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第184节

孙策很是忧心这个问题,他这些已经不再想着以武力镇压的问题了,开始偏向以权谋驭州郡,以心术抚人心。

“只有开战,别无选择。”战争其实从来都是政治的延伸,要玩政治,就免不了要动刀兵。

只有当你的蛋糕足够大的时候,才能让每个人都吃饱。

“可是,我们已经错过了最佳北上的时机。”中原大战已经结束了,那时候是北上最合适的时机,孙策甚至都想绕过张辽进攻庐江也是可以的。

但那个时候江东各地都有暴乱,他根本没有能力再发动战争。

眼下倒是可以动手了,问题是,时机又不对了。

恼人啊。

“伯符,眼下不是北上的合适时机,而且即便真的侥幸拿下了徐州,我们也挡不住曹操的铁蹄。”

“所以你说的是.”孙策有些诧异的望向周瑜,徐州可是一直阻挡江东北上的要道,不拿徐州,莫非是荆州?

荆州那头,自从沙羡一战后,黄祖就不敢轻易出来跟他们刚了,而攻城现在可还办不到。

“交州!”周瑜眸子一凝,坚定的念出了两个字来。

“交州?”

孙策以为自己听错了,挖了挖耳朵,嗤笑道:“交州地处偏远、山岭杂乱、瘴气横生、通道闭塞,十个交州也比不了一个徐州啊。”

“眼下来看确实如此,可长远来看,交州于我们意义重大。”

“愿闻其详。”孙策重新端坐好,准备认真听听周瑜的见解。

“若是论及税赋、产粮、盐铁这些当然是比不过徐州的,可一者我们现在的军力进攻交州才有机会得手,徐州和荆州都有极大的战败可能;

再者,交州一隅虽然地广人稀、民化不通又兼山林众多,但交州不缺水脉,若是能引入曲辕犁和龙骨水车,数年之后必定一改颓势,能成为我们的粮仓之地。

三者,交州有七郡之地,虽地处莽荒,但这就是七个太守位置,未来安置四大家族也就不愁没地方了。

其四,四大家族的势头太猛,仅凭淮泗这点人难以抗衡,需要融入新的势力,交州豪强世家不算多,但要是与淮泗成员合力,未必不能与四大家族分庭抗礼。”

这四大方向,无一不是精心考量,孙策陷入了沉思之中。

起初,他确实是瞧不上交州的,认为那不过是莽荒之地罢了,得之没有任何的意义,被周瑜这么一说,交州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了江东未来大局的高度,一时间便觉得积压在内心的阴暗被祛除了一多半。

对交州用兵,缓解内部压力、扩充地盘、打造未来粮仓,甚至可以动摇四大家族的绝对统治地位,这不得不说是一步妙棋啊。

他甚至怀疑当初让出三大太守位置的时候,就已经瞄上了交州。

用交州来制衡四大家族,转移矛盾,漂亮,孙策越想越激动,站起身来回踱步。

“好!那以什么名义动手?”孙策算是彻底的醒悟了,知道过去仅凭好恶的动手会带来无穷的后患,这个名义不立好,未来的交州就是现在的江东。

“交州那头一直与世无争,并无任何出格的事情,不过他们多年不朝贡,只能让曹操帮忙了。”这就是挟天子令诸侯的好处了。

现在孙策想对交州下手,还得靠曹操下一道圣旨给他。

但人家凭啥给你圣旨?自然是免不了要上贡而且给的还不能太少,对于本就不富裕的江东,无异于雪上加霜呀。

沙羡一战的斩获,已经在广陵大败时候败了个精光,所以只能向四大家族求援了,好在现在关系缓和了许多,加上三个太守刚给不久,孙策打算让周瑜带着张张昭上门去讨要。

这事,多半没啥问题。

“司空,司马家来信了,说河内的事情办的差不多了,让我们开春时便可接收。”

郭嘉拿着司马家送来的信找到曹操的时候,他是有些茫然的。

在曹操的预判里,应该是司马家派人上门,假意辅佐,最后让自己带人去偷袭,他则打开城门策应,跟当初的寿春一样。

可现在看来,对方似乎并不打算这么做。

因为他说的是接收城池,而不是带兵奇袭。

“你看的出来司马家意欲何为吗?”

郭嘉笑了笑,“猜测不错的话,应该是策反了张杨的部下,这样做就不会把家族给牵扯进去,司马家这是不想跟司空一条心啊。

当然,这也有个好处,我们的初衷本来也不想立刻与吕布撕破脸。”

曹操点了点头袁绍死后,他对于跟吕布是否撕破脸已经没有太大的忌讳了,郭嘉不提他甚至都忘记了当初自己的要求。

“事情都做了,还想把自己给摘干净。”

曹操冷嗤了一声,“没关系,他策反了谁,到时候把这人握在我们的手里,他司马家就永远也别想干净,我还非要把他推到吕布的对立面上去,不跟我一条船,他还有信心对抗吕布不成。”

言毕,他又叹了口气,眸子变得惆怅起来,“你说,当初从张杨身上搜出来的那个空锦囊,到底是林墨的疑兵之计,还是真的有自救之法只不过被张杨给收好了?”

这个问题,郭嘉没有立刻回答。

自安丰之后,林墨其实也成为了郭嘉心里的一道阴影,尤其是白马擒颜良,官渡破楼橹,再加上乌巢劫营,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让人觉得林墨身怀异能。

也因为如此,这一次的破河内才更加重要。

毕竟,如果得手了,至少证实了一件事,林墨绝对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需要扫除阴影,曹操也需要重拾信心,这很关键。

而且,哪怕失手了,也有司马家作为背锅人,怎么算倒是也不亏。

好一会,郭嘉才收敛好凌乱的心思,沉声道:“袁绍已死,荆襄一时半会拿不下,并州已经不能再拖了,所以,河内必须握在我们手里,林墨是否真有那通天异能,让司马家试试便知。”

曹操深吸了口气,点了点头,“回信吧,让他动手。”

“喏。”

197.第197章 第一百九十六 我就是战机!

北国当然是很富裕的,加上袁家的底蕴,各大世家的拥戴支持,说实话就林墨提的那些个条件,即便是这个阶段的北国也能轻易满足。

问题是,袁谭他代表不了整个北国,甚至代表不了袁家,事实上他现在整体的情况并不比吕布好多少,如果不是因为刚刚秋收,粮草足备,可能已经陷入了用度危机中。

十万人的吃喝拉撒,每天都是肉眼可见的惊人数目。

其实如果换在平常,这些军士只会保留最精锐的一部分,其他都是拉出去参与农耕、水利建设等事项,甚至会登记在册后遣散一部分人,再战时候还会召回。

这样做的好处是开支能够大幅降低,弊端嘛,如果开战,整备的时间会比较长,有时候甚至需要一两个月。

但眼前是什么时候,袁尚随时可能对自己下手,哪里敢遣散这些兵马啊,除了让他们负责收割麦田,都不敢派遣太远的农耕军务给他们。

这也直接导致他的开支用度大幅增加,作为没有了袁府支撑的军队,袁谭能做的只能是积极的跑动青州世家,毕竟现在还没有明面上跟袁尚撕破脸。

所以,他现在不敢立刻答应吕布的价码,希望还能往下压一压。

所幸中原大战的时候青州方面的骑兵保存的极为完整,便是现在也还能点出八千骑的数量,最难的,始终是后勤问题。

袁尚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准备开始敲山震虎了。

他让逄纪亲自到青州来,勒令袁谭立刻返回邺城,任何的军务都可以先行放下,作为新提拔的监军,逄纪会对这里的战事负总责。

这一回,袁谭如果再不去邺城,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宣布袁谭是叛军,此举很大可能会让他的部下发生叛乱,因为这些人并不都是青州兵,大多数是冀州人,一旦被宣布为叛军,家眷都会受到牵连。

再者,世家也会开始站队,袁尚当然不认为青州所有的世家都会站到自己这一边,但毕竟他才是袁家的继承人、北国的新主,拥护者一定是会比袁谭多的。

这样一来,则等同于切断了袁谭的后勤命脉。

看似多此一举的劝降,实则暗藏杀机。

这也让袁谭深感不安他还没有把握能够真正站稳。

所幸的是,袁熙并没有卷入到这场夺嫡之战来,否则,袁谭只怕毫无胜算了。

“公子,时机已到,可以跟袁尚决裂了!”这句话是辛评说的,他昂首挺胸,从容自若。

“你的意思,是可以答应吕布的要求,让他入青州与袁尚对抗?可这与时机有什么关系?”袁谭有些不解。

请吕布入青州是一早就商定的,拖了半个多月只是因为想压价而已。

“因为,在下到了。”在辛家兄弟的旁边,还站着一个身穿儒袍,个子不高,圆滚滚胖嘟嘟的儒士,笑起来很有亲和力。

是郭图,他是跟着逄纪一起从邺城过来的,而且是主动请命前往。

一开始袁尚拿不定主意,郭图虽然比较受袁绍的喜欢,但一直以来跟袁尚不是一路人,他是袁谭的拥护者。

但后来细想,如今情况大为不同,或许他是想调转枪头对付袁谭拿点功绩来表明立场。

如果从这个角度想呢,袁尚还是可以接纳的,虽然郭图是河南人,但好歹也有着郭家这座大山,能为他吸纳不少人才的。

再加上,眼下情况不利袁谭他应该看的出来,所以一拍脑袋也就答应了。

“莫非,公则先生有妙计?”再见昔日的拥护者,袁谭还是很高兴的,又听他放出狂言,眼神中便翻涌着希望的曙光。

“其实袁尚无非是想切断各大世家对公子的支持,这样一来便可从内部瓦解青州,甚至兵不血刃的拿下公子。

他凭的是什么,凭的是袁家的号召力,而如今在下到青州了,袁尚可就不见得还能以袁家家主的身份发号施令了。”郭图捻着短须,扬着头,眼神中尽是戏谑。

此话何意?

袁谭有些闹不明白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但见辛家兄弟也是一脸乐呵呵、好似占尽优势一般,便朝着郭图拱手作揖,“还请先生教我。”

“公子啊,公则是从哪里来的?”辛毗也开始卖起了关子。

“邺城。”

“所以,主公仙游的时候公则也是在身边的,如果公则说一句,是审配和逄纪篡改了主公的遗命”

剩下的话已经没有必要说下去,因为袁谭被这半截子话惊的身子一僵,整个人都呆住。

对啊,袁尚上位这件事,自始至终是审配和逄纪做的证,可他们两个本来就是袁尚的拥护者,这一点在北国谁不知道啊。

他们的话能信?

问题就在于,辛家兄弟和自己一直都在青州,你也没法反驳袁尚啊。

可郭图不同,他是从邺城来的,袁绍死的时候他就在身边,只要他说一句遗命是假的,不能说立刻就转变了各大世家和将士们的认定,但一定会让这件事披上一层秘史的面纱。

至少,袁尚再想以新主的身份宣布他们为叛军这一条就行不通了。

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辛家兄弟和郭图都是颍川人,虽说在北国这些年也有了些人脉,但肯定比不过审配这种地道的北国人。

没关系,袁谭对这一点也有自己的信心,他可是袁绍的嫡长子啊,只要有郭图作证,这件事他就有信心占据主动。

世家层面上,这些年他有他的优势,而军方呢,领兵多年,威望也绝非袁尚能比。

想清楚了这个问题,他自然也就明白辛评所说的时机是什么了,时机就是郭图!

“哈哈哈,好哇,有公则先生相助,我何愁大业不成!”

议政厅内,四人笑声朗朗。

郭图又找到了久违的熟悉,自从袁绍死后,他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这种成就感与满足感了。

果然是金子早晚会发光的。

“公子,是时候复信给吕布,邀他入青州了。”郭图适时提醒道。

“那这价码.”

但见袁谭颇有迟疑,郭图笑着摇了摇头,“公子啊,成大事者何吝区区俗物,不过三千匹战马,给他就是,若是这些战马能换回公子北国之主的地位,还觉得贵吗?”

袁谭眸子转了转,便自嘲的笑了起来,“先生教训的是,是我糊涂了,好,就算给了他三千战马,我依旧有五千骑兵十万大军,何惧之有!”

说干就干,袁谭立刻转身回到帅椅,奋笔疾书写下了请援信,同时盖上自己的大印。

正准备要去军营里点三千战马给吕布送过去的时候,辛毗站了出来“公子,举大事不可不祭旗啊。”

首节上一节184/3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