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第3节

说着放开婉儿,对着远处的阿大说道

“阿大,快收拾东西,我们回家,另外你收拾好东西,赶紧去田里把黄叔叫回家,就说我有要事。”

“好的,公子,我马上去。”

说着匆匆收拾好东西,就往田里跑去了。

婉儿却被秦明这突如其来的一抱一亲,弄得呆立在了原地,虽然以前给公子洗澡,伺候公子穿衣时也会有些身体接触。

但是这还是公子第一次,主动抱自己,还亲了自己。而且还是在外边。

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婉儿的脸一下子就红了。还好现在庄里人都在农忙,没人看见,不然多少传出闲话对公子影响就大了。

这样想着就赶紧追上前边已经走远的公子。

回到家的时候,老黄已经带着阿大,站在院里等着了。

见秦明和婉儿回来,便上前道“公子,听阿大说您有要事找我,是什么事啊?”

“黄叔,是这样的,我刚才突然想起一件事,今年五月的时候好几次都在田埂里发现一些,成熟的小麦。”

“那时我在想,是不是去年有佃农收了小麦之后,有麦粒掉在地上,发芽后长出来的。你之前有见到过吗?”

“咦,听公子这么说,我也突然想起来,之前还真有见过。只是没有多想,不过这和您把我叫来有什么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了,你想啊,现在大家都是一年种一季粟米或者小麦,但如果我们之前都有看到过。”

“去年的小麦在今年夏天成熟,那代表着,我们可以在秋收之后,如果能及时种上小麦的话。”

“明年5月份我们就能收获一次,收了小麦,5月我们再种上粟米,那我们还可以在10月份再收获一次,那我们同样的地,岂不是多收获一倍的粮食吗?”

老黄,婉儿还有阿大三人听完有些震惊了,他们从来没想过,秋天还能播种,正在这时老黄道

“公子,可是从来没有人在秋天种过小麦,万一到了冬天,小麦被冻死了,那咱们损失可以大了。”

“而且就算是没被冻死,谁也不知道明年的收成好不好,万一小麦收成低,而我们又错过了种粟米的时间,那我们可怎么办啊?还有佃农那边咱们该怎么跟他们说啊?”

第4章 老黄青史留名要不要

秦明听了管家老黄的话,沉思半晌说道

“嗯,你说的也对,有些事,我确实欠考虑。”

“咱们这样,这次耕种麦种从家里出,这次耕种也和佃农说好,因为是临时决定的,咱们给佃农算工钱,每亩田地咱们给50文钱,种的多给的多。”

“如果明年小麦收获了,咱们额外给他们一成的粮食作为奖励。”

“当然也让他们放心,假如冬天小麦都被冻死了,那明年开春照往年一样再耕种粟米。这样老黄你觉得怎么样?”

老黄听完,紧锁着眉头说道

“公子如果是这样的话,佃农肯定愿意做,可是一旦小麦冻死了,咱们损失可就大了,可能今年的收成就全搭进去了。”

秦明心里倒也明白管家老黄的担心,但他毕竟是穿越过来的,后世的经验告诉他,小麦绝对不会被冻死。

而且冬天的雪越大,来年的收获越好。所以他很是自信的道

“老黄,你放心去做吧,这些损失咱们家里还是能承受的,而且如果这季粮食一旦耕种成功,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咱们北方也可以一年熟两季了。虽然咱们不是官员,但这一旦成功,那可是可以多养活很多人的。

这也是一件莫大的善事,或者可以说是丰功伟绩也不为过,做好了可是有可能青史留名的。”

老黄听完,身体抖了抖激动的说道

“公子,青史留名我可不敢妄想,要留名也就留公子您的名。

既然公子您心意已决,那我马上着手安排召集庄子里的佃户去安排耕种的事。”

“嗯,去吧,安排完之后,你去账房取100贯钱,多带些人去长安把麦种买回来,对了还有一件事,

在离家近的地方选三十亩的地,先不要种粮食,给我预留出来,我接下来有大用。”

“好的公子,我马上去安排。”说着老黄就匆匆的出门了。

秦明转过身又对阿大说道,

“阿大,下面我有些事需要你去办。”

阿大一听立马说道

“公子您吩咐。”

“我准备把家里的桌椅,重新换一下,桌椅的图纸,我都画好了,

晚饭后我会让婉儿拿给你,需要多少钱去账房领。”

“好的公子”

说完秦明便就带着婉儿往书房走去。一路上婉儿一直没有说话。

今天公子的种种表现,可以说让婉儿多少有些惊讶。感觉公子自从病好了之后,就跟换了个人一样。

不过这样的公子更加让她喜欢。公子比以前也更有魅力了,毕竟从两年前老爷夫人过世后。

公子就变的有些沉默寡言的。平时很少说话,虽然最近也偶尔也会望着天空发呆。

但是相比以前,现在的公子做事好像更加有自信了,尤其是刚刚听公子说,宁愿自己家损失点钱财,也要尝试看能不能实现一年收两季粮食时。

婉儿满眼都是小星星,觉得公子好伟大。看到公子的改变,婉儿心里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照顾公子,公子是做大事的人,不要被小事所烦恼。

进了书房,婉儿便俏声道

“公子,您给老黄他们都安排了事情,那我呢?有什么事,需要我去做吗?我也好想帮到公子。”

秦明闻言,捏了捏婉儿的小脸道

“当然了,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只有婉儿能做,毕竟这可关系到公子我的终身幸福。”

婉儿一听,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想到刚刚在河边被公子,抱着亲的情景,脸一下子就红了,低着头,小手也不断的搓着衣角,柔柔的道

“公子,婉儿,婉儿,自然是愿意帮公子,可是您还在守孝期,等过了年,婉儿一切都依你。”

秦明听到这个回答,又看了看小丫头扭捏的样子,就知道自己的话,被她误会了。

不过看小丫头这副害羞的模样,心里也不由得感慨,这个年代的人还真是早熟。秦明又不是禽兽,虽然自己也有需求,但还不至于去欺负一个半大的孩子。

不过显然秦明也没意识到自己现在也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年人。

“婉儿,你这个小丫头想什么呢?小小年纪懂什么?”

“婉儿不小了,咱们庄子上像我这么大的女孩,基本都已经嫁人了。

而且那些事,家里的王嬷嬷都是有跟我讲过的,我是公子的贴身丫鬟,那些我都会的。”

听到这里,秦明算是明白了,怪不得以前的人都早熟,原来启蒙教育这么早。

不过他暂时也不愿意多想这些。按照他的计划接下来还有好多事情需要做。

于是他赶忙制止了,这逐渐跑偏的话题。

“好了婉儿,公子知道你的忠心了,不过接下来公子有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安排给你。”

“什么事啊公子,奴婢保证完成您的安排”

“你觉得中午咱们吃的叫花鸡怎么样?是不是很好吃?

公子我还从古籍上找到一些其他吃食的做法,你要不要学啊?”

婉儿听到有好吃的眼睛都亮了,马上就变身成了一个小吃货。

“真的吗?还有别的好吃的。婉儿要学,学好以后天天给公子做好吃的”

“嗯是真的。对了这些图纸你先拿着,晚点给阿大送过去。”

说着拿起桌子上早就画好的桌椅图纸,递给了婉儿。

婉儿结果图纸看了下,不由心下一惊问道

“公子,这些图纸都是你自己画的吗?看着好精致啊,还有这些用什么笔画的,线条好细啊?”

秦明拿起一只前两天做的炭笔说道“这个是我发明的炭笔,用这个写字可以更快更好。

好了,先坐下,我先给你讲讲其他的吃食的做法,你这几天有时间就在厨房自己研究吧,缺什么食材就让阿大去采买”

接下里秦明详细的跟婉儿讲解了,如何熬炼猪油和炒菜的一些基础流程,需要的配料,剩下的就让小丫头自己去厨房研究。

看婉儿那兴冲冲跑去厨房的样子,秦明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浓浓的期待。

就这样,日子过了几天,庄子随着老黄的安排庄子上,也不断的忙碌了起来。田地里到处都能看到耕种的人们。

秦明自己这几天也没有闲着,因为他深知在这个年代的冬天,可不像后世一样有空调暖气。

如果不注重保暖万一生病,可是会死人的。

所以这几天,秦明早起锻炼身体,其余时间则是在自己的书房里做着一些对未来的规划。

第5章 上达天听,白龙鱼服

大唐长安城,平康坊的一间酒肆内,几桌客人正在一起喝酒聊天。

只见一个中年人,正拿着一只酒壶,正唾沫横飞的跟身边人说着昨晚在群芳楼听到一件趣事。

古代没有太多的娱乐项目,也就青楼,茶楼,酒肆这些地方听听曲,吹吹牛。

最近这十来天,在长安城传播最快的,不是哪个大官娶了小妾,也不是谁家纨绔调戏了哪家姑娘。

而是蓝田县秦家庄秋天耕种的事。

“哎,你们说这个秦家庄的人是不是想发财想疯了,这么荒唐的事也能做出来?”

“他疯没疯我不知道,但是这个庄子人脑子肯定不正常。现在这事在长安都传开了,大家都等着明年看笑话呢,哈哈。”

“是啊,是啊,居然妄想着秋天耕种,夏天收获。如果真能行,早就有人这么干了,轮得到他吗?”

其实不只平康坊,长安城大小坊市现在都在议论这件事。

只不过平康坊,因为在东城,达官贵人比较多,秦楼楚馆也多,所以传的比较快。

此时太极宫,甘露殿内,一位穿着明黄色便袍,头插碧玉簪子。

腰系一根九龙玉带,其人身高约八尺,体态魁梧,肩宽腰肥,双目含威。

他静静地坐在大殿里,正一脸认真的批阅着尚书省送来的折子。

此人正是大唐天子,李世民。

这时随身太监,无舌走了进来,跪下道“启禀陛下,百骑司首领殿外求见,说有重要事情汇报。”

李世民抬起头道:”宣他进来“

“宣百骑司首领,李君羡将军觐见”

不到功夫,只见殿外一个身穿铠甲的人影走入殿内,拜道

“末将,李君羡拜见圣上”

李世民虚抬了下手说道:“起来吧,卿家来此是有何事?”

“启禀陛下,近日末将收到消息,蓝田县秦家庄,在收割了粟米之后,并没有结束今年的农事。

首节上一节3/3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