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 第41节

  “不...不冷,你冷?”

  “呵呵...你...你都不冷,我也不冷。”

  “阿秋~”

  ...

  次日,武靖带着典韦跟阿大行走在广宗城内。

  走了大概两刻钟,终于看到了一堆人聚在一起跪拜太平道的道士。

  看人数,少说也得有二三百人。

  “仙师,救救我的孩子吧,他病了三天了,一直也不见好。”

  这时,一名年约30岁的妇女,抱着一名幼童朝着几名道士跪下。

  那为首的一名年纪较大的道士,只是看了看那孩童,便转身拿起一张符纸。

  念了几句咒语之后,双手一掐法咒,那符纸 “呼” 的一声燃烧了起来。

  众人见状,立刻磕头大喊神迹。

  就连武靖身旁的典韦跟阿大也是满脸震惊的看着此人。

  “二...二公子,那道长好生厉害,居然能够凭空生火!”

  武靖见状冷冷一笑。

  “凭空生火?呵呵...只不过是障眼法罢了。”

  “障眼法?可是那火明明是真的啊。”

  武靖缓缓说道 “那道士的符纸上沾着白磷,只需要稍微搓动产生热量,那白磷就会瞬间燃烧,然后便产生了凭空生火的神迹。这一招骗一骗普通百姓还可以,但是瞒不过我的眼睛。”

  听到武靖的话,阿大立刻满脸崇拜的说道 “公子真是才学广博啊!”

  武靖并没有听阿大的马屁,而是紧紧的盯着那道士。

  只见道士将快要烧完的符纸放到了一碗清水之中。

  搅拌之后,将这碗水递给了那妇人。

  “将此符水喂给他喝掉,然后回家诚心祈祷一日,待明日,汝子自然可以康复。切记,定要虔诚的祈祷!”

  “是是是,多谢仙师,多谢仙师啊!”

  说完,那妇人将符水强行喂给了孩子喝掉,然后抱着孩子回家去了。

  经过这一幕之后,周围的百姓对那道士更加的崇敬了,纷纷磕头祷告。

  “主公,难道那符水真的可以救治百病?”

  “你信?” 武靖憋了一眼典韦说道

  “不信,可是那道士为何如此笃定,若是无效,那么明日岂不就是自砸招牌?”

  武靖闻言,摇着头笑道 “你错了,不管明日那孩子是死是活,那道长都不会有任何的损失。”

  “这...这是为何?”

  “若是孩子的病好了,那么道士就会说这是他的符水起作用了,到时候必然会吸引一大波的信徒。

  若是孩子没治好,甚至是死了,那道士就可以说是孩子的母亲不够虔诚,这才导致孩子身死,将一切的责任推倒孩子母亲的身上。

  唯心自问,谁能够做到一整日时时刻刻的祈祷?总有走神的时候吧?总有吃饭入厕的时候吧?

  那孩子的母亲就会以为真的是自己的原因,导致上天怪罪于她,这才导致孩子的病情恶化没有治好。

  总之,不管这个孩子最后是死是活,这太平道都不会有一丁点的损失。

  恰恰相反,若是真的走狗屎运治好了一两个人,那么他们必然会大肆宣扬,到时候会有更多的百姓信奉太平道,你们明白了吗?”

  “嘶...”

  不光是阿大震惊,就连勇猛不凡的典韦,此时都倒吸一口凉气。

  典韦虽然耿直,但也不是傻子。

  他从武靖刚才短短的几句话中,就可以听出这个所谓的太平道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也能够想象到,这种组织要是发展壮大了,对百姓的危害有多大。

  “主公,要不要将他们拿下送官!”

  典韦狠狠的看着几名道士说道

  武靖摇了摇头。

  “不必了,这里是冀州,不是幽州,咱们在这里说不上话的。再说了,太平道如此猖獗,那县令岂会不知?可是为何一直没有任何的动作,反而放任他们发展壮大呢?”

  “这...为何?”

  “呵呵,要么就是有心无力,那太平道已经在这里根深蒂固了,县令也是束手无策。要么...就是县令已经被太平道的人收买,甚至已经加入了太平道,成为了他们的信徒!

  若是我们此时将这几名道士押送见官,你说会引起什么后果?”

  “这...”

  典韦跟阿大都沉默了。

  若是真的如此,只怕他们这一行人想要走出这个广宗县就很难了。

  “行了,太平道的事情我们已经探查的差不多了,立刻赶路回幽州吧。”

  “是主公”

  随后众人便朝着客栈走去。

  武靖看了看远处的太平道,随即叹了口气。

  “希望渔阳郡的太平道能少一些吧,否则就真的麻烦了...”

  ...

第47章 回到幽州 听闻乌桓南下

  武靖深知黄巾道的危害,尤其是初期的时候,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大汉九州。

  众多官员被起义军斩杀,无数百姓被裹挟、或者强迫加入黄巾军。

  一个州出现百万黄巾那都是正常。

  虽说真正的士卒只有十万左右,但是其规模浩大,根本不敢跟他正面对战。

  若是犷平也出现大规模的黄巾起义,必定会对犷平县的守军造成重大的伤亡。

  到那个时候,武靖就很难出兵支援,以此建功立业了。

  黄巾之乱时期,可是一个很好的立功机会,要是错过这个时机,就只能等到诸侯讨董的时候了。

  可是问题又来了,你要是没有一定的实力,诸侯讨董你都没资格参加。

  就跟刘关张那样,空有一身实力,却只带了几百人去,人家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要不是跟公孙瓒认识,连进去的资格都没有。

  一路上,武靖的脑子里都在想着关于黄巾之乱的诸多信息。

  武靖虽然对三国的很多事情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幽州的黄巾多与少还真的不清楚。

  他只是知道冀州黄巾猖獗,大军都集中在那里,但是幽州就不确定了。

  ...

  经过多日的赶路,武靖一行人终于赶到了涿郡境内。

  到了幽州地界,似乎连空气都觉得不同了。

  “终于回到幽州了,此时距离年节还有九天,足够我们赶回犷平了。”

  似乎是因为到达幽州,武靖的心情很是不错,黄巾军的阴霾也减轻了许多。

  两天后,涿郡郡城。

  武靖将其他人安排好之后,带着一行几十人进了城。

  找到合适的客栈之后,便打算休整一晚。

  夜晚,武靖带着众人来到了大厅吃饭。

  本来心情都是好好地,可是一桌人的谈话,直接将武靖的心打入了谷底。

  “你们听说了吗?前几日乌桓南下了,整个渔阳以北的三个县全部被劫掠,百姓死伤无数啊!”

  “可不是嘛,听说犷平县最为严重,村庄百姓死伤无数,还被劫走了不少人。”

  “唉...这北方的乌桓、南匈奴、还有鲜卑,时常南下劫掠,到头来,这苦的还是咱们老百姓啊。”

  “谁说不是呢”

  ...

  “啷~”

  武靖的筷子掉在了地上。

  桌上的众人也是满脸的震惊之色。

  “你们刚才说什么!犷平县怎么了!?”

  那谈话的三人顿时被武靖给吓到了。

  反应过来之后,略带无奈的说道 “还能说什么,乌桓南下劫掠,渔阳北部三县百姓死伤无数,家中存粮被劫掠一空。最北部的犷平县受灾最为严重,此时又临近年节,百姓手中无粮,只怕是要饿死不少人啊。唉...”

  此时的武靖第一个反应就是家中的母亲跟大哥有没有事。

  “那县城呢?乌桓可有攻城?”

  “攻城?”

  三人互相看了看,随后一人轻笑道 “足下是哪家的公子,连这都不知道?那乌桓南下是为了粮食跟人口,又不是为了攻城略地,进攻县城作甚?”

  “也不一定!” 一旁的另一人说道

  “我家堂妹就嫁到了犷平县内,昨日书信来说,乌桓曾经有两千骑兵围城,不过并没有强攻,而是绕城散射,听闻那县尉都被流矢射死了,城内的守军也被射死数百人,幸亏这乌桓没有攻城器械,否则啊,犷平县就危险了!”

  听到县城没事,武靖顿时松了一口气。

  但是随机又紧张了起来。

  县城是没事,可是犷平县的百姓就遭殃了。

  死伤不知道多少,而且此时正是深冬,天寒地冻,再加上没有粮食,还不知道要冻死饿死多少人。

  如果是以前,那么武靖最多也就是尽力而为。

  但是现在不一样,他的父亲是县令,兄长是县丞。

  若是犷平县大规模的百姓饿死冻死,他们这个县官只怕是要当到头了。

  此时的犷平县没有县令、县丞、县尉,可以说是群龙无首,再加上受灾严重,还不知道已经变成了什么样了。

首节上一节41/6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