  这样的话,又能够造到多少人?

  如今本来就是男少女多的现状,如果还在搞这种区别对待,完全不利于昱地的发展。

  “老丈,男女都一样,女人一样可以做工挣钱养家。”

  “你放心吧,说不得等到你们孩子回来的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唐梓昱又简单地和村民聊了几句,便招呼着凌烟等人离去。

  等到一行人走远之后,老丈才喃喃说道,“这年轻人气质如此不凡,到底是什么人啊?”

  “老赵,这位公子短袖短裤的装扮,好像是昱王殿下吧!”

  唐梓昱独行特立的装扮,如今已经是他一个独特的标志。

  在滨州城已经有很多的年轻人模仿他的穿着。

  “不一定吧!听说城里面,已经有很多人是那样的装扮。”

  “我觉得就是,除了殿下,这滨州城还有谁会关系我们老百姓的死活?”

  “更不用说还和你如此和善地聊了半天!”

  老赵想了想,激动地笑到,“照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个道理!”

  说着便向唐梓昱离开的方向跪拜下去。

  “殿下,若非亲见,谁能想到现在的百姓,竟然过得如此困苦。”

  凌烟回头看了一眼已经消失在眼中的村寨,忍不住感慨地说道。

  她从小在宫里长大,耳闻的都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大话。

  如今来到这乡野之地,才明白百姓的生活,完全不是那些士大夫说的那般美好,甚至用水深火热来形容都不为过。

  “珑夏承平几百年,过苦日子的老百姓一直都有。”

  “不管是权贵豪族,还是士大夫们,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地关心过百姓。”

  “否则的话,也不至于每到曜日年,就会出现粮价飙升。”

  唐梓昱摇了摇头,这些都是他从许元德那里了解到的旧事。

  这也是为何他要用滨州酿,去换柳家的粮食,就是为了保证昱地六州在遇到粮价上涨的时候。

  他手里有足够的粮食来抑制粮价。

  两人聊着的时候,距离滨州城越来越近。

  他策马到了当初规划的工业区。

  原本空旷的荒野,如今已经有了上千人正在不停地劳作。

  有制砖的,挖窑的,烧窑的,还有搬运砖胚柴火的。

  一副热热闹闹,欣欣向荣的景象。

  数十个砖窑正不断地烧着柴火,还有几个砖窑已经熄火闷窑,要不了几天,第一窑青砖就可以正式出炉了。

  看到眼前的一幕,唐梓昱满意地点了点头。

  等到青砖出炉,一个个工坊建起来之后。

  昱地的发展才算是正式开始。

  随后唐梓昱回到理事府,找到许元德。

  “许长史,百姓开荒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咱们接下来,就需要将这些问题给解决掉,才能保证来年春耕的时候,能够有更多的土地耕种。”

  “昱地六州本就贫瘠,相比江南,庄稼的产量肯定低上不少。”

  “但是百姓多种一亩地,就能够多收一点粮食。”

  “这样才能保证昱地粮食的自给自足。”

  “向江南采购粮食,始终会受制于人。”

  许元德闻言,点了点头。

  “殿下,目前百姓手中存在耕牛和耕地工具的缺乏,所以开荒的效率有些低下。”

  喜欢本欲当个逍遥王,奈何架着当帝王请大家收藏:本欲当个逍遥王,奈何架着当帝王。

第100章 农业生产队

  对于唐梓昱刚刚提到的问题,许元德心里非常清楚。

  以前豪门望族把持着大部分土地,不管是锄头农具,还是耕牛犁耙,都是在豪门望族的手里面。

  这些也只提供给租地的佃户们使用。

  受到各种压榨剥削的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有钱去买这些农具。

  特别是价格高昂的铁器,更是想都不用想。

  手巧的人,能够做一些木制的农具就已经很不错了。

  “殿下,以前耕地用的农具,都是在望族富户手里,如今新政出台,豪门望族的利益受到损害,哪里还会把耕地农具借给百姓使用,都等着看笑话呢!”

  “百姓现在吃饭都存在问题,根本买不起农具......”

  许元德叹了一口气。

  这个问题,他也没有想到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来解决。

  整个昱地六州,登记在册的近三百万人,差不多有八十万户人。

  除去富户、商贾、匠人,百姓至少在五六十万户,要是理事府一家配上一把锄头,那也得几十万把。

  别说如今器械司短时间内制造不了这么多的农具,光是这银子就得花上不少。

  唐梓昱听完许元德很是详细的汇报,一时间也皱起了眉头。

  如果因为农具的问题,让开荒这个政令成为一个摆设,对于昱地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也完全达不到自己预想的目的。

  坐在椅子上,唐梓昱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努力思索着到底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目前老百姓所面临的难题。

  很快,唐梓昱眼前一亮,想起自己小时候在乡下,听爷爷讲了一些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故事。

  “许长史,本王想到了一个法子,能够解决目前百姓缺乏生产工具的问题。”

  “通过组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由理事府提供耕牛、犁耙、锄头等,主要在农业生产中起大作用的农业生产工具。”

  “这些生产工具归每个地区的生产队,由农户们轮流使用这些工具,并且负有管理和保障义务。”

  “任何人不得破坏、变卖、偷盗等,提供给生产队的生产工具,违者重罚。”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用很少的资源,撬动老百姓的积极性......”

  唐梓昱借鉴了他了解到的农业成产合作社的方式,但是又有很大的不同。

  他只是让生产工具生产队共有,但是对于开荒的土地,还是各归各的。

  这样就能够避免出现吃大锅饭的弊病。

  至于这些生产工具,如何平均分配使用,这个就由当地的百姓自行来决定。

  毕竟同一个地方的百姓,有着他们自己的相处模式。

  “我们可以按照十户或者十五户划定为一个生产队,或者同一个聚集区的百姓为一个生产队,这样就能够很容易解决目前百姓的问题。”

  “这样算下来,按照理事府的纪录,总共也就差不多四五万个生产队,以我们目前的财力,还能够办得到的。”

  “也正好借这次机会,重新来一次人口普查,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加准确地知道,昱地六州的人口到底是多少。”

  理事府的数据,还是几年前的,这几年战乱天灾不断,到底人口折损了多少,还真不好说。

  新生儿的出生估计也没有赶上死亡的数量。

  不说别的,滨州城如今的人口,只有最高峰六十万人的三分之一,缩水了这么多。

  别的地方肯定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许元德听完唐梓昱刚刚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解释,稍微一琢磨便明白了生产队的用意。

  如此以来,的确可以用很少的资源,解决目前百姓所遇到的问题。

  方式新颖,又行之有效,算得上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

  许元德心中感叹。

  自从上一次昱王殿下被刺杀之后,颁布的每一条政令,不仅让人匪夷所思,却又十分务实有效。

  而且都是能够让昱地兴盛起来的好法子。

  “殿下,这个生产队,十分符合眼下昱地的局势。”

  “殿下如此为民作想,实乃百姓之福啊!”

首节上一节63/6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