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 第76节

  丘力居沉声说道

  听到单于发话,众人顿时沉默下来。

  可见丘力居的威望有多么高。

  “恰逢灾年,我乌桓境内的牲畜死伤无数,为了让我乌桓子民生存下去,只能再次南下劫掠了。”

  听到丘力居的话,众人顿时面露喜色。

  就在这时,一名身高马大的将领起身说道 “大单于,就让乌塔尔再次率军南下吧,保证这次可以掠夺更多的粮食!”

  丘力居看了看乌塔尔,随后缓缓摇了摇头。

  “不可”

  “为何?去年就是乌塔尔率军南下,劫掠了大量的粮食,而且还掠夺了大量的奴隶跟汉人女子,为我们乌桓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此次南下,为何不能让我再次领兵?!”

  丘力居没好气的看了乌塔尔一眼说道 “正因为去年是你率军南下,这才使得渔阳郡百姓死伤过十万。若是今年再让你率军南下,那还不是死的更多?”

  乌塔尔满不在乎的说道 “汉人多的是,死个十万八万又如何?”

  “混账!汉人人口是众多,可是幽州边陲的人口却相对稀少,你南下一次就死伤过十万,久而久之,幽州的人口还不死伤殆尽?

  若是幽州没有了百姓耕种,那日后再遇到灾年,我们去哪里弄粮食?难道让你率人去耕种不成?”

  “这...”

  乌塔尔被丘力居的一番话怼的说不出话来。

  其他人也是十分认同的点了点头。

  乌桓南下根本不敢深入敌后,一旦深入敌后,难免会遇到汉军的袭击。

  再者说,深入敌后获得的粮食,他们也很难运走。

  所以,乌桓南下一般都是在靠近边陲的一些县城劫掠。

  而这些地方的人口一般都较为稀少,你南下一次就死伤惨重,用不了三两次,这些边陲地带就没有人口了。

  到时候如何能够养得活他们这几十万乌桓人?

  乌塔尔此时也想明白了,只能憋着气坐了下来。

  丘力居有朝着众人看了看,最后停留在了一名留着两撇胡子的男人身上。

  点了点头之后,又看向了一旁那位络腮胡的将领身上。

  “蹋顿,此次南下,便由你担任主帅,负责所有南下事宜。”

  蹋顿起身行礼

  “是,单于。”

  “嗯,萨奇将军,由你担任副将,协助蹋顿负责南下事宜。”

  “请单于放心,萨奇一定不负单于所望!”

  蹋顿看了看萨奇,一副不是很高兴的样子。”

  “你二人此次率领8000骑兵南下,记住,一切以劫掠粮食跟牛羊为主,切不可过多杀戮!”

  “是”

  ...

第91章 乌桓南下,林中遭遇袭击

  “尔等此次南下,主要将兵力集中在右北平、渔阳二郡,至于辽西跟上谷郡就不要去了。这上谷郡临近幽州治所,必然有大量守军防卫。

  而辽西公孙瓒当初留下了一支骑兵,虽说公孙瓒已经调离,但是那支骑兵尚在,一旦遇上,只怕会损失不小。尔等可明白?”

  “是,我等明白。”

  “既如此,便下去准备吧,三日后率军南下。”

  “是!”

  ...

  走出营帐,蹋顿的脸上露出一丝喜色。

  这是他第一次单独率军作战,只要这一次劫掠回更多的粮食,更多的奴隶,那么下一任的单于就有可能是他的。

  虽然丘力居有儿子,但是他今年才刚会走路而已。

  而丘力居已经年老,能不能坚持到孩子长大都是个事。

  所以,他蹋顿必须要趁着这段时间壮大自己的实力。

  他是丘力居的侄子,若是丘力居的儿子楼班不能担当单于的重任,那自然就是他这个侄子担任了。

  就在这时,一旁的萨奇走了上来。

  萨奇今年四十多岁,也是西乌桓较有名气的将领。

  “蹋顿统领,咱们是不是商量一下接下来的行军路线,以及兵力部署问题?”

  蹋顿点了点头。

  “嗯,去我的营帐吧。”

  “好”

  随后,两人来到了蹋顿的营帐之中。

  ...

  “就是这样,萨奇将军以为如何?”

  萨奇听完之后,脸色顿时有些不太好看。

  蹋顿的意思是,让萨奇率领三千骑兵劫掠渔阳郡。

  而他则是率领五千骑兵劫掠右北平。

  因为去年的时候,渔阳百姓损失惨重,守军也被击杀了大半,所以即使只有三千人,那也基本是没有任何对手。

  可问题是,渔阳经过去年的劫掠,只怕没有太多的粮食跟牲口让他们带走了。

  蹋顿这样安排,明显是怕萨奇抢他的功劳。

  但是没办法,谁让人家是单于的侄子,而且还是此次南下的大统领呢。

  虽然心中有万般不愿意,但是萨奇还是选择了忍耐。

  “既如此,那便按照统领的意思来办吧。”

  “好,你即刻回去召集兵马,三日后随我南下!”

  “是”

  ......

  三日后

  此时的幽州北部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

  大雪覆盖甚厚,足有近一尺。

  这样的天气,别说行军作战了,就算是待在野外,只怕用不了几个时辰就冻死了。

  而此时的哨站内,四名守卫正在烤着铁炉。

  “哎呀...还是武司马厉害,你看设计这这种暖炉,既暖和又能烤芋吃,简直是一举两得啊。”

  说着,这名守军将几个个头不算小的芋头放到了铁炉的边缘上。

  ( 注:芋头起源甚早,战国时期就有。但是土豆、地瓜、玉米,那是明朝才进入中国的。)

  “武司马对咱就是好,这么好吃的芋,也给咱烤着吃,生怕咱们饿着。”

  “是啊”

  “哎我说,咱们都下来烤火,这万一乌桓骑兵来了咋办?”

  “你可拉倒吧,这么冷的天,这么厚的雪,乌桓骑兵会这个时候来?除非他们傻了。”

  “不行不行,必须要留一个人在上面。这样,你们先烤着,待会咱们换班站岗。”

  “行行行,你先去吧,我们得暖和一会。”

  说完,这名守军便爬到了岗哨上面。

  “呼....真冷啊...”

  ...

  而此时,犷平县以北四十余里处,一队骑兵正在林中巡逻。

  这些骑兵的盔甲外面,都穿着一件特制的大厚外套。

  这是武靖特地找裁缝制作的外套,专门给这些外出巡逻的士兵穿的。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战马冻伤脚,武靖还设计了一众适合战马套脚上的马靴。

  却特别适合战马在这雪地之中行走。

  此时的骑兵队长,拿出怀里的酒壶,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桃花酿。

  “啊....好酒啊!得亏参加这巡逻队,否则哪有口福喝这上等的好酒。”

  此人名叫黄三,是骑兵部队中的一名什长。

  此时正带人巡逻。

  “黄什长,这么冷的天,这么厚的雪,这乌桓应该不会出现了,眼看着天又要下雪了,咱们找个地方搭个棚子取取暖吧?”

  黄三看了看有些阴沉的天气,呸了一口说道 “这该死的鬼天气,天天下雪,就没个头吗?加紧赶路,再走一刻钟就到咱们的临时站点了,到那里咱们烧锅热水煮点肉干吃。”

  “好!”

  “什长英明!”

  黄三笑了笑,刚要说点什么,只听“嗖”的一声略过。

  “噗!”

  方才说话的这名士兵便被一根箭矢射中了脑袋。

  黄三一愣,随后大声喊道 “敌袭!!!”

  “嗖嗖嗖”

  瞬间,无数箭矢飞射而来。

  黄三挥刀挡开了几根箭矢,但是依旧被射中了肩膀。

  鲜血顿时透出了外套,不停的渗了出来。

  “快撤!乌桓南下了,赶紧通知哨站!快!”

  随着黄三的一声命令,剩下的五人立刻朝着后方逃去。

首节上一节76/6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