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第253节

身穿红色宫裙的长孙皇后,皱着眉头,在大殿内来回踱着步子。

“翠儿,你去殿外看看月婵回来了没有。”

一个身着绿色襦裙的宫女应了声诺,便出了大殿。

李世民见长孙皇后的样子不免有些心疼,他起身走到长孙皇后身边,拉住她的手安慰道:

“观音婢,你坐下歇会吧,有王医令在,想来那小子不会有事的。”

长孙无垢闻言并没有发现,陛下对自家侄子称呼上的改变。

她抬起攥着丝帕的手,放在胸口上,然后叹了口气道:

“唉,臣妾也不知道为何,今天就是有些心神不宁,总有种不祥的预感。”

李世民闻言伸手将长孙无垢搂进怀里,轻拍着她的后背,道:

“观音婢,你啊,这是关心则乱,无忌不都说了吗?那孩子只是受了些风寒而已。”

长孙无垢轻轻的将头靠在李世民的胸膛上,她眉头紧蹙,犹豫了一下说道:

“可是,如果只是风寒,那兄长为何要请宫里的医师回去,还点名要找王医令?这可不像兄长以往的行事作风,冲儿定然是病的很严重。”

李世民闻言摇头苦笑,嘴上不断说着宽慰人的话,心里却一直在腹诽。

酉时的时候,他收到了一封百骑司的密报,里边详细的记录了,长孙冲在平康坊柳叶巷被一群百姓围着丢烂菜叶的事情。

除此之外百骑司还从百姓口中,搜集到了事情的始末。

他是怎么也没想到,他眼中那个风度翩翩的少年郎,居然会做出此等欺男霸女之事!

要不是百骑司的探子,列出了街道上和对面茶楼里的很多百姓的证词,他是怎么也不敢相信的!

这会儿他心里无比的庆幸。

还好当初取消了长乐和他的婚事,不然就以长孙冲这样的品行,长乐若是嫁给了他,不知要平白遭受多少委屈呢。

当初朕真是瞎了眼,差点就害了长乐的终身幸福,还好没有酿成大错。

想到长乐的婚事,李世民不由的又想到了秦明和那辆停靠在甘露殿里的四轮马车。

这样一对比,秦明那小子比长孙冲就好多了。

不仅为朝廷履立功勋,而且为人还谦逊踏实,实乃长乐的良配。

半晌之后,

姗姗来迟的月婵走进了大殿。

“奴婢,拜见陛下,拜见皇后娘娘。”

长孙皇后伸手焦急的问道:

“月婵,冲儿他到底得了什么病?严重吗?”

月婵起身便将长孙无忌的话,原封不动的和长孙皇后说了一遍。

长孙皇后听完松了口气,喃喃道:

“好,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说完整个人身子一软,差点跌倒在地,还好李世民眼疾手快,一把将长孙皇后扶住。

“观音婢,你怎么样?快传医官过来。”

月婵也被吓了一跳,听到李世民的吩咐,立马转身便出了大殿。

李世民小心翼翼的将长孙皇后搀扶到了椅子上坐下。

长孙皇后抚了抚胸口,朝李世民挤出了一丝微笑,说道:

“陛下,臣妾无碍,许是站的久了,有些疲累而已。”

李世民看着脸色苍白的长孙,心头一紧。

连忙弯腰将手掌贴在长孙的后背上,帮她顺气的同时,语气温柔道:

“观音婢,咱们不急着说话,歇一会儿,医官很快就到了。”

长孙皇后轻轻地嗯了一声。

半晌之后

月婵便带着太医署的崔博士进了立政殿。

不等两人行礼,李世民便焦急道:

“愣着做什么?还不快过来,给皇后娘娘诊脉。”

崔博士不敢耽误,连忙走到长孙皇后跟前,小心翼翼的将手指搭在了长孙皇后的皓腕上。

等崔博士收回手,李世民神色严肃的问道:

“如何?”

崔博士额头上已经有了细密的汗珠,他哆哆嗦嗦的说道:

“娘娘这是思虑过多,又赶上换季,故而引发了气疾,下官这就给娘娘开药。”

李世民闻言一时间怒火攻心,恨不得现在就去崇仁坊,将长孙冲暴打一顿。

长孙皇后扯了扯李世民的衣袖,安慰道:

“陛下,莫急,臣妾这病又不是第一次犯了,无妨的。”

说完长孙皇后朝崔博士摆了摆手道:

“你先下去熬药吧。”

月婵看了一眼脸色苍白的长孙,犹豫了一下,她说道:

“陛下,自从娘娘去年听了秦县男的建议,整个冬天气疾都没有发作,这足以证明秦县男对此病症很是擅长。”

“何况现在妙应真人也在秦府....”

李世民闻言眼前一亮,他一拍手笑着说道:

“你倒是提醒朕了,对,朕这就下一道口谕让秦明和妙应真人明日进宫给皇后诊治。”

长孙皇后闻言扯了扯李世民的袖子说道:

“二郎,如今秦明那孩子正忙着修水泥路!不如明天臣妾去趟秦府好了,再者臣妾也好久没有见到父皇了,正好去给父皇请安!”

......

第359章 秦明的第二智囊团

贞观六年二月初十,巳时,蓝田县秦家庄。

秦明吃完早饭后,先是坐着马车,视察了一遍庄子上的水泥作坊和车辆制造坊,然后便来到了秦家庄外的水泥路临时指挥所。

指挥所正是秦府建成的,第一座红砖绿瓦的样板四合院。

这是水泥路开工的第三天,秦明此时已经深刻的意识到,想要在大唐建设一条水泥路,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除了原材料、工具和人手之外,更另加繁琐的是每日的人员调度和物资安排。

比如每天需要多少人,多少辆运输车往长安运送水泥和各种物资。

这些物资和平时的修路的铁器、工具、粮食等物,该存放在哪里?又需要多少人看守?

再比如,修筑水泥路,又需要多少人手,修整路面。

除此之外,还要计算每日,维持府上作坊的运转,秦府每天需要购买多少原材料,需不要要扩建作坊,什么时候扩建才合理?

这些都需要秦明一一决断。

好在秦明府里别的不多,就是“账房先生”多,这才省去了他许多的时间。

秦府现在的“账房先生”,除了萧嫦曦、萧清婉和杨梓君外,还有和曦梦楼的账房小青、皇宫里管理内帑的小桃、小熙,同一批出师的几个秦府侍女。

她们分别是府上负责侍候茶水、糕点的梅馨,负责酒坊账目的兰意,负责炒茶工坊的竹幽和负责煤炭作坊的菊洁。

因为萧嫦曦母女。

一个要统筹管理府上所有的收支。

另一个要负责算学院的教学和水稻、山药的成长记录。

而萧清婉的任务更重,除了白天要负责府上的三餐,和庄子上所有作坊的账目的梳理工作外。

晚上还要照顾秦明的起居,并且让秦明保持身心健康。

任务不可谓不重!

因为秦府现在不仅家大业大,而且又要修官道,又要开设新的作坊,所以这三人现在已经忙的是不可开交了!

于是秦明只得将梅兰竹菊这几名侍女,带到了临时指挥所,让她们负责水泥路各项目工作人员和各种物资的数据统计工作。

算是秦明现在的第二智囊团。

除此之外,为了方便与路桥司的各个小吏形成有效的联系,秦明还特意从护卫队里,抽调了子鼠的小队,让他们专门负责整个工程项目上的信息的收集与指挥所命令的传递。

正当秦明和智囊团队讨论今天的工作安排时,一名护卫队的成员,形色匆匆的走进了四合院的正厅。

护卫朝秦明躬身行礼,恭敬道:

“金一拜见公子。”

秦明放下手里的册子,朝金一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是李院长派你回来的?他可是有什么事?”

金一起身伸出了一个大拇指道:

“公子,真是神机妙算!”

秦明指着金一笑骂道:

“你小子不会拍马屁就别拍,快说李管事叫你回来作甚?”

金一嘿嘿一笑,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双手递到秦明的面前。

“公子,这是李院长给您的信。”

秦明接过信件展开,快速的浏览了一遍。

李春在信里交待,昨天下午长安城那边平整路面的进度,远超预期。

短短半天之内,便平整出了三里路,按照这个进度下去,也许用不了一个月,长蓝路就能修筑完成。

秦明看到这里,心情大好,他比谁都希望这条路早点修完,毕竟只有等路修好,他接下来的计划才能进行。

李春在信里,除了告知秦明这个好消息之外,还提出了想要秦明往长安加派,两辆运输车和两辆压路车的想法。

因为他今早发现,由于平整路面进行的过于顺利,而压路车的数量又太少,导致夯实路面的速度,完全跟不上,平整路面的速度。

除此之外,

如今和水泥、铺水泥都需要大量的清水,如果只靠人力一桶桶的往工地上抬,实在太耗时间。

所以他便想用运输车运送清水。这样一来,铺设水泥路的速度,也能再快一些。

首节上一节253/3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