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474节

司马懿侃侃而谈…

他的话让周遭的一干谋臣不由得沉思,不由得低头去琢磨,可琢磨着琢磨着…

他们纷纷颔首,司马懿这话虽有些大胆,可考虑到如今荆州与东吴的兵马集结在战场上,陆逊的船队没有人能阻拦,只要解决了补给问题,却是个不错的主意。

“原来如此”

曹操重重的点头,他转向一旁,望向正堂一侧高高挂起的荆州、扬州、交州的舆图。

他虎目凝视着司马懿,他知道,如今的司马懿不是在替他曹操谋划,而是替子桓立功啊…是在替子桓积攒能量,积攒对抗他曹操的能量。

这一次的功劳,若是立下了。

陆逊与其陆家军也将成为曹丕的拥簇…

作为功勋之臣司马懿与一众豪门氏族,则顺理成章的推举曹丕为世子,到时候,他曹操立曹植的希望就彻底覆灭了。

曹操已经能深刻窥探到司马懿的“野心”!

“子健?你有什么要说的么?”

“孩儿觉得,军司马的主意更好”

曹植的回答又一次让曹操深深的失望了。

『果然,子健还是那个不善权谋的公子!』

心念于此。

忽然,曹操感觉一阵目眩,他捂住额头,一旁的许褚连忙上前去扶住曹操,在许褚的搀扶下,曹操方才站稳。

“丞相…”

一众文臣关切的问。

曹操喃喃道:“司马仲达,你献的计策,你去交州把那陆逊带回来!”

“孤要你带着陆逊,把孤的江夏夺回来”

安陆城,一处馆驿之内。

朱灵的儿子朱术那徘徊犹豫的身影投在窗子上,他的面颊显得很是挣扎。

就在白日,他与父亲朱灵又一次提出去鸡鸣山焚烧粮草,可关麟的态度反常至极,原本对烧粮极感兴趣的他,变得有些冷漠…

甚至告诉朱灵与朱术,此事休要再提。

这…

朱术毕竟年轻气盛,他与父亲冒着极大的风险投身敌营,是来立功的,不是来虚度光阴的!

若是无法引蛇出洞,那鸡鸣山中“十面埋伏”、“瓮中捉鳖”的计划与部署,不就胎死腹中了么?

这…

朱术向左踱步,走到头,再度向右踱步,又走到头。

反复几次,就连他的父亲朱灵也看晃了眼。

朱灵淡淡的说:“怎么这般沉不住气?”

朱术深深的叹出口气,他解释道:“这…这没理由啊?咱们已经投诚了这么些时日,为了配合咱们,于禁将军那边几乎把一切都做的无比真实…整个事件,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纰漏,可为何?这关麟一反常态,就是不去进攻鸡鸣山呢?难道是他…他看出了爹的诈降?”

看着儿子如此沉不住气,朱灵微微摇头,“沉住气,再说了,那关麟有明确说,不去鸡鸣山烧粮么?”

“可他不让我与爹再提此事!”朱术连珠炮似的开口。

朱灵顿了一下,又沉吟了片刻,方才开口,“方才爹也在思虑这个问题,起初也是想不通,这万无一失的计划,关麟怎么就三缄其口起来了,后来爹想通了,咱们设身处地的站在他的角度想想,若是进攻鸡鸣山,兵太少…难以攻陷,兵太多,又没有兵力驻守安陆城!呵呵,如此去想,这关麟怕也在犯难吧…”

“那,就这么耗着?”朱术的耐心俨然已经耗尽了。

朱灵则捋着胡须,感慨道:“孙子曰: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至于这关麟,爹能看到他眼眸中的期盼,爹这一辈子识人无数,人或许会作假,可眼睛不会说谎,他从未放弃这鸡鸣山的战机,或许,他今早是为了隐藏他的目的,不出所料的话,他已经开始暗地里调集兵马了!”

“调集兵马?”朱灵的话让朱术一下子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可要从哪调集兵马呢?是他的兄长,驻守江夏其余各城的关平?”

“不…”朱灵摆了摆手,他的面颊朝西,望向的是襄樊战场,“你别忘了,徐晃将军在首战败给关羽后,就高挂免战牌了…”

啊…

朱灵的话点醒了朱术,“爹的意思是,关麟会让他爹关羽去攻鸡鸣山?”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凭着襄樊战场的局势,关羽那边抽出万余兵马,并不难!”朱灵眯着眼,因为提到关羽,难免心头生出一丢丢畏惧,可这一抹畏惧只存在了一瞬之间,就全部消除了。

他有一种看穿了关麟的感觉,包括关麟的一切想法、一切图谋,都被他悉数看穿了。

这也让朱灵变得更自信了许多,他的语气深沉且笃定。

“呵呵,无论是谁,这鸡鸣山有进无回!”

一艘乌篷船去势如飞,荡开翻涌的波涛,起伏在一望无垠的江面上。

司马懿与张春华坐在船头,望着这寒冬之下,两岸遥远缥缈的青山,因为那繁茂的树木,还有薄薄的雾气,此间交州显得更加美轮美奂,仿若置身幻境一般。

司马懿轻声感慨:“四季如春,青山如黛,怪不得交州士燮家族从未妄图染指过中原,染指过北方,如此一方乐土上的人民,已经过的足够富庶与恬静,怎么会有进取之心呢?这也是为何孙权派陆逊进攻交州,最终功亏一篑的原因吧!”

张春华说,“孙权想用战争来换和平,可这里的百姓早已有了和平,陆逊手上有兵,可这里的百姓为了护佑和平,一定会全民皆兵,不惜舍命也要守护自己安定的家园!”

司马懿喃喃:“人心向背”

来到交州苍梧郡的广信城,司马懿与张春华没有立刻去拜见士燮,而是先寻了一处客栈,客栈中有一面大铜镜。

在司马懿的提议下,张春华在帮他穿上崭新的曹魏使者的官服。

张春华低声问:“要如此郑重其事么?生怕别人认不出你是曹魏的官员…”

“呵呵…”司马懿笑了,“交州士燮家族与曹丞相早就有联络,就连士燮交州七郡督的官衔还是曹丞相册封的,赤壁之战后,因为地缘原因,通往北方纳贡的路被彻底堵上,东吴又日趋壮大…士燮家族这才不得以依附了东吴,可这些年…东吴内部发生了这么多事儿,死了这么多人?孙权为人主如何,士燮心头定然有一本清楚的账目,所以…”

张春华顺着司马懿的话:“仲达的意思是…士燮家族还渴望依附于曹丞相?”

“这是自然!”司马懿语气笃定。“特别是现在,与东吴彻底决裂后!”

“那…”张春华却眨巴了下眼睛,“为何不能是刘备呢?如今荆州与交州相连,背叛东吴投靠刘备也有可能吧?”

“不可能!”司马懿目光幽幽,“关羽是义士,他最看不起的就是朝秦暮楚、两面三刀的小人,纵使士燮依附,也定会被关羽回绝!再加上孙刘是联盟啊,自从交州背叛东吴后,刘备是绝不可能接受交州的投诚…这会让孙刘联盟嫌隙丛生!”

“可仲达不是说,孙刘联盟本就嫌隙丛生么?”张春华接着问。

“此‘嫌隙丛生’非彼‘嫌隙丛生’!”司马懿幽幽的回答,随着这句话的落下,他话锋一转,“好了,不说这个了…我该去送上拜帖了!”

张春华突然坚持,“我要陪你去!”

司马懿一惊,“那怎么成?”

张春华正色道:“我穿上男装,你都认不出来,有什么不行?我可不是来陪你悠游山水的,不管这交州的士燮是豺狼虎豹,还是洪水猛兽,我都要在你身边!”

看着张春华如此坚毅的模样,司马懿妥协了。

要知道,他的夫人,可是年轻时就号称“春小太岁”的张春华呀!

司马懿,至少现在的司马懿,还是个疼老婆、怕老婆的男人!

“不会吧”

“答应了”

一连两声陆逊的惊呼,从广信城衙署内,一处厢房传来传来两道惊呼。

随着这道声音,陆逊也几乎惊掉了下巴。

而同样的惊讶的还有他的儿子陆延,有他的夫人孙茹,还有太史享、孙绍…甚至,就连韩玄都有些意外。

至于,造成所有人惊讶的原因,不是别的,乃是孙权派使者传来的这封回执。

陆逊提出的所有要求,孙权全部都答应了!

乃至于吴郡陆家的迁徒已经开始。

东吴赔偿的钱粮也在路上…所有沿途州郡无比给予方便。

甚至,允许陆逊随时派人入东吴去监督进度。

只是孙权又多了一条,陆家军即刻从龙川城,从庐陵郡退兵。

韩玄是第一个从惊讶中回过神的,他“吧唧”了下嘴巴,感慨道。

“我就说,咱们该要五十万金,五十万石粮,要不是你们坚持,怎么会只有三十万…诶呀,凭白亏了二十万哪…这是多少钱粮啊!”

韩玄一个劲儿的摇头…

他感觉他的心在滴血,长沙郡一年的收成,一年的税赋怕是也没有二十万这么多。

总而言之,就是感觉亏了一个亿!

孙茹则是感慨道:“看来,诚如云旗公子所言,孙权的后方是真的没有什么兵了…这次,伯言是趁火打劫也好,是漫天要价也罢,总之,我们的目的达成了。”

“怎么会是趁火打劫呢?”陆逊的眸光一下子变冷:“这是那碧眼儿欠我们的!他该!”

哪怕是孙权答应了陆逊的这些条件,并且付诸于行动。

但,陆逊是不可能原谅他的。

陆家与孙权的前仇旧恨,终有一日需要彻底清算!这是不死不休的仇恨!

短暂的沉默…

陆逊张口道:“那接下来?”

陆逊虽然嘴上在说,可表情中却带着几许复杂的情绪,像是有一些话,他不吐不快。

到这份儿上,他索性也就不藏着了。

“韩老,其实我有一番话,一直想说。”

“我与伯言也算是忘年之交,伯言但说无妨。”

“江东的闹剧结束了。”陆逊沉吟道:“陆家背井离乡,总算是脱离了东吴的掌控,彻底的独立,孙权亦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看似,这个闹剧没有胜者,可我细细的去想…我却惊讶的察觉,是有人收益的!最大的受益人是关四公子啊!”

“他如此年纪,却能有这般心智,的确很难不让人心悦诚服…”

陆逊这一番话无异于表忠。

言外之意:

你关麟的谋算,我知道!可,这般缜密的谋算,将所有人算计其中,让人就算察觉了,也无法改变,这等阳谋的设计,才更让人心悦诚服!

这…

韩玄突然有几分被看穿了后的拘谨。

不过,只是经历了一个刹那,他就爽然笑道:“云旗公子可是十分看重你陆伯言哪!”

“不!”陆逊直接摆手,“我看,他是想把东吴年轻一代的希望,统统的拉到荆州…”

首节上一节474/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