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 第499节

  在同一天,武靖跟曹操一同出兵进攻冀州。

  武靖带领龙骧军、铁犀军,以及早就在涿郡驻守的飞鹰军。

  三支军团共同南下,兵分三路进攻冀州。

  大军一共将近四万人,对外宣称十万大军。

  武靖带领自己直属的神机营、斩马军、玄甲军、以及亲卫军,连同飞鹰军,一起出兵进攻常山郡。

  龙骧军则是兵出河间,而铁犀军则是南下进攻中山国。

  兖州曹操,则是集两万大军,对外宣称五万大军,兵出清河郡。

  ...

  数日后,冀州,巨鹿。

  “报!”

  一名士兵一路奔跑,来到府衙内之后,立刻单膝跪地。

  “启禀将军,大事不好了!探子来报,幽州武靖领兵十万,兵分三路进攻我冀州。

  兖州曹操出兵五万,直奔清河郡而来!”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袁绍一脸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显然是被这个消息给惊到了。

  “你说什么!曹操居然敢出兵进攻我的冀州?!”

  “是...”

  袁绍此时已经被气的面色潮红。

  武靖南下出兵,这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毕竟幽州跟冀州之间早晚有一战,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而且现如今冀州已经拥有十万大军,这可是正八经的十万大军,是不计算辅兵的那种。

  若是算上辅兵,足足有二三十万大军。

  原本以为只需要对付幽州武靖就可以了,凭借这十万精兵,袁绍有自信能够将其击败。

  但是现在加上了一个曹操,这就要分兵作战,这让袁绍有些措手不及。

  两只手对付一个人,跟两只手对付两个人,那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哪怕其中一个有些瘦弱,但也是一个完整的人,自己一只手,还是很难对付的。

  话虽如此,但是凭借十万精兵,同时对付武靖跟曹操,也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袁绍真正发怒的原因,是曹操这个小弟居然敢出兵对他动手。

  这才是袁绍生气的根本原因所在。

  “主公息怒,这曹操跟武靖一同出兵进犯冀州,显然是早有预谋。

  若是所料不差的话,二人只怕早就联系好了,想要南北夹击,瓜分冀州。” 沮授说道

  “哼!瓜分冀州?想的倒是挺美!这武靖敢出兵也就罢了,他曹操算什么东西,安敢进犯我的冀州?!” 袁绍怒道

  “主公,属下以为,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多说其他已然无益。

  现在应该即刻派兵,挡住武靖跟曹操的大军,以保我冀州安然无恙。” 田丰说道

  袁绍闻言,也是冷静了下来。

  “诸位以为,我该如何应对?”

  沮授上前拱手说道 “主公,幽州军势大,此时兵分三路进攻我冀州,显然是想要让主公分兵作战。

  若是主公真的将大军分成四路,分别应对四支大军,只怕正中了武靖的下怀。

  而且兵分四路阻挡,战线拉的过于庞大,若是遇到突发状况,很可能无法快速回援。”

  袁绍闻言,也是皱着眉头点了点头。

  战线一旦拉的过长,就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同样,对方就有了更多的可乘之机。

  “那依公与之见,又该如何应对?” 袁绍皱着眉头问道

  “属下以为,或可将常山、河间二郡放弃,随后将大军分成四部。

  三万人驻守清河郡,两万人驻守中山国,两万人驻守安平国,最后的两万人,则是驻守赵国。

  如此一来,还余下一万人,这一万人留守巨鹿郡,以备不时之需。

  另外,将河间与常山二郡的守军以及官员,全部迁移到中山郡。

  若是属下没有猜错的话,这中山郡才是幽州军的主战场。

  只要守住中山郡,那幽州军必然难以寸进。

  至于曹操,只需让张将军率领大戟士,再加上三万士兵驻守,必然可以让曹操无功而返。

  除此以外,主公或可联络徐州刘备,让他们出兵偷袭兖州,从而达到让曹操退兵的目的。

  只要曹操退兵,主公便可集结大军反攻幽州军,届时,冀州之危便可迎刃而解。” 沮授沉声说道

  (冀州之战马上开启,主角人生的最大转折点来临,敬请期待!)

第495章 优柔寡断,武靖兵至常山

  袁绍听闻沮授的战略,眉头顿时深深皱起。

  “公与之言,是要让我放弃常山跟河间二郡?若是如此的话,岂不是白白送给那武靖两郡之地?

  还未开战便先丢两郡,这是何道理?” 袁绍不悦道

  一旁的郭图见状,眼神闪过一丝亮光。

  “主公,沮授之言实乃是下下之策也!还未开战,便让出两郡之地。

  那幽州军本就实力强悍,若是得知主公不战而退,必然是士气更胜!

  如此一来,等两军相遇之时,战力必然更胜从前,我军想要取胜,也就更加困难。

  而且常山郡临近巨鹿,若是常山丢失,那武靖便可挥军南下,直攻巨鹿。

  如此一来,岂不是将主公根基立于幽州军的铁蹄之下?

  依属下看,主公应当派张、韩猛、向昭三位将军,分别前往常山、中山、河间三郡迎敌。

  将幽州军阻挡在冀州边境,不让他们前进一步!

  然后再派遣淳于琼与鞠义将军,前往清河郡抵御曹操。

  如此一来,冀州定可安然无恙。” 郭图瞥了一眼沮授,冷冷的说道

  “郭图!汝这奸猾小人,也配大谈军事?你可知,此计会让冀州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沮授怒道

  随后,沮授立刻朝着袁绍拱手拜下。

  “主公,万万不可听信郭图之言啊!此战非同寻常,若只是与武靖作战,那自然是尽可能的将其挡在冀州边境。

  但现在不同,现如今冀州是腹背受敌,主公所关注的应该是如何将二人击退,保我冀州安定,而不是在乎这一时的城池得失。

  城池丢失可以再打回来,可若是冀州大军全都战死,那主公就真的无力回天了啊!” 沮授面带悲戚的说道

  就在袁绍犹豫不决之时,一旁的许攸上前说道 “主公,属下有不同看法。”

  袁绍眉头一挑问道 “子远有何高见?”

  许攸自信一笑,随后拱手说道 “属下以为,武靖兵分三路,实乃自取灭亡之计也!

  幽州军强横,这个自然是世人皆知,但正因如此,使得幽州军盲目自信,致使做出分兵南下之举。

  若是主公集结一半兵力,全力攻打三路之一,定可在短时间内将其剿灭。

  至于另外两路,不妨让幽州军先占得一时先机。

  待剿灭其中一路大军之后,便迅速折返巨鹿,抵御幽州军强攻。

  到那时,幽州军折损三分之一,必然是士气大减,而主公则是依靠城池之坚,轻而易举便可抵御大军进犯。

  只需坚守到明年春夏时节,属下敢确定,曹操必然撤军!

  只要曹操撤军,主公便可将所有大军召集起来,共同对抗幽州军。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主公此战,当有七分胜算!”

  许攸的战略跟沮授有些许的相似,都是将战线缩短,然后再依靠城池死守,挡住幽州军的强攻。

  只不过沮授是被动防守,而许攸则是主动出击,先将幽州军的其中一路剿灭,然后再回军支援。

  若是战略成功,武靖开局便断一臂。

  袁绍听到许攸的战略,虽说有些意动,但是听到许攸也是想要放弃其中两郡之地,心里还是有些犹豫。

  “哼!许攸,我且问你,你有信心能够在短时间内剿灭其中一路大军吗?

  难道对方打不过,就不会暂时撤退,避其锋芒吗?

  若是对方被逼撤退,然后前往另一方汇合,集两路大军一起南下进攻呢?

  若是对方看穿了你的计策,直接将大军集结一处,直插我巨鹿腹地呢?

  等你率领大军回援,只怕巨鹿早就被武靖大军所攻破了!

  你以为你出的计策甚妙,可那武靖身边难道就没有谋士了?

  那戏志才是何等人物?又岂会看不穿你的计策?更不要说还有荀氏叔侄,哪一个都不是泛泛之辈。

  此计策一旦被对方看穿,便会让主公陷于危境,你此举到底是何居心!” 郭图怒斥道

  果然,听到郭图的话,袁绍原本有些意动的心,顿时又坚定了起来。

  面色不善的看着许攸,随后出言呵斥道 “许攸!你这是要将我陷于险境吗!”

  许攸满脸愕然的看着袁绍,赶忙解释道 “主公,许攸绝无此意,我只是...”

  “够了!不要解释了!我意已决,此战,就按照郭图之计行事。”

  说完,袁绍立刻起身说道 “传我军令,命张领兵两万,前往中山郡迎敌。

  命韩猛领兵两万,与吕旷、吕翔二位将军,前往常山迎敌。

  命向昭领兵两万,前往河间郡迎敌。

  命淳于琼领兵两万,联合鞠义,一同南下抵御曹操。

  最后一万大军,则是留守巨鹿,随时支援各地。”

  许攸跟沮授闻言,无奈的闭上了眼睛随后长叹一声。

  “遵命!”

  ......

首节上一节499/6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