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第11节

  陈慕武礼貌拒绝着,同时脚下的步伐也没有停歇。

  “那怎么是麻烦呢,您要是坐咱的车,保证安安稳稳地把您送到目的地.”

  “还是算了,我不习惯高高在上地坐在上面,让你在前面跑,感觉像是在奴役人一样.”

  陈慕武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这位爷,您多心了!这怎么能是奴役人,分明就是帮衬人!您想啊,您花几个钱坐车,就能舒舒服服地到目的地,而我靠卖力气挣您几个车钱,今天收工回家,就能让一家老小吃上一顿饱饭。

  这是两全其美的事儿,是件好事儿呀!”

  听着这个车夫的话,陈慕武仔细想了想,似乎也有点道理儿。

  自己总是想着人人平等的那一套圣母观念,却不曾站在车夫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眼前这个精壮的汉子,就指望着靠一膀子力气来赚钱生存,如果人人都像他刚刚那么想,那么这帮人估计也活不下去了。

  “好,那我今天就坐你的洋车一次!”

  “哎,这就对了,这位爷,您上车.”

  车夫停下脚步,放下扶手,让出身子,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陈慕武却没有上车的意思,他把手里的行李箱、公文包还有那包袱冬笋放到了座椅上,然后对车夫摆了摆手:“走吧,你拉着行李,我跟一起走.”

  “这位爷,您这是不是瞧不起我?”他的一番话却让车夫挑了眼,“您到四九城里打听打听,谁不知道我祥子的车,拉的是又快又稳,哪有让客人跟我一起跑的道理?您老快上车吧!”

  被逼到这里,陈慕武没办法,只能顺从车夫的意思,抬脚乖乖坐到了洋车上。

  不过这个车夫刚才说自己叫什么名字?祥子?

  “爷,咱去哪儿?”

  既然已经上了洋车,陈慕武就想着先不去邶大,而是去大哥的朋友家,把东西送过去。

  之所以刚才他不去,是因为他自己能找到邶大,却找不到大哥朋友的家。

  “我看看,地安门儿内东板桥儿胡同儿五十号儿,去这儿.”

  陈慕武从西服内兜摸出来一张小纸条,读出来上面写着的地址。

  为了怕这个车夫欺生宰客,他还故意用的是带着儿化音的普通话。

  “得嘞,咱这就出发!”车夫抄起洋车,摆好了姿势,“这位爷,您的邶京话说的不错,但咱知道,您肯定不是本地人.”

  “……你是怎么知道的?”

  “因为咱们邶京人管地安门就叫地安门,后面不加儿那个音!”

  得,到头来还是露了怯!

  坐在车上的陈慕武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地害起了臊,好在这个车夫看不见。

  *****

  【1】笔者注:此处可参考“罗文干案”和“彭允彝”的百科词条,简单言之主要是因为直系军阀中曹锟和吴佩孚对权利的争夺而产生的的内斗,城门失火,殃及到了邶大这条池鱼。

第23章 23一个有用的消息

  如果在地图上看,从陈慕武所在地到他的目的地,最短的一条路是从南向北的一条直线。

  但这个叫祥子的洋车夫,却没选择那么走,而是掉头从正阳门进入内城,沿着千步廊向北,走到紫禁城之后再沿着内皇城的城墙根儿往北跑。

  之所以这样舍近求远,是因为地图上的那条直线会穿过一片禁区,也就是那个臭名昭著的东交民巷。

  头上缠着红布的印度锡克兵,海话里面叫他们“红头阿三”,把守在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各个出口,严格控制着华人的进出。

  洋车夫们为了不给自己多找麻烦,干脆就约定俗成地绕过这片地方。

  陈慕武并不知道其中的内情,还以为是祥子要带自己近距离地参观一下以前的皇家禁地。

  但知道了又能如何?依照他现在的能力,根本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屈辱的现状,也只能发发牢骚,让自己徒增烦恼,还不如欣赏一下着皇家的宫闱。

  陈慕武发现此时的故宫宫墙并没有后来看到的那么颜色艳丽,红色上蒙上个一层灰色,还有不少地方都出现了破败坍圮的迹象。

  退位了十年之后,看来皇帝家里也不好过啊!

  后世邶京出租车司机的嘴碎程度,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一脉相承自如今的洋车车夫,自从上车伊始,祥子就开始喋喋不休地和陈慕武搭着闲话:“这位爷……”

  “,不要再总是‘这位爷’‘这位爷’这么叫了,听着不舒服。

  现在都已经五族共和十年了,大家人人平等,叫我先生就可以.”

  “好的,先生,五族共和,人人平等,话虽是这么说,可您看前清朝的这位小皇上,不还是在这深宫大院里住得好好的么!”

  陈慕武算算时间,现在吴佩孚和曹锟的风头正盛,冯焕章还处在潜龙勿用的时期,没有在景山上架大炮对着皇宫打的勇气。

  看来这小皇帝在皇宫里,还能再过上一两年安生的日子。

  “民有《优待清室条例》,不但让这个小皇上住在皇宫,每年还给他们内务府拨一大笔款子呢!”

  “这位耶……先生,您是不知道,这几年打仗打的,政府都自己都没钱了,又哪儿还有钱给小皇上呢?去年十二月,小皇上娶娘娘,听说只给了娘家一万两白银的彩礼。

  咱家世世代代都活在这四九城里,头一回见到皇上娶媳妇这么寒酸!”

  说到这里,祥子突然回过头,走又看了看四下无人,这才小声对陈慕武继续说道:“听说就这一万两白银,都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来历,是小皇上派人偷偷把皇宫里的宝贝拿出宫外卖钱换来的!”

  ?这倒是一个有用的信息。

  陈慕武知道清末这一百年的乱世里,不少国宝都流失海外。

  除了挨千刀的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之外,还有许多都是从清宫内院流出去的珍品,而那个长大成人的小皇上,无疑就是最大的罪魁祸首。

  陈慕武觉得,趁现在这个机会,自己是不是可以浑水摸鱼几件国宝,让它们躲开乱世的硝烟战火,等到海晏河清之后,再把这些国宝重新交还到它们应该在的地方?

  “哦?你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他不露声色地问道,听祥子的语气,感觉关于这件事,他还知道更多的内幕。

  “我有一天早上,天还没亮的时候,在东交民巷拉过一个洋人,按照他的指示七拐八拐地跑到一个地方,然后就看到出门欢迎他的,好像是几个公公打扮的人。

  “一开始我还没想太多,可后来听到风言风语,说皇上为了结婚,把皇宫里的不少好东西都卖给了洋人,这才把两件事情联系到了一起。

  “要说这小皇上还真不知好歹,老祖宗的东西,买给咱中人也就罢了,为什么非要卖给那些不和咱同文同种的洋人!”

  祥子语气里带着义愤填膺。

  “祥子,我问你,那个洋人带你去的地方,还有印象吗?”

  “怎么着?先生,您也对皇宫里的宝贝感兴趣?”

  “嗯哼.”

  陈慕武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

  “这可难办了,一是时间过得有点久远,我记不太清,二是现在小皇上已经结了婚,不知道他们还卖不卖。

  不如这样,您留给我一个地址,我这几天再去东交民巷那边碰碰运气,如果再有人去那个地方,我就第一时间通知您.”

  “就到我今天去的这个地方就行.”

  “好嘞!”

  言谈话语间,陈慕武坐的洋车已经从南到北过了紫禁城也过了景山,很快就到了他报给祥子地址上的东板桥胡同。

  “四十八,四十九,五十,先生,这就是东板桥儿五十号,我们到地方了.”

  “多少钱?”

  “您给三毛就行.”

  陈慕武摸出三枚小银毫,想了想又多掏出一枚,交到祥子手上:“你一有消息,就立刻来这里通知我,如果我不在的话,就告诉别人,说祥子来找过陈慕武.”

  “得嘞!您就擎好儿吧!”

  ……

  陈慕武拿好随身携带的行李下了车,敲响了这处四合院的大门。

  “来啦来啦!”院子内传来了一位妇人的声音。

  不久的工夫,吱扭地一声响,门开了。

  “请问这里是马幼渔先生家吗?”

  “对,没错,就是这里,你就是汉臣吧?怎么今天才到?快进来快进来,把行李给我!”

  “多谢夫人,这是我大哥让我带的冬笋,一点薄礼,不成敬意!”

  “,咱们两家的关系,还客气什么啊!你大哥可能没跟你说过,我娘家也姓陈,从那边论,咱们还是远房亲戚呢!叫什么夫人哪,叫嫂子!小巽,小珏,快过来叫人.”

  从屋子里跑出来两个小男孩,看到院子里站着一个陌生人,其中一个害羞地躲到了自己妈妈身后,另一个则大大方方地叫了一句“哥哥好”。

  把行李放到主人家早就为他收拾出来的一间客房,刚刚的那个妇人又敲门请他去前厅喝茶。

  “大嫂,马幼渔先生呢?”

  “他呀,一大早就被人叫到学校去开会了,说是要挽留蔡校长,不让他辞职.”

  “原来如此,”陈慕武放下茶杯,“那我也去邶大走一趟吧,看看那边到底什么情况.”

  事关他此次邶京之行是否白跑一趟的大事,陈慕武不得不上心。

  谢谢大家两个礼拜以来的一路陪伴,那个啥,这星期日就要上试水推荐了。

  如果可以的话,请大家尽量追书,如果想养肥的,希望也能每天点开最新章节30秒,停留在最新章节30秒才算是一个追读,或者是每天点开自动阅读几分钟。

  谢谢!

  另外,最近单机的有点痛苦,希望大家多发本章说、书评等等,给我一个信号,告诉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再次感谢。

第24章 24与胡适初次相见

  此时的邶京城内还没有任何的高楼大厦,和一百年之后相比,天际线一下子就低了许多。

  景山就是整座城里的最高点,只要把景山设为参照物,那么寻找起在它旁边的邶大来就很容易了。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打听,用不到十分钟,陈慕武就从东板桥胡同找到了邶大的一个侧门。

  “劳驾,我想进学校里找胡适之教授.”

  他向现在校门口的校警递上了胡适写给他的亲笔信,用以证明自己的身份。

  “胡教授的办公室在二楼哲学系,”校警指了指学校最南边的那座红楼,“不过,他现在更可能在一楼的大会议室里.”

  “多谢.”

  陈慕武脚踩在煤渣铺就的操场上,操场另一边传来了沸沸扬扬的声音,竖起耳朵仔细一听,还能听到学生们“驱彭拥蔡”的口号。

  走进红楼的大门,陈慕武在不远处就听到了一阵阵鼎沸而激烈的话语声,想必声音的来源就是校警所说的那个大会议室了。

  他转念一想,如此出风头的场合,定然少不了胡适的身影。

  于是陈慕武干脆也不去二楼的哲学系教授办公室碰运气,而是直接走到了大会议室的门外。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

  他在门外静静地伫立了一会儿,就已经总结出了会议室中众人的三种观点。

  有人说要不惜一切代价来挽留蔡校长;有的人则说顺其自然,蔡校长走后,我们再选出一个新的校长就是了,听说林长民早就有意邶大校长一职;还有的人介于两者之间,说不妨静观其变,再等等看,事情也许就会出现转机。

首节上一节11/3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