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693节

这下,几十名兵士悉数向前,涌进这巷口,每一个角落,乃至于每一处房舍都有人进入其中。

倒是这些军士颇为讲究,若是看到屋舍中有人,会提醒:“无需害怕,我等只是搜查,若是没有窝藏贼人,我等即刻撤去,秋毫不犯!”

因为兵士的这些,又是老乡的口吻,巷口内屋舍里的百姓也极力配合,纷纷将衣柜打开,让这些兵老爷看的真切。

“关将军,这边已搜过,没有…”

“关将军,民舍中也没有…”

整个巷口,完全没有搜出曹植。

这时,方才引关羽到这边的那宛城兵一敲脑门,疑惑道:“可…我明明看到他往这边了,那一箭还是我射…”

不等这宛城兵开口,关羽捕捉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他指着巷口处,李藐与曹植藏身的那一处茅草堆:“那里还没搜过吧?”

“是…”

随着兵士的应答,关羽亲自一步一步的向那茅草堆走去。

这下,李藐与曹植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渐渐的,透过茅草…他们已经能看到,那青龙刀正在拨动这茅草外围。

眼看两人就要暴露了。

“关将军…”这时,伴随着马蹄声,一道清脆的声音传来,是侯音。

关羽是认得侯音的,侯音从南阳带了两万兵投诚于云旗,此前来江陵时,也曾特地拜见过关羽。

因为两人都喜欢读《春秋左传》,关羽对他的评价还不低。

此刻看到侯音,关羽收回了青龙刀,望向他,“此次能破城,侯音将军可谓是居功至伟!”

“不敢当…”侯音刻意的走近了关羽几步,拱手行礼时,嘴巴从关羽的耳边一闪而过,像是言语出什么。

也是那么一个瞬间,关羽的眼眸一凝,他下意识的想扭过头去望向那茅草,却又因为想到了什么而保持住原本的姿态,依旧是背对着那茅草。

侯音的声音还在继续,“如今城破,宛城中有名望的族老与名士正手持印绶、户册在官署等着二将军…这等缉拿魏军残余之事,就交给我们好了!”

说话间,侯音的眼芒中又露出了更多的意味深长。

关羽颔首,可就是颔首的一瞬间,他的青龙刀猛地插入茅草堆中。

那森然的刀锋从李藐与曹植头颅中间的间隙插了过去,刚刚好避开了两人。

这一刀不止把曹植给吓到了,更是让李藐双目瞪大,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儿!

这时,关羽缓缓的收刀:

“那此间就有劳侯将军了。”

说着话,早有亲卫牵来了马匹,关羽翻身上马,不忘回首最后望了眼那茅草堆,扬长而去。

待得关羽走后,侯音问:“这里都搜过了么?”

“搜过了…”

因为关羽突然的一刀,没有人会再去怀疑这茅草。

这时,侯音仿佛注意到了前面的巷口,“那里有贼兵,速追”

一时间,一行人又向前方疾驰而去。

“咳咳…”

“咳咳…”

待得脚步声全部熄灭,李藐方才推开了茅草,他的面色尤自煞白,长长的喘着大气。

可面色更沧桑的是曹植。

他是一直在干咳。

有…有那么一瞬间,他真的感觉,他好像已经死过了一次,死在青龙刀下。

“好…好险!”

“子健…”李藐努力的平复了下心情,他继续拉住曹植,“还能动么?此地不宜久留?”

“能…能…”曹植看着李藐,沧桑与紧张的心情仿佛收敛了一些,就像是只要这位李先生在,他就永远有希望…永远能看到希望。

李藐又深吸口气,“走…我扶着你,先离开这里!弟兄们都在北城门那边等着咱们…”

说话间,李藐与曹植快步的前行。

尽管曹植的肩部依旧疼痛,可…这种时候,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活着还是死去?

就看这一回了!

离开了那巷口的关羽,并没有去衙署。

其实,压根也没有什么族老送上印绶与户薄。

还打着仗呢,宛城的百姓不至于这么急不可耐,这些都是侯音编出来的。

此刻的关羽,正站在一处房檐上,不多时,侯音也上了这房檐,从这里居高临下,曹植与李藐的行迹一览无余。

不夸张的说,若是此刻…若是关羽想要捉拿这两人,只需要一声令下。

似乎因为这一次的对话颇为特殊。

故而…关羽屏退了众人,只留下侯音一个。

“何故要放了他们?”

这时,关羽才问向身旁的侯音。

侯音顿了一下,却条件反射似的环望左右,确保周围没有眼睛后,这才如实道:“这是四公子吩咐的,敌人中…能对出暗号‘九五二七’的人,那便是他的人、自己人!”

『唔…云旗的人?』

关羽心头暗叹一声,旋即丹凤眼眯起,似乎略有沉思,想了一会儿,才感慨道:“我听你说,他是蜀中名士,此前在江陵城,如今背叛到逆魏的李藐?对么?”

关羽对这个家伙并不陌生。

狂妄至极,口无遮拦,在大兄攻克成都的庆功宴上大放厥词,若非诸葛亮替他求饶,保不齐已经死在蜀中了。

来到荆州也不安生,处处与云旗作对,最后被云旗扒去衣衫,绑在城门处,游街示众…重重的打压了他那身上的狂气;

再后来…这李藐就偷偷的北上投了曹操,竟没曾想,他没有布祢衡的后尘,竟还颇得曹操的重用。

这些关羽是知道的,只是他还有些无法接受,李藐是云旗的人!

“九五二七?他如何把这代号告诉你的?”关羽追问。

侯音微微的凝眉。

他不由得回想起,就在半个时辰之前。

他的手下就擒住了这个李藐,似乎是这李藐在联系一干散于各处的魏骑,让他们合兵一处,一齐突围。

按理说抓到这样一个人,根本无需送到侯音的面前,直接杀了就是了。

可偏偏,这李藐的衣衫上用血写着几个大字九五二七!

似乎生怕别人看不见似的…被擒住的时候,直接指着这些数字。

作为宛城的守军,侯音是交代过这个数字的。

于是,这手下不敢怠慢,就带到了侯音的面前。

这么一问才知道,原来…云旗公子还在曹魏布下了这么一枚棋子。

此刻,侯音将这些细细的讲述给关羽。

关羽只觉得一阵醍醐灌顶,就是给他三个脑袋,他也不会想到,当初…那个处处与云旗作对的狂士,竟从来都是云旗的人!

那么…是不是就能这样理解?

随着李藐在逆魏的身份越来越高,随着他的权利越来越大,逆魏就越有机会,越有可能被倾覆。

反向倾覆

“咕咚…”

想明白这一点,关羽不由得深深的咽了一口口水,他仿佛看到了云旗在逆魏、在北方布下的一张天罗地网。

整个曹魏的宗室、文武,悉数都深陷于这网中,浑然不自知。

呼…

又是一声长长的呼气,关羽用有些沙哑的声音,沉声道。

“这小子…究竟还藏着多少惊喜?”

这一道声音,侯音没听清楚,连忙问:“二将军方才说什么?”

“噢…”关羽沉吟了一下,收敛住因为关麟而有些惊喜,乃至于惊讶,惊吓的心情。

他轻声问:“这么说来,九五二七这个代号,是让李藐带着这些魏军的宗室兵马逃离宛城是么?”

“不至于…”侯音解释道:“李先生与我特地商议过,意思是,北城门的防护…他们的突围,咱们留下一半,也放走一半儿…这样也做的更真实一些,不过…那曹植、夏侯的话,李先生的意思是,他俩必须要放走,这对李先生继续往逆魏朝堂渗透大有好处。”

唔…

关羽一怔,连忙反问:“夏侯没死?连他也要放走。”

从侯音的话中,关羽捕捉到了一个细节。

夏侯没死!

而作为曹魏的上将军,关羽下意识的是想把他留下来。

斩杀逆魏的上将军夏侯,这可是一个震惊天下十三州的大事儿!

“夏侯已变瞎侯,一个双目已瞎的上将军…有能有什么威胁呢?”侯音意味深长的解释道:“云旗公子与李先生还是高明啊,放他回去,比抓住他…有更大的好处。”

这…

关羽本还想张口,可想到这是云旗的部署,想到李藐是友非敌且身处敌后,险象环生、如履薄冰后…

当即他把想说的话悉数都咽了回去。

他一边捋着长髯,一边心头感慨。

『为父只看到了这宛城一战,可云旗还是看到的更远!呵呵,便宜这瞎侯了!』

突然…

关羽又想到了什么,他再问侯音。

“接下来呢?若是我军没有追兵,那岂不是…”

不等关羽把话讲完,侯音郑重其事的告诉关羽:“追兵的话,那就是另一个计划了,代号为‘九五二七’的这个行动,其实…才刚刚开始”

从侯音这故作神秘的话中,关羽能察觉出,云旗还布下了更大的筹谋。

首节上一节693/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