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580节

看诸葛亮愣神儿…

黄月英笑了,“夫君到底许不许我们去啊?”

“你要去,我如何拦得住?何况…元逊还在那边,自从他过继以后,迫于形势就忙碌、操持于荆州,你作为他的母亲也该去看看这孩子。”

诸葛亮笑道:“只不过,你与夏侯夫人都是女子,此行又千里之遥,需得一位武艺高强,又熟悉路途的将军护送!”

“孔明已经有人选了吧?”黄月英不假思索的问。

诸葛亮微微颔首,“黄汉升(黄忠)黄老将军吧,他久居荆南,更熟悉路途,况且云旗制造的多为弓弩,黄老将军又极其擅长百步穿杨,让他与云旗见上一面,或许会大有裨益!”

这次换作黄月英点头了。

有黄忠护送自是万无一失…

倒是诸葛亮突然又想到了什么,“提及这关云旗,我突然想到一事,还是昔日我派杨仪去考教他学识时,他反托杨仪寻我的一问!”

考教学识,反问师傅?

还有徒弟问师傅的道理么?

这下,黄月英对关麟更好奇了,果然…从这儿就看出几分传言中那“逆子”的味道了,她连忙追问:“是什么问题?”

诸葛亮轻轻的抬起羽扇,笑吟吟的张口:“他问我这羽扇是怎么来的!”

此言一出,黄月英笑了,“这问题可没有人比我更清楚了…”

说着话,她笑吟吟的向外走去,诸葛亮抬起头看天色已晚,又望向夫人黄月英那灯火拉长的背影,他本想叫住黄月英…他想到该做一些夫妻才能做的事儿。

可又想到继子诸葛元逊,想到了那么多的军务、政务…

他又收回了手。

他安慰自己

『已经有一个儿子了,那么…也算是有后了吧!』

『只是,还是委屈夫人承受着风言风语,承受着这般大的压力!』

诚如诸葛亮所言…

黄月英不止是面颊上有一块儿胎记,这影响到她的美观!

最重要的…是黄月英不能生育。

这是病,恰恰在这个时代,不好治!

如果按照历史的记载…

诸葛瞻、诸葛果都并非黄月英所生,是诸葛亮妾室生的。

在诸葛亮回兄长诸葛瑾的一封家书中,他提及过有关妾室的事儿…那还是因为,过继来的儿子诸葛乔累死在军中,黄月英又无后,于是诸葛亮便征得她的同意后,纳了一房妾室,诞下一子!

当然…

如今的诸葛亮与黄月英并没有想到“不孕不育”这个话题上。

一来是他们也算是相敬如宾,鲜有同房之时。

二来他们彼此都有自己的事儿,也都怀揣着那个“克复中原”的伟大理想…

这个时代的人,特别是像诸葛亮这样的人,在理想面前,有关他个人的一切都会显得微不足道!

司马懿从曹操的房间中出来后,没有回去,他等在正堂外的院落里。

曹植也在。

显然…他俩都知道,他俩提出的战略…是事关接下来大魏至关重要的一步,魏公曹操的决议不会拖延太久。

很快一切都会尘埃落定…

而这院落中,似乎因为曹植的出现,虎贲兵士特地拿来一个火盆,曹植已先围着火盆悠然的烤着火。

看到司马懿,他微微一笑,仍旧风流自赏:“看仲达的表情,多半父亲也没有立刻答应你吧!”

司马懿微微颔首,其实他的心情最是复杂,他的立场始终在摇摆,可当他想到他服下的那颗毒丸,他想到了河内司马氏,他想到了自己还不能死,他又坚定了许多。

他不该为大魏牺牲,他不会为任何人牺牲,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家族…

为了他所处的“氏家联盟”!

呼…

看到曹植,司马懿长长的吁出口气,也坐到火盆旁烤火,“诚如子健公子所料…丞相还要思虑!”

曹植疑惑:“我倒是好奇,仲达替我那兄长提出了什么法子?”

司马懿回答:“我先猜猜,子健公子的提议吧?”

“你知道我的提议?”

“是联吴对抗荆州?”

曹植惊讶于司马懿窥探出了他的心思,“你怎么知道?”

司马懿不慌不忙:“随着关家父子…不,是随着那关麟的连弩、偏厢车、燃烧罐、还有这漫天强大威力的弩矢,曹丞相自然会忌惮他,可东吴的国主孙权又如何会不忌惮他?大魏不是他的对手,东吴更不是…这是显而易见的!”

“子健公子能提出联吴对抗荆州也足以证明…子健公子的心智这些年还是精进了不少的!只是…丞相未必会接受这份代价!”

司马懿其实也想到了这一条,可他更想到了东吴的条件…

若是联吴抗击荆州,那孙权势必会提出一条,他要淮南…他不拿下寿春是不会收手的?

那么问题来了,曹操能让出寿春么?

不可能!

寿春淮河是焦颍地区南方的屏障,一旦丢了…那代价比丢了襄樊更严重!

当然,如果是司马懿,如果他没有服用关麟的那颗“毒药”,他会提出与曹植相似,却截然不同的一条。

并非联吴对抗荆州,而是与东吴签订秘密的停战协定,让东吴坐山观虎斗!

这是孙权一定能接受的。

只不过…司马懿还是更爱惜自己,他必须要先想办法完成关麟交给他的任务,拿到解药…然后想办法脱离那关麟的控制!

这是,曹植张口道:“仲达说了我的,仲达的提议是?”

“迁都…”司马懿也不隐瞒…“丞相早晚是要称王的,大魏的国都一定会是洛阳!”

说到这儿,曹植斜睨着司马懿,这一刻他深深认识到了,眼前的这个男人,究竟如何厉害?

迁都,要知道现在迁都,只能迁往洛阳!

那么,洛阳可是二哥曹丕修筑的,无疑…在那里,他曹植与二哥争夺世子,将经受更严峻的考验!

也直到这一刻,曹植才认识到这一些年来,这个司马懿究竟在暗中帮到了二哥多少!

曹植感慨道:“只恨仲达你帮的是二哥…”

司马懿淡然说:“许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到大魏世子之争,已经不是我能够决定站在哪一边…自从荀令君死后,氏族的领袖更替为钟寺卿,可钟寺卿也年事已高,接下来能接替他的又是谁呢?以前最有希望的是弘农杨氏,是辅佐子健公子的杨德祖…可现在…我司马懿却不得不迈出这一步!”

“也罢…”曹植抿嘴一笑,他想到二哥曹丕有司马懿,可他也还有一个秘密武器…他也在洛阳…

或许在未来,这个秘密武器能够给与二哥致命一击!

想到这儿,曹植的心情多少释然了一分。

“你还没有替二哥赢下来,我也还没有输,我们就在这里一边烤火,一边等着父亲会采纳谁的计策!看看究竟…咱们二人是谁在火上烤!”

火上烤么?

司马懿“吧唧”了下嘴巴…他早就被放在火上烤了,自从从江夏归来起。

就在这时,程昱带着几名士兵走了过来。

这边突然就安静了下来,只能听见火盆中轻微的噼啵声,这就是魏公最后的决定了。

程昱慢慢展开了手上的诏书,声音沉重。

“丞相决定”

Ps:

(看时间,今儿个估计赶不出来了,我真已经码了十个小时了!连查资料,再画图,还有列纲…抱歉了,不是我不更,真是能力不够了!)

(我会记着,盟主加更,尚欠一章!下周定有一日偿还。)

第348章 从今往后,关某再不是孤军奋战

程昱那沉重的声音传出。

“丞相决定,让二公子曹丕赴东吴商谈停战,三公子曹植接替曹丕修筑洛阳城,于两个月内完成修建”

这话脱口,司马懿瘫坐下来,面上多出了几许复杂的情绪。

曹植则又惊又喜的望向程昱,喜的是,他要接替二哥修筑洛阳,守住这天下之中,惊的是父亲还是决定要联合东吴。

不…不对…

突然间,曹植反应过来,不是联合东吴,只是停战协定…罢了!

也就是说,父亲并没有真正的做出选择。

司马懿则是在心头沉吟。

『丞相是要往后拖一下,拖到两个月后,看那时的局势再做抉择!』

其实,无论是曹植还是司马懿,他们都忽略了一个点儿,曹操之所以要与孙权签停战协议,是笃定现在的孙权比他更想签这份“停战”的协定。

此前孙权寄来的书信犹自历历在目:

“昔有诸葛孔明,今有关家云旗,如今大火燃起,是提醒丞相莫要再行天怒人怨之举,公亦速退,让出淮泗,免再遭赤壁之祸,丞相还是要想清楚了。”

那时候的孙权就在提醒,或者说是在煽风点火,让曹操把更多的火力集结在荆州。

这并非孙权不想攻下寿春了,而是他感受到了对抗曹操的吃力,也感受到后方“补给”的吃力。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交州”,因为积蓄颇丰的交州彻底独立,使得孙权在军辎、粮草的补给上捉襟见肘…

寿春他要打,淮南他要占,而此间战场不可避免的陷入持久战的前提下,孙权必须当先把交州拿下!

用交州几代的积蓄去对抗寿春城背后,曹魏那庞大的补给能量,这是破“淮南局面”的必要条件。

除此之外,孙权可不是个大度的人,在他看来,陆家的那些族人逃到交州南海,就想要平安喜乐?

怎么可能!

该是他孙权,他孙权一定要夺回来!

这也是为何孙权要写信给曹操,又是写“公亦速退,让出淮泗。”

又是写“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首节上一节580/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