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480节

换句话说,这罐子抛出随着罐子的碎裂与鸡蛋壳的碎裂,油与白磷就混合到了一起,如果温度足够高的话,触碰到白磷的燃点,则会引燃…

若是温度不够高的,需要一把火扔到那满地碎裂的罐子上,只要火能与白磷接触…甚至稍微碰个边儿…那足以引燃整个战场。

至于…

完整版的燃烧罐,无需引燃的那种,就需要另一种工具的加持火药!

所谓的一硝二磺三木炭,再加上草木灰为辅!

也将之灌入鸡蛋壳中,密闭于陶罐,一旦陶罐碎裂,油与火药的鸡蛋壳碎裂,就会引燃火焰,再配合白磷的毒烟与扩散,就一定有点后世战场上“臭名昭著”的燃烧弹的效果了!

当然,那就是“燃烧罐”下一个阶段…升级版本了。

可哪怕…是现在的简易版本,蒋干也是满头大汗,见识过那白磷的威力,这更让他无比心惊胆战…

“完成多少罐了?”蒋干询问身旁的文吏。

“一千五!”

得到了这个答案,蒋干眉头挺起,吧唧了下嘴巴,“已经过去五日了,这五千罐,怕是完不成了!”

“蒋公,如果日夜不停的话…”不等这文吏开口。

“住口!”蒋干连忙喊停,他瞪了这文吏一眼:“出了事儿,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嘛?”

呃…

文吏这下哑口了,感觉这建议提了个寂寞。

蒋干却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当即道:“这四方山不需要那么多文吏,从明天起,包括我蒋干在内统统去坊间干事…”

“可那火石,我等…”文吏语气磕磕绊绊。

“搞不了火石,就去炼鱼油…”蒋干狠狠地道:“总是有能干的!怎么,读书人就忘了君子六艺,就忘了百工之术?我看你们都学到阴沟里去了!”

说到这儿,蒋干更有劲儿了,“这身儒袍,我蒋干第一个脱,明儿个这四方山,只有穿着民夫服饰的,挥汗如雨的男人!”

蒋干这么一说…

文吏懵了,他后悔…他提什么建议啊!

害得,要脱下这身“儒家”的长衫,做这苦力…

蒋干似乎来劲儿了,直接脱下了袍子,随便穿上一件匠人的衣袍,一边往炼鱼油的作坊行进,一边高喊道。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话是孟子说的,所有文吏,都给孟子脱下你们的儒生袍…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这四方山上的文吏约有小几十人…

登时间,他们懵了。

同样的,一干苦力看到这一幕,听到这声音,莫名的就感到三个词!

公平,公平,还是特么的公平!

顿时间,整个四方山所有人都充满了干劲儿。

第290章 苦其心志,这是天降大任于尔等!

几日的暖阳后,又迎来了真正的寒意。

真正的冬天,那刺骨的寒冷,还是来临了。

乐进的三万大军就驻扎在距离鸡鸣山六十里处,尽管通往鸡鸣山的道路早已被扫除路障,畅通无阻,足够做到随时支援。

可因为大军不敢暴漏位置,已经有将近月余没有敢正式的训练,不许大声喊叫,如今看俩,一个个将士看起来毫无战意与斗志的迹象。

几个士兵生着火,火上烤着一头,突然窜出撞死在木桩上的兔子,围在一起窃窃私语。

“这娘的鬼天气,暖十日,冷十日,谁特娘的能受了?”

“你知足吧,将军体恤咱们,冷了就让咱们躲在帐篷里,还允许咱们打打野味儿,又烤肉暖肚儿,这已经够舒坦了,碰上别的将军,这等鬼天气,让咱们操练,满身冻得冷呵呵的,那滋味儿才难受呢。”

“只是有肉还不够暖和,要是有点儿酒就好了…”

“还酒?我看,最好是有个媳妇,往被窝里一暖,那才暖和呢?”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突然传出。

“…至少咱们驻扎在这儿,不至于死在战场上,万一真的死咯,那咱们媳妇可就到别人被窝里去咯。”

这个声音的出现,让士兵们沉默了一下,可很快又有人笑道。

“可是,咱只要活着,就可以学曹丞相,霸了别人的媳妇,那也不失一番逍遥啊!”

“是啊,活着好,活着万岁!”

士兵们粗野的对话声,连带着不时传来的哈哈大笑。

乐进穿着皮袄,在营寨里巡视着,听到这些声音,不由得走近去听,他伸手想揭开营帐,想了想,还是走了。

唉…

伴随着一声深深的幽叹,乐进朝身旁副将吩咐一声。

“给我备马!”

“啊…”副将一愣,连忙提醒道:“于禁将军有吩咐,注意隐秘,不许外出…”

“是不许外出…”乐进看了眼那鸡鸣山的方向,又回头看了眼身后的一干将士,感慨道:“每天都是那里面的南阳兵把粮食送来,倒是过的乐呵,可这么下去,这三万兵就全费了,一个个养的膘肥体胖,还能打仗么?备马…”

这下,副将不敢迟疑,连忙取来马匹。

乐进骑上马匹,伴随着“哒哒哒”的马蹄声,他已经一骑绝尘而去。

乐进气呼呼的来到于禁璧山大营处,还没走到中军大帐,当先闻到从里面传来的一阵饭香,璧山大营的小校认出了乐进,连忙笑着说。

“乐将军?香嘛?今儿我们都好奇,于禁将军是不是在里面炖龙肉呢?我们闻着肚子里打雷似的。”

乐进心烦意乱,猛地掀开了帐篷,只见帐内一口小锅正“咕嘟嘟”的冒着热气,于禁与副将董超围锅而坐,于禁舀了勺尝了尝,董超期待地问道:“将军,怎么样啊?”

于禁笑着说,“抵得上仙琼玉露了…”

边说着边招呼董超舀汤,“你也快尝尝!”

乐进见此情形,不由得焦急万分,大胜喊道:“于将军…”

于禁回头看到了乐进,先是微微惊讶了一下,却并不责怪他不经允许私自来到这里,笑着招呼,“文谦来的正好,快来尝尝我亲手熬制的这鱼汤,这枯水期,鱼一眼就能看到,抓起来容易得很,味道嘛!鲜美至极…”

董超将盛好的鱼汤端给了乐进,乐进接过却重重的搁在一旁的案上,“于禁将军?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喝汤?”

于禁皱了皱眉,吩咐道:“董将军,你先出去吧!”

董超答应着退了出去,于禁看着乐进,冷静地问道:“怎么?那关麟率军打过来了?”

“没有?”

“那是乐进将军的三万兵马暴露了?”

“也不是!”

于禁淡笑着说,“那为何不让我喝汤?”

“文则啊文则,你可知道曹丞相为何让我带这三万兵过来?”

于禁不紧不慢的喝汤,淡淡的笑道:“《孙子兵法》的核心在于三条,第一条是能不战则不战,第二条凡战,当先立于不败之地,第三条是能够看到胜机才能战,以强胜弱,以多胜少,避实击虚!以局部的优势,换取全局的胜利!”

乐进忧心地说:“原来文则知道这以多胜少,避实击虚啊!可…可…”

他顿了一下,方才张口道:“可曹丞相让我带三万兵来这里的目的,是要让你做一匹上等马啊…淮南战场,张文远已经打赢了一场,襄樊战场徐公明虽败,但他本就是牵制那关羽,小败无妨…唯独文则你啊…你是曹丞相的上等马,那关麟是这战场的下等马,丞相等江夏的大捷是等的望眼欲穿哪!缘何你败了一场后,就龟缩起来了?这…这不像你啊!”

于禁冷笑:“丞相以为那关家四郎是下等马,呵呵,可我于禁却觉得,他是一匹好马呀!一个普普通通的铜镜,就能让他玩出花子,让我军损失惨重,若是我将他当下等马,那我与文谦的命怕是就得留在这江夏城了。”

乐进还是心急,“那…咱们就这么干耗着?”

于禁目光幽幽:“文谦?你不知道我们在等什么么?我可是唯独告诉过你与执掌南阳军的侯音两人,朱灵将军父子是诈降,他是在诱使敌军奇袭鸡鸣山哪…咱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鸡鸣山瓮中捉鳖呀!”

“可…”乐进急坏了,“可这眼瞅着就一个月了,敌军哪里有半点动静?万一这关麟就是胆怯,就是坚持据守,就是不攻鸡鸣山呢?咱俩就这么与他耗在这儿么?咱们能耗的下去,可丞相…他能耗的下去么?单单此番荆州淮南一线,三路出兵…十余万兵马,每日消耗的粮草超过万石啊!”

诚如乐进所言,一个士兵一日消耗的粮草,米就得两斤多,盐二两…

马匹的消耗是人的五倍,这么算下去…每日的支出都是一个庞大数字!

中原这些年战火连绵,从未休养生息过,曹操表面不说,可事实上他的粮草压力极大!

听到这儿,于禁蹙眉不语…

这时,忽然传来斥候的声音,“丞相派来急件!”

于禁连忙吩咐:“让他进来。”

斥候大步而进,压低声音禀报道:“属下奉丞相之命,将最新的情报告知于将军,丞相已派司马懿出使交州,成功拉拢交州,请得陆逊与两万五千兵马挥师北上,目标直指安陆城…望将军把握战机,提供攻城器械,到时南北夹攻,一举夺下江夏!”

斥候的话,让于禁与乐进均是一怔。

他们没想到,既乐进三万隐藏在暗处的兵马后,又多出了一支北上而来的明面上的兵马,这么算下来,不是荆州淮南战场,而是一个江夏如今聚集着的魏军兵士已经超过十万了!

十万…这是六倍于敌军的兵马,也是每日万石的消耗。

这等数量,耗是绝对耗不起的,只能强攻,也足够强攻攻破安陆城。

乐进如释重负般的吁出口气,他提醒道。

“文则,这下,十万大军在手…就不用再等了吧?”

“是啊!”于禁轻轻的点头,他立刻对那斥候道:“有劳校尉再度返回淮南,告知丞相,于禁将提前准备攻城器械,待得交予陆逊后,与其相约时间,一道破城!”

“诺”斥候答应一声快步离去了。

乐进感慨道:“总算不用这么憋屈的等着了。”

可于禁难免有些担忧,他心头喃喃:

『陆逊?司马懿?他俩…靠得住么?』

关索带着两千弓手奔驰到夏口港,却见得夏水之上,数十艘船舶正在依次驶过。

“怎么不放箭?”

关索惊讶的问。

此间太守回道:“若要靠近敌军的船舶,则需要出港…可敌船这么多艘兵力怕是有两万多,我军这边不过千人?能固守住已经是极限,万一出城…敌船抢登,夏口就…就没了!”

一番有理有据的回答,让关索深深的感受到…

为何,这来自交州的战船,就能如此横行于长江的江道上,毫无阻拦。这不是没有阻拦…而是各城池都不敢阻拦哪…

“开城门…”关索坚决地吩咐。

“少将军…”太守还想劝。

首节上一节480/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