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 第344节

小生藕官指与了蛐烟。

大花面葵官送了湘云。

小花面豆官送了宝琴。

老外艾官,以及老旦茄官则是被黛玉讨了去。

当下各得其所,就如倦鸟出笼,每日园中游戏。

众人皆知这些女戏子从来都没有当过什么丫鬟,针黹之类的事务,更是一窍不通,也不太惯使用,皆不大责备,只是养在家中多吃一口饭,也没有太大的麻烦。

似她们这般顶尖权势人家,倒是不缺少这么一口饭吃的。

其中或有一二个略微已然知道人情世故和世间道理的人物,心中便是发愁。

她们琢磨着自己现在脱离了戏班子,不需要表演卖唱营生,又没有其他营生的谋略和本事,将来若是年迈了,恐无什么顺应世事和谋生的技巧,亦将自己之前学习来的唱戏本领丢弃,便随着家中的女眷们,学起针黹纺绩女工诸务。

.......

神京,芸府内。

黛玉等人在得知了此事之后,也是略作安排,将一切的事情都安排的比较得体。

只是贾芸最近公务繁忙,不能够随同她们玩乐。

几乎都是早出晚归,大多半的时辰,都要在朝廷里面随着皇帝与其他文武大臣们为太上皇、老太妃守灵之类事情,不得空闲。

黛玉也能够理解此事,国家大事,身为一品大官,岂能推卸责任,不去认真对待?

况且,黛玉身子越大,也便是越发不容易活动,也就只能够顺其自然,静观其变,安心养胎。

.......

又一日,此日正是朝中大祭时,贾母等人便是要五更天的时候,便去了宫中,先到下处用些点心小食,饱了肚子后,然后按照各自的品级顺序入朝吊唁。

其中卜老太太也是要跟着去的。

卜老太太乃是贾芸的生母,他领着芸府的一众人,与贾母等人差不多同道而去。

惟独黛玉等几个人没有去,其他人能去的都去了。

众人早膳已毕,方退至下处,用过早饭,略歇片刻,复入朝待中晚二祭完毕,方出至下处歇息,用过晚饭方回家。

如此敲锣打鼓,灵堂吊唁,事务之繁琐,超乎常人的理解和想象。

以及各处的一些规矩,一应都需要准备,更是麻烦的很。

可巧这下处乃是一个都中大官的家庙,里面有出家的比丘尼姑焚香礼佛修行,房舍不仅仅极多,而且极素净。

东西二院,荣国府和芸府众人便是共同出资,多以芸府多出,荣国府少出,租下了这东边的院子。

北静王府则是赁了西边儿的院子。

太妃、少妃每日宴息,见贾母等人都在东院居住,彼此同出同入,都有照应。

外面细事则是更不消细述。

.........

而在大观园中,也是生出了不少的事情。

因贾母、王夫人等人天天不在家内活动,没有了主子的管教,丫鬟们便是越发的放肆了。

探春也因为贾芸的安排,时常需要去与宫中的元妃沟通,寻觅一个好机会去相见,既不能够惹人太关注,又不能够太突兀,必须要讲求一个时机才可。

于是,府中的一切就变得越发混乱了。

宫中的葬礼如期举办,举办完毕之后,众人又还要送灵去陵墓所在的位置,途中经过,大略需要至少一个月的时间方才能够回来,府中的各丫鬟、婆子们皆得了闲空,便是可以放肆在园中游玩。

之前探春又将梨香院内服侍伺候人的众婆子一概撤回,并散在了这个大观园内听候使唤。

一时间,之前原本荣国府内活动的人就多,现在又突然多了那么几十个人,也就更显得热闹了。

只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人一旦多了起来,其中的利益纠葛和各种麻烦,也便是极多的。

摩擦,冲突,以及各样的麻烦也就紧随而至。

荣国府的老人们因为多年的交情,相处起来,尚且还算和气的。

可那些分配落脚的女戏子们却是不同。

因文官等一干人,乃是戏子出身,想那女戏子素来娇气贵气的很,心比天高。

或是因为自身的心性高傲,不把旁人放在眼中,趾高气昂地以为自己小姐姑娘的身份地位。

或是因为觉着自己身后有着主子的撑腰,落在各房主子屋子里面当丫鬟,便是要倚势凌下,欺负荣国府内的老人,显得自己高人一等。

或是因为家中的待遇不行,拣衣挑食的,挑剔的不行。

或是因为彼此之间不对付,话不投机半句多,心气又大,肝火一怒,便是起了这口角锋芒。

这些丫鬟和婆子们从来都是被主子们呼来喝去,时常呵斥,偶尔还会被打骂,身处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物质无法满足,精神更无法满足,久而久之,心中的怨气和怒气,乃至于脾气就变得极大。

她们不敢对主子和姑娘们使威风,可是在众人眼中与自己平等的女戏子,凭什么能够欺负到她们的头顶上来?

更何况,这些人就没有一个省油的灯,大概不安分守理者多,多数都是些胡搅蛮缠、不讲道理的狠角色居多。

三五个女人,尤其是丫鬟婆子们聚集在一起,闹哄哄,没有一个安静的时候。

那些戏子也不惯着这些人。

她们在戏班子时,戏班子的掌柜需要她们来赚钱,自然是百依百顺,百般讨好,说些好话。

而今她们成了丫鬟,自然不习惯和不知道什么是丫鬟,也学不会当这个丫鬟。

因此,众婆子与女戏子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心头无不对这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女戏子们眼眸含怨心怒,只是碍于这些女戏子背后的主子们,口中却不太敢去与她们分争罢了。

如今散了这个戏班子,大家称了心愿,觉着快意。

也有丢开手的。

也有心地狭窄犹怀旧怨的。

因贾母将众人皆分在各房名下,众人都知道打狗还要看主子的道理,也不敢去找她们的麻烦。

第645章 清明祭祀

荣国府内的矛盾就好似种下了那么一颗种子,或许将来会有那么发芽的一天。

而这一切都与贾芸好似没有太大的关系。

贾芸对于这些小事情并无太多的兴趣,只是偶尔会从香菱等人处略微了解荣国府内的变动罢了。

时光匆匆,转眼太上皇和老太妃的葬礼,也就完毕,事情也多半回到了正轨当中。

仲春与暮春之交,气清景明,每年一度的清明祭祀先祖的日子就到了。

每逢清明节日,朝廷里面的官员们也会休假,返回家中祭祀先祖,烧纸祈福。

自从宁国府的贾珍死了之后,贾芸便是顺利地从贾珍手中接过了贾族族长的位置,成为了整个大家族公认的贾府大族长。

平日里面贾芸对待自家出身的少年族人,但凡想要求取功名,有上进心和些许能耐的,便是会将其运作入了朝廷为官。

虽说上三品的官位,贾芸运作不得,但是,下九流的芝麻官儿,他还是可以操作的。

贾芸不仅仅是照顾自家的子弟,便是连带着四大家族贾史王薛,各大家族内一些郁郁不得志,类似于以前柳湘莲那样的小人物,但凡贾芸觉着此人未来能够成就一番气候的人物,他都会为其安排官位,入朝为官。

一人显荣,家族众人皆是荣华富贵,颇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实模板。

一时间,贾芸在族内的声望也是日益威隆,成为了众望所归的贾族大族长。

即便是之前那些贾族内部的老人,觉着贾芸辈份不够的人们,面对贾芸如今的快速崛起,以及恩惠族中子弟的恩德行为,也是紧闭嘴巴,心中对于贾芸充满了无限的感情之情。

毕竟,若是没有贾芸的提拔和安排,他们这些同门旁支出身的庶子,几乎是无法沾到主脉荣光的,众人又如何能够得到一个好的前途和未来呢?

此刻的贾芸身为而今贾族的大族长,值此清明时节,必定是要在这个时候起到关键带头作用的。

于是,贾芸便是吩咐了下面的众人,将所有的事情都要下细去安排。

祭祀先祖的事情,不能够马虎和大意。

古人最为看重此等事情,得了贾芸的吩咐,下面的众人也是开始张罗了起来,所需要纸钱,香烛,经幡等等,皆为即将到来的祭祖预备着。

待那日到时,贾芸先是带着族内的众人,去了芸府内的祖宗祠堂祭祀。

随行的人有贾赦、贾政、贾琏、贾环、贾兰....

一大群人先是跟着贾芸去祖宗祠堂内祭祀了一下先祖的牌位和英灵。

各自说了一些场面话语,彰显出大家族的规矩和富贵。

后又因为家中有族老死了,贾芸等人也便是要去的。

盖因为贾族的众人死了之后,都会在家中举办丧事儿,再送去铁槛寺,停灵祭奠,等待时机再送回金陵祖坟破土安葬。

之前的贾瑞死了,便是这么一个流程。

贾芸乃是族内的大族长,贾族的长辈先逝,他自然是需要去过问的。

他遂去叮嘱贾琏等人,忙去备下了年例祭祀需要的东西,便是匆匆带领家族里面的小辈们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去往铁槛寺祭祀先祖灵柩,为死去的先祖长辈烧纸。

而荣国府的贾政、贾赦等人也同族中几人各办祭祀前往,却并未与贾芸等人同去。

宝玉则是因为最近这些日子生了病,沾染了风寒,躺在床上,身体也还没有大好痊愈,因此也就不能够跟随着贾芸等人一道铁槛寺过去祭祀,故而整个清明的祭祀活动,他就没有参与其中。

待这一切都忙碌完毕之后,贾芸这才返回家中。

数月以来,不是忙碌着宫里面的事情,就是忙碌着外面的那些事情,当真是让人片刻都不得空闲。

现在的贾芸忙碌了这些周遭的事情后,这才得了喘息和空闲,也才能够有时间陪着黛玉等人闲乐。

用过了晚饭后,众人也还没有入睡。

香菱见状,笑着说:“今儿的天气甚好,我们且出去逛一逛,走一走,省得刚刚丢下粥碗就去入睡,将体内的食物存在肚子里面不消化,多长了身上的肥肉,也不利于自身的健康不是?”

贾芸听了香菱这么一说,也是点点头,应了下来。

下一刻,贾芸就看向旁边的黛玉,说:“夫人,要不要一道出去?”

黛玉闻言也是错愕不已,没有想到贾芸会邀请自己一道过去。

只是当黛玉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肚子后,心中就不大愿意出门去活动了,便是笑说着:“夫君,依我看来,今儿我还是算了吧。我这挺着一个大肚子的出去活动,也不太方便,还是你们去吧,免得到时候遇到什么事情,倒也是麻烦的。”

见到黛玉碍于身子,不愿意一道同去,贾芸也就没有多劝,而是说:“那也好,夫人就在屋子里面稍微活动,若是累了,就早些入睡,以免的累了身子,影响了胎气。”

黛玉笑了笑:“夫君,我那里有那么的娇气,你们只管去就是,我这里你们倒是不必担心的,我心中自是省得,也会注意的。”

说罢,就见到黛玉看向身旁伺候着的紫鹃,继续说道:“紫鹃,扶我回去吧!”

见到黛玉想要起身,紫鹃立刻上前去小心搀扶,小心伺候着黛玉离去了。

贾芸对于紫鹃这个丫鬟是放心的,因此,也没有去多问。

接下来贾芸就领着一众夫人们去了旁边荣国府内的大观园游玩儿。

宝玉的身子今儿也大略好了不少,在麝月的劝说下,也便是杵着手杖,从屋子里面出来走走,活动活动身体。

贾芸走到桥头时,便是看到了远处活动的宝玉,笑说:“快看,是宝玉。”

听了贾芸的话语,众人忙转身看向宝玉所在的位置,与宝玉打招呼。

“宝玉,宝玉,这里,这里.....”

首节上一节344/3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