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803节

只是,诸葛恪的回答与第一次一模一样。

依旧是让曹操割让许都以南,依旧是让曹操出兵剿灭淮南之东吴,至于为什么?他没有说,程昱只觉得搞笑…更不会去问!

事实上,在程昱看来,无论是何种局面下,曹操都不会答应如此要求!

这…

程昱不由得扪心自问。

『这小子哪来的自信?不,是他背后的关麟,哪来的自信?这么信誓旦旦…这么笃定么?』

“呵呵呵…”

程昱笑了,一边笑一边问:“诸葛贤侄,你是不是搞错了?如今是你们的宛城孤悬在外,你该不会以为我大魏九州之地,百万雄兵…不足以荡平一个小小的宛城吧?呵呵呵…真要割地妥协,那似乎也该是你们荆州割地妥协才对!你这条件,说反了吧?”

面对程昱的质疑,诸葛恪一如既往的表现出特有的自信,当然…这一抹自信在程昱看来,就有些自负的成分了。

诸葛恪一丝不苟的说,“我代表的是荆州,荆州的诉求不会改变…我来此出使魏国也唯独这一个目的!”

听着诸葛恪的话,程昱不由得笑了,他甚至不由得笑眼前的这人,究竟是初生之犊不畏虎,还是要在即将到来的七月,引水倒灌之前进一步吸引大魏的注意!

『难道这是…阳谋?』

程昱定了定神儿,他觉得是后者。

关麟诈死不好用了!

这小子又想出新的法子,只可惜…因为东吴的水利大师严,一切有关引水倒灌的阴谋诡计…都无从藏匿。

这一次,这一对关家父子输定了!

“呵呵…”

程昱用浅笑声回应着诸葛恪,然后一边摇头,一边感慨:“年轻真好,年轻人…敢打敢拼,初生之犊不畏虎,真好,真好”

说到这儿,这一场大魏与荆州使者的会晤,算是告一段落。

此刻,程昱将思绪从那场会晤中拉回,他轻声对曹操道:“依臣之见,倒未必是那关麟得了失心疯…或许,是关麟借诸葛恪之口,用另一种方式吸引大王的注意力,其目的依旧是引水倒灌樊城!”

说到这儿,程昱微微沉吟,又补充一句,“其实想想还有些后怕,若不是因为那黄皓,不是因为严…或许,大王与子孝将军如今依旧蒙在鼓里,不得不说…关麟的这一计歹毒的很、阴损的很,却是恰到好处!”

这就是曹操喜欢程昱的原因,往往一件事儿,在曹操琢磨清楚之前,程昱都能替他琢磨的一清二楚!

需知从程“立”到程“昱”!

曹操可是程昱的太阳啊!

“仲德所言极是,且不说这使者了…”曹操颇为潇洒的一挥手,出了一脑门子的汗,让他容光焕发了不少,也让他的头痛莫名的痊愈了许多,精神也为之一震。

“孤问你,淮南那边如何了?”

曹操这话刚一问出,程昱不假思索的回道:“按照大王与吴侯的默契,整个淮南寿春以南、以东,所有城池悉数被东吴攻陷…”

“如此,方能喂饱孙权这支老鼠吧!”曹操对这些城池的失陷,表情上没有半分的惋惜与哀痛。

他郑重其事的说,“孙权此子…鼠目寸光的很,比之他爹、他兄长,实乃差远了,孤给他一个枣,用区区淮南之地引诱,他便能替孤除掉一个心腹大患,哈哈,若关家父子失了荆州,那淮南不早晚还是孤的,还是大魏的?他孙权得到的这些城池,早晚也得给孤吐出来!”

话说到这儿,曹操整个人都昂扬了起来,仿佛…除了这一对关家父子外,整个天下,已经没有人…能放在他的眼里。

程昱适时补充道:“大王,据说…有人在夏口见到了甘宁,昨日我与诸葛子瑜交谈,也得到证实,那东吴视为国贼的甘宁甘兴霸,如今就在荆州…这件事儿,孙权是知悉的!”

唔…

程昱的这一番话颇有一抹耐人寻味的味道。

闻言,曹操沉吟了几许,最后感慨道:“看来,孙刘联盟真的名存实亡了,哈哈,孤这颗悬着的心总算也能放下了,哈哈,孤与那孙权约定夹攻荆州的日子已经很近了。那么,樊城那边的局势如何?”

曹操话锋一转,将话题从淮南引到了襄樊。

程昱不假思索的回答:“仰赖大王高见,举全国之力筹集沙袋、船舶驰援樊城、郾城、平鲁城…近日,子孝将军派人传讯回来,说是沙袋堆积如山,在内城城墙后阻隔,便是汉水倒灌,也足可保城池无忧!至于船舶…虽非战船,却数量繁多,纵使沙袋无法阻隔水流,也足可庇护大魏十万大军安然于船舶之上!”

“粮食呢?”曹操郑重其事的接着问,“那位东吴严先生的意思,汉水倒灌,他无法改变水流,只能让襄樊悉数沦为一片汪洋,那时候…子孝与云长比拼的就是应急,就是军粮的储备!”

事关粮草,曹操的语气一丝不苟,神情也颇为郑重。

程昱却仿佛早就料到曹操有此一问,“粮食的储备足够十万兵马半年的消耗,除此之外,据细作传报,关羽一门心思的在汉江以南挖掘蓄水池,并无特地储备粮草…一旦汉水倒灌襄樊,那…首先扛不住水流,扛不住粮食补给的必定是襄阳那边!”

“不可大意!”不等程昱把话说完,曹操直接打断,他的语气颇为严肃。“近一年来,这一对关家父子可没少让孤吃亏!你替孤致信一封告诉子孝,让他千万小心…凡事三思而后定,谋定而后动!切忌大意轻敌!”

这…

程昱微微沉吟,还是拱手,说了一个“喏”字!

其实,他比曹操更关注着襄樊战场,且…襄樊战场的各种信息,均是首先传至他这边,他对局势是了如指掌的。

此番…仰赖水利大师严的部署,兼之曹仁小心缜密的执行。

程昱能笃定…

关羽并不知道,汉水以北也修筑了一处蓄水池,待到涨水期时,两岸同时打开堤坝,汉水南北…悉数将沦为汪洋!

也就是说,在准备层面上,曹仁要比关羽充分的多,兼之魏王曹操下令…举全国之力驰援。

程昱很罕见的敢于笃定。

这一仗…万无一失。

说完了荆州来使,说完了淮南,也说完了襄樊。

似乎没有其它的事要继续禀报,程昱拱手就要向曹操告辞,可方才拱手,曹操却仿佛想到了什么。

“植儿将洛阳修筑的如何了?”

啊…

冷不丁的问出一句这个,程昱有些微微意外。

他略作思索,回忆了一番有关洛阳的奏报,然后如实回禀,“先是子桓与李先生打下了基础,又是子健公子不遗余力的修筑,如今的洛阳大体已经完工,城池坚固,护城河深不见底,就是魏王宫也比邺城时的宫殿气派十倍,只是…唯独差最后一些小节,料想十日、八日即可完全竣工,那时便具备…迁都的条件!”

程昱口中的迁都…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汉都从许都迁至洛阳,其二是魏王都从邺城迁至洛阳…

当然,具体要执行哪一个,需要根据局势去决定。

只是…

曹操心头想到的却不是这个,他淡淡的问:“孤怎么听说子桓出使江东时,特地将其夫人甄氏留在洛阳!有此事吧?”

这个…

程昱沉吟了一下,有些有不知道该不该说…

他沉吟了良久,方才回道:“却有此事!”

曹操的神色突然变的阴郁,“那子健呢?可因为这位嫂夫人分心?”

“这…”程昱迟疑了,这他又要如何回答呢。

“哈哈…”曹操突然笑了,“仲德,你比我的年纪还大,何必替他们小辈挖空心思的隐瞒呢?你只说实话即可!再说了,这实话,你就是不说,孤又查不出来么?”

实话…

程昱咬了咬唇,颇为笃定的回道:“平原侯与甄夫人相敬如宾”

“哈哈哈哈…”这次,曹操颇为爽然的大笑,一边笑,一边扬起手,“也为难他们了,孤这两个儿子…都不错,这太子位孤悬,他们倒是争得是光芒万丈!”

程昱只能说,“大王洪福齐天…”

曹操还在笑,“看这一次吧,若是能消除孤的心腹大患,出使东吴半年的子桓当得首功,到时候孤就封他为太子…可若是…”

提到“可若是”,曹操的声音突然戛然而止。

他本意是想说:

『若是出了什么变故,迫于无奈许都极有可能迁都往洛阳,子健修建洛阳,更熟悉那边的地形,与那边的百姓也更融洽,那时候…就只能让子健当太子了!』

『还有李藐,别人不知道,可孤最是清楚他的立场,若是子健当太子,李藐…凭着其从龙之功,势必要提前入霸府了!』

当然,这些话…曹操最终也没能说出口。

反观程昱,他已经能看透曹操的心思。

可看透是一回事儿,说还是不说,又是另一回事儿。

祖自宏,他张了张嘴,却还是把想说的话悉数咽回了肚子里,他只淡淡的说,“大王若无别的事儿,那臣就先告退了!”

“去吧…”曹操摆摆手。

然后,他望着程昱一节一节踏下这魏王宫殿的台阶,他不由得自言自语的感慨着:“洛阳虽修好了,可孤却希望它永远用不上!”

刘禅把烽火台给烧了!

襄阳城郊,关家军大寨,中军大帐。

当关羽听到这一条消息后,他那枣红色的面颊顿时变了颜色,像是因为紧张与不可思议而变得有些发白。

从大红枣变成了冬枣的颜色。

周仓紧张兮兮的还在禀报,只是口齿都有些磕绊:“昨日一天…刘禅公子就烧了三座烽火台,若…若不是他最后一次失足跌倒,被关家军士抓捕住,怕是…怕是烧的就不止三座烽火台了…对了,赵子龙将军也在…如今,他看护着刘禅公子,守军不知道该如何发落,故而当即快马加急,禀报二将军!”

随着周仓的话,关羽的丹凤眼几乎开阖到了极点,茫然、疑惑、不解、诧异…总总情绪悉数加于这丹凤眼中。

徐庶恰巧也在,他也露出了极致不可思议的表情。

他疑惑的问:“刘禅公子怎么会无缘无故的去烧烽火台呢?”

这个问题也是关羽想问的。

他的丹凤眼中翻动着异常强烈复杂的情绪,有不可置信,却又仿佛…他知道了什么。

呵…刘禅怎么会烧烽火台呢?

这很明显…是关麟授意的!

“二将军,徐军师…守军也问了,问他为何烧烽火台…他却说…”

这次周仓的话方才吟出一半,却被关羽打断。

“不要说了!”

是啊…

关麟名义上还在诈死,不论他诈死的目的是什么,从刘禅口中,都不应该说出,是关麟授意他做的。

哪怕是现在,关羽还担心这会暴漏儿子关麟的计划。

不过…

他虽止住周仓去说,心里却不自禁的去想。

『云旗这是要干嘛?不是诈死么?装都不装一下了么?眼看着就要引水倒灌樊城了,他这又是要行哪一招?怎么子龙也跟着他们胡闹?』

关羽茫然了…越发搞不懂儿子的想法了。

就在这时…

徐庶“吧唧”了嘴巴,他仿佛从这一条情报的抽丝剥茧中,寻觅到了什么。

没错…有问题,有大问题!

徐庶当即问周仓,“周将军可知晓,刘禅公子是怎么烧的烽火台?烽火台那么高,难道没有提前防备么?”

首节上一节803/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