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72节

伴随着这道声音,一个二十岁出头的清俊少年缓缓走入,他言谈落落大方,当先向诸葛亮拱手行礼,口中言道:“谡拜见军师!”

来人正是马良的弟弟马谡。

“幼常来了。”诸葛亮扬起手,示意马谡坐下。

马谡跪坐于一旁侧席。

他名义上是一名小小的主薄,可实际上,却与诸葛亮有师徒之谊,诸葛亮对这个弟子极其看重。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看来幼常是有话要说。”

诸葛亮目光和缓的望向马谡,像是刻意给机会要让这个他器重年轻人好好的展示一番。

“益州初定,百废待兴,自是有数不尽的难题,可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若是一味的把精力都放在那些‘小事儿’上,难免误了大节。”

这番话让诸葛亮眼前一亮。

马谡侃侃继续道:“于益州,当务之急唯有两件要事,其一便是曹操占据汉中,随时南下,我军当如何应对?”

“其二便是荆州,听闻如今的荆州局势瞬息万变,江东已经试探着向荆南发动奇袭,我更听闻,江陵城中一张布告跃然而出,将长沙三郡的归属与合肥战事紧密相连,若东吴合肥胜,则长沙三郡归吴,于此主公与军师都该早做打算!”

别看马谡年轻,可一番话侃侃而谈,有理有据…

诸葛亮赞许的点头,他感叹道:“幼常说的有理。”

说到这儿,他回望那些文吏,“诚如幼常所言,事有轻重缓急,若是尔等有荆州与汉中的奏书,当先来报…”

这…诸葛亮的话脱口。

一干文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均沉默了起来,似乎…并无汉中与荆州的奏报啊。

当然,汉中的话,还情有可原。

曹操刚刚夺下汉中,定也会稍加休整,可荆州…许久了,白眉马良的简讯可有许久没来了。

似乎,自打关羽拒不执行那“湘水划界”的约定后,荆州就再无消息了。

越是往这边想,诸葛亮的眉头越是不由得凝起。

『云长啊!』

诸葛亮心头暗叹…

从他离开荆州起,他心头最大的担忧便是云长。

这份担忧,诸葛亮每天都会出现。

云长那孤傲、自负的性子,始终是荆州的一大隐患!

心念于此,诸葛亮缓缓起身,语气骤然加重:“尔等记下,若然有荆州急件,第一时间报送于我。无论何时!”

“喏!”

众文吏起身应答。

倒是马谡,他“吧唧”着嘴巴,眼眸中精芒闪烁,他也在琢磨着…

荆州如今的局势会发展到何种境况?

长沙、桂阳、江夏三郡,扛得住么?

江陵城…

晨曦中,薄薄的日影透进西城郊的一处土地庙。

院落中十口大锅支起,大锅内热腾腾的粥正在不断的翻搅,冒着那扑鼻的香味儿。

无疑,这些香味能使得饥饿的人肚子里更加的翻涌;

也能使饱经风霜的人,感受到一丝凛冽秋风下的温暖!

而围拢在这大锅周围,是一个个身着破烂、无家可归的乞丐、流民。

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底层,也是最可怜的人。

此刻,他们的一双双眼睛,正望眼欲穿的地盯着那大锅内的粥水,这般浓稠的粥,他们已经有小半年没有喝到过了。

先是每人分了一碗粥…

果腹后的这些乞丐、流民,纷纷把脑袋转向土地庙的门口。

那里,不知道何时支起了一座站台。

虽有些捡漏,但依山傍水,倒是别有一番风情。

就在这时…

那熟悉的乞丐头儿在众人翘首以盼的目光下,迈着豪放不羁的步子快步走上了高台。

台下的乞丐们窃窃私语。

“看看,鲁大哥如今的衣衫,气色…完全不一样了,这跟对了人,日子都有盼头了。”

“是啊,也不知道…鲁大哥向关公子提到咱们没有?咱们谁不想也有个盼头呢?”

“这就不该问,若是鲁大哥没向那关公子提及咱们,那…这么多粥,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窃窃私语间,那乞丐头已经走到了高台上。

他扯开嗓子大喊道:“兄弟们,今儿个俺喊你们过来,可不只是为了喝粥!”

“俺告诉你们一个天大的好事儿,咱们两千多乞儿,从今往后,有靠山了!”

这话脱口…

这些乞儿纷纷张口,“那关四公子答应当咱们的靠山了?”

“哎呦,那可是让关公都下‘罪己书’的公子啊,如果是他…那可…那可…”

“总算熬出来了,熬出来了…”

“不过,关四公子是贼曹掾吏,是官老爷,他会…会收留咱们一群乞丐么?”

议论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杂。

还是那姓“鲁”的乞丐头儿示意大家伙儿安静下来。

他连忙继续喊道:“别误会,别误会,咱们的靠山,可不是关四公子…”

“咱们的靠山,比关四公子还厉害,他呀…他就是‘洪七公’他老人家!”

“他老人家说了,从今往后,事儿咱们做,饭他管,有他一口的,绝对饿不到咱们!”

“咱们也再不是那任人欺凌的乞儿,咱们聚在一起也有名字了!”

“从今往后,咱们就叫‘丐帮’!”

第78章 何谓丐帮?重诺守信,一心向北

洪七公!

这名字,所有乞丐可不陌生。

所谓纸包不住火,尽管,官府已经尽量封锁有关“洪七公”的事儿。

可,前段那张贴的到处都是、满城风雨的告示事件,依旧是传得沸沸扬扬。

而坊间的议论中,这件事儿的始作俑者,便是这位赫赫有名的“洪七公”。

更有甚者,坊间传说,这洪七公背景深厚,神龙见首不见尾,就是关公,对他也一筹莫展。

当然…

随着合肥战事的传回,这个本打上“敌国奸细”、“作恶多端”的洪七公,突然一下子洗白了,变成“荆州的英雄”了。

是他保全了荆州。

是他将湘水划界的约定弃之如糟粕。

是他保住了长沙、桂阳、江夏三郡。

更夸张的说法是,是他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助张文远大破东吴!

所谓三人成虎,越到后面,“洪七公”这个名字,就越发的具有传奇与玄幻色彩了。

一言以蔽之。

是他,是他,就是他,刘皇叔与关公的神秘盟友洪七公。

正因为此,洪七公身上,原本那“敌国奸细”、“作恶多端”的标签一下子全部更替,变成了世外高人,变成了高瞻远瞩,变成了匡正世道、秉持正义的高人!

总而言之,风向变了。

而随着风向的变化,洪七公的神秘也蒙上了全新一层的色彩。

他究竟是谁?

他背后的人是谁?

一系列有关他身份的话题,成为了江陵城坊间茶闲饭余的焦点。

此刻,冷不丁的从这乞丐头口中提出:

从今往后,他们这两千多乞丐的靠山是洪七公,他们的团体也有了全新的名字丐帮时!

自然而然,一系列的问号出现在每个人的心头。

“鲁大哥认识洪七公么?洪七公他老人家到底是谁啊?”

“鲁大哥,咱们不是要投靠关四公子么?怎么靠山突然就变了?”

“鲁大哥?啥是丐帮啊?”

“鲁大哥…”

山神庙处传来盈天的声音,多是问询,声浪滔天,且一声比一声高。

只不过你一言我一语,混乱不堪…

那乞丐头儿就是想回答,也回答不来。

“哐哐哐…”

这乞丐头儿朝身边乞丐示意,有人就敲起锣来。

一下子场面安静了下来。

这乞丐头儿扯开了嗓子大喊道:“一个一个问,俺一个一个来回答…”

“先说,俺吧…以后可不许‘鲁大哥’、‘鲁大哥’的叫了,不合咱丐帮的规矩。昨个儿,洪七公他老人家给俺起了个新名字,鲁有脚,从今往后俺就叫‘鲁有脚’,是咱们丐帮的九袋长老,你们得称呼俺鲁长老!”

说到这儿,这鲁有脚指了指面前的一个乞丐。

“方才你问什么来着?”

首节上一节72/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