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第103节

吕布摆了摆手,叹了口气,“知道,中秋前夕北国暗子回禀,袁绍兵马不下三十万,光铁骑就超过两万人了,还有各式冲阵的战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粮草、军械,我可从来不敢轻视他。

方才只不过是一时感怀罢了。”

“这么多?”这回换林墨咋舌了。

兵力先不说,光是两万骑兵就够吓人的,还有战车

说来尴尬,辅佐老岳父一年多了,连战车长什么模样都没见过。

要这么看,老袁同志是真的壕无人性啊,这还能败给曹操,也是尴尬。

“最重要的一点,我们从未与袁军交战过,不知他们战力如何。”贾诩也不由皱起了眉头。

分析完曹操诈病也应该掀不起太大的浪潮后,众人讨论的话题已经变为了明年对抗袁绍上面了。

一直都没有机会说话的赵云终于开口了,“袁绍麾下有四员大将,号称河北四庭柱。三军大纛的颜良文丑,袁绍赞其二人之勇不下温侯。

末将与文丑有过一战,其枪法凌厉,极为勇猛。

还有两人是张、高览,据闻此二人也是勇冠三军,骁勇非凡。”

河北四庭柱.

吕布波澜不惊,他最不怕对方骁勇了,袁术还说纪灵之勇不在自己之下,实际的水分只有战场上见真章。

见吕布不为所动,赵云便继续道:“论及战力,袁绍麾下最精锐的是两支队伍,其一是先登营,先登营人数八百,尽皆持重弩,精准无比,例无虚发。

界桥大战之时,公孙将军率白马义从欲破袁绍,不料袁绍将先登营藏于队列之中,待得白马义从靠近时,队列散开,两千白马义未近敌五十步便已折损过半,最后只有寥寥百骑得以幸免。”

回忆了一下当时的惨状,赵云忍不住心疼昔日袍泽,沉声道:“因为白马义从折损殆尽公孙将军失了仰仗是一败再败,令人唏嘘。”

界桥大战的前后,林墨还是比较清楚的,可以说是掀起了公孙瓒走向败亡的开端。

但老岳父和贾诩对此并不太了解,表情凝重,“我只知道公孙瓒在界桥大败,却不知道中间还有这么一段故事,看来这先登营,不容小觑。”

无论是安丰郡里曹操那支精锐无比的骑兵,还是自己麾下的一千多并州狼骑,都是其疾如风的存在。

可单论速度,只怕也不会比白马义从还出彩,连他们都难以幸免于难,这不得不说让吕布有几分担心。

毕竟,他跟公孙瓒一样,最大的仰仗就是麾下这支骑兵了。

“第二支呢?”贾诩忍不住问道。

赵云便继续说下去:“第二支是张统帅的大戟士,听闻袁绍在兼并了青、并、冀三州后,从二十余万军中挑选出一千精锐,他们不是部曲中的军侯、屯长,就是都尉、司马,悍不畏死,极为骁勇。

尽皆手执大戟和巨盾,身披重甲,动作虽不迅捷,可一旦贴身,人马俱裂。

袁绍组建这支大戟士是为了对付公孙将军的白马义从,不过界桥之后,白马义从不复,故而天下人对于大戟士之名听的不多。”

听得这番话,吕布已经开始揉着发胀的太阳穴了。

这么说来,袁绍是不止兵多,而且也有不输陷阵营的精锐。

这一仗,难啊。

怪不得文和跟允文都断定,只要熬过这半年,曹操必然不敢有任何想法了,袁绍才是最强大的敌手啊。

“幸亏子龙来了,倒是让我了解了不少袁绍的情况。”吕布朝赵云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温侯言重了。”赵云拱手作揖。

大体情况算是了解清楚了。

吕布并没有因为获悉了对方的情报而感觉到一丝轻松,反倒是倍感压抑。

“所幸,就算袁绍南下,也是曹操首当其冲,我们依旧是处于相对安全的境况,只不过若是战局出现了倾倒,温侯也需得助曹操一臂之力。”贾诩提醒道。

吕布干笑了一声,世事如棋啊,一天之内就可能出现惊天之变。

昨日还在为了抗衡住曹操呕心沥血,今天还得担心他不敌袁绍,要从中助力。

“想什么呢允文。”见林墨一言不发的沉思,吕布不由看向他。

“既然大敌从曹操转为袁绍了.”

回过神来的林墨,幽幽道:“那就,送他两份礼物吧,以备不时之需。”

124.第124章 第一百二十三 林墨的危机,萧关

“什么礼物?”初听林墨这句话的时候,吕布心里有些小纠结。

莫不是要在曹操和袁绍之间玩一出左右逢源,伺机而动?

这可就重演了当初的安丰局面了,不同的是,自己变成了第二个刘备,势力最弱的一方。

也正因为有了安丰一役的教训,吕布觉得这还不如跟曹操结盟来的实在,免得成为了他袁绍的枪头,最后自己沦为砧板上的肉。

“其实,诗会之前我是打算等曹军到来后,想法子跟曹操形成对峙的僵局,然后让张太守从河内起兵,猛扑许昌,如此一来,曹军必然陷入首尾难顾的局面。”

林墨随口的一句话,便是让吕布心头一怔。

对呀,还有稚叔呢,怎么把他给忘记了。

这个计划本来老早就商定了的,只不过张扬身处河间,联络多有不便,而且吕布一直是将他视作为友,自然不可能像指挥自家部下那样算计周到。

要是真按着林墨的计划,就算没有诗会,也不惧曹操啊。

“你的意思,让张太守密信袁绍,言明归心?”贾诩反应极快,马上就明白了林墨的意思。

“距离袁绍南下,至少还有一年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应该足够取得他的信任了。”

林墨看向吕布,面带疑虑,“就不知张太守可愿意为岳丈大人深入虎穴否。”

林墨很清楚,两人是挚友,张扬又几番救助吕布,反过来要别人这般冒险,终归有些不仗义。

吕布杵着下巴迟疑了片刻,“稚叔与我是生死之交,我若书信,言明利害,想来他不会拒绝我。”

听来算是不错的诈降之计,贾诩的眸子却闪过一抹担忧,终归没有说出口。

“不过这个计划还需要再等上一段日子。”

“为何?”吕布不解道。

“张太守需要帮手。”林墨显得很惆怅。

不过这句话,倒是让贾诩心底那一份担忧彻底消散。

他跟林墨其实想一块去了,张扬虽是太守,领了一两万的人马,可行事作风来看,就是个匹夫之勇。

这一点,林墨感触尤为深刻,若不是自己写了密信帮他拔除了杨丑等人,他甚至会死在自己部下的手上。

这样的人,如何能够肩负的起深入敌营卧底,关键时候力挽狂澜呢?

他的身边必须要有一位能力上乘的谋士辅佐才行。

可惜啊,陈登、刘晔和鲁肃这些都是世家子,你让他们去干这些事,绝对不答应的。

贾诩有这个能耐,不过这老阴货闻着味随时可能跑了。

总不能我自己去吧。

“帮手?谁啊?”吕布好奇道。

额.林墨有些语塞,只能搪塞道:“再等等吧,我还在想呢。”

派去帮张扬的人,不仅要有过人的谋略,最好是寒门出身,还愿意坚守初心。

这特么上哪找去,林墨无奈的揉着眉心。

可要没这么个人,张扬只怕未必能办成此事。

毕竟,这要求他行事果敢、当机立断,关键时候,还得把时机、行动拿捏的无比精准。

好在时间充裕,争取在三个月内,找出这么个人来吧。

“那第二份礼物呢?”感觉第一份礼物说了跟没说一样,吕布只能往下问了。

“笮融,这回该他帮忙了。”林墨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又是笮融,这货又这么好吗,为什么允文老喜欢用他。

吕布很嫌弃笮融,不过三番两次的起了作用,又不得不承认林墨挺会用人的。

“刚好今日送下邳的秋收税赋校合簿过来,不过我没搭理他,公台在跟他核算呢。”对于曾经骂过自己边陲流民的笮融,吕布永远是满满的嫌弃。

林墨耸了耸肩,“我去找他。”

笮融

这么个小人他能怎么用,贾诩捻着手指也有看不明白的时候。

赵云由于还没有军衔,左右也是无事,便跟着林墨一并去了府衙。

刚准备进去,迎面看到走出来的笮融。

“哎呀,下官拜见彭城太守、兰陵侯爷。”笮融的脸上永远是一副谄媚的笑。

“行了行了,别耍贫嘴了,跟我进去,有事与你说。”林墨摆了摆手,笮融就屁颠屁颠的跟了上去。

关于琅琊太守的职位,到现在也没有落定,但笮融现在丝毫不慌了。

先前是为了赶快坐实这个位置,那么就算徐州换了主子,自己的位置通常是不会变的。

后来发现,林墨这条大腿比想象中要粗太多了,当然就是放长线钓大鱼咯。

“嘿嘿,其实愚兄也有事跟说道说道。”

来到府衙内的凉亭下,坐在石桌前后,笮融从怀里拿出了一捆竹简,“这是白糖上半年的收支,净利润有个八千金,不算少啦。那什么,按照咱们兄弟先前的约定,其中的四千金”

笮融嘿嘿一笑,林墨却是脸色一沉,“这次诗会你赚了不下三四万金吧?别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

“这是谁人进的谗言啊!”

笮融倏然站起,一副比窦娥还冤的表情,眼泪说来就来,“贤弟,你莫不是怀疑我贪墨了温侯交办的果品、肉脯的采购金?此事万万没有啊!”

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估计这里还有猫腻。

林墨也不想跟他计较,只是冷哼了一声,“你啊,在诗会前开了盘口,听人说收取了各方商贾、世家注码,还挺聪明,没把我的名字给写上去,我说四万金,难道说多了?”

啊这

被拆穿的笮融又重新坐下,可怜兮兮,“一码归一码呀贤弟,我开这盘口,那也是冒着输钱的风险。”

“胡扯!那些诗文都是你帮着写上屏风的,谁能夺魁你心里没数?”

林墨幽幽的看着他,“要不,我请岳丈大人出来主持公道?”

“那不能劳烦温侯,八千金我稍后就派人送过来,还有什么吩咐吗贤弟?”真把吕布给叫来,自己赚的几万金就得吐出来了,笮融还不傻。

“我说你这么有钱,怎么老是抠抠搜搜的。”林墨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小时候穷怕了。”笮融尴尬的挠着头讪笑。

不怪老岳父不喜欢你啊,做人有时候不能太精明了,总想把好事往身上捞。

“你得替我跑一趟冀州。”教训完笮融后,林墨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冀州?”

笮融显然没反应过来,“去那干嘛?冀州的商道可是被甄家给垄断了,听闻甄家现在正准备与袁家联姻,有袁绍做了后盾,那寻常人怎么可能染指北国的生意。”

首节上一节103/3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