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第288节

说完崔氏朝一旁的侍女说道:

“快给秦公子沏茶。”

秦明笑着起身,坐到了一旁的客座上。

“伯母近来身体可好?”

崔氏笑着点头。

“好,好,伯母一切都好。”

看着坐在一旁,温文尔雅的少年郎,崔氏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这孩子最近忙坏了吧?伯母最近听不少人谈起你。说你招募了不少人手,在修筑长安到蓝田的水泥路,跟伯母说说有没有被累到?”

秦明看着一脸慈祥的崔氏,听着她贴心的话语,心里就是一暖。

虽然和眼前的崔伯母见面的机会不多,远不如那位未来的丈母娘,但不知为何,秦明就是觉得跟眼前的崔伯母更加亲近一些。

秦明这样想,倒不是说他觉得长孙皇后不好,只是秦明觉得和崔伯母相处,更加单纯一点,没有掺杂任何的利益而已。

秦明笑着摇头道:

“多谢伯母挂念,不敢欺瞒伯母,开始那几天小侄确实挺累的,不过现如今水泥路的修筑,已经形成了各种规范。”

“大小事务,小侄都交给府上的人打理了,这些天小侄已经不怎么忙了。”

崔氏笑着抬了抬手,指了指桌上的茶盏。

“贤侄,别光顾着说话,喝点茶水润润嗓子。”

秦明眯眼一笑。

“多谢伯母。”

说完秦明便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对了贤侄,昨天伯母听三郎说,你将水泥配方卖给了崔氏、王氏还有郑氏?”

秦明点头嗯了一声。

崔氏眯眼问道:

“有没有觉得委屈?或者说是憋屈?”

秦明摇了摇头,说道:

“不曾,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买卖,谈不上委屈不委屈的,小侄是真的觉得价格合适,才卖于他们三家的。”

“再说了,水泥的用途很广,而大唐太大,单凭秦府没个十年二十年,很难将水泥推广到整个大唐,造福大唐的百姓。”

“现在有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和荥阳郑氏的加入那就不一样了。不出五年,整个大唐的百姓都能用上水泥。”

崔氏闻言笑着点头道:

“明哥儿你能这么想,伯母很高兴。原本伯母还担心你会为此,对伯母心存芥蒂呢!”

秦明闻言立马猜到了,崔伯母话里隐含的意思。他笑着端起茶盏,笑道:

“怎么会呢?伯母多虑了。对了伯母,程伯伯和处默他们最近有送信回来吗?兰州那边现在怎么样了?”

崔氏闻言端起茶盏,朝屋内的侍女摆了摆手。

“你们先下去吧。”

“诺。”

秦明见状心知崔伯母接下来要说的事情,可能会涉及到朝廷的机密,于是转头朝身后的萧清婉和巳蛇说:

“婉儿,巳蛇,你们也回避一下。”

萧清婉和巳蛇闻言,朝秦明和崔氏分别施了个万福,便退出了大厅。

崔氏抿了一口茶,叹了口气说道:

“前几天你程伯伯让府里的扈从送了一封信回来。”

“信上说,吐谷浑这个月十三,在兰州城外三十里集结了八万大军,不过当时吐谷浑并没有攻打兰州城,你程伯伯分析,这场仗是避免不了了。吐谷浑暂时按兵不动,很有可能是在等后续军队。”

秦明闻言眉头一皱。

“八万敌军?之前不是说吐谷浑只集结了五万精锐吗?这会怎么成了八万了?程伯伯的左领军卫好像只有三万人吧?哪怕是算上兰州的边防军,满打满算也就四万人吧?敌人两倍于己!程伯伯没有向宫里求援吗?”

.......

第407章 金丝软甲

崔氏叹了口气道:

“确实是八万敌军,大概是吐谷浑行军过程中,又收拢了一些地方军队。早在五天前,你程伯伯的求援奏折就已经送进宫了。”

秦明闻言疑惑的说道:

“那为何没听说,朝廷要往兰州派遣援军呢?”

崔氏又叹了口气,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据说是兵部商议决定,派遣使者去了党项一族,让党项人派一万铁骑,去往兰州策应支援。”

党项族是常年盘踞在西北的一支族群,属西羌族的一支,也称"党项羌"。

党项族是游牧民族善骑射,大唐贞观四年灭掉东突厥后,党项族正式归顺大唐。

如今党项一族大多,借居在兰州以西的陇右道,现如今的甘肃一带。

秦明听到这里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有了党项这一万骑兵的加入,想来程伯伯他们的压力也会小些。

伯母您也别太担心了,程伯伯他征战多年,又屡立奇功,所以小侄想这次应该也不例外。”

“相信程伯伯和处默他们很快就能凯旋归来的。”

崔氏闻言宽慰了不少,脸上也有了一丝笑容。

“希望如此吧。”

秦明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说道:

“伯母,小侄府上前几日,命人按照程伯伯他们的身材,打造了三件软甲。这次登门除了看望伯母,主要也是想让伯母派人,将这几件软甲给伯伯他们送去。”

崔氏闻言豁然起身,一脸严肃的问道:

“傻孩子,你不知道唐律规定,民间不能私自打造甲胄吗?此事可大可小,若是传到了小人耳中,难保不会中伤于你!你怎的如此不知轻重?”

秦明听到崔氏教训的话语,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感觉心里一暖。

“伯母,不必担心,此事知道的人并不多,工匠也都是小侄府里的心腹。小侄之前在长安遭遇了刺杀,差点就没了性命。”

“所以回府之后小侄,便命人试着打造一件轻柔又防身的软甲,这不最近才刚刚研制成功。”

“小侄,先让他们把软甲拿进来,给伯母看看。”

说完秦明也不等崔氏言语,便出了前厅,找到了院子里的巳蛇和萧清婉。

这软甲其实早在十天前,秦府就已经研制成功了。

这次出门秦明、萧清婉、巳蛇、秦大,每个人都穿了一件在身上。

可以说秦明为了自己和身边人的安全,那真是不计代价!

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秦明为了让软甲穿着更加舒适轻便,选取了造价最贵的金线作为主材,江南最好的纱线作为辅材。

材料和工费加在一起,单单一套软甲的造价,就要高达一千贯钱。

可即使软甲造价如此高昂,秦明还是命人给老爷子、萧嫦曦、萧清婉、杨梓君、牟兔、秦大每人都打造了一件。

三天前,秦明就亲自将软甲一一交到了每个人的手上,并且千叮咛万嘱咐,以后出门必须将软甲穿在身上。

获赠软甲的这些人,心知秦明是为了他们的安全考虑,所以都应承了下来。

其中以老爷子和牟兔拿到软甲时笑的最开心,拿到金丝软甲后那是又亲又抱,并且两人当场便表示,以后哪怕在宅子里,都会十二个时辰穿着,哪怕睡觉也不例外。

对此秦明也很无奈,怎么也没想到,两人会财迷到了这等地步!

半晌之后,

秦明带着手捧托盘的巳蛇和萧清婉回到前厅。

崔氏见到几人回来,起身走到秦明身旁,眼睛死死的盯着两女手中的托盘。

秦明露出了一丝笑容,伸手掀开蒙在托盘上的红色布帛。

“伯母请看。”

崔氏眼前一花,差点被托盘上金光闪闪的软甲亮瞎了眼睛。

她伸手轻轻的抚摸上软件,瞪着眼睛,难以置信的问道:

“这,这,这难道是传说中的金丝软甲?这一件就得耗费不少钱财吧?”

说完她收回手,犹豫了一下他说道:

“贤侄,这太贵重了,伯母不能收。”

秦明闻言朝巳蛇和萧清婉说道:

“你们将软甲放到桌上,去门外等我。”

两女闻言微微欠身,然后将两个托盘放到一旁的茶桌上,便退了出去。

等两女走后,秦明朝崔氏行了一礼。

“伯母,这三件软甲,也许在旁人眼中价值万金,但在小侄眼里,它们和程伯伯,还有处默、处亮的性命相比,那是不值一提。”

说完秦明走到桌子旁,拿起一件软甲,抖落开来,然后指着软甲的高高的脖领设计说道:

“小侄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也知刀箭无眼。这几件软甲虽比不得明光铠那么坚固,但好就好在,它们制地柔软,哪怕穿上也不影响行动,而且还能护住脖子。”

“如今兰州城局势紧张,更是敌众我寡,相信伯母比小侄还要更加担心,程伯伯和处默他们的安危。”

“况且小侄此次不能陪着伯父他们上战场,已经愧疚不已了,若伯母再不将小侄这份心意收下,小侄恐怕会夜不能寐的。”

崔氏听到秦明这样说,心里感动不已,她擦了擦眼角,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她伸出双手握住秦明的右手,轻拍他的手背。

“好孩子,伯母替你程伯伯他们谢谢你了。”

.......

秦明在程府吃过了午饭,便带着萧清婉和巳蛇离开了卢国公府。

三人乘上马车很快便来到了东市,等马车过了东市坊门之后。

秦明一行人先去看了一眼,东市的煤炉铺子,见铺子那边排着长队,甚至有不少马车一车车的往外拉蜂窝煤。

秦明等人也就没有下车,只是远远的看了一眼,然后便让秦大驾着车来到了曦梦楼。

马车刚刚停下,曦梦楼的郭掌柜,便小跑着来到了马车旁边。

今早巳时,他收到了秦明的信件后,得知秦明需要购买木材,他便立即出门去拜访了,东市和西市有实力的木材商人,并将他们全部邀请到了曦梦楼里来做客。

首节上一节288/3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