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第228节

就没有一个绿色的?

【这是弄啥咧?万花丛中一点绿?这TN搞什么鬼?】

正在秦明愣神之际,一个身穿绯色官服的中年人,走到秦明面前,朝秦明拱了拱手,然后疑惑道:

“秦县男?”

秦明定睛一看,原来是上元节在自家门口打听烟花的工部左侍郎郑和,于是赶忙回礼道:

“下官见过郑侍郎。”

郑和确定来人是秦明后,凑到他跟前,小声道:

“县男这么早来朱雀门,该不会是要参加朝会吧?难道县男不知朝廷规定正五品以上才能参加朝会吗?”

秦明闻言苦笑了一下,终于明白为何周围的朝臣没有一个穿绿色官服的了,原来这朝会只有自己一个是五品以下的官职。

想到这里秦明不由有些气恼,好你个李二,既然要小爷上朝,当初就不能给个五品以上的官职吗?

这万花丛中一点绿,是几个意思?生怕小爷在朝会上不够显眼吗?

“下官之所以参加朝会,是陛下的意思,往后每逢初一十五,下官都会来的。”

郑和闻言点了点头,道:

“原来如此。”

正在此时,武将中有几人快步走到了秦明这里,其中一个脸色微黄的美髯汉子走到秦明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欣喜道:

“贤侄,没想到你也来上朝了?”

秦明笑着朝来人行礼道:

“见过秦伯伯。”

两人还没来的及寒暄,便有一个粗犷的声音响起。

“哈哈,贤侄,可算是又见面了,一会儿下朝之后,说什么也要跟叔叔回府喝几杯,这些日子可把我憋坏了!”

秦明一听声音,便知道是顶天立地来了,于是笑着行了一礼道:

“见过薛叔叔,听您的意思,手上的伤是不是已经全好了?”

薛万彻笑着拍了拍秦明的肩膀道:

“全靠贤侄妙手回春,所以今天这顿酒,叔叔是一定要请的。”

这时又有一个声音响起,是河间郡王李孝恭。

“谁要请喝酒啊?”

“见过李伯伯。”

不一会儿的功夫,秦明便被一众武将们围了起来。

朱雀门前许多大臣们见状,纷纷猜测秦明的身份,不知道这个绿袍小官,到底是什么来历,怎么就能认识这么多朝中重臣。

秦明和一众大臣寒暄了一会儿,便听朱雀门那传来了,太监尖利的嗓音。

一众武将闻言笑着朝秦明摆了摆手,说道:

“贤侄,咱们先进宫,等下朝后再续!”

秦明点了点头。

接着秦明便尾随在一众文臣武将的身后,进了朱雀门。

半晌之后,

秦明便跟在一群人身后,进了气势恢宏的太极殿。

由于现在还是冬季,天色还很暗。可此时的太极殿内却灯火通明。

几十根粗大的烛火,将整座大殿照的如同白昼。

秦明被小太监引到了,文官末尾的位置站定。

这才认真的打量起了太极殿内的布局。

望着自己前方黑压压的人群,心里默默盘算了一下,这里距离玉阶少说也有四五十米。

这么远的距离,自己往后就算是偷个懒,估计也没人能够看到,想到这里秦明心里没来由的开心了起来。

少顷,随着玉阶上无舌公公的一句,陛下驾到。

一众朝臣纷纷行礼拜道:

“臣等参见陛下。”

李二缓缓的走上玉阶,眼神在一众朝臣中扫过,当看到吊在文官末尾的那一袭绿色官袍时,嘴角微微翘起。

缓缓的坐在龙椅上后,李二抬了抬手说道:

“众卿平身。”

“谢陛下。”

然后冗长且乏味的朝会便开始了。

从文官之首的左仆射房玄龄开始,一个个的朝臣先后出班,向李二汇报着各种事宜。

秦明离得比较远,很多话听得不是很真切,所以没一会儿就昏昏欲睡了!

秦明这次参加朝会,其实是带着任务的。

根据前些天众人的商议结果,今天秦明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工部尚书段纶提出要修建水泥路后,向李二请旨修建长蓝水泥路。

至于路桥司(前文已改正)的设立,还有水泥路的承包等各项提议,会有房相和段尚书上书提议。

这倒不是说,李二有意让房相和段尚书得到这个功劳。

主要是现在秦明官职太低,在朝中除了和武将们关系亲密一些,在一众文臣中,一点威望和根基都没有。

如果由他来提议的话,这些策略很难获得朝中文臣们的支持。

毕竟这里是朝堂,不是说政策好,就一定能通过,甚至有些事,李二这个皇帝都不好一言而决。

任何一个决策,必须要有获得大部分朝臣的支持,才能更好的被执行下去。

当然了李二作为皇帝,也可以独断专行,但一次两次可以,次数太多了。

朝臣们就会害怕,就会反抗,皇帝最终会变成真正的孤家寡人,隋炀帝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李二对于这点心知肚明,所以他才会选择让房玄龄和段纶上表提议此事。

当然了,如此一来,秦明也会错失这个青史留名的机会。

向来是赏罚分明的李二,心里自然清楚,如果此事能成,秦明是首功,所以他也想到了补偿秦明的办法!

.....

第325章 大唐影帝李世民

不知不觉中,这场由三省六部领衔的例行汇报,已经整整持续了一个时辰了。

以往朝会,李世民总是一脸严肃的坐在龙椅上,捋着短须作认真聆听的模样。

往往只有在朝臣们对于某项决策,吵的差不多快见分晓的时候,他才会出言。

如果大臣们的决策符合他的心意,他便一锤定音,把事情敲定下来。

可如果大臣们的决策,朝着他不想要的结果上发展,他就会充当搅屎棍,给已显颓势的一方站站台。

今天李二表面上依旧不紧不慢的处理着朝政,但其实他心里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听到工部的汇报了。

只因今天工部尚书要上奏的事,对于他这个皇帝和整个大唐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要不是顾忌名声,李二现在都恨不得,让正在汇报的刑部尚书李道宗闭上嘴巴。

早知道会有这么多案子,朕昨日就该提前知会一下这位堂兄的。

哎,悔不当初啊!

与正坐在龙椅上百爪挠心的李二,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这次水泥路的倡导者和发起人蓝田县男秦明。

秦明当然也知道今日朝会的重要性,可他实在是没能扛住,瞌睡虫一遍遍猛烈的攻势。

朝会刚开始的时候,他还能强打着精神,装模作样的听一听,但竖着耳朵听了好半天后,秦明见自己一时半会轮不到自己上场。

于是便悄悄往大殿梁柱旁挪了挪,一开始他还有些担心,有人会告发自己,所以只是偷偷靠在梁柱上。

过了好一会儿见压根没人回头注意自己之后,他便大大方方的坐到地上,没一会儿便靠着梁柱睡着了。

太极殿内

在李二一声声的咳嗽声中,滔滔不绝的江夏王李道宗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了。于是便偷偷打量了一下李世民,正好对上李世民那淡然的目光。

“咦,爱卿怎么停下了?朕这两天为大军祈福,受了些风寒,爱卿不用担心,继续说便是。”

说完李二便端起桌子上的茶水抿了一口,然后一脸期待的看向了李道宗。

李道宗如果这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那他这么多年的官场就白混了。

于是他赶忙忙持着笏板,行了一礼道:

“臣,刚刚想了想,这案子还有些蹊跷,臣想再斟酌一二,还请陛下恕罪。”

李二闻言心情大好,于是大袖一挥笑着说道:

“既如此,卿家先退下吧。”

李道宗心道果然,应了声诺,便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接着在李二满怀期待的目光中,工部尚书段纶手持着笏板,走到了大殿中央,然后躬身拜道:

“陛下,臣有事启奏。”

李二身子往前倾了倾,故作疑惑道:

“哦?爱卿有何事?说来听听?”

段纶起身,大声道:

“陛下,臣已经按陛下的旨意,用工部得到的水泥,重新修缮了承天门到朱雀门的道路。

让臣没有想到的是,这水泥修缮出来的道路,不仅坚硬似铁,而且平滑如镜。”

“更让臣震惊的是,这水泥路还不怕水火,哪怕是下雨天,也不会产生丝毫的泥泞。咱们大唐现有的官道与之相比,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李世民闻言顿时惊讶的站起身来,激动道:

“爱卿所言当真?”

段纶躬身行礼,拜道:

“臣句句属实,朝中大臣今早进宫时,都已经见识过了,他们都可以为臣作证!”

李世民闻言,眼神扫过殿内群臣,问道:

“诸位卿家,段尚书所言可属实?”

殿内大臣闻言纷纷表示确实有其事。

首节上一节228/3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