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皇子,我真的只想当个逍遥王 第22节

  看得鲁有财浑身发毛,“殿下?”

  “鲁管家,母妃信中说你是忠诚之人,这让本王有些好奇!”

  要是哪一天搞一出父子相认的狗血剧情,这让三观正的唐梓昱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

  “殿下,三十年前,家父被奸人所害,是尤县令为家父洗清冤屈,还鲁家族人一个清白。”

  “后来娘娘选秀入宫,被陛下看中,册封为宁妃。”

  “殿下也明白,宫中本就是是非之地,娘娘孤身一人,又如何应对后宫的明刀暗箭!”

  “老奴自认头脑还够灵活,加之又遇丧偶之痛,心如死灰。”

  “得知恩人之女如此,老奴便自告奋勇入宫,代鲁家报答当年的恩情。”

  唐梓昱打量了鲁有财一番,随后看向鲁有财腹部。

  “那这么说,你是?”他没有直接说出来鲁有财是太监的话语,这样实在是太伤人自尊。

  平时鲁有财的表现,也并没有电视里面那种娘娘腔,性情走极端,和电视剧里面说演的太监完全不一样。

  唐梓昱脑海中,此时不由自主浮现出了和胡歌演对手戏的张世。

  特别是《神话》那段“我残缺啊,我踏马的是废人!你了不起,你清高!大家都爱你!我就要一步一步一步一步走到最高,我要做赵高!”的精彩演绎,让张世封神,还被入选为北影教材。

  他饰演的太监赵高, 让人又爱又恨又可怜。

  鲁有财迎着唐梓昱的目光,没有闪躲,点了点头。

  “殿下猜的没错,老奴的确是残缺之人!”

  “鲁家祖训乃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尤县令对鲁家有再造之恩,这点事算什么!”

  难怪宁妃会在信中强调,鲁有财十分可信,原来这中间竟然还有这样的故事。

  “真是难为你了,鲁管家!”

  “将来鲁家落难,本王会助你一臂之力。”

  唐梓昱难以接受这样的报恩方式,却很是佩服鲁有财这样的人。

  “老奴,替族人谢过殿下!”

  “鲁管家,不知今年年岁几何?”看到老态的鲁有财,唐梓昱好奇问道。

  “回殿下,老奴今年四十有六,入宫伺候娘娘和殿下已二十七年有余。”

  看到鲁有财微微苍老的面容,这怎么看都像是五十以上的人,完全看不出来只有四十六岁的样子。

  并且照他刚刚所说,等于是十九岁就入宫当了太监。

  对于一些搞不明白的生理问题,唐梓昱只得按下心中的好奇,没有再多问。

  “鲁管家,既然如此,不知道愿不愿意去当一个商会会长?”

  商业在自己的规划中,是至关重要的一块,更是自己建设封地的钱袋子,非可信之人能够掌管。

  “殿下有所差遣,老奴定当全力以赴。”

  “只是殿下,这商会会长是做什么的?”

  珑夏的商人,位于社会阶层的底部。

  和华夏封建王朝的士农工商类似,都十分瞧不起赚取利差的商人。

  可那些不事生产劳作的贵族豪绅,哪一家私下没有充当钱袋子经商的附庸家族。

  要不然哪里来的银钱供他们每日饮酒作乐,随便嚯嚯。

  “商会会长一职,主要掌管王府的商业,也就是王府的以后的钱袋子。”

  鲁有财听了唐梓昱的介绍,点了点头,看来昱王已经明白挣钱的重要性。

  “我明白了,简单来说就是经营商铺。”

  “只是殿下,王府一直没有经商,殿下准备做那一行。”

  唐梓昱对着殿外的婉儿喊到,“婉儿,让张龙把我的健身球送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35章 民心

  “殿下,这怕是不妥吧!”鲁有财脸色很是难看。

  “本王知道你们想说什么,不过鲁管家,这件事回头你去照办。”

  “盘下望月楼,本王有大用。”

  作为滨州城唯一的娱乐行业,望月楼不仅是有钱人聚集的地方,还是消息传播最快的地方。

  “这件事回头你去给本王办好,本王再给你说说三天后的拍卖会怎么搞。”

  “现在带你们去匠工坊见识见识本王点石成金的神仙手段。”

  不等几人反应过来,唐梓昱便大步流星向着殿外走去。

  三人相互对视一眼,无奈地跟在他的身后。

  匠工坊距离王府并不太远,几人也没有骑马前行,张龙赵虎分列唐梓昱身后,警惕地看着从身边经过的人群。

  突然,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引得不少百姓驻足围观。

  不一会,众人就看到两个理事府的衙役,抬着一个挂着红布的牌匾,上面写着四个鎏金大字,“荣耀之家”,后面一个衙役拿着一面铜锣,一边走一边有节奏地敲着。

  原本唐梓昱想做成21世纪那种书页大小的金属小匾。

  不过一来制造繁琐,工业水平还不达标,制造难度有点大。

  二来珑夏人即便再穷,也有一个茅草小院,再三思量,就定下了这牌匾的样式,挂在院门上,不仅明显,更是大气非凡,让获得家庭不由自主地就会产生一种荣耀感。

  “这个荣耀之家是什么意思?这些衙役送到哪里去啊?”

  一个不明就里的百姓问着旁边的人。

  “你还不知道吧,这荣耀之家的牌匾,乃是昱王殿下,为这次滨州守卫战中阵亡的将士家属所颁发。”

  一位老者,对着王府的方向拱了拱手。

  “那有什么好处呢?”周围地人都好奇地问道。

  “嘿,你们可是问对人了!”

  “我的侄儿就是滨州军的新兵。”

  “李校尉说了,阵亡将士们的抚恤金是二十两,免赋税三年,家属和子女以后还有机会去匠工坊做工,听说昱王殿下以后还会兴修学堂,军烈属家庭的子女不需要给束修就能够上学!”

  那名老者得意洋洋地对众人说道。

  “二十两,我滴天!这抚恤金也太多吧!”

  “可不是,以前当兵的死了就死了,别说抚恤金,能有个全尸就谢天谢地了!”

  “多半是说着好听的,想拿到钱,那就是做梦。别说理事府了,听说王府都穷得叮当响,哪里还有钱来发抚恤金,更不要说什么做工和上学堂,根本就是那个昏庸的昱王鬼扯!”

  听到这些民众如此诋毁唐梓昱,张龙赵虎就不依,说着就要上去用拳头理论。

  唐梓昱见状赶紧将二人拦住,而后笑着问道。

  “这位老丈,你觉得这是真的吗?”

  众人这才注意到这个衣着怪异的年轻人,却有着不一样的气质。

  “这位小哥,别的老朽不敢保证,那二十两抚恤金是真真切切的。”

  “老朽隔壁的一个邻居,他的儿子就是在这次滨州守卫战中阵亡。”

  “理事府的差爷亲手把二十两银子送到他的手上,还有一份理事府出具免税文书,难道这还有假?”

  “如今为他小儿子说媒的都快踏破了门槛。”

  “那个荣耀之家的牌子往门头上一挂,平日里吆五喝六的小混混,见了他都会问声好。”

  “要不是那些阵亡将士舍命杀敌,滨州城能有今天的安稳?”

  老丈说得兴起,一时间横眉冷对,手指指着刚刚说风凉话的那些人。

  “如今的昱王殿下已经大不一样了,是贤王。”

  “你老糊涂了吧,一个声色犬马之徒,你还说他是贤王!”

  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十分不屑。

  “枉自你是读书人!只知道读死书。”

  “城门的布告都不去看吗?”

  “理事府颁布了屯田令,是昱王殿下的手令。”

  “军烈家属免税三年,老百姓减税一半,更重要的是,开垦出来的荒地,在理事府登记之后,就是自己的私产,豪强不得强抢兼并,个人不得私自转卖。”

  “你说,这屯田令是不是天大的好事!”

  “我一远房亲戚今日进城,破地天荒打了二两小酒。”

  “姜家霸占他家的田产,不仅还回去了,还赔了十个铜板。”

  “如果不是惧怕昱王殿下的威严,你认为姜家会这么好心?”

  听完老丈的话语,众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不少人露出一副不信的神色。

  “听老丈这么说,刚刚过来的时候,的确看到有差爷在忙着贴告示,看样子有好几份。”

  “只是我不认得字,没去看,以为又是什么无聊的东西。”

  人群中一个中年人不好意思地说道。

  “那去看看!”

  “走,走。”

  送牌匾的衙役刚刚走远,一群人又一哄而散,向着城门方向快步走去。

  “小哥,你不去看看城门的布告?”

  见唐梓昱没有往城门方向走去,老丈好奇的问道。

第36章 杀鸡儆猴

  书生匆匆走了之后,人们又将一个识字的人让进了前面。

  “小公子,麻烦看看这第三份布告讲的是什么?”

  “果然是大事!”干瘦书生看完布告之后神色一凛。

  “这条告示,说了郑家主要成员已经打入滨州大牢,曾经有被郑家压迫过的可以去理事府递状纸,理事府会为大家做主!”

  “什么?”众人闻言有些不明所以,这郑家又是哪一家?

  “小公子,你说的郑家是哪一家?”

  “当然是滨州城第一豪族,郑宇志的郑家!”

首节上一节22/6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