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 第179节

  由不得张让不疑惑。

  虽然现在可以买官,但是太守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买的。

  当然,以武靖现在的权势,买个太守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想要买渔阳太守,基本还是比较困难的。

  用数亿钱财,仅仅换一个太守官职,这着实有些不符。

  武靖微微笑道 “面见陛下之时,在下还想求陛下赦免恩师的罪责,到时候还希望张常侍能够相助一二。”

  听到武靖的话,张让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武靖的这个要求,这才符合这数亿钱财的价值,要不然张让还真有点拿不准武靖的想法。

  “原来如此,看来武校尉也是一个忠孝之人啊。也罢,我等与卢公本来也没有深仇大恨,既然如今武校尉想要救恩师出牢狱,咱家帮上一把也不是不可以。”

  “武靖多谢张常侍了!”

  “嗯,咱家也累了。”

  “既如此,那武靖便个告辞了。”

  “武校尉慢走”

  说完,武靖便离开了房内。

  看到武靖离去,张让赶忙关上房门,然后将箱子打开,仔仔细细的抚摸着一个个珠宝首饰。

  武靖走出庄园之后,回头看了看,脸上不禁露出一丝嘲讽。

  其实武靖表面上是求一个太守以及让卢植走出牢狱。

  实际上并非如此。

  或者说不只是如此。

  就算武靖不求请,皇甫嵩跟朱也会求情,到时候陛下依旧会赦免卢植的罪责。

  至于太守,就像张让说的,用数亿家财换取一个太守的职位,着实有些大财小用。

  这两点只不过是表象,武靖是要用这些钱堵住十常侍的口,让陛下封赏武靖的时候,这些人不要再旁边捣乱。

  这才是武靖最大的目的!

  要不是十常侍从中作梗,此时的武靖早就是中郎将了。

  现在封官,就算封一个杂号将军也不在话下。

  但是被十常侍这么一弄,武靖被逼无奈斩杀了屯骑校尉刘越,抵消了他一部分的战功。

  这就使得武靖无法得到杂号将军,最多也就是中郎将。

  顶多也就是加一个太守而已。

  可若是十常侍再次出言阻挠,导致陛下只是封赏了一个中郎将的官职,那武靖可就真的要难受死。

  空有中郎将的官职,而没有自己的地盘。

  这大汉马上就要天下大乱,对于有心争霸天下的武靖来说,这可是十分不利的事情。

  ...

  回到驿站,武靖将此事跟戏志才说明了一番。

  随后二人又讨论了一些其他事情,最后便各自回房了。

  第三天,武靖哪里也没有去,只是静静的在驿馆内等待。

  明天就是决定武靖未来发展的时刻,他现在要静心养神,以应对明日的朝堂。

  就像卢植说的,朝堂不是外面,一句话也不能说错。

第222章 面见陛下,武靖封中郎将

  皇宫,后花园。

  此时的张让跟赵忠正陪着刘宏以及数位妃子赏花。

  游玩了一会之后,刘宏便来到了亭子里休息。

  “阿父,明日便要召见皇甫嵩、朱以及武靖受封,皇甫嵩跟朱朕已经想好了如何封赏。倒是这个武靖,该如何封赏,朕却是有些犹豫啊。”

  一旁的赵忠说道 “陛下贵为大汉天子,如何封赏还不是陛下一句话的事嘛。”

  刘宏笑了笑说道 “阿母所言有理,不过,话虽如此,还需要好生应对才是,不能寒了我大汉将士的心啊。”

  随后,刘宏看了看一旁的张让说道 “阿父,汝可有什么建议?”

  张让顿了顿说道 “陛下,奴婢以为,那武靖扫平黄巾功高卓著,若只是封一个中郎将只怕是不足以表彰功勋。但若是过高的官职,又怕他一个少年担当不起,故而,奴婢有一言,还请陛下思量。”

  “哦?阿父有何建议,尽管道来。”

  “诺,奴婢以为,可以分出一部分战功,给那武靖之父。听闻在剿灭渔阳黄巾之时,武靖之父武越也是功劳不小,恰逢此时渔阳太守、郡丞、郡尉皆被黄巾斩杀,不如就任命武越为渔阳太守如何?”

  刘宏听后,想了想说道 “也好,如此一来,既能够分化武靖之战功,他还不会对此有微词。嗯...甚好!可是武靖该封赏何官职呢?”

  张让笑了笑说道 “陛下,奴婢以为,可以封武靖为护乌桓中郎将,兼上谷郡太守一职。”

  “这...”

  张让的话一说完,一旁的赵忠顿时面色愕然的看着张让。

  而张让则是隐晦的给赵忠使了一个眼色。

  赵忠看到之后,顿时不再说什么。

  倒是刘宏皱着眉头说道 “护乌桓中郎将?我大汉多年之前便将此官职换成护乌桓校尉,为何此时又要重立此官职?”

  “陛下,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当初撤中郎将,改为校尉之时,那乌桓还较为羸弱,对我大汉也较为遵从,根本不似现如今的这般猖狂。

  那武靖应对乌桓骑兵素有经验,让他来担任护乌桓中郎将,正好可以看住北方乌桓,至于上谷郡太守一职,这护乌桓校尉的驻扎地点便是上谷郡。

  既然武靖已然担任了护乌桓中郎将,那么正好可以兼任上谷太守,这也方便其招募兵士,为陛下解除幽州的乌桓之患啊。”

  刘宏听后,不由暗自点了点头。

  “好,此言甚善!派他去看守北方乌桓,那是再合适不过了。既如此,那就按照阿父的意见,封武靖为护乌桓中郎将,兼任上谷郡太守一职。”

  “陛下圣明”

  ...

  公元184年,12月25日。

  京城,大殿内。

  “宣皇甫嵩、朱、武靖觐见!”

  随着太监一声大喊,皇甫嵩、朱跟武靖三人来到大殿内。

  走到了大殿中间,朝着皇帝行礼。

  “臣皇甫嵩、朱、武靖,拜见陛下!”

  “平身”

  “谢陛下!”

  武靖起身之后,听从了卢植的话,一直低着头,不敢随意张望。

  刘宏看着大点中间的武靖,脸上不由露出一丝满意之色。

  “汝便是武靖?”

  武靖赶忙拱手说道 “回陛下,正是。”

  “来来来,上前让朕好好看看这个13岁就大破乌桓骑兵,扫平黄巾之乱的少年郎。”

  “诺”

  回应之后,武靖上前数步。

  随后缓缓抬起了头。

  此时的武靖这才真正的看清了汉灵帝刘宏。

  此人瘦长脸,丹凤目,若不是太过瘦弱的话,应该还是很帅的。

  “好,果然丰神俊逸,不错!”

  “谢陛下夸赞。”

  “嗯”

  武靖后退几步,再次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随后,刘宏示意一旁的张让宣读旨意。

  “奉,天承运,大汉皇帝诏,曰:皇甫嵩、朱、武靖剿灭黄巾,护我大汉河山有功。特封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冀州牧,槐里侯。封朱为右车骑将军,钱塘侯。封武靖为护乌桓中郎将,上谷太守。渔阳犷平县令武越,扫平渔阳黄巾有功,特封为渔阳太守。豫州刺史王允剿贼有功,封御史中丞,都亭侯。骑都尉曹操协助斩杀黄巾有功,封曹操为济南相。骑都尉关羽剿灭贼寇有功,封关羽为护乌桓校尉。钦此!”

  ...

  此圣旨一出,朝堂顿时议论纷纷。

  他们奇怪的是皇帝居然重启了护乌桓中郎将这个官职。

  而武靖同样惊讶。

  本来他以为只是封一个北中郎将,结果万万没想到,居然封了个护乌桓中郎将。

  北中郎将跟护乌桓中郎将看似没有太多的差别,但是实际上确实天差地别。

  武靖得到了护乌桓中郎将的官职,一旦北方的乌桓有风吹草动,那么他就可以直接对北方乌桓出兵。

  而且山高皇帝远,再加上一个上谷太守的官职,武靖此时俨然是一个小型诸侯了。

  “臣等谢恩!”

  三人纷纷跪地谢恩。

  就在这时,武靖忽然出声说道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刘宏微微一愣。

  “哦?武中郎将有本奏?这倒是稀奇,有何事,快快道来。”

  “诺,启禀陛下,臣的恩师卢植,因为作战不力被陛下押入大牢,此时黄巾之乱已解,臣恳请陛下赦免恩师罪责!”

  在场的文武百官听到武靖的话之后,纷纷露出一丝敬佩之色。

  一旁的皇甫嵩跟朱听到武靖的话,立刻跟着附和,请求皇帝赦免卢植的罪责。

  刘宏听后,点了点头说道 “既如此,那便赦免卢植的罪责,官复原职。”

  随后示意一旁的赵忠念下一道旨意。

  “奉,天承运,大汉皇帝诏,曰:黄巾之乱解除,大汉转危为安,朕上表天意,大赦天下!凡是死刑以下囚犯,皆无罪释放。死刑罪犯,轻者改为无期牢狱,重者延后一年问斩。钦此!”

  “陛下圣明!”

  随后,刘宏躺在龙椅上,朝着众人挥了挥手。

首节上一节179/6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