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698节

张辽沉声道:“更可怕的还不止是粮草,而是许都啊…”

张辽的手指向舆图,他拇指按在许都城的位置,食指已经能按压到宛城。

这么近…就是这么近,足以朝发夕至。

这也是为何当年曹操在官渡之战前必须击败张绣,将宛城夺回来。

这是卧榻之侧,他人酣睡啊!

被张辽这么一指,徐晃、殷署、牛盖的眼眸望向这舆图,看到这两地之间的距离,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现在的局势是,张辽、曹仁这边的曹军主力被困于这汉水以北的樊城一隅,却又被襄阳与宛城夹在中间。

同样的,宛城也被张辽、曹仁与洛阳、许都夹在中间。

这给人的感觉,就是接下来的部署、决战,兵马调度…很有可能决定天下的归属。

“必须北上围了宛城…”张辽当即下令。“至少这样,可保许都无虞”

就在这时…

一名张辽的亲卫也匆匆的闯入了此间大帐,他像是有事儿禀报,却避开了众人,行至张辽的身侧,嘴巴几乎帖在了张辽的耳朵上。

随着他的禀报,能够清楚的看到张辽面色的急转。

这话还没说完,张辽豁然起身,他此刻的表情,比听闻宛城失陷,还要激动…

而在那硕大的眼眸下,张辽不可思议的张口,声调中满含凄怆与不可思议。

“你是说?她…她死了?”

大获全胜。

当宛城的战报传回,关麟,或者准确的说,是整个襄阳城总算是长长的吁出口气,心头的大石头安然落地。

黄忠还是射的准哪。

老爹关羽还是能打的呀。

侯音还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热气球的话…果然,历史的经验表明科学技术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第一生产力。

当然,这不算什么,都是计划中的,让关麟感觉出巨大的惊喜的是李藐。

因缘际会,这都是命啊!

夏侯变成了“瞎”侯;

李藐带着瞎侯与曹植成功突围,甚至两度设下埋伏,“重创”了来追击老爹关羽。

这一番番谋划,这一次次埋伏,尽管是演的,尽管是事先部署、安排过的,可架不住依旧精彩且没有破绽!

这让关麟在心头感慨:

『李藐这狂士是开挂了吧?』

『果然,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让人成长的地方!李藐已经今非昔比了!』

陆逊不知道这么多内幕,只是从战报中能看出,宛城攻下来了,尽管还有两次遇伏的小插曲,但无伤大雅。

“宛城真给攻下来了,这下曹操可睡不踏实了。”

随着陆逊的话。

关麟颔首,“这也是我爹离许都城,最近的一次了!”

陆逊补充道:“云旗不可大意,这也是局势变得错综复杂的开始,是双方彼此间未来博弈中更凶险的一次。”

说到这儿,陆逊顿了一下,然后一双眼眸转到了舆图上,他试着分析起来:“二将军占据宛城,无疑断了张辽、曹仁的粮道,可同样的,张辽与曹仁占领的汉水以北,樊城、偃城、新野城也断了二将军的粮草啊!接下来…双方的谋算都会变得更凶险,一失足或将成千古恨。”

面对陆逊的分析,关麟先是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不过,依我之见…张辽的压力比我爹要大的多,我爹手上不过是两万张嘴,可张辽手上那是十几万张嘴…怕就是樊城的囤粮,也不够这十几万张嘴造的!”

听到这儿,陆逊微微沉吟,然后目光转到了舆图上的张辽所在的位置,“云旗,你觉得张文远会不会孤注一掷,转守为攻,继而…围了宛城呢!”

“会…”关麟不假思索,“若是他一定会…哪怕是顶着我爹的埋伏也一定会如此,至少这样能让许昌、洛阳的压力骤减,也可以提供给曹操唯一一条避免迁都的可能性!只是…”

关麟故意卖了个关子。

陆逊可好奇了,连忙问:“可是什么?”

关麟的嘴角咧开,露出了几许笑意:“我估摸着,张辽很快就该离开这战场了,他之后的战场只会是东吴!”

啊…

陆逊闻言一惊,尽管张辽这一仗打的…最终的结果并不乐观。

可他依旧想不通,如今夏侯吓瞎;

曹仁在樊城;

夏侯渊在汉中;

五子良将已经死了俩,徐晃、张更是败军之将…现如今能统兵,且威望够高,能够在这襄樊战场的,似乎唯独剩下一个张辽。

把他调走?那这襄樊战场,曹操是不要了么?

还是说,曹操真的打算迁都,动摇国本?避其锋芒?

一时间,一系列的问号浮现于陆逊的眉宇之间,他望眼欲穿般的凝视着关麟,迫切想从他的话中寻找出答案。

与陆逊的紧张形成鲜明对比,关麟一如既往的表现的很轻松,他淡淡的解释道。

“那华佗的女弟子,为我爹刮骨疗毒的卓荣,她死了…死在了八公山,是曹军护送他过去的,却中了东吴的埋伏!”

说到这儿,关麟的语气低沉了一下,像是感慨于卓荣那“意外”的死,却能够为荆州赢得一个局势上的主动。

这…

陆逊也惊讶于这一条情报,他带着些许质疑的问:“这事儿,是真是假?”

“这可不是我胡编杜撰的…”关麟一摊手,“是你们东吴的年轻将军,凌统凌公绩亲口告诉我的…”

“卓荣死状凄惨,身中三箭,血几乎从身上流干,至于…这次的埋伏,从那埋伏的东吴兵勇,以及护送的曹魏兵队来看,凌统觉得这是一场阴谋…一场恶意害死卓荣姑娘的阴谋!”

说到这儿,关麟顿了一下,像是恍然间想到了什么,连忙道:“倒是忘了先告诉伯言,你的老乡凌统他来了!”

“他是今早投诚来的,他见到我时的第一个举动是握紧我的双手,接下来他便郑重其事的告诉我,要助我‘诛曹灭吴,一个都不能少’,我能感觉出来,他对曹魏、东吴怨念可比伯言你昔日来时,要大多了”

第415章 云旗这儿,是鱼也要,熊掌也要啊

凌统已经抵达襄阳城。

就在今日上午。

当然,这是意料之中,毕竟之前有太多的因缘际会,又有太多的暗流涌动。

这中间涉及到的人,包括小乔、周循、孙绍、周峻、黄柄、太史享!

几乎是出动了鸿雁,出动一大堆东吴的“二代”,他们齐心协力,才促成了凌统的投诚。

乃至于…现在的东吴与曹魏都以为凌统已经死了。

故而,凌统来投诚关麟,这都是计划中的一部分。

曾经的关麟还担心,凌统会不忍心对“东吴”下手,毕竟那是他的故乡啊,那是他的故主啊!

甚至关麟还担心凌统会不会看破红尘,直接归隐山林,远离这世俗的纷争,若是那样,那关麟就白忙活这么许久了。

可卓荣“意外”的去世,这对凌统是巨大的悲痛。

可无疑,对关麟是一个“神助攻”了!

从与凌统的对话中,关麟知道,他是亲眼看到卓荣死去的,他更是亲自将卓荣埋在了八公山上。

做完这些后才过江抵达荆州。

于是就有了,凌统见关麟时,“啪嗒”一声双膝跪地,“多谢云旗公子救我族人,凌统今日投诚,愿为一马前卒,替云旗公子诛曹灭吴,一个都不能少”

哪怕是现在,关麟在回想起凌统提及那“一个都不能少”这六个字时,咬牙切齿的模样。

这是恨之切啊!

当然,卓荣的死,其实还有司马懿的缘故。

是关麟以“解药”为代价,命令司马懿想办法让张辽回去。

故而,才有了…这一出司马懿总导演的“曹真假意送女医,东吴设伏葬卓荣”。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可这乱世中,诸如此类悲伤的故事太多、太多了…

谁不是无辜的呢?

倒是因为这件事儿,关麟不得不重新去看待司马懿。

他有一种感觉,司马懿比他想象中的要更难控制。

此刻,关麟将有关凌统,有关卓荣,有关司马懿的事儿娓娓向陆逊讲述。

这中间,一些事儿陆逊是知道的,一些事儿却是第一次听到。

陆逊是关麟信得过的人,也是如凌统一般,没有退路的人…对他,关麟一直以来都是推心置腹。

“你这么一说…”听过这一大番话后,陆逊心头颇为感慨,“如此说来,云旗这里是喜得一良将,可汉水以北却是消除了张辽这个最大的威胁…料得,他会离开吧?不过,那个司马懿…”

俨然,因为这件事儿,因为司马懿的行动。

陆逊也意识到,司马懿…这是一个无论是“心智”、“计谋”、“布局”上,都可以称之为可怕的人。

关麟心头生出的感觉,陆逊也会有。

“云旗真的要把解药给那司马懿嘛?”陆逊忍不住问。

“解药…”关麟沉吟了一下,“伯言是最清楚的,本就没有什么毒药,何来解药?”

“可…”陆逊听懂了关麟的话,“云旗可是答应那司马懿,若是失去了这所谓的‘毒药’控制,那还有什么能确保那司马懿牢牢掌握在云旗手中呢?”

“还剩下一物,可以!”关麟微微抿唇。

“什么?”

“衣带诏。”关麟斩钉截铁的说。

陆逊惊讶的问:“你有衣带诏?”

“我自然没有。”关麟一摊手,“不过…普天之下,谁都知晓…当今只世,这封衣带诏的内容的唯独我大伯一人知晓,便是一块破布,他说那是衣带诏,那便是衣带诏,他说衣带诏中有哪些名字,那便有哪些名字!”

这…

经过了一个迅捷的脑回路,陆逊一下子反应过来,他感慨道:“原来如此,之前对那司马仲达,云旗是假意用毒,这是阴谋,可这次…对那司马仲达,云旗施以的是阳谋!”

“没错…”关麟笑了,“我还指望着这司马懿把天子给弄出许都,试想一下,若当今天子死在曹魏的追兵之下,那…将会引起这天下何等磅礴的巨浪滔天?”

没错,在关麟的世界里,汉已经死了,他支持的是季汉,是一个与原本的汉截然不同的“新汉”…

首节上一节698/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