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 第371节

  这个想法太可怕了,饶是号称江东猛虎的孙坚,也被自己的这个念头给吓到了。

  “尔等休要胡言!我得此玉玺,自然是要送还给陛下的。

  不过,在这之前,还要将董贼诛灭才行。”

  说罢,孙坚爱不释手的将玉玺放回到了木盒之中。

  “德谋,将玉玺收好,此事绝对不可外传!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

  孙坚点了点头,随后沉声说道 “其他诸侯也都陆续来到了洛阳城,咱们是时候跟他们会面了。”

  随后,孙坚便带着部下的人朝着其他诸侯的位置赶去。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武靖的缘故,原本历史上孙坚获得传国玉玺的时候,会被袁绍的探子发现。

  然而,此时的孙坚周围,根本就没有袁绍的探子,只有自己的亲卫。

  这只有一个解释,袁绍派在孙坚身边探子,已经在乱战之中被杀死了。

  如果按照这个剧情发展的话,孙坚说不定可以安安全全的带着传国玉玺回到长沙。

  但......

  ...

  夜晚,武靖军营内。

  或许是因为这一战再次击败了董卓的缘故,又或许是因为夺回了洛阳。

  此时的各路诸侯齐聚,笑声洋溢在军营各处。

  然而,武靖却没有跟他们一起饮酒作乐,而是回到了自己的营帐内。

  是武靖不合群吗?

  当然不是。

  因为武靖要见一个重要的人。

  当王明将一个造型华丽的木盒放到武靖面前时,饶是穿越而来的武靖,此时也有些小激动。

  将木盒缓缓打开,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武靖感觉到好像有一道金光闪过。

  木盒打开,一个造型古朴的的印玺出现在武靖面前。

  方圆四寸,上钮交五龙,正面刻着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八个字。

  在玉玺的一角,有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黄金补上的缺口。

  这就是当年王太后砸王莽砸出来的缺口。

  没错,武靖让王明办的事情,就是偷梁换柱,用假玉玺换出了真玉玺!

  两个玉玺几乎是七八分的相像,如果不是熟悉玉玺之人,根本就看不出区别。

  孙坚一个外臣,虽然知道玉玺的大概模样,但是并没有见到真正的玉玺,定然认不出玉玺的真伪。

  用假玉玺换真玉玺,这是武靖想出来的计策。

  现在太后有了,少帝有了,玉玺也有了。

  只要时机一到,三者同时现世,天下谁敢不从?

  戏志才看着武靖抚摸着传国玉玺的模样,眼中闪烁一丝微光。

  “主公此计这是?”

  武靖回过神来,看了看一旁的戏志才,随后将玉玺放回了木盒内。

  “很简单,偷梁换柱嘛,用一个假的玉玺换出来真的。” 武靖笑着说道

  戏志才略微沉思之后,露出一丝恍然之色。

  “主公这是要扶正少帝,树立正统?”

  武靖看了看戏志才,带着一丝佩服之色。

  “不错,就是要将少帝重新扶上皇位,以正大统!”

  “可是...主公,请恕属下之言,一旦主公如此做,只怕...主公心中之夙愿就无法达成了。” 戏志才皱着眉头说道

  武靖自然知道戏志才的意思,如果回去之后,武靖直接将少帝的事情公之于众。

  然后扶正大统,跟刘协对抗。

  这么一来,武靖这边就是天下正统,所有人都要以刘辩为尊。

  可是同样,若是如此,武靖就失去了争夺天下的机会。

  注定他只能当霍光。

  除非武靖谋反,将皇权推翻,另立新朝。

  可若是那样的话,武靖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董卓。

  天下诸侯必定群起而攻之,幽州军是强大,但还没有强大到这个地步。

  而且武靖的名声也就彻底的臭了,从此跟董卓一样,成为一个篡逆之辈。

  这不是武靖想要的。

  “军师之所想我懂,但是我之所想,军师却未明了。

  待时机成熟,军师自会知晓。”

  戏志才凝重的看着武靖,良久这才点了点头。

  不知道为什么,戏志才最近总觉得自己有些猜不透武靖,这跟之前可大不一样。

  在以前,无论武靖做什么,自己总能猜出个大概,并且给武靖提出最好的方案。

  可是最近这一两年,武靖总能做出一些出乎他意料的事情。

  比如,将少帝跟太后接到幽州。

  再比如,现在将传国玉玺偷梁换柱送到手。

  以及刚才武靖说的以后自会明了的事情,这都是戏志才猜不到的。

  如果武靖知道戏志才在为这些事情疑惑的话,那一定会笑出声来。

  这不是废话嘛,就算戏志才聪明绝顶,再厉害十倍,他也不可能比武靖这个后世人知道的更多。

  先知先觉,本来就如同降维打击一般的存在,人力根本无法阻挡。

  武靖没有在意戏志才的疑惑,而是将目光看向了王明。

  “子期,长安那边如何了?”

  “回主公,王越跟史阿已经前去打前站了,凭借咱们在长安城的打下的基础,再加上那数亿资产,相信他们一定可以快速站稳脚跟。”

  听到王明的话,武靖缓缓点了点头。

  “通知王越,短时间不要抛头露面,只需要站在幕后指挥即可。

  另外,你迅速绕路赶往长安,主持那边的大局。

  王越武力虽强,但这些事情并不擅长,还是要你去才行。

  但是有一点一定要记住,你二人熟人众多,一定不要让任何人发现你们的踪迹。

  有什么事情,就命令王二跟程二牛他们去办。”

  王明躬身说道 “是,属下铭记。只是....主公,我们...何时能够回到主公身边?”

  说这句话的时候,王明抬头看了看武靖,生怕他不高兴。

  算起来,王明在京城也有两三年了,跟武靖甚少见面,更多的只是书信往来。

  王明很有野心,他不甘心只当一个跑腿办事之人。

  如果能够回到武靖身边,自己一定可以爬得更高。

  王明是聪明人,他能够看得出来,自己的主公未来一定是不可限量。

  跟在他身边,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武靖笑了笑,拍了拍王明的肩膀。

  “放心吧,你跟我这么多年,又尽心尽力的为我办事,我不会亏待你的,同样,我也不会亏待那些替我办事的人。

  至于时间嘛...很快!最多一两年,你们应该就可以回到幽州了。”

  王明得到武靖的答复,脸上顿时露出喜色。

  “是,主公,属下一定尽心尽力为主公办事!属下告辞了。”

  说完,王明便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王明离开之后,武靖的脸色平复了下来,看不出任何表情。

  “主公,看来王明对主公很是忠心,而且为人机敏,此人可堪大用。”

  武靖闻言,并没有反驳,而是叹了口气说道 “王明这个人很聪明,懂得审时度势,办事也牢靠,确实可堪大用。

  不过嘛...就是有时候小聪明太多了。”

  戏志才笑了笑,知道武靖是因为刚才王明出言询问何时能够返回而对王明生气。

  王明此举,看似是希望能够尽快返回武靖身边侍奉。

  但实际上,恰恰就是这一点,暴露了王明内心的想法。

  他表忠心表的太片面了。

  “人无完人,有缺点的人才更容易掌控,用起来也更放心,不是吗?”

  武靖一愣,转过头看向了戏志才。

  二人四目相对,随后同时咧嘴一笑。

  再次回到座位上坐下,武靖收敛了神色。

  “对了,袁绍哪里可有消息传来?”

  戏志才摇了摇头。

  “没有,从诸侯会合到现在,袁绍那里一直没有动静,袁术那便也是一样。”

  武靖皱了皱眉头。

  “不对啊,按理来说,孙坚得到传国玉玺这种大事,袁绍跟袁术的探子应该第一时间禀报自家的主子才是,怎么可能到半夜了都没人禀报?

  难道是...”

  想到这里,武靖的心中冒出了一个想法。

  那就是袁绍跟袁术派去监视孙坚的人,已经战死了。

  探子战死,那就无人探查孙坚的情况,自然也就无人向袁绍禀报此事。

  “主公,或许是情况混乱,探子来不及禀报也说不定。

首节上一节371/6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