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第275节

“没了,小娘好生休息吧,小婿告退。”

林墨退出崔娴的别院后忍不住挠了挠头,呢喃道:“见鬼了,老子也算阅女无数,就没见过这号女人。”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林墨专注于处理北国的军政,各州郡送来的秋收账单和兵马名册。

“侯爷,现在就还差幽州方面的账册和名录,按着往年的情况,幽州本就没什么耕地,收成不会太乐观,加之今年战火萧条,刨去涿郡外,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至于兵马名册这一块,赵将军已经派人送来。

合计这些大概需要五天时间,到时候我们会做一份详细的账册呈侯爷审阅。”

“辛苦你们兄弟了。”

该说不说,辛家兄弟确实能帮上不少忙,要比郭图好用很多,有他们在,林墨可以省下很多不必要的功夫。

这天夜里,郭照如往常一样为林墨备好了洗澡水,现在的他不用再像从前那样羞涩,都不用郭照帮忙,自己就脱了个干净跳进大桶里享受着女王的纤纤玉指。

“老爷,一个多月了,崔娴足不出户,她的陪嫁丫鬟也没有离开过院落,去送菜的人也都是我指定的,期间崔娴都没与她们搭过话。”

“这么奇怪?”

林墨皱着眉头,按着自己的想法,刻意在崔娴的面前卖一个军情,而这份军情对曹操来说应该是很重要的,如果崔娴履行的是红袖招暗线的职责与工作,那她一定会想办法把情报送出去才对。

“我也觉得奇怪,甚至连晚上都有人盯梢,她不可能瞒过我们眼线进行军报的传递,所以,只有一个可能。”

林墨扭头看向郭照那张被水蒸气微熏过后红润的脸蛋,扬了扬额,示意她说下去。

“她到邺城来,不是为了探听军情的。”

“也就是说,她此来是为了挑拨离间我和岳丈大人的关系。”

郭照点了点头“只有这一种可能了,所以她对一切的军情都漠不关心,只要接近温侯便可。”

听完郭照的分析,林墨忽然就想到当时崔娴的反应的确是对军情完全不在乎,只关心自己能不能去彭城找吕布。

细想了一下后,林墨又摇了摇头,“不对啊,如果只是单纯的为了挑拨离间,此时岳丈大人不在邺城,当时又是孤男寡女的,她完全可以试图勾引我,这事让岳丈大人知道了,不是更容易起嫌隙吗?”

郭照噗嗤一笑,“老爷,你是什么人,在北国,乃至于在当今天下,你都是青年中的翘楚,连曹操都忌惮的人,说是权倾半壁江山也不为过。

如你这般要权有权,又以心术闻名的人,她哪里敢轻易尝试呢,当然是以温侯入手更妥当一些。”

“有一点道理,却不全对。”

林墨缓缓摇头道:“你也见过我小娘的,要说摄人心魄,小娘的一颦一笑才叫摄人心魄,岳丈大人有小娘了,没理由会倾心于她。”

“这一点,我也想不明白。”

崔娴到底想干什么,是个谜,郭照迟疑了片刻,试探道:“我觉得只要查出了她的底细,目的也会自动浮出水面的,若是我亲赴许昌,最多三个月,一定可以挖出有用的线索。”

林墨迟滞了片刻,随后扭过头看着郭照,一脸严肃的说道:“今后再有这种心思我便不让你离开彭城了!”

“知道了”当初吕玲绮说林墨不会答应的时候,她虽然心中感动,可女人有时候就是这么感性的动物,总是要亲耳听到才愿意信服。

其实跟了林墨有六七年了,这般严肃却还是第一次,可郭照心里甜的不行。

林墨站起身子附耳过去小声道:“你是我的女人。”

随后便一把抱住郭照,也顾不得尚未褪去衣物直接就放入了桶中。

这木桶还是足够大的,容纳两个人还能变化不同的姿势。

但林墨显然不是只为了轻快,随后便见桶内水花扑腾。

约莫半柱香的时间后,郭照就依偎在林墨的肩头,糯糯道:“可是,这样我就无法为老爷分忧了。”

“你不是才帮我分忧了吗?”

这话让郭照脸颊一红,把头埋进他胸膛不再言语。

“放心吧,她有什么目的其实本身就不重要,找她呢,也不是要收拾了,毕竟留她在邺城好歹可以麻痹一下曹操,省的他又派其他人来,到时候我还难招架。”

“我明白,你是想将计就计的,可这样一来就没办法算计曹操了。”

“其实,岳丈大人突然离开北国回到彭城,这件事本身就会令人起疑的。”林墨的双手在郭照光滑如镜的后背上游走,口齿不清的呢喃。

“所以.”

郭照闻言想到了些什么,惊讶道:“我们可以放一些流言出去,就说你与温侯不合,反正崔娴也并不与曹操通信,或许这样可以骗过他?”

林墨轻声一笑,在郭照湿润的红唇上吧唧了一口,“那可就太明显了,曹操是什么人啊,狡诈多疑。”

“那该怎么办?”

“笮融现在去了青州了,那就只能让郭图出来做点事情了。”

郭图?

他能做什么。

郭照还想问多几句的时候,已经被林墨抱了起来一脸坏笑道:“还是床上舒服些。”

这一夜,林墨七进七出,未尝一败。

翌日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正午了,简单的洗漱后就让人诏来了郭图。

“侯爷唤在下前来可是有什么吩咐?”郭图最近有些压抑。

他不明白为什么笮融会这么受林墨的欢心,竟然捞了个青州刺史,自己的失败固然痛苦,可朋友的成功更让人难受啊。

而且,就连辛家兄弟都越发都受到林墨的器重,这都让郭图快自闭了。

实在不能理解,你要说笮融是元老级别从徐州带过来的就不说了,辛家兄弟明明跟自己一起的呀,送上甄宓这件事,自己才是推动者,不能把功劳都记在他们兄弟二人头上。

如果说真的有什么让林墨不满的地方,那可能就是自己去涿县待了大半年没能策反张南和焦触。

人生太难了。

“有点事情要你去办。”

听到林墨这么说,郭图赶忙躬身行礼,“侯爷放心,这次要是再办不成,您就摘下我的脑袋吧!”

郭图很兴奋,终于能有机会再表现表现了。

“岳丈大人去了彭城也有几个月了,最近我好像听到城里有人在议论,说我跟岳丈大人产生了嫌隙,你听到过吗?”林墨幽幽的望着郭图。

这.

这该怎么回答呢。

沉吟了片刻,郭图干咳了一声,道:“是是有一些,不过这些话在下是不会相信的。”

“废话。”

林墨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如果让你把这些人都给找出来,办得到吗?”

“可以!”郭图赶忙保证。

“行,稍后我便让袁大将军下令,封你为邺城巡防校尉,你要把嘴里不干不净的这群人都给找出来,然后让他们下辈子长长记性。”

“是是是。”

邺城的巡防校尉,那可要比普通校尉官高一阶,相当于杂号将军了,郭图连忙应诺道:“侯爷和温侯亲密无间,断无嫌隙,谁敢胡说八道,我会让他下辈子注意点的。”

“去吧。”

林墨挥了挥手后,郭图就像兔子一样窜了出去。

这活可不难而且郭图非常拿手,他甚至在想,这回不仅要把事办好了,还可以顺势把跟自己不对付的人也给收拾了。

反正,自己是拿着大将军令在做事。

郭图走后,林墨才有些萎靡的伸了个懒腰,这小妖精都快把我榨干了

“在邺城闹完这一出,消息应该会很快就传开的。

如曹操这般聪明的人,应该会相信吧。”

这是林墨现在唯一能想到可以稳住曹操的办法了。

成与不成,就看曹操咬不咬钩了。

281.第279章 第二百七十八 战略包围,截断战

“并州合计兵马五万八千,其中雁门、西河等地戍边军有两万八,余众由张绣将军屯晋阳;冀州合计兵马六万八千,邺城卫军八千,黎阳卫军六万;幽州合计兵马八万,上谷、代郡的戍边军三万,余者屯于三郡之地,其中新募乌桓军两万;徐州合计兵马六万,萧关驻军一万五,沛城驻军一万五,广陵驻军三万,广陵军除了一万步军外,余两万皆是甘宁新练水师;最后是淮南三郡中,安丰驻军三万,庐江驻军八千。

各州郡兵马合计不下三十万!”

已经合计清楚的辛评把各部兵力做了个汇报,喊话的时候那都是底气十足的。

三十万大军啊,这不仅仅是账册上的一个数字,而是活生生的人组建起来的一支劲旅,一统天下最大的底气。

当然,这账册上的兵力还做不到拧成一股绳,譬如戍边军就占去了接近六万人,他们分布在并州和幽州的边陲,这些人,可以说基本不会挪用的,一旦后方出现混乱,不会比前线战败情况恶劣。

就连历史上的曹魏到了后期兵马匮乏的情况下也不敢轻易去调动边军。

另外,疆域大了,该守的地方还是要派人驻守,作为中原重地,也是吕林集团的发源地徐州,必须有重兵把守才能镇住谯郡的曹洪以及江东方面的程普等人。

再者,安丰作为前沿缓冲,淮南疆域的门户,兵马也是动不得。

还有甘宁手上的两万徐州水师.

这么算计下来,来年开春的大战,林墨真正能动用的兵力其实就是并州、冀州和幽州的常驻军十四万上下。

黎阳方面作为防止曹操从背后下手最重要的咽喉要道,六万兵马林墨不打算挪动,所以,能投入到司州与关中十部大战的兵力,正是和一开始猜测的那样,在八万人上下。

而这八万人,也是己方集团军里最精锐的部分。

赵云招募的两万乌桓军很不错,就算没有亲自阅兵林墨也能想象,他们的战力不俗。

其实这些年南征北战,军中已经有了些暮气,非常需要乌桓军来充实己方的精锐战力。

兵力上,林墨不打算做太大调整了,只等赵云带兵回邺城后,稍待休整便可进发司州。

不过在将领谋士的分派上肯定要做更改了,司州大战掀起后,己方最大的薄弱点已经不再是安丰,而是北国,这也是曹操唯一可以撬动吕林的点。

以现在的地盘来看,几个郡的丢失根本威胁不到己方,政治中心转移到了邺城就意味着北国才是吕林的核心。

所以,黎阳不仅要部署重兵,还需要有骁勇的上将和仰观天下的谋士坐镇。

这样即便是郭图唱的这一出迷惑不到曹操,也不至于被他一口气就偷了家。

这方面,只能是把辽神和老阴货调回来。

只要有他们在,即便是曹操梭哈,自己也有反应的时间,毕竟,黎阳城里的兵马,可不是赵云手中的精锐。

至于接防安丰,谋士只能把鲁肃调派过去,陈宫需要坐镇徐州,徐庶要把守萧关,刘晔要稳庐江,辛家兄弟还是留在北国更合适。

而武将方面.颜良文丑是比较合适的,在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后,这哥俩可以说完全能信得过了,如果说有什么地方是让林墨觉得不太舒服的,那就是安丰与江夏只隔了一个安阳山。

那里是刘备的地盘,或许是先知者的后遗症,总是害怕他们在战场上遇见二爷。

但细想之下,刘备可能会对安丰、寿春这些地方有想法,可诸葛亮应该明白,即便是拿下了安丰他也守不住,没有意义。

身边没个人可以一起参详,还是挺头疼的,有点怀念老阴货,他在的话,总是能给自己一些靠谱的建议。

现在,林墨每走的一步都没法利用先知技能带给自己方向,难免会有一种步步为营的艰难感。

思忖了好一会,林墨终于还是台案上开始写下各方调令。

等把这一切都做完了,才看向辛评,“把这份调令复写一份,还有你手上的兵马册录、秋收账表,一并送去彭城。”

首节上一节275/3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