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418节

“好!是个汉子,如果你不想王爷白白牺牲,就好好活下去,带着你的家人好好的活下去,让王爷在天之灵能够安息!不要让你爹的悲剧再次发生!”

“所有人!向大唐王爷和张瘸子敬礼!”政委再次大吼了一声。

“唰”的一声,所有的士兵都立正,敬礼!

张狗蛋也笨拙的学着他们敬了一个全新的军礼,周围普通的百姓则是默默的向着李元嘉遗体的方向弯腰鞠躬!

当敬礼结束,政委让人做了一个担架,然后亲自和几个人轻轻的将李元嘉的遗体从泥土里挖出来,然后将他的脸上擦洗干净,放到担架上。而另外的村民则是过去帮张狗蛋收敛他爹的遗体。

“团长……我们……回家!”政委强忍了许久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

八名战士红着眼眶,将担架扛上肩膀抬着他向外面走去。

这个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从秦岭向着长安城传递。

当李恪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懵了。

他的大脑都是空的,李元嘉牺牲了?这个历史上活到七十岁才去世,在如今不到20岁的年纪牺牲了?!

李恪整个人沉默了,他为大唐带来了无数的改变,他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但李恪从未想到,一个如此亲近的人因为他的出现,命运发生了如此重大的改变。

他再次感受到了一份沉重,感觉到了一份重担。

曾经他只是想用各种政策让这个世界的大唐百姓能够过的更好,但现在,李恪突然感觉到了压力和重量。

他感受到了上辈子那无数先烈所遇到的境况改革,是要死人的。

李恪第一次明白了这句话的沉重,他作为一个掌权者,他可以轻飘飘的一句话去做一件事。但如果这件事出了错,那可以预见的是,无数人将会因此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连李元嘉这样的王爷都无法承受这样的后果,那无数广大的普通百姓呢?他们能承受吗?

第1041章 朕来

李世民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没有李恪那么心情沉重,但他的感官同样很复杂,说起来可笑,抛开那些夭折和死于斗争的兄弟,李元嘉居然是第一个可以说死的重于泰山,死的充满荣誉的兄弟。

他的感官很奇怪,他跟李元嘉谈不上什么感情,毕竟都没有怎么好好相处过怎么可能有感情,但当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世民依然有一种难言的悲伤。

毕竟这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更重要的是,他死的让人充满尊敬,这样的人,哪怕是一个无关之人也总会让人觉得心情沉痛。

他是大唐的烈士。

“李恪那边怎么样?情绪如何?”李世民看着常林问道。

“殿下很难过。”常林轻声开口道。

“是啊,就像是我曾经跟他说过的,这也算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但愿他不会将这些罪责归罪于自己身上。”

“命令礼部、军部做好相关治丧准备,差遣三千御林军前往回龙乡,李元嘉遗体就地火化,用大唐礼仪接李元嘉骨灰返回长安,择日以军礼下葬大唐国家烈士陵园。”李世民直接开口道。

“陛下,不陪葬献陵吗?”常林轻声问道。

献陵是李渊的陵寝,像是李元嘉他们这些逝世之后,一般都是要陪葬献陵的,包括李孝恭、李道宗这些大概率都是陪葬献陵。

“不,他作为大唐第一个牺牲的烈士身份的皇亲贵族,当为天下表率。李恪立大唐国家烈士陵园,何尝不是一种城门立木,而李元嘉为国牺牲,理应以最高荣誉进入大唐国家烈士陵园,接受万民敬仰。”

“而那些没有做出功绩的才陪葬进入献陵。”李世民语气平静,淡淡的开口道。

“是。”常林默默的开口道。

“这等手段说穿了也是政治手段,从第三方的角度来看,很脏。暂时还是我来经手吧,李恪现在还太嫩了。”李世民目光深邃的开口道。

“是。”常林默默的答应了一声,“臣立刻去宣旨。”

“结束之后,顺便将李恪叫来,另外,关于李元嘉的封赏你可以咨询一下李恪的意见。”李世民开口道,“另外……让长乐去看看他吧,这个时候朕也不太适合出面。”

“是。”

随着李世民的诏书,李元嘉作为烈士牺牲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朝堂和所有的宗室,这个消息可以说是震惊了所有人,大唐死了一位王爷,而是以这样的方式牺牲,前所未有的方式。

所有人的感官都很奇怪,至少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不管表面上如何,但是内心肯定会觉得不值,为了一个百姓的孩子,死了一个王爷。

这是王爷啊!贵族啊!至少大部分贵族人心里肯定是这么想的。

也许李元嘉的家室也是这么想的。

但事情已经发生了,这种事情大家心里怎么想都不会有人说出来,而李世民的诏书下达的也是非常的及时,三千御林军第一时间骑马出发前往回龙乡,以这个天气,遗体放不了太久,而当地也不可能找的到冰块。

所以让家属见一面也不现实。

接到常林的通知,虽然震惊于这个消息,但相较于非常陌生的十一叔,长乐自然是更担心自己的三哥,她深怕三哥从此一蹶不振,那么意气风发的三哥。

等长乐赶到秦王庄的时候,李恪确实是有些茶饭不思,一个人呆坐在秦王庄的湖边,旁边放着的钓竿不知道什么时候被鱼拖进了池塘里面他都没有发现。

远处的杨安宁她们都是满脸担心的看着。

“见过长乐公主殿下。”几个人看到长乐赶忙都行礼道。

“几位嫂嫂免礼,长乐见过几位嫂嫂,三嫂呢?”长乐轻声开口道。

“在衙门,这个时间也并不是休息时间,王妃估计赶不回来。”杨安宁轻声开口道。

“三哥,怎么样?”长乐犹豫了一下问到。

“有点魂不守舍,从得到消息就这个样子,显然他很自责。”杨安宁轻声开口道。

“我去看看。”长乐轻声开口道。

杨安宁她们都纷纷点点头,并没有跟上去。

长乐咬了咬嘴唇这才走向了自己的三哥,说实话,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说三哥,如果是小时候,她还是撒个娇,不知道父皇为什么让她来而不是晋阳。

“三哥。”走到李恪身边,显然陷入沉思的李恪都没有发现她的到来,长乐不得不开口喊道。

李恪抬起头看到长乐,瞬间就明白了她的来意,苦笑着摇摇头道:“坐,三哥没事。”

“三哥,你这可不是没事的状态。”长乐轻声开口道。

“嗯,就是一些难以接受,虽然我一直跟他们说,身为大唐军人,最大的责任就是守护大唐,守护大唐百姓。但真当有人因我而牺牲的时候,依然感觉到一种难言的悲痛,我才明白,这件事没有那么容易的。”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旁人是永远无法感受亲人的悲痛,我在想那些为国捐躯的大唐士兵,他们的父母该有多痛。而他们很多人都仅仅是因为我的一句话。”李恪叹了口气道。

“三哥,如果不是你,大唐对外战争死的人会更多!不管是将来面对吐蕃、面对西域、面对薛延陀,有些仗一定要打,而打仗没有不死人的。”长乐斩钉截铁的开口道。

“连我这个半路成为行伍军人的都懂,主持大唐军制改革的三哥你肯定比我更加清楚。”

“对啊,道理谁都懂,但能够不受情绪影响的又有几人?你说如果没有我的话,十一叔可以活到七八十岁,儿孙满堂呢。”李恪苦笑了一声。

“三哥,你说笑了,哪有人可以预测自己的命运,也许这就是十一叔的命运。”长乐认真的开口道。

听到长乐的话,李恪没有安慰之感,只是再次苦笑一声,问题……他真的可以啊。如果不是知道李元嘉未来可以活到七十岁,不知道这些消息,李恪确实也许不会这么难受。

第1042章 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刚刚坐在那里的李恪思考了许多,李元嘉的事情让他陡然意识到,他对大唐改变的已经太多太多,对于一千多年后的历史改变的就更多了。

也许很多人再也不会出现,也许会有许多新的人才出现。

最简单的,李元嘉如此早的牺牲,他现在可只有一个儿子,长子李训早夭,次子李谊才刚刚不到两岁,他后面本应该有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也不可能出生了。

而这些儿子的子孙后辈呢,肯定也不可能出生了。

放到整个大唐来说,因为《赤脚医生手册》很多本应该夭折的人,他们都活了下来,他们自然会有自己的子孙后代。而一些百姓家,因为几个孩子夭折才会继续要孩子,如果这几个孩子没有夭折,也许这些百姓就不会继续要孩子了。

那后续这些孩子的子孙后代呢。

放大到整个大唐三千万人口影响可太大了。

当然了,李恪也不会在意这个,他只是深刻的认识到一件事,那就是后世的很多历史已经无法考证了,甚至因为他的出现,很多优秀的文化瑰宝也不会出现了。

至少李恪觉得《长恨歌》这样的诗词肯定是没有了。

“三哥,三哥。”长乐伸出小手在李恪面前晃了晃。

被长乐的小手晃的回过神的李恪又苦笑了一声,不知不觉之间,他又走神了。

“你说什么?”李恪看着她问道。

“我什么都没说,三哥你刚刚又走神了,三哥你确定没事吗?”长乐一脸的担心。

“放心,三哥没事。”李恪晃了晃脑袋,“父皇下诏了?”

“嗯。”长乐将李世民的圣旨说了一遍。

听完李世民的圣旨,李恪就忍不住有些感慨,不愧是唐太宗李世民啊,这一连串的行为显然已经将李元嘉这件事当成了大唐国家烈士陵园的宣扬工作,进一步的强化烈士和烈士陵园的荣誉感。

用这些为军队建立一个全新的荣誉体系,甚至连献陵都隐隐放到了大唐烈士陵园的后面,将一件事的方方面面都给利用到了。

这就是皇帝吗?虽然说李恪知道,但凡一个合格的搞政治的,这些都是必备的素质,但有时候站在旁观的角度来说,有些残酷。

但这种残酷又必须有人去做,因为你不做,它更糟糕。

这就是一个悖论。

而现在制度初立,这样的事情更是要着重宣传,这也不算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吧。

只是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是手段。

但李世民的这个圣旨也让李恪头脑清醒了一些,他没必要在这里悲伤春秋,日后这样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如果他一直都这样的话,那就什么都不要做了。

不如当初就活着当个李恪的样子就行,其他的什么都不要动。

“徐菘。”李恪沉思了一下,然后大声开口道。

等在杨安宁她们身边的徐菘立刻快速向这个方向跑了过来。

“殿下。”

“给三省写个公文,就说除了我父皇追封的王爵之外,授予李元嘉“人民守护”荣誉称号,荣誉称号以尚书省名义下发,特等功臣,特等功臣以军部的名义下发。”

“另外,差人去《大唐周报》明日以特刊形式快速发行全新一期,我要这件事的始末以最快的速度通传停下。最后,备马,我去一趟十一叔的府上。”李恪开口道。

“是!”徐菘立刻弯腰行李道。

“丽质,三哥还有事情就不留你了,你跟众多嫂嫂们玩一玩,三哥要去处理事情去了。”李恪开口道。

“三哥,尽管去忙。丽质自然是有去处,还怕嫂嫂们亏待丽质不成。”长乐笑着道。

李恪点点头,然后快速离开了秦王庄。

李元嘉府上,等李恪到了这里的时候,府上的内外都已经挂上了白绸布。

得知李恪过来的时候,作为李元嘉的府上,出自清河房氏,大唐梁国公房玄龄之女,李元嘉的正妻房娇迎了出来。

“见过叔母,还请叔母节哀。”李恪给对方行礼道,哪怕对方年龄甚至比他还要小两岁。

“先夫本为救助大唐百姓而亡,这是荣耀之事,他没有辜负大唐皇室的威名,也没有辜负他自己一直以来的誓言: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身为未亡人,情难自抑,还请殿下见谅。”房娇眼睛还有些肿,轻声开口道。

“这是荣誉,但同样也是大唐的损失,是大唐无数百姓的损失,是大唐朝廷的损失。我也很悲痛,因为从某种角度来说,十一叔是因我而亡,毕竟是我安排他去那个位置的。”

“但今日我来,是有事与叔母相商。”李恪轻声开口道。

“殿下请说。”

“十一叔救下的那一家人的婴儿,那孩子的祖父因为有愧当场撞石而死,我想以大唐朝廷的名义出钱给他们,让他们好生安葬。希望日后不要发生这等悲痛之事。”李恪开口道。

“殿下,我有个不情之请。”房娇略一思索认真的开口道。

“你说。”

“这笔钱,由我们府上来出。先夫做出这等壮举,是因为他们是大唐百姓,他身为大唐军人,为大唐百姓做事并未追求任何回报,而这位孩子祖父的悲剧,肯定是先夫不想看到的,所以我想替先夫给他们一笔钱,望他们日后能好好生活。”房娇轻声开口道。

李恪愣了一下,上下打量了一下房娇,这才认真的开口道:“叔母如若愿意,那自然不无不可,但这笔钱不能太多,就够买一副普通棺木,让他们好生安葬就好了。”

“一切听凭殿下吩咐。”房娇轻声道。

首节上一节418/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