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第63节

几人身居高位,又都是领兵将领,自然知道其中的利益有多大。

在听说陛下有言,酿酒作坊如何分成,由秦明决定之后。

众人稍作商量后,便决定提前来找秦明聊聊,看能不能和陛下打个时间差,多占一些分成比例。

毕竟勋贵家里也不好过,家大业大,开销也大。如果能有个这样的产业分成,那对于家族以后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但他们几个不知道的是,大唐皇帝陛下已经先他们一步到了秦家庄。

......

此时秦明已经带着李世民和房玄龄回到了秦府。

当秦明带着两人进入书房,并看到清婉和梓君正领着几个家中的侍女给坐在长条沙发上的丽质两人上着茶点。

长孙皇后则是再和萧嫦曦坐在沙发另一头聊天。

看到这幅场景,秦明突然有些恍惚,感觉像是回到了后世。

毕竟沙发边上的几人都是穿着他设计的羽绒服。

杨梓君听到开门声,转过头便看到了秦明。

昨天她在大棚那里忙活到很晚,回府才知道秦明已经回来了。

早上她和清婉,很早又去给张伯他们送行,回来的时候,秦明已经出去了。

此时见到秦明进来,她高兴的放下手里的糕点,直起身朝秦明行了一礼道:

“公子。”

府上其他人闻言也纷纷抬头打招呼。

“公子。公子。”

“秦明哥哥。”

秦明笑着和众人点了点头。

然后便招呼李世民和房玄龄落座。

然后秦明才看向杨梓君声音温柔道:

“梓君这两天蔬菜大棚的事,辛苦你了。你身体刚刚恢复,别累着。有事可以安排府里下人去做。”

杨梓君听到秦明话,面纱下的小嘴咧了咧,然后傲娇道:

“本姑娘身体好着呢,不用你担心。”

杨梓君的一句话,基本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他们都细细的打量了一下,这个身材高挑,和萧嫦曦一样带着面纱,丹凤眼,眼角有一颗泪痣的少女。

清婉见状赶忙拉起表姐的手,朝秦明道:

“公子,婉儿和表姐去准备午饭了,你们聊。”

然后不等秦明答复,便拉着梓君出了房门。

一出房门婉儿便噗的一下笑出声来,然后也不知她在杨梓君耳边说了什么,惹得杨梓君耳根子泛起一片桃红。

然后两人打打闹闹的出了秦明的小院。

第89章 说曹操 曹操到

书房内秦明,干咳了两声。

见众人都望向自己,秦明心道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他找了空位坐下,没有去看投来打趣目光的李世民,而是笑着和屋子里的长孙皇后还有两位公主打招呼。

长孙皇后刚才已经从和萧嫦曦的闲聊中得知炒茶工坊已经基本完工了。

于是她便问道:

“贤侄,我听嫦曦说,炒茶工坊已经完工,可以开始做茶叶了是吗?”

“嗯,是的婶婶,您可以安排府上的人,把采摘好的茶叶往庄子上送了。

昨天我去茶楼也看过了,基本上已经改造的差不多了。等这边茶叶炒制好,曦梦楼就可以开业了。”

长孙闻言笑着点了点头,对于秦明这么快做好工坊,她很满意,毕竟年底了,宫中花销很大。

茶楼早点开业,也能缓解内帑的压力。

“嗯,婶婶会尽快安排府上的把茶叶送过来。”

这时李世民在一旁插话道:

“贤侄,叔听河间郡王说,你前天在卢国公府唱了一段曲子?”

秦明闻言愣了一下,这事传播的这么快吗?

不应该吧?河间郡王都知道了?

在座的几人闻言也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其中尤其以长乐公主和豫章公主最是好奇,没想到秦明还唱曲?

萧嫦曦算是在场和秦明最亲近的人了。

她还是头一次听说秦明会唱曲,以前她知道秦明讲故事很厉害。

秦明见众人投射来的目光,不禁有些不好意思,看着李世民道:

“嗯,是有这么回事,那天小侄喝醉了,让李叔见笑了。”

李世民自然也看出了秦明的尴尬,笑道:

“贤侄,你太谦虚,你那曲子的词很好,叔很喜欢。狼烟起,江上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只是不知完整的词是什么?贤侄可否写下来,让叔一观?”

房玄龄一听这词确实不错,很有气势和画面感。

于是也跟着附和道:

“我也很好奇。贤侄,不介意的话,写出来让我们一起看看。”

秦明闻言,笑道;

“好。没问题,嫦曦,你来帮我磨墨。”

一旁坐着的萧嫦曦,还没起身,长乐公主就先一步,起来道:

“秦明哥哥,丽质帮你磨墨。”

说着便先一步走到秦明的书桌前,秦明见状,也没有拒绝。

毕竟能让大唐公主屈尊降贵帮忙磨墨,那可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众人也跟着来到书桌前,安静的看着秦明在写字。

当一个个瘦金体显示在纸上,众人也跟着在心里默念。

“精忠报国”

“狼烟起...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堂堂华夏要让四方,来贺。”

众人看着这篇词,无不感到热血沸腾。

最为激动的当然就要数这位征战半生的大唐皇帝陛下了。

他看着这篇词越看越喜欢,无论是句子还是书法都很非常和他的心意。

这篇词简直就是为他写的,最后一句更是写出了他的毕生愿望。

有生之年,一定要让四方臣服,万邦来朝。

长孙皇后最为李世民的妻子,从他激动的眼神也看出了二郎对这幅字的喜爱。

她看了看秦明道:

“贤侄,婶婶很喜欢这幅字,你把落款也写上,等回去后,婶婶找人裱起来。”

房玄龄对字画甚是喜欢,只是他知道这幅字,注定与自己无缘。

秦明闻言,点了点头,道:

“好,能让婶婶喜欢是小侄的荣幸。”

于是秦明继续体表在《精忠报国》上写了好了落款,贞观五年十月二十九日秦明赠李叔李婶。

盖上印章后,把字交给了一旁侍奉的月婵。

本来李世民还想让秦明,把这个词唱一遍,但看着屋子里的众人,也不好提这个要求,只能作罢。

众人重新在沙发上落座。

闲聊一会儿之后,秦明见有几次李世民总是欲言又止,心知他此次来可能还有其他目的,可能是碍于面子不好直言。

秦明想了想毕竟这位爷,毕竟是皇帝,与其让他开口,不如自己主动提,也好留给他留个好印象。

于是便主动开口道:

“李叔,您这次来庄子,除了看庄子上的安置点,可还有其他事情?有的话,您尽管说,只要小侄能办的绝不推辞。”

李世民闻言,心里松了口气,他略作沉思便道:

“叔此次来,是想和贤侄谈谈酿酒作坊的事。贤侄你也知道,虽然你昨天送了一批酒精过去,但相对于现在流民来说还是太少了。

叔过来是想问问,你的打算?什么时候开始筹备作坊?”

秦明闻言笑道:

“原来是此事,李叔你放心,昨天小侄回来,已经安排下人,开始建造酿酒工坊了。酿造工具也已经在安排人打造了。”

李世民闻言心下一喜,毕竟这件事关系长安城百姓的健康和国家的安定。

早点把工坊弄好,他心里才能更加踏实,而且,这两天经过太医署的测试,酒精确实对于刀剑伤口的恢复有奇效。

这也是他为何这么着急的来秦明这里的原因。

那现在剩下的问题就是酿酒生意的利润分配了,他也想听听秦明的打算。

看能不能多占一些分成比例,毕竟谁会嫌钱多呢。

但自己毕竟是皇帝,直接问这个问题多少有些不体面。

于是他朝着长孙皇后使了个眼神。

长孙立马会意,笑着朝秦明问道:

“那贤侄,既然已经开始筹建工坊了,那让你一个人出钱,肯定不合适。不知这次的需要婶婶出多少钱入份子,婶婶回去后,让人把钱送过来。”

秦明看了看李二和长孙皇后这对夫妻,心里大概清楚他们此行的目的了。

看来是这两口是想提前把自己占多少份子定下来,不过自己现在还得假装不知道他们的身份。

那肯定不能直接定,不然说不通,自己一个平明百姓,不顾及卢国公的看法,说不好自己就暴露了。

还有一个问题,秦明目前没有收到程咬金的信件,不知道他具体找了几个合伙人,这怎么定啊?

秦明想了想只能托一下了

“李叔,婶婶,入股多少的事,小侄想等卢国公那边有消息了...”

首节上一节63/3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