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第29节

“好了,都先别嚷嚷了,叫你们来是统一意见的,不是来骂人的。既然大家对这件事已经清楚。

那我来说说我们太原王氏的决定。我们的想法是捐款是肯定要捐,而且我们捐钱只能捐最多,不能比商贾或者朝中大臣少。

刚刚老夫下朝之后已经安排人去户部看过了,现在捐款最多的是皇室捐款一万贯,然后是长孙无忌,捐了二千贯。

我的意思是,咱们每家捐两千五百贯,超过长孙无忌就可以了。

诸位意下如何?”

清河崔氏崔诚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其他众人见状,也是纷纷响应。

只有荥阳郑氏的郑文道:

“哎,两千五百贯也不是小数目了。真不知道怎么和家族交待。”

郑文旁边,清河崔氏的崔诚道:

“郑兄,不用担心,等流民都到了,长安城粮价必定上涨,咱们今天捐了多少,到时候让朝廷翻几倍几十倍的给咱们送回来。”

众人闻言都是哈哈大笑。只有主坐上的王,面露不悦。

不过五姓七望同气连枝,他也没有办法。在家族和国家利益冲突时,他只能选择站在家族这边。

见众人商议好之后,王就让众人回去准备了。

....

贞观五年,十月二十日,午时,太极宫,甘露殿

李世民端坐在大殿上,正准备吃午饭,就见长孙皇后带着长乐公主走进了大殿。李世民疑惑道:

“观音婢,你们怎么这么快就从东市回来了?”

长孙皇后道:

“二郎,我们是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需要和你说,这里有一件衣服是秦明送的,您先穿上试试看怎么样?”

说着从身后宫女那里接过羽绒服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衣服,翻来覆去的看了看,除了款式特别一点,轻一点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还是长孙的服侍下穿在了身上。

长孙把李世民的衣领整理好,她才发现李世民这身墨青色的衣服上绣着两条红色的鲤鱼。

长孙见时间也差不多了,问道:“二郎,你觉得怎么样?有没有感觉很暖和。”

李世民活动了手臂,又感受了下身体,看着长孙道:

“确实很暖和,这说话的时间,甚至觉得有些热。

诶,观音婢这衣服是什么做的?为什么这么暖和?”

长孙笑着,帮李世民把衣服脱下来,道:

“这件衣服是秦明上次听你说我的病怕受寒,这几天找人专门给臣妾做的,也给陛下您和长乐他们三个每人做了一件。

听他说每件衣服平均要用一百只鹅的绒毛,填充到衣服里才能达到这种保暖效果。”

第42章 李世民派人找棉花 长孙皇后传召长孙涣

李世民手抚摸在羽绒服上,感受了下,看着长孙道:“嗯,这孩子有心了。不过一百只鹅做这一件衣服,太奢侈了,被魏征知道估计又要说朕浪费了。可惜,这东西没办法大量制作,不然我大唐百姓冬天能少死好多人。”

长孙笑道:“陛下,臣妾和长乐之所以赶着回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哦?观音婢何出此言?”

“秦明发现了一种花可以替代鹅毛,保暖效果只比鹅毛差一点,而且这种花可以在我大唐大规模种植,陛下您看就是这个,秦明说这种花叫棉花,是上次我们带去府上的。”

李世民接过长孙递过来的棉花,拿在手里看了看,道:“朕记得,这种花御花园里还有不少,上次去秦府,也是朕让人摘了打过去的。”

言罢把棉花递给了一旁的无舌道:“无舌,你拿着这个棉花去问问御花园的管事太监,看这个是哪里进贡来的。”

“是陛下,老奴这就去问。”说完无舌快步走出了大殿。

李世民又向长孙询问了一下,事情的具体细节,当得知秦明说如果种子够,几年内就可以让大唐百姓人人不用受冻之后,李世民整个人都激动起来了。如果在他的贞观年可以实现,百姓有这种衣服穿,不怕严寒的话,那可是一笔天大的功绩,史书上也会留下重重一笔的。

他已经下定决心,只要查出这种花是哪里来的,他会不计代价的去得到它。

正此时,无舌从外边进来,拜道:“回禀陛下,老奴问过御花园的管事太监,他说这个棉花是去年高昌国进贡来的。”

李世民沉思了一下道:“嗯,你去传李君羡前来见朕。除此之外,稍后你安排人把御花园里所有的棉花,连根拔起,送到秦家庄秦府上。”

“老奴遵命。”

长孙皇后见事情已经都跟陛下说了,接下来的事,自己不便在此旁听,于是跟李世民行了一礼就带着长乐公主回立政殿。

不一会儿,无舌就带着李君羡来到了大殿内。

“末将,李君羡参见陛下。”

李世民看着殿内的李君羡道:“君羡,朕有一件事需要你安排人,即刻去做。”

说着让太监把棉花递给李君羡道:“此物名叫棉花,是高昌国境内的一种花,你安排人到高昌国,把能收集到的棉花种子,都收集回来。此物对我大唐至关重要,你尽快安排人过去,一定要赶到明年春耕之前把棉花种子给朕尽量多的带回来。只要办好此事,朕一定不吝赏赐。”

李君羡双手从太监手里接过棉花,欣喜下拜道:“末将领命,这就回衙署安排。”说完便退出了大殿。

....

太极宫立政殿

回了立政殿的长孙见到城阳,晋阳还有前些日子生病的豫章公主,在大殿里玩。于是上前招呼道:“丽仙,兕子,你们过来,秦明有礼物给你们,快来过来试试。”

两人听到有礼物都高兴的跑到长孙身边。拿过羽绒服便穿了起来。兕子穿着秦羽送的粉色羽绒服很高兴的原地转了一圈,道:“母后,母后,你看我衣服上的荷花好看不好看?”

“嗯,好看。”

此时同样穿着粉色羽绒服的城阳走了过来道:“母后,这件衣服好暖和,丽仙也很喜欢。”

豫章公主站在一旁看着两个妹妹的漂亮衣服眼里满是羡慕。豫章公主比长乐公主小几个月,母妃早逝,自幼被长孙皇后养在身边。长孙皇后对她犹如亲生,李世民也很疼爱她。她前些日子受了风寒,今天才好,因五姐和母后今日有事出宫,她早上起来之后就一直带着两个妹妹在立政殿玩耍。

长孙慈祥的看着两个女儿道:“你们喜欢就好。下次见到秦明记得谢谢他,知道吗?”

两女都是乖巧的点了点头。

此时长孙才发现豫章好像没有羽绒服,也怪今天事发突然,她急着回宫忘记让秦明给豫章做一件了,于是拉着过一旁的豫章公主摸了摸她的脑袋柔声道:“希瑶,上次出门你生病没有去,秦明他还不认识你,不过没关系,明天母后派人通知秦明给你专门做一件好不好?”

豫章公主乖巧的点了点头。

.....

贞观五年,十月二十日,申时末太极宫立政殿

长孙皇后,母女五人吃过晚饭,正坐在一起喝茶聊天的时候,宫女进来禀告说是月婵回来了有事求见。

长孙想事情可能跟秦明有关,便传召月婵进来。见月婵快步走进大殿,长孙道:“婵儿,可是秦明出了什么事吗?”

月婵点了点头,并没有把事情直接说出来,而是走到长孙耳边,小声的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就见长孙把茶杯重重的往桌子上一放,哼了一声,然后对月婵说:“婵儿,你拿着本宫的令牌去趟赵国公府,让赵国公带着长孙涣来立政殿。”

“是,奴婢这就去。”说完月婵就接过长孙手里的令牌,出了立政殿。

一旁的长乐公主道:“母后,可是涣表哥闯祸了?”

长孙看了看长乐公主,叹了口气道:“丽质,你带妹妹们回自己的寝宫吧,母后一会儿和你舅舅聊点事。”

“是,母后。”说完朝长孙行了一礼,就带着三个妹妹回寝宫了。

.....

贞观五年,十月二十日,酉时初,长安城,崇仁坊,赵国公府。

刚刚吃完饭的长孙涣,还在为不能和两个仙子共度良宵而惋惜。想着明天一定要去西市看看,能不能再遇到那一行人,如果遇到一定要把那两个小娘子搞到手。

正在想下人来报,父亲让他马上去前厅。他整理了一下衣衫就和下人来到前厅。一进大厅,就看见下午的那个冷傲仙子。以为是这小娘子,想通了自己找上门来了。

两眼发放光的长孙涣顾不上和父亲行礼问安。径直走到月婵身边道:“小娘子,你是想通了,来找本少爷的?哼,算你识相,走吧,随本少爷回院子。”

此时端坐在主位上的长孙无忌,脸整个都黑了下来,刚才他还在纳闷不知道妹妹这么晚了,让自己带着涣儿进宫是什么意思。见到长孙涣刚刚的表现,他大概明白了,事情看来和妹妹的贴身宫女有关系。

“逆子,休得放肆,这是你姑母皇后娘娘的贴身侍女。”这声怒吼,突然炸裂在长孙涣耳中,让他有些没回过神来。不过他反应也很快:“那岂不是更好,我明天就去求姑母把她赏赐给我。”

长孙无忌闻听这混账话,起身踢了长孙涣一脚道:“混账,平时为父是怎么教你的。”说着伸手作势要打长孙涣。

月婵神色平淡道:“赵国公,您还是先随奴婢进宫吧,皇后娘娘还在等着呢。”

长孙顺势收回了手,道:“嗯,月婵姑娘说的是。”

第43章 长乐公主的心事

随后几人出了赵国公府各自上了马车往皇宫行去。

马车上,赵国公详细询问了长孙涣下午发生的事。

长孙无忌在得知当时妹妹的贴身宫女月婵当时跟在一个长孙涣没见过的少年旁边时,长孙无忌陷入了沉思。

心下盘算着这个少年人跟给陛下出谋划策的人会不会有关系,不然妹妹为什么要派自己的贴身宫女陪着这个少年逛街呢。

只不过长孙无忌估计想破头,也想不到这些计策就是这个十几岁的少年想出来的。

太极宫立政殿

长孙无忌带着长孙涣,走进了立政殿,就看见妹妹一脸平静的端坐在大殿上,心知这次妹妹是真的生气了。

赶忙紧走两步,行礼道:

“臣长孙无忌,拜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说完还扯了扯偷瞄宫女月婵的长孙涣。长孙涣回过神来道:

“侄儿长孙涣拜见姑母,姑母万福金安。”

长孙皇后看了看自己哥哥和侄子,心里是既生气又无奈。

她知道自己这个哥哥才能出众,这些年一直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心里也有不甘,但她是皇后,如果自己兄长,再身居高位。

那将来有可能外戚事大,引起朝堂或者皇家的猜疑,汉朝那些外戚哪个有好结果。

所以她一直在劝阻陛下不让陛下给自己兄长升迁。

她这样的理由,更多的是希望能够保全长孙家。

甚至她私底下和陛下商量,把自己的嫡女长乐公主下嫁到长孙家,其实这些都是为了长孙家能够繁荣昌盛下去。

只不过今天长孙涣调戏秦明倚重的侍女萧嫦曦一事,让她有些生气。

不说秦明的计策,帮了陛下和朝廷多大的忙。

只说他和自己认识才几天,在不知道自己身份的情况下,能惦记着给自己专门做衣服这件事。

就可以看出秦明这个孩子是真的拿自己在当长辈孝顺,就让长孙皇后心里十分感动,对秦明也是越来越喜欢。

这些念头在长孙心里一闪而过,长孙皇后看着俯身行礼的兄长还有侄儿道:

“兄长无需多礼,今天本宫这么晚让兄长来,想必兄长已经知道事情原委了吧?”

长孙无忌心知既然妹妹特意让自己带着长孙涣进宫,肯定是想让自己表态,给长孙涣一些处罚,于是恭敬道:

“嗯,臣在路上已经询问过涣儿事情的经过,此事确实是涣儿有错在先。

臣回去一定严加管教,罚他在家闭门思过,抄家规一千遍。还望娘娘能饶过他这次。”

说完再次朝着长孙皇后行了一礼。

首节上一节29/3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