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皇子,我真的只想当个逍遥王 第156节

  说着挥了挥手,婉儿便端着一个托盘走到了两人的面前。

  托盘上面放了两份文书。

  两人拿起仔细看了一遍。

  每份文书里面,分别有纳税承诺书,昱地六州官道整改修葺协议。

  官道整改修葺协议里面明确了由姜柳两家牵头出资,自募百姓。

  按照理事府出具的官道修葺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道路的修葺任务。

  柳世诚和姜灵儿心里虽有一些不自在,却也只能接受。

  与诛九族相比,这点事算什么呢?

  看到两人一脸认真地签署了协议。

  唐梓昱心里高兴。

  官道的整改修葺丢出去,不仅能够让昱地百姓多了一个做工的渠道,安稳度过曜日年。

  还能够为府库省下不少银子。

  “到时候,本王会安排官道整改的监察人员。”

  “核查是否有偷工减料,不按照规定修葺,这一点,你们可得有心里准备。”

  两人点了点头,顿时明白了昱王殿下的用意。

  至于给工人的工钱,唐梓昱一点也不担心。

  要是他们给得低,谁会去给他们干活。

  瓦楞山水利工程以及滨州城工坊,给百姓的工钱,如今以及快要传遍昱地。

  许多百姓,为了赚到工钱,让家人有一口饭吃。

  更是拖家带口来到了滨州。

  要是姜柳两家舍不得出银子,那就不要想招募到做工的百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237章 丁家的变化

  “之前就听说殿下要减农税,没想到真的减税了!”

  “那可不是,一下子减了七成,咱们老百姓就要过上好日子了。”

  “减税算什么,要是家里有人进了军队,还能够免除五口人的税收,不仅如此,家中有适龄儿童,还能够免束修就能够上学堂。”

  “听说滨州军已经去剿匪了,把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贼匪灭了,咱老百姓就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昱王殿下贤德,咱们老百姓,熬过今年,就能够过上好日子呐!”

  城门口的百姓,听了一个书生的念诵完告示,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三叔爷,您老现在可不得了啊!”

  “一门三军爷,一点税收都不用缴纳,以后可过上好日子呐!”

  一个衣着破烂,手上全是老茧的农夫,才卖掉了砍来的柴火。

  他双手杵着一根扁担,满脸讨好地看着身边背药篓的老人。

  这个被农夫称之为三叔爷的老人,本名丁大山。

  是滨州城外丁家村的村民,平日里靠着上山采药,养活一大家子人。

  膝下有三个儿子,只不过早些年,三个儿子全部被抓了壮丁,成了滨州军的一员。

  家中成年男丁全被抓走,丁家时常会受到村中地痞和一些不对付的村民欺负。

  遗憾的是,去年西戎人劫掠昱地。

  老大丁金为了保护两个弟弟,被西戎骑兵砍断了双臂,最后不治身亡。

  如今唐梓昱各项政令的颁布,让丁家一下子成了丁家村众人羡慕的对象。

  虽然老大战死,但是前几天官府的衙差,敲锣打鼓地送上了荣耀之家的牌匾,还有不少银子。

  这是唐梓昱在抄了郑家后,手里有了银子。

  便对去年同西戎作战伤亡的战士进行补偿。

  丁金作为烈士,同样获得了抚恤补偿。

  那些以前欺负过丁家的人,都提起礼物到丁家示好赔罪。

  生怕丁家的军爷回家,找他们的麻烦。

  “三叔爷,听说丁木丁火两兄弟进了什么骁骑营,是不是真的啊?”

  旁边另外一个村民,好奇地问道。

  丁大山拢了一下空药篓,充满褶皱的脸上笑逐颜开。

  “嗯,两兄弟之前捎信口回来,是说了这么个事。”

  “骁骑营是什么营?”丁大山不太明白。

  两个儿子带回来的口信只是简单地提了一句,并没有具体说什么。

  主要是请人捎了三两银子回来,说是立战功的奖赏。

  加上老大的抚恤金。

  如今家里的银子已经超过了二十多两。

  丁大山这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也没有想过,自己家有一天,会这么有钱。

  二十多两银子,半个丁家村的地都能够买下来了!

  可一想到这银子是自己大儿子用命换来的,心情又沉重不已。

  “三叔爷,我听城里的大老爷们说,骁骑营是从滨州军里面挑选的最厉害的军卒。”

  “也是最容易立战功的一只部队,不过伤亡率也是最高的。”

  “对了,三叔爷,你家老三丁火还没有成家吧,我堂兄家有个闺女。”

  “年岁算起来比丁火小上两岁,要不……”

  还不等哪个农夫说完,旁边的同村人笑着说道,

  “你堂兄家的那个闺女,你也好意思说给丁火。”

  “就是,那姑娘谁不知道,瘦得都快皮包骨头了,像一根竹杠似地,怎么配得上丁火。”

  “要说我老舅家有一个姑娘,臀大腰圆,一看就是好生养的旺夫相,我倒是觉得和火小子很是登对。”

  走在最后一个背着背篓的同村少年,反驳地说道,

  “火哥现在可是骁骑营的战士,说不得哪天立了大功,当上大将军也不一定。”

  “咱们村里的姑娘,怎么配得上要当大将军的火哥。”

  “等我长大了,也要去当兵,当兵多威风啊,不仅能吃饱饭,还有银子得。”

  “立功了还能够当官,回到村里,别人都得高看一眼。”

  听到少年如同宣言般的话语,旁边的人都笑了起来。

  眼中都充满了羡慕。

  “狗蛋,听说六婆到你家说了一个媳妇,是不是真的?”

  少年脸上一红,大声说道,“我不叫狗蛋,爷爷已经请村正给我重新起了名字。”

  “叫丁破戎!”

  “谁要是再叫我狗蛋,我给他急!”

  农夫一愣,笑了笑,“狗蛋,我是问给你订娃娃亲的事,又没问你名字的事。”

  “李三七,你要是再叫一次,我要揍你哦!”

  丁破戎脸色一黑,挥舞着自己的小拳头。

  “哈哈哈,这小子可真不经逗!”

  “狗蛋,我也想知道,是哪家闺女和你订的娃娃亲。”

  丁大山带着众人挤出人群,已经知道了公示的内容,就带着众人往丁家村赶。

  要是错过了时辰,走回家里可能都已经天黑了。

  “三叔爷,是张二婶家的丫头。”

  “不过我没有同意,我现在十岁都没有,就给娶媳妇,不是开玩笑吗!”

第238章 弄出来了

  丁家这样的情况,如今在昱地还是有不少。

  都是以前被抓去当兵,如今成了骁骑营中的一员。

  不管有婚配还是没有婚配的,每天都会有媒婆登门拜访。

  不管是做妻还是做妾,那些有闺女的人家。

  除了想给自家闺女谋一个好家庭之外,还想攀上一个好亲家。

  很多滨州军士卒,在不知道的情况下。

  就被结婚了。

  甚至有不少像丁木一样,家里已经为自己娶上了三妻四妾。

  十分离谱。

  如今整个昱地,因为唐梓昱颁布的政令,滨州军成了最受欢迎,最具人气的择偶对象。

  滨州军人数有限,有不少人就看上了丁破戎这种很有机会参军的少年,还定下了娃娃亲。

  还有人则是选择迂回路线,将目标放在了滨州军的兄弟姊妹身上。

  目的就为了联姻,享受滨州军家属嫡亲的名头。

  唐梓昱自己都想不到,因为他,一下子让滨州军和适龄少年,成了最抢手的香饽饽。

  他完全不在意这些政令,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此刻的他,在王府大殿中异常高兴,

  “那个黄毛赫伯特,真的找到了钨矿?”

  看到手中的飞鸽传书,唐梓昱开口问着陈思远。

  陈思远站在王府殿内,看到他高兴的模样,笑着拱手说道。

  “是的,殿下,赫伯特的确在信中是这样说的。”

首节上一节156/6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