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720节

后门打开,马超的族弟马岱、马超的妹妹马云禄从门外走进来。

马超朝他们道:“方才我与三将军的对话,你们都听见了吧?”

“听见了。”马岱颔首,“愚弟觉得,这是个机会,凭着兄长在氐人中的威望,若然真如三将军所言…下辨氐人即将被劫掠的情报确切,那…兄长单骑入下辨,的确有机会劝降氐族部落,并不血刃的夺下下辨城。”

马云禄却摇头,比起立功,她更担心马超的安危。“还是太冒险了,万一…万一那下辨氐族部落的首领雷动是一个贪图富贵之人呢?那他会不会…抓了兄长,然后交给那曹操,以换取荣华富贵…无论如何,这还是太冒险了。”

马岱是马超的族弟,准确的说是“从弟”,是扶风马氏一族中的叔伯之子。

比起马超的锋芒毕露,他更机智内敛一些…

而马云禄则是马超同母同父的唯一妹妹,是马超在这个世上除了母亲外,最亲的人。

要知道,马超的母亲是羌人,是妾室,马超是长子…却是尴尬的庶长子!

嫡母对马超并不好,父亲马腾也更器重两个嫡子马休、马铁。

马云禄是马超母亲生下来的,是庶女。

在马氏这样的将门后裔,一个“庶”字就可以遮盖掉属于他兄妹一切的光芒,哪怕他们在勇武,再有威望…

故而…马超与马云禄成长的日子十分艰辛。

这也造就了兄妹俩的相依为命。

此刻,马超意味深长的望向马岱与马云禄,感慨道:“你们俩一个有胆有识,一个关心则乱,云禄…你该多向你族兄学学,你说冒险?可如今我们的处境,不冒险怎么出头?不冒险怎么受重用?刘皇叔…以往是吃过吕布背叛的亏,若我们不能展现出绝对的忠诚,立下大功,那…怕是在巴蜀,我们将永无出头之日啊!”

马超不算这个时代聪明的典范,但他也不傻,身处巴蜀这个巨大的漩涡。

他还是看懂了他现如今的处境。

他意识到,他的位置其实很尴尬。

刘备手下的派系太多了,元老派、荆州派、东州派、益州派…这些派系表面和睦,可实际上都想在刘备面前表现,为各自的派系争取更多的利益。

可他马超是什么派系?

他没有派系!

他是一个降将,或者说是降将派。

偏偏因为“吕布”的前车之鉴,刘备…最不敢用的就是“带兵进组”的降将。

不夸张的说,自从打下益州,马超就一直在坐冷板凳,甚至职位也只是个挂名的将军、虚职,没有任何实权,也没有任何立功的机会。

甚至…各个派系都害怕马超抢功。

于是告诉刘备,说他马超背叛过自己的父亲,一个连父亲都能背叛的人?还有谁不能背叛?能委以重任么?

“唉…”

想到这儿,马超不由得长长的吁出口气,心头百转交集,复杂的很,也难受的很。

“兄长还是太过在意他人的看法了…”

马云禄感觉到马超的心情不好,连忙宽慰道。

“那些愚腐的…”马岱也抱不平…

俨然,那些文臣武将的话,坊间的传言,始终在不断折磨着这几位“扶风茂陵马氏”的后裔!

这几位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

尤其是马超,恰恰…他又是一个十分看重别人看法的人。

“兄长…”马云禄还想劝。

“不用再说了…”马超突然伸手,他缓缓的扬了扬胳膊,“昔日我认韩遂为父,害死父亲、兄弟,从此之后,天下便将我马超示做洪水猛兽…汉中谋士说我‘有人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以此绝了我迎娶那张鲁之女,五斗米教的圣女张琪瑛…”

“我欲投益州刘璋,益州儒生又说我‘勇而不仁,见得不思义,不可以为唇齿。若引而近之,则由养虎,将自遗患矣’…就这么一番话,一番评价,绝了刘璋联我之心!”

“我讨伐逆曹,匡扶汉室,却又被关中儒生背叛,一个八十岁的老妇人指着我的鼻子怒骂,‘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

说到这儿…

“哈哈哈哈…”马超苦笑吗,这笑声悲怆至极。

这笑声也让马云禄与马岱心头一阵哀痛。

两人无比心疼的望着兄长。

很难想象,这些骂马超的话,马超一字不漏的都记着…记得清清楚楚。

马超的声音还在继续,“世人看我马超不仁不义、不忠不孝,可谁又经历过我所经历的那些?谁又知晓我心中的悲痛?”

这个话题,像是一下子就触碰到马超心头最脆弱的那一根筋,让他忍不住将心头一切的苦楚都诉说了出来。

这…

马岱与马云禄彼此互视,然后…此间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终于…

在百息时间过去后,看到马超的脸色好转了一分,心情收敛了几许,马云禄方才咬着牙问:“大哥的意思,妹能听出来…大哥是已经决定,要单枪匹马赴下辨城么?”

尽管问出这句话时,马云禄的表情无比担忧…可她还是忍不住问,想要知道答案。

马超叹了口气,没有回答。

可心头却仿佛再说。

『我还有的选么?』

是啊,现如今处境的马超,他本没有选择。

他不住的自问。

『这世上?还有人会理解那西凉的马儿了?理解他曾经所做的一切!他…从来不是个不忠不孝不义之人哪!』

说到这儿,马超已经闭上了眼睛,他看似在冥想,实则…在感念命运的不公!

那么…问题来了?

这个时代,有人真的理解马超么?

有人理解他那因为反叛曹操,从而逼死了尤在许都城的父亲、兄弟的行为么?

有人理解他一生所追求的东西么?

或许…有吧?

只是…哪怕有人能理解他,那这个人一定不在巴蜀。

这个人还在千里之外的荆州,在江夏那边儿…

在“纸醉金迷”、在“醉生梦死”!

关麟在江夏搂着一个美女,再继续看美女、看舞蹈、听弹琴。

然后喝酒…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麟突然有一种腻了的感觉。

很腻!

他感觉这些美人、舞蹈、琴曲、美酒…一天天的就是在掏空他的身体,腐蚀着他那光复汉室的梦想,只留下一副英俊的皮囊。

于是…关麟有了新的爱好。

听书…

没错,就是那种说书的书!

这是关麟老早就有的爱好了,曾几何时,在江陵城得胜桥下…关麟就喜欢找个茶摊,坐在那里,优哉游哉的听人说书。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听着听着,听出了个坑鞋的“骑驴黄承彦”来。

如今在江夏,没有黄承彦,不过倒是有个王粲!

他说书的本事也是一流。

说起来…

《汉末英雄传》

这是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作品,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这位汉末的大文豪,在一年后瘟疫去世之前,一直就醉心于他的这本《英雄传》。

顾名思义…这本书记录了大量这个时代人物的英雄事迹。

其中不乏一些,在关麟建议下修改的。

比如荀,历史上的王粲在曹魏阵营,《汉末英雄传》自然不能抹黑曹魏,于是…一些有损曹操英明的故事就做了删减。

现在不同了,该加上的统统都得加上,该黑就得黑啊…

这才是百姓们喜欢听的。

“荀令君的故事就这些了…”

如今,王粲刚刚讲过新一轮的评书…是整个荀的故事。

关麟还好,一旁的张星彩哭的是梨花带雨,整个脑袋埋在关麟的胸口处,关麟感觉胸口都湿了…

在“呜呜”的哭腔中…

关麟感慨道:“这一篇荀令君的故事…若是发到北方与中原,那想必…曹魏在士子中会大失人望。”

随着关麟的话,王粲张口:“已经按照公子的吩咐,加紧印刷了…不出意料的话,两个月后,足够将这一篇传遍整个北方!”

关麟颔首…

他一边拍着张星彩的后背,一边继续吩咐,“荀令君最真实的一面,荀令君不是自杀,而是被曹操逼死的一面,不该被埋没呀…”

说到这儿,关麟安慰张星彩,“好了,好了,不哭了,不哭了,昨个儿还是‘一人饮酒醉’的女中豪杰呢?怎么今儿个听个故事就变得这么哭哭戚戚,梨花带雨的,这可不像你呀!”

关麟的话…似乎对于宽慰张星彩没有任何卵用。

呜呜…的啜泣声依旧连续不断的传出。

反观王粲,他抬眼看了关麟一眼,张了张嘴,却还是把嘴巴阖上,像是有什么话欲言又止。

一旁同为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看到他这副模样,猜到了什么,索性帮着提醒道。

“仲宣(王粲)这嘴巴是被烫到了么?怎生张开又阖上,欲言又止,支吾其词?这是何故…”

被阮这么一提醒,关麟也注意到了。

连忙问王粲,“怎么?是这《英雄传》中,我执意要添加的荀的故事…有什么不对么?”

“倒不是荀令君…”王粲又沉吟了一下,方才张口,“是我最近写的一个人物,他…颇有争议,且不忠不孝之名缠身,但…他却是巴蜀的大将,若是如实写出来,怕天下人对他的口诛笔伐只会更甚,故而…我徘徊犹豫再三,不知如何下笔。”

唔…

王粲的话倒是激起了关麟几许好奇。

关麟淡淡的说:“让我猜猜,不忠不孝之名缠身,又是巴蜀的大将,被天下人口诛笔伐,那定是西凉锦马超…马孟起了,对不对?”

被关麟猜中,王粲颔首,“瞒不过云旗公子,这马超反叛曹操的时候,其父马腾还在许都卫尉,其两位族兄也在许都,他骑兵造反…还认韩遂为父,害得父亲兄弟族人被灭门…他又杀了关中之地德高望重的阎温、韦康、杨阜的家人、赵昂的儿女、还有姜叙的老母亲…这些…”

“从你说的这些,我就知道,你没看懂马超…”关麟直接一摆手,他昂起头,语气坚定的说:“当然,我可以打赌,当世之中,能看懂他马孟起的,可能也唯独我关麟一人了!”

首节上一节720/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