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297节

跟钱挂钩的东西是最容易拓展和执行标准的。

“日后官方的所有物资换算必须要采用全新的度量衡单位,目前大唐十道总计接近一千多个县,每个县我都安排了人准备了相关的砝码,不用担心,包括全新的长度单位、容积单位都是如此,这些单位之间都是可以相互换算的。”李恪开口道。

“另外就是世间万物它们都是有密度的,知道它们的密度就可以通过它们的体积推算出重量或者是通过重量来推算出体积,这些都是新式学校里面的基础学科。”李恪开口解释了一下,“因为这些物体密度的关系,所以我们的新度量衡必须要推出。”

“以国家信誉为担保,所有的朝廷机构结算和使用必须要采用全新的度量衡和全新的货币,那么对外界来说他们用不用都不重要,随便他们用不用。”李恪摇摇头道。

“殿下,按照您新出的标准,那岂不是新的铜钱要比白银值钱?那会不会有很多人过来跟您兑换白银?”皇甫林问道。

“让他们换好了,有多少我换多少。”李恪淡淡的开口道,想兑换完他手里面的白银?

李恪很想知道天下到底有多少人能有这个实力,国内的金矿储量确实一般,但白银储量可不低,只是很多大型银矿没有人发现而已。

李恪这么一说,大家也就知道李恪是有这个底气了,也就不用担心被人挤兑的风险。

“再说了,这种事情大家不用担心,以前有间商城就算是以我自己的信用都有那么多人原因相信兑换券,现在大唐中央钱庄更是以国家信誉担保,总不能大唐朝廷的信誉还比不上我一个私人的信誉吧。”李恪又给所有人安抚了一下。

众人的表情多少有些怪异,这个事情……真不好说。

“陛下,臣觉得,这件事非常重要,钱乃一国之根本,之前大唐最大的问题就是钱不够用,所以大唐国库才不得不收取其他的布匹,绢帛,丝麻,粮食等作为税收,而现在既然推出了纸币的话,那么想必铜钱问题将不会是问题,到时候国库肯定是只收取钱财的。”

“而中央钱庄的重要性就毋庸置疑,臣觉得中央钱庄的掌舵人应该由秦王殿下来担任。而中央钱庄的重要性等同于其他十四个部门。”房玄龄直接转向了李世民开口道。

“我不干。”李恪二话不说直接就开口道。

“殿下,请您请臣说,这个您为了推广纸币可谓是费劲心力,而这天下百姓对您的信任可比对大唐朝廷的信任要强多了,当然他们不是不相信陛下,而是他们不相信臣等这些门阀世家出身的,如果是朝廷宣布,他们有可能觉得是我们推出来的钱庄,那跟殿下您的计划冲突。”

“所以殿下您要是担任中央钱庄的尚书,那所有人自然是很相信您,而且您不用干任何活!您就担任一个名义尚书,具体的事项由钱庄的其他副手来干!”房玄龄太懂李恪了,他直接就先拦住李恪建议道。

“额,不用干活那倒是可以。”李恪想了想,房玄龄的话有点道理。

“行,那就这么定了。”旁边的李世民直接就开口道。

不是,什么这就定了,李恪人都傻了,我话还没说完了,你这就决定了。只是话是他自己答应的,这会儿也不能直接反悔。

“还有就是,殿下您这个钱庄按照您目前的说法来看,暂时是不准备面向百姓?”刘政会想了想问道。

“怎么就不面向百姓呢?这个纸币最低的额度是10贯钱,大概一两年之后还会推出1贯钱的额度,百姓就不能拥有10贯钱吗?”李恪看了他一眼。

“当然是可以的,不过毕竟前期百姓用到的不多。”刘政会开口道,“那倒是推广没什么问题。”

“嗯,当然没什么问题了,暂时天下十道的主要府城都会设立一个中央钱庄的兑换点,对方在长安兑换了相关钱票之后,可以去岭南道的广州府通过钱庄再将现金兑换出来。作为前期推广钱庄的代价,异地兑换暂时不收取手续费,等到三年后,异地兑换要收取1%的手续费。”李恪开口道。

第742章 什么!秦王居然被套路了

跟众臣讨论了一下关于钱庄的运行之后,李恪就有些生气的走了,他还要准备给所有股东分红的事情呢。至于钱庄的运行模式,不用想,钱庄的前期人员自然是由李恪的悦来商行提供的,因为房玄龄他们就算是想要招募人员也没有足够的人员啊。

所以离开两仪殿的时候,李恪有些不爽,因为他被房玄龄给套路了啊!靠,什么叫我担任一个中央钱庄的尚书,不用干活,其他的事情让下面的人干。

刚开始李恪想想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而钱庄的问题也确实是很重要,李恪当时也没反应过来,就答应了下来。

等讨论到后面具体人员构成的时候,李恪才突然反应过来,我他妈当不当整个尚书有什么区别?因为钱庄里面的人都他妈是我的人,我当不当这个尚书工作的不还是我吗?

我的人具体安排事情的时候,不还得我指挥吗?他倒是想不干活,问题是李恪不干活,没有人能代替他做出决定啊,毕竟这是关系到一国之根本,是国家货币,钱庄里面的人他们是不可能做出这个决定的。

如果是房玄龄他们肯定是能直接做决定,或者是去找李世民做决定,反正轮不到李恪,但现在他当了这个尚书,要是他的人将问题提交给房玄龄,你信不信房玄龄转手就提交给李世民,然后李世民就扔回来了。

那个时候李恪想不干活都不行,他要是不当这个尚书,李世民肯定是不会扔回来的。

草率了啊!

都他妈是一帮老狐狸,三言两语就将自己给套路进去了,等着,套路我是吧。

我让你们知道什么叫摆烂!逼我放大招,我看你们到时候怎么处理。

冷哼了一声,李恪离开了皇宫。

“这个殿下不会生气了吧?”等李恪走的时候,房玄龄就忍不住低声开口问道。

“为什么你这句话听起来阴阳怪气的?”魏征看了他一眼。

“咳,怎么可能?不过陛下,殿下这个钱庄的意见太好了,这对整个大唐的促进是毋庸置疑的。”房玄龄看着李世民开口道。

“好事肯定是好事,后面朝臣的俸禄发放等等都会按照这个来发放,从今年开始各位大臣的一些福利待遇等方面都参考市面上的货物售价折算成货币,然后上浮一成,除了一些特制的香料等物品之外,其他的都让这些大臣去市面上采购去吧。所有的俸禄发放都用纸币来发放。”李世民点点头道。

“是!”房玄龄也跟着答应了下来。

“行了,你们回去都好好讨论讨论吧,钱庄的执行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面肯定逐渐会扩充到整个大唐的。”李世民摆了摆手,其实他跟这些众臣都知道,纸币前期推广根本不是问题。

首先短时间来说纸币不针对最普通的百姓,但凡能用到纸币的,必然家里都有资产的,而这些人目前想在大唐活动,几乎都绕不开李恪。

或者说他们都绕不开跟李恪相关的产业,只要李恪自己的产业能用到纸币的地方全部都用纸币的话,其他人不管接受不接受都只能用这个,除非你不想跟秦王殿下做生意。

或者你前期从秦王殿下那里拿到纸币之后,赶紧跑到钱庄去兑换成白银或者是铜钱。

只要你不嫌麻烦,你随便去换,等换个几次之后,相信经常做生意或者是用钱的人就懒得去换了。

至于那些不用钱,要存下来的,这些是免不了的。

所有人都清楚,世家门阀都有屯现金的习惯,纸币出来之后,他们最多了是做生意的钱兑换成为纸币,自己家的钱仓肯定还是会屯一部分白银铜钱之类的。

但这个不影响,个人的选择你无论如何都无法影响,只要他们开始承认并且使用就行。

等整个大唐的有钱人都习惯用这些的时候,将来普通百姓的推广就要容易的多。

“是。”房玄龄等人直接都行礼离开了,出了两仪殿,房玄龄想了想开口道:“殿下还是高瞻远瞩啊。诸位你们以后办事可是要当心了。尤其是你们财政部,审计部这些。”

“梁国公怎么说?”皇甫林他们有些疑惑的开口问道。

“这还不简单吗?最简单的,以后国库的所有收入虽然都会放在一个仓库,但是对外使用的时候几乎都是纸币,这意味着你们财政部不管对其他任何部门拨款,都要通过钱庄走一道程序。”

“你觉得,日后像是殿下之前查出来的国库贪污等方面的事情还会发生吗?当然,发生也会发生,准确的来说,你们觉得这一次还那么容易吗?”房玄龄看着他们开口道。

所有人愣了一下,然后就深吸了一口气,这……事情果然是这么个事情啊。

财政部的拨款日后肯定是要从央行过一遍帐,这意味着账目就在两个部门有记录了,到时候查账更容易查。

“还有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以前比如说民部拨款给军部10万贯,实际上这10万贯铜钱里面,如果有5万贯每一贯都只有999枚铜钱,这就是50贯铜钱被贪污掉了,而一般交接的人你觉得会所有的都数完吗?而且就算是数出来了问题……想要追究都太难了。”

“但所有的物资提前存入中央钱庄就不一样了,钱庄就是存钱的,他们肯定是有足够的人员进行数量清点的。”长孙无忌也跟着点了一句。

“赵国公所言极是,以往这些钱财在不断转移的过程当中这样的损耗总是难以被避免,下面的人偷摸拿个十几文根本不可能被发现,而现在如果军队内部采用纸币的话,那可太好被发现了。”魏征也跟着点了点头。

一贯钱缺少的贪污历朝历代都太常见了,很难杜绝,历朝历代各种办法都想过了,什么称重之类的办法都有,问题是各个朝代货币大小,样式都不一样,而重量都没有那么小的一个标准重量,最重要的误差有些大,称重等都存有误差。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钱币运输、铸造等都有火耗的原因,而有的朝代火耗甚至能高达一成起步!

“诸位,我觉得你们现在应该担心的是……给秦王殿下下了套,秦王殿下该会怎么反制……我是干不动了。”豆卢宽苦笑着开口道。

第743章 这是你们逼我的

豆卢宽的话让所有人都有些相顾无言,要是换个人估计大家都觉得也没什么,不至于。但是秦王殿下……不好说。

想一想这两年他们增加的工作量,就算是对各种想着名留千古的大臣们而言也都是心有戚戚然。

“没事,有什么事情老夫一力承担,不会拖累各位的。”房玄龄倒是直接摆烂,大手一挥开口道,反正他这个位置已经到顶了,而他负责的事情也够多了,他已经不在乎了,债多了不痒,虱子多了不愁,有本事秦王殿下你来呗。

正好家里夫人这两年对我要求颇高,我这也有借口不回家。

“那可多谢梁国公了。”皇甫林他们这些六部官员都纷纷开口表示道。

“不客气,诸位赶紧去忙工作吧,这中央钱庄一成立估计我们还有的事情要忙,而且刚刚秦王殿下临走的时候还叮嘱我们,要在尚书省下面给中央钱庄腾出一个办公房间,回去之后诸位将这些房间相互都整理一下。”房玄龄开口道。

“是。”皇甫林他们都纷纷告辞了。

其实皇城里面的原三省六部的衙门挺多的,院子也足够多,虽然现在扩充了这么多的部门,倒是各自的院子也都够用。当然这里面跟军部成立之后,原本十六卫的不少部门将各自的衙门给整了不少,也空余出来的了许多。

以前十六卫的衙门所占用的房舍是最多的,而像是将作监等重要的场所也已经随着工业部的成立,划归工业部之后,这些部门后续要逐步的转移出长安城。

等皇甫林他们离开之后,魏征就忍不住一脸鄙夷的开口道:“房乔你还要不要脸,自己人都骗?”

“我怎么就骗他们了。”房玄龄显然是不服气的。

“秦王殿下找麻烦什么时候单纯的找过一个人的麻烦?尤其是这种大是大非上面的事情,要找就是找整个朝堂的麻烦,你能抗个屁的事情。”魏征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万一秦王殿下这次态度不同,想要针对个人了呢?那我就全扛了。”房玄龄飞快的开口道,“但是秦王殿下不针对个人,那我也没办法是吧?”

魏征和长孙无忌都是一脸鄙视的看着房玄龄。

“既然这样的话,那不如梁国公你帮帮我好了,我这里最近挑选各个道的公共安全局局长的都要快头疼死了,梁国公你当了这么多年的左仆射,应该有不少合适的人选。”旁边的秦琼精神一震,立刻开口道。

“胡国公你想多了,这方面我不行,公共安全部门负责的是大唐的公共安全,百姓的日常安危都交给了你们来负责,而且这一次公共安全部跟之前的吏员不同的是,这一次公共安全部招募的都是退伍府兵,甚至是部分现役府兵。”

“在关于局长人选这方面,我觉得胡国公你肯定是从一些府兵的校尉里面来选择比较好,最多在侦破刑事案件等方面聘用一些仵作以及地方的老衙役吏员来的容易一些。”房玄龄飞快的开口道。

房玄龄的话让在场的几个人都是一脸的无语,你刚刚可不是这么说的。

不过事已至此,他们说什么都没用了,因为谁也不知道秦王殿下到底做什么,而且就算是做了,他们也只能接受了。

大家都很忙的,调侃几句,这件事也就放到了身后,他们都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离开皇宫,李恪直奔李府去了,这是你们逼我的,本来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现在你们给我这个机会是吧。

李府自然不可能是陇西李氏的李府,而是赵郡李氏的李府。

之前李恪还是偷偷摸摸进来的,这一次就不一样了,而是光明正大的进来,因为李镇恶还有自己的职位,所以他不可能一直待在长安城,这里是赵郡李氏的另外一个人守在这里。

听到李恪前来,对方自然是前来迎接,不过也只是跟李恪寒暄几句就直接微笑着告退了,对方很清楚李恪来这里是干什么的。

见到李恪的时候,李嫣的害羞倒是没有了,毕竟跟着李恪都已经跑了一趟南洋了,大家该知道的人也都知道了。

“殿下有什么事情吗?”因为两个人还没有完婚,虽然说之前去南洋是为了大事,但回到长安城之后,能不见面自然是不见面好一些。

“有,我让人给你做了一套衣服。”李恪微笑着开口道。

“啊?给我?”李嫣有些茫然,她如果是普通的小女生,可能会是一脸的喜色,尤其是这么喜欢李恪的情况下,但李嫣不是,她很了解李恪,她很清楚自己喜欢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不是不懂得女孩子,他可太懂了。

李嫣跟他秘密相处了那么久,能不知道自己殿下是个什么性子吗?那情话可是一套一套的,其他人绝对是说不出来的,所以要是殿下给她做的是普通的女孩子衣服的话,绝对不可能特意跑过这里来告诉她。

“什么衣服啊?”李嫣有些好奇。

“走走走,跟我走,我带你去看看。”李恪很干脆的开口道。

他给李嫣准备好的自然是朝服了,大唐的朝服是红色为主色调,有黑色的边缘等,穿起来的话倒是还挺好看的。

李恪早就有这个想法了,他不仅仅是李嫣准备了,给长乐她们都还准备了呢,只是一直没有用处而已,现在居然有了机会,那李恪当然是要使用了。

李嫣跟着李恪走了,殿下这么说那肯定是有事情的。

只是当跟着李恪到了有间商城这边,将特制的衣服拿出来之后,李嫣整个人都傻了。

“这……殿下,这玩意可不能私自制作啊。”李嫣都懵了,大唐朝服根据《唐六典》规定,大唐朝服、还有就是天子、太子、皇子等特殊的服饰,就是正式场合所穿的服饰都必须是由负责手工业等行业的少府监下属织染署制作的,绝对不允许私自制作的。

而李嫣现在身上穿着的这套朝服……无比的合身,那肯定是私人订制啊,显然不可能是织染署制作的,只能是殿下私下里面制作的了。

第744章 大唐第一女官

“谁跟你说这是私自制作的,我这是光明正大制作的。”李恪一脸认真的开口道,什么私自制作,谁说的?反正我是不相信的。

李嫣有些无语,不过她确实是不知道李恪是不是自己制作的,但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这样的,她可是太了解自己的殿下了。

“殿下,咱就不犯错不好吗,不然的话陛下又要揍你了。”李嫣停顿了一下,然后无奈的开口道。

“不会的,这次我自己负责一个部门,那么多人,这朝服我自己做当然说的过去了,不然的话,织染署制作的太慢了。来来来,穿上你赶紧去上班,我现在任命你为大唐中央钱庄右尚书,负责日常处理大唐中央钱庄一切事宜。”李恪很干脆的开口道。

李嫣:“……”

“殿下,您认真的?”李嫣有些无奈,大唐以左为尊,右就是副手的意思,但大部分部门一般只有尚书,然后就是侍郎。能称得上尚书的,这就意味着大唐中央钱庄的级别跟以前的六部是一样的。

而部门尚书是正三品实职,其他的像是侍中,中书令,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左右卫等十六卫将军、太常卿等等都是正三品。

像是魏征现在虽然担任是侍中,实职正三品,但魏征加封司空,这就是正一品了。

首节上一节297/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