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第17节

闻听此言,大殿一下子安静了起来。众人也都低头做沉思状。李世民其实也知道现在国库空虚。

这几年朝廷除了对突厥用兵之外,年年基本都会出现各种灾情。国库入不敷出,已是常态。

只不过众人没料到的是今年的流民会达到十万之众。这一个处理不好可是要出乱子的。

半晌之后,长孙无忌开口道:

“陛下,臣建议下次朝会可以号召群臣和长安城的世家门阀募捐,降低国库的压力。”

众大臣闻言嘴上不说,心里也都在吐槽,都知道你长孙大人现在是关中勋贵之首,家里又把控着大唐冶铁行业。

是个十足的有钱人,可是我们可没什么产业,就靠着朝廷俸禄过活。哪能像你说捐款就捐款。

李世民看众人的表情,就知道,辅机这个建议,无形中得罪了同僚。

其实这个办法李世民也知道,但自己作为皇帝,是不能说的。只能由大臣来提。

坐在皇位上五年了,朝廷也安置了几次流民,他知道其实最主要的问题,还是钱的问题。

只要有钱,房玄龄提出来的问题都有办法解决。见众人现在忧心忡忡的样子,李世民知道没有再谈下去的必要了,于是朝众人道:

“嗯,辅机说的到不失为一个办法,回去你写个折子,明天朝会上呈上来。今日讨论先到此,你们先退下吧。”

众人行礼之后,纷纷退出大殿,只不过走的时候,都有意避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见状,也只是叹了口气。他知道陛下这是要拿他当枪使,但是他也没有办法。

他长孙家已经和皇家绑定在了一起。如果他不得不冒这个头。

不过他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直接出宫,而是转去了立政殿。

酉时末,长孙皇后来到了甘露殿。望着坐在椅子上皱眉沉思的李世民,缓步走上前,道:

“二郎,臣妾刚才给你熬了一碗鸡汤,你先趁热喝了吧。”说着朝身后的宫女招手拿过鸡汤端到了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抬手从长孙皇后手里端过鸡汤,喝了一口放到桌上。看着面前贤德的皇后,道:

“观音婢,是不是辅机刚才去你那里了?”

长孙皇后道:

“嗯,陛下英明,不过臣妾来并不是为了兄长求情。

流民事大,兄长能为陛下分忧也是他的分内之事。”

李世民伸手握住长孙的手,道:

“多谢,观音婢体谅。朕,这也是无奈之举。

如今国库空虚,但凡有别的办法,朕也不会出此下策。”

长孙皇后道:

“二郎,臣妾刚刚在内库清点了一下,内库还有两万管钱,如果年底缩减,宫内开支,可以拿出一万贯钱,赈济灾民。

既然明日早朝,众大臣都要捐钱,那咱们皇家就拿出这一万贯,作为表率,也好封住天下这悠悠众口。”

第25章 前世像一场梦

这一刻的李世民,心里也是不由再次感谢上天,

让自己有了这样一位贤良淑德的妻子,不仅把后宫管理的和和睦睦,朝廷大事上也能为自己分忧解难。

他望着面带微笑的长孙道:

“观音婢真是朕的贤内助,能娶你为妻,是我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事情。”

说完便起身抱住了长孙就要去往后殿。

长孙见状也是一脸羞红道:

“二郎,现在时间还早,臣妾还有事想和你商量。”

李世民闻言,放开了长孙道:“还有什么事情?”

长孙皇后道:

“陛下,你还记不记前些日子,臣妾说想要和秦家庄合伙做那新茶叶生意的事。

上次您放我那里的茶叶已经没剩多少了。

二郎您看什么时候有时间咱们一起去趟秦家庄。”

李世民闻言沉思了一下,道:

“原来是这件事啊,再过两天就是休沐日,到时候朕便带着观音婢去秦家庄看看。

不过朕记得上次放你那里的茶叶可以是够喝两个月的,怎么这么快就喝完了?”

长孙皇后闻言道:

“前些天兄长来立政殿,臣妾看他喜欢喝这种茶就给了他一些,今天他来又问我要了一些,

还有就是宫里的其他姐妹也很喜欢,所以喝的比较快,这也说明这种茶一旦在长安售卖,绝对会有市场。”

李世民道:

“嗯,原来如此,那既然已经说好,后天去秦家庄,那观音婢现在是不是可以陪朕安寝了?”

长孙皇后笑着拍了李世民胸膛一下,就随着他去了后殿。

、、、、

翌日,长安城,太极殿。

早朝开始后不久,长孙无忌便发现不时有大臣把目光望向自己。

随即他便知道肯定是昨天甘露殿的事情已经被人传出去了。

昨晚他回去已经把事情梳理了一下,既然避免不了帮陛下背锅,那不如好好配合陛下,这样陛下相当于欠自己一个人情。

以后可以用这个人情给长孙家换取一些好处。他计划等过完年冲儿就十六岁了,到时候可以跟陛下求娶嫡长公主李丽质。

如果能娶到嫡长公主,那么长孙家几十年内都可保荣华富贵。

念及此他便站出来,朝李世民行礼道:

“陛下,臣昨日收到消息,如今约有十万河东道流民,正在往长安方向汇聚。

想到如此多的饥寒交迫的流民,在这长途迁徙中,可能因饥饿和寒冷而死去,臣夜不能寐。

臣作为朝中一员,享受百姓供养,如今百姓在外受苦受难。

臣以国事为重不能亲自到场赈济灾民已是不该,如果袖手旁边枉为人臣。

故臣连夜清单家产,愿从府中拿出两千贯钱捐献给朝廷,作为赈灾所用。望陛下恩准。”

此话一落,大殿立马响起了议论声。魏征心里默念一句,

“老狐狸,这么无耻的话你也说的出口”。

李世民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望着大殿内议论纷纷的众人,见朝堂已经在向着菜市场发展了。赶忙干咳了一声,道:

“嗯,辅机不愧为朕的肱股之臣,既然臣子都有赈灾之心,那朕身为天子,更应该以身作则,所以朕决定从内库中拿出一万贯作为赈灾所用。”

李世民话落,朝中重臣也明白了事情原委。

好嘛合着陛下这是和长孙老贼合伙给咱们下套呢。

捐钱就是肱股之臣,那不捐钱岂不成了乱臣贼子了?这一个不知道多少大臣把长孙无忌恨得牙根痒痒。

这时大部分臣子还在消化这个晴天霹雳,想着对策的时候。

朝中比较精明的臣子已经做出了反应。卢国公程咬金就是其中一员。

在陛下说完,卢国公就出班行礼道:

“陛下,臣家中虽不像赵国公家经营铁器生意,但也有些家财,下朝后,臣就回家变卖家产,哪怕把家中妻子的首饰都变卖了,也会凑出一千贯,捐给朝廷赈灾。”

说完还抬头看了长孙无忌一眼。

其余人也不由眼前一亮,卢国公这一手真是高明,

既向陛下表了忠心,又点出赵国公家经营铁器生意,家里不差这点钱。

在卢国公发言结束后,朝中大臣便开始一个个的站出来捐款捐物。

无舌则和户部尚书戴胄做起了记录。

很快朝会结束了,经过统,本朝会共募集到赈灾款三万五千贯。

虽然对于数量庞大的流民来说并不多。但也能在流民刚到的时候起到缓解作用。

、、、、

清晨、秦府、清馨院

经过这段时间的修养,杨梓君感觉自己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好转。

这些日子她基本都是在院子里养病,很少出门,清婉有时间都会过来和她聊聊天。

早饭过后,她和萧嫦曦说,今天想出去走走。

萧嫦曦见她气色比以前好了很多。而且昨天秦明也找庄里的郎中帮她看过,说身体恢复的不错。

有时间也让她多出门走走,锻炼下身体。

于是只是简单交待了一句,出去可以,但一定要和婉儿表妹一起。

萧嫦曦就去了后院,组织人做羽绒服了。

杨梓君看了看时间,这个时间点,清婉一般都是在秦明书房,侍候秦明笔墨。

于是她便走出了院子,跟路上的下人打听了一下,书房的位置,便朝着秦明院子的书房走去。

路上碰到她的下人,见她个头比清婉高一些,又和萧嫦曦一样都是头戴面纱,自然也知道她就是现在萧管家的女儿,

路过她是都纷纷朝她打招呼,一声声的说着:“杨小姐,早上好”。

杨梓君现在在秦府属于很特殊的存在,她本人并不是府里的下人,

但是她母亲确实府里的管家,她表妹清婉又是公子的贴身丫鬟,所以大家对她也比较尊敬。

杨梓君走到秦明的书房前,敲了敲门,道:

“秦公子在吗?我是杨梓君,过来找婉儿表妹。”

书房里的秦明听见门外的声音,于是道:

“进来吧。”

说完还朝着婉儿道:

“婉儿既然是来找你的,你就接待下吧。”

说完就埋头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秦明这些日子一直很忙,除了处理府上大小事务之外,

更多的是在回忆前世的一些知识,其是关于数学,物理,化学,医疗地理和应用科学,秦明把这些整理好之后汇总成册,妥善保管在自己房间的暗格中。

秦明发现随着来这里的时间越久,自己对后世的记忆就越模糊。

甚至有的时候,他都觉得前世的那些好像是一场梦,现在的他才是真正的自己。

首节上一节17/3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