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第270节

今日,赵云要重演昔日神话,算是彻底的激荡起了将士们内心的热血。

“出发!”眼看气势上来了,文丑大喝一声,与颜良各带六百骑兵冲下了山。

他们兵分两路,郭淮和郝昭各行一边,如同两枚利箭激射而出。

山下,被骑兵拥簇在后方的蹋顿看到这一幕有些惊愕,他正盘算着怎么把山上的人逼下来呢,怎么对方还敢反向冲锋。

怎么,汉人的命真就这么不值钱是吧。

“放箭放箭!”眼看着距离将近,部曲最前端的几名‘大人’开始发号实力了。

乌桓、鲜卑、羌人、匈奴这些都是号称马背上的民族,自幼娴熟弓马,即便是在奔驰的骏马上也能发箭射击,遑论现在是静止状态。

隔着五十步距离,箭矢倾泻而下,迫使颜良文丑两队骑兵呈蛇形走位躲避,打眼看去,属实有些别扭,看的蹋顿桀桀大笑。

这就是乌桓军制的一大优点,他们可以随时的传令给各部落的‘大人’,让他们召集兵马汇合,作战的时候呢,他们又能对自己部落指挥娴熟,甚至都不需要蹋顿去操心。

这种感觉,有那么一点坐享其成的味道。

两轮箭雨下来,尽管吕军走位已经是极为小心了,架不住箭飞如雨,还是被射翻了几十骑。

但,也算为他们争取到了贴身的机会,颜良文丑如龙头一般引领着身后各自数百骑兵。

乌桓军呢,反应也是极快,但见他们距离放近,箭矢收不到作用后,身后提矛的骑兵就压了上来,与之对冲。

当先而行的颜良挥动金背刀,自下而上一轮偃月挑,将当先的骑兵斩落马下后,长刀顺势一推,又扎穿了另外一名乌桓骑兵。

身后的五百多并州狼骑挥动手中长枪,行如疾风,见敌便杀,甚至不讲防守,只图进攻,大有以命换命的架势。

“这群汉军的战斗力不错,便是在我们萨满的勇士面前也不落下风。”

双方交战下来,肉眼可见其实算是打了个五五开,乌桓有阵亡,但吕军骑兵也落马不少。

不过这个结果是蹋顿愿意见到的,正自得意的时候战场之上就出现了诡异的一幕。

照理说,他们这样的冲锋法肯定是一头撞入了乌桓大军的包围圈中的,到时候就是一人一口吐沫也能淹死这群汉军。

可冲破了第一阵骑兵后,两支骑兵就贴着侧翼脱离了接触,朝着白狼山的反方向狂奔而去。

紧接着,就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有人主张矛骑快去追击,也有人主张骑射兵快些放箭,这些部落的‘大人’各自下达不同的战令,导致乌桓骑兵有些无所适从,有人要退下来,有人要冲上去,仅仅一个照面,大军就乱的不像话了。

蹋顿引以为傲的部落军制是各部落能做到各自为战,不需要他一一去指挥,可战局在众人出乎预料外的时候,却出现了指挥不一的情况,这样的军队岂能不自乱阵脚啊。

眼看着对面千余骑兵分为两路在侧翼这么一冲,就把自己的万人大军搅弄的找不着北,蹋顿气的须发戟张,拼命的喊话,“射手稳住阵脚,矛手追击!”

可是,在这样的战圈里,烟尘滚滚,人喊马嘶,蹋顿的声音直接就被淹没了。

当然,也不至于被颜良文丑这么一冲大军就土崩瓦解,但至少证实了赵云的猜测是正确的。

有了这样的底气后,二人就像放风筝一样钓着乌桓的骑兵,永远保持着一箭之地的距离,给人一种‘我立刻就能追上他们并且射杀了他们’的感觉。

以至于在战圈内跑了三个来回后,早就忘了一切的军务,甚至有了战斗可以输,眼前的骑兵必须死的冲动,大军被完全的调动了起来。

此时,颜良文丑两拨人马带着八千多乌桓游走,蹋顿的身边,仅剩下两千多人,他气的咬牙切齿又无可奈何。

这要是自己的王庭军在身边,绝对不会这样的呀。

“弟兄们,随我冲下山,取了蹋顿首级!”眼看时机成熟,赵云一勒缰绳,玉狮子高高跃起,一个俯冲后狂奔而去。

身后,三百狼骑策马紧随,掀起滚滚烟尘。

“嗤”蹋顿面露不屑,他虽然对中原的兵法兵书没什么了解,但还是知道对面想干什么的,无非是想要把大军吸引开,然后冲破中军罢了。

可就这么两三百人,是不是太不拿我们部落的勇士当一回事了。

更何况,跟在他身边的还是王庭军。

“勇士们拿起你们的长矛,吃下这支汉军!”

蹋顿一声令下,身旁的两千多骑兵发出呜哇鬼叫,闻令而动,与赵云对冲了过去。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赵云右手紧攥亮银枪,左手扣着青剑,当先冲入敌阵,但见他枪如蛟龙,剑光闪动,如同一把尖刀直接凿开了迎面冲来的骑兵。

乌桓的骑兵也堪称是骁勇善战了,可赵云一人深入其中,枪剑并用,竟无一人能近身,只见鲜血如泼墨,哀嚎阵阵,落马声不绝。

赵云一人一马如砍瓜切菜一般在军中肆虐,恣意妄为。

这种感觉,远比当初在萧关城下还要痛快,至少,现在的他,不需要顾虑去救谁,但凡敢出现在面前的人,都是可以屠戮的。

三百狼骑呈雁翔阵扎了过来,以赵云撕开的口子为目标,不断的挑翻迎面而来的乌桓骑兵。

远方,蹋顿踩着马鞍挺直了身躯想要看的真切一些,却只是见到烟尘滚滚,弄不明白里头发生了什么事情。

等他看清楚的时候,赵云已经一身是血冲了出来,身后的狼骑阵型不全,想是折损了一部分。

正常的骑兵对冲是厮杀完后,彼此调转马头再进行第二轮冲锋的。

可赵云速度不减,径直朝着蹋顿冲了过来,一时间,蹋顿有些错愕。

“送死!”作为统治三郡之地的乌桓单于,蹋顿可不是个软柿子,他提起长矛带着身边仅余的五百骑与赵云对冲了过去。

他可是蹋顿,乌桓部落的单于,多年来连公孙瓒、袁绍都不惧,何惧区区一小将。

正中下怀!

这就是赵云想要的,与之面对面的冲锋,只要斩下蹋顿,此战便可胜!

双方人马抵近,烟尘四起,赵云眼中只有蹋顿他收起青剑,一丈距离时双手发力,亮银枪朝着蹋顿胸膛直挺挺的刺了过去。

蹋顿武艺自是不如赵云的,但能在乌桓这种以武称王的部落里担任单于,本身能耐不差,他挥动长矛荡开了亮银枪。

只一瞬间,赵云就感受到了蹋顿的怪力,亮银枪以轻御重想要拖住他错马的脚步,不曾想蹋顿的力量属实是惊人,竟能强行的摆脱了亮银枪的束缚。

错马瞬间,赵云便是身子后仰,一计回马枪,祭出凤凰点头,亮银枪形成了一个弧度,枪尖压下刺向蹋顿脊背。

蹋顿仿若背后长眼一般,身子同样后仰,一个铁板桥让亮银枪扑了个空。

糟糕,一旦他与那群骑兵汇合,再想斩杀可就难了!

赵云以掌撑着马鞍,发力之下,整个人一百八十度旋转,倒骑玉狮子,随后将亮银枪横握,瞄准蹋顿的后背,猛然一投。

烟尘四起的战场,亮银枪化作一道白练,但见蹋顿的身子一挺,战马缓缓停下,他艰难的低下头,见得枪尖从后背穿透到胸膛,鲜血顺着枪尖滴落。

怎么会.

怎么可能

他想扭头看向赵云,他想知道对方是怎么做到的。

可是全身的气力都在不断的流逝,甚至无力支撑他继续坐在马鞍上,直挺挺的跌落下了马。

这一瞬间,喧嚣的战场上声音戛然而止,除了战马粗重的呼吸声外,只能听得几声前蹄刨地的声音。

所有人都呆呆看着地上的蹋顿,被他们视为天威不败的单于,竟然一个回合就战死了?

他们发呆,赵云可不停滞,他策马上前抽回亮银枪朝着地上一划,蹋顿身首分离,随后一挑,将蹋顿的人头举了起来。

用不着喊主将已死、降者不杀,他们也听不懂。

但身后的一百多狼骑都在发出亢奋的叫声,“必胜!必胜!必胜!”

“单于死了.单于死了!”乌桓骑兵惊恐的咆哮,再无人认为这支不足两百人的骑兵柔善可欺,相反,他们甚至害怕跟赵云对视,双腿拼命的夹着马肚要逃离现场。

赵云看着手中的蹋顿,大口大口的呼吸,允文,我办到了.

277.第275章 第二百七十四 庞统vs林墨

相比于汉廷的军队,主将阵亡当然是会对军队造成极大的动荡,甚至因此军心轰然倒塌。

但,也是存在个例的,譬如夏侯死后,满宠就有能耐稳住了军心。

可是在乌桓,蹋顿一死,莫说峭王苏仆延和汗鲁王乌延在七百里开外,他们就是在现场,也稳不住军心。

因为蹋顿不仅仅是乌桓的单于,还是乌桓部落萨满教的教主。

单于死,尚可有王来接替,但萨满教主在这些部落子民看来就是他们的天,是任何人都无可替代的。

以至于蹋顿这一死,那些乌桓军再顾不得敌寡我众、敌弱我强的态势,本能的就想逃跑。

追逐颜良文丑的乌桓军尚未弄清楚发生什么事情,还在享受着猎杀时刻,忽闻身后乱军狂奔,隐约听得他们在喊‘单于死了,教主升天’的话语,顿时便感心头一紧。

在确认自己没有听错之后,八千多人,竟也是本能的开始跟着那群人逃跑了起来,甚至各自逃跑的方向都不一致,因为他们本身就来自不同的部落。

“哈哈哈,子龙得手了,弟兄们,给我放开了杀!”颜良狂笑了起来,甩动金背刀,调转马头就开始追杀。

两军重新汇合,开始追杀。

郭淮的表现算是可圈可点,从一开始紧跟着文丑的脚步,带着大军捣乱乌桓军的阵型,再到眼下的追击,杀人如麻,不见犹豫。

郝昭就差了一点,兴许是听郭淮说多了边陲厮杀,又或许是身旁有赵云,有颜良文丑他们这些当世无敌的猛将,自然的会觉得心安。

可是,让第一次上战场的他杀人,还要像身边人那样酣畅淋漓,属实有些为难他了。

只是跟着颜良冲阵的时候,反倒了两名乌桓骑兵之后,他整个人的状态就很不好了,长枪刺进人体时候的感觉,令人作呕的血腥味,这一刻充斥着他的脑门,就差没吐出来。

事实证明,像霍去病这种好像生来就是为了出现在战场上的天之骄子是极其稀少的另类,大多数的人,只能是靠着一步一步的磨练才能成就功业。

烟尘滚滚之下,是汉军千骑追着乌桓万骑在打,放眼历史长河,这样的壮举都是极其罕见的,所有人都在享受着这份荣光,他们终于感受到了昔日广陵城下八百亲卫的那种痛快。

如果说还有一个人没有沉浸于这种享受,那大概就是赵云了。

或许是晋阳城下交出来的答卷终归不能让他满意,有了一种辜负林墨的错觉,以至于现在功成,他更大的感受是回去后能够从容的面对林允文了。

他早就不需要证明自己的实力,他需要证明的是,林墨没有看错人。

等到后方的满宠赶到的时候,看着一地尸体惊恐万分,所幸赵云留有报信的斥候,听完整个过程后也不由感叹:“赵将军此战必会名垂千古啊。”

一千多骑兵,在无后援,无补给的情况下,正面杀穿了敌军,确实值得传颂。

一路奔到柳城的时候,已经看到了耀眼的吕字大纛在飘荡。

见得中军终于赶到,众人底气更加足了,田畴站出来作揖道:“赵将军,乌桓民风彪悍,素来不服管束,想让他们臣服,必须树立绝对的威望。”

“先生有何妙计不妨直说。”赵云正在思虑怎么抚民的问题,谦逊的问道。

“屠城!令得各部落全部迁往柳城,凡不听命者,直接杀穿他们,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这里的主!”

你也是个儒生了,怎么杀气这么重啊。

赵云哪里知道,在无终县这些年里,田畴亲眼看过多少士大夫死于乌桓残暴统治之下,对于乌桓,他是恨之入骨的。

可赵云不能真的这么干,因为他已经见识到了乌桓骑兵的骁勇,这些家伙如果单个拎出来,军中除了并州狼骑能压他们一头,寻常骑兵只怕要被他们按着打。

尤其是他们的骑射军队,太强悍了。

如今天下未定,吕营还急缺骑兵助战,纵然拥有了并州和幽州后不缺战马,可你做不到短时间内训练出一支精锐的骑兵啊。

乌桓这支队伍,如果能用之,还是好过灭之的。

当然,这是赵云心里的想法,林墨真正想要达到什么效果,他自己也不知道。

出征前,关于战后的情况只是提了几嘴,又没有做出过明确的指使,赵云有理由相信,这可能也是林墨给他的考核,成为独当一面统帅要思考的问题。

大概是看出了赵云的心思,郭淮拱手作揖道:“将军,末将觉得,蹋顿既死,乌桓人人自危,已无需再屠之,更何况峭王苏仆延和汗鲁王乌延的手头上还有几万乌桓兵,若是逼急了,免不了还会有一场血战。

不若在城内招揽一批能通两方语言的人,用之抚民,先行安抚,之后将乌桓的骑兵纳入各部,若不从,再杀之不晚。”

郭淮这个建议还是比较中肯的,赵云点了点头,“好,先照你说的办,另外再派使者前出碣石寻找峭王苏仆延和汗鲁王乌延,面见他们,尝试招揽吧。”

首节上一节270/3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