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254节

这样,你就能吸引戒日王朝大部分的军队了,等我到了印度半岛另外一侧,物部村下的海盗去攻击那片陆地的时候,自然就是兵力空虚。

印度半岛布局

……

在李恪给松赞干布画饼的时候,远在万里之外的长安,李世民看着面前的地图陷入了沉思。

他的面前放着的是两幅地图,第一幅地图是先送回来的。

上面画着的大唐岭南道以及南部的崖州等岛屿的地图,然后在地图上面多出了一个吕宋岛。

随着地图送来的时候,里面还附了李恪的一个奏章,上面写了,大唐的国土面积扩充了,该岛屿正式纳入大唐领土,命名为吕宋岛,并且说在岛屿上面发现了金矿,估计至少有500吨的储量。

吨这个单位李世民已经知道了,大约是16石多接近17石。也就是说,这里有8000石黄金!

八千石啊,什么概念!

只是李世民这里刚消化这幅地图没多久,就在不久前,他又收到了送过来的第二幅地图。

而这一次,那地图上面的林邑国已经没有了,上面已经变成了大唐的象林邑郡……据说林邑国的国王全家正在来长安请罪的路上。

重点是,大唐拿下了林邑国,然后还跟真蜡要了一千万石粮食的赔偿?!而且大约在未来的两年内,将会从真蜡运输至少四千万石稻米进入大唐?!

李世民整个人都是傻了,四千万石稻米?!这是什么概念。

算算时间,距离拿到第二幅地图已经过去半个月了,这……会不会第三幅地图也要来了?!

第631章 朝廷众臣都要疯了

第二日,大唐朝会正常开始,只是不知道为啥,总感觉今年没什么太大的事情,至少李世民是这个感觉。

但你说事情不多吧,今年的李世民觉得自己格外的疲惫,事情格外的多,而且不仅仅是李世民,三省六部今年都格外的忙,很多时候他们要是不忙起来,但是下面底层的事情很多,一层层的奏章处理上来,三省六部想不忙都不行!

因为如果他们不忙的话,后面的事情会连续不断的堆积起来,那个时候再处理就晚了。

这就导致今年的工作非常的忙!可以说,三省六部的官员忙碌了起来,李世民就清闲不了。

至于为什么这么忙,当然是因为李恪的一系列措施了,比如说李恪在民间搞出来的推广畜力的事情,因为民间的很多畜力都是官府租赁给百姓的,而这些畜力想要=配种的话,就要官府的人来负责。

其次就是李恪的悦来商行跟百姓签署了种植麻类,桑类等培养纺织的作物,这些东西反馈到百姓这里,不管是纳税还是其他方面,都是需要地方官员进行统计的。

另外就是学校的建立,现在整个大唐遍地都在建设学校,这些学校建设的速度很快,因为这个时代的学校跟后世不一样,很多商人回去之后甚至是直接将自己的一些符合条件的院落拿出来,然后就可以充当学校了。

随着李恪通过悦来商行派遣的老师抵达,这些学校也逐步开始招收学生,这些地方官员当然要进行汇报了。

因为阻碍学校建立的最大的门阀世家不阻挡了,那么这些基本都是来自于各个门阀世家的官员们当然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如果说位于长安城的大唐顶尖的大臣们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家族,或者说自己都可以单独开一个家族,那么这些七八品的小官员是没有选择权的,他们只能听从家族的吩咐。

所以自己家族都跟着秦王殿下干,他们当然得跟着了。

然后就是那些河道需要疏通,以及悦来商行开始遍地购买铁矿、铜矿、石灰石矿、煤矿等用来在当地建设任务。

这些事情综合起来,很多都是非常繁琐的,所以整个大唐从底层到高层都忙的不行。

李世民正在朝堂上跟众多大臣讨论事情,突然外面传来了侍卫的汇报声:“齐奏陛下,秦王殿下从岭南道送来的奏章和相关的文件。”

众臣:“……”

那两幅地图以及相关的文件他们都看过了,李世民都跟他们看过,但是前两幅地图好歹间隔了一个月,结果现在,半个月就又来了?

这……有完没完?

“宣。”李世民很干脆的开口道。

侍卫立刻转身离开,朝堂上的众臣倒是没什么特别的反应,而是都在等待着李恪的奏章,秦王殿下的奏章,那能有普通的东西吗?

很快,一个侍卫就带着密封的东西进入了太极殿,李世民直接让常林将东西拿过来,将盒子打开,里面的火漆等负责密封的东西去掉,一幅特制的地图是放在最上面的。

看到这个地图,李世民就彻底无语了,你搁这儿给我玩扩图游戏呢是吧?

当那幅地图打开之后,李世民就注意到了那特殊的红色,地图根据不同的国家添加了底色,而大唐就是显眼的红色,之前的大唐不过是在南阳的吕宋那一片大岛上面染成了红色。

而当这幅地图拿出来的时候,李世民就注意到跟吕宋岛挨着的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岛都直接被染成红色了。

而最关键的是,在上一幅地图那里标注了一个丹丹国的小国家,现在直接没了,那里被改成了丽质岛,丽质港,而旁边两个岛屿中间的部分,则是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丽质海峡。

李世民;“……”

你为什么不用你爹的名字命名?李世民多少有些小情绪,老子是不是你亲爹?

“大家都看看吧。”李世民没好气的直接将这幅地图给甩出去了,他才不要一个人头疼呢,你以为三省六部不头疼吗?

他们头疼的要死,这些地方天高皇帝远,之前岭南道就已经是流放之地了,要是按照殿下这个方法……岭南道都快成中心位置了,还流放个屁啊!

两个小太监轻车熟路的将李恪这幅地图给展开到最大,然后拿着开始缓慢的从朝廷众臣当中走过,所有的众臣看着南阳那不断扩张的红色都已经无语了。

一时间大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这……大唐多了国土是好事,但是好像又一个国家没了?

“陛下,臣有事启奏。”房玄龄从自己的位置上面站了起来。

“爱卿请讲。”李世民摆了摆手道。

“陛下,殿下为大唐开疆扩土这是好事,是前所未有的好事,但是……不知道陛下能不能将殿下提交的奏章给我们看看,主要是大唐贸然扩充如此之多的面积,我们三省六部不知道详细情况的话,具体也不好进行后续安排啊。”房玄龄苦笑着开口道。

他觉得这样下去,他得短命十年,这活……就不是人干的。

固然,挑战是有了,但是……你看看这活儿,这是人干的事情吗?殿下出去一趟,我的天,大唐的国土跟吹猪膀胱一样的在膨胀,有这么玩的?

“行,常林,念念吧。”李世民想了想,也干脆的摆了摆手,他大概能理解房玄龄他们的幽怨。

李恪倒是轻松,地方占了,然后事情一扔,这里归顺大唐了,好家伙,你知道后续有多少工作吗?光是这些地方的命名,级别,人口、资源登记,后续能够移民安排,以及官员任免,政策执行……

李世民都有些头秃,还好,他是个皇帝,这事交给尚书省的人好了。

“是!”常林倒是镇定,秦王殿下出去之前,常林就大概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现在这不是常规操作吗?虽然说……好像是离谱了一些,就这已经灭了两个国家了,虽然好像都跟秦王殿下没关系。

但是秦王殿下不去南洋,人家存在几百年没事,秦王殿下去了,灭了两个国家,好家伙,老天送的是吧?

第632章 未来宰相也恐怕都要避之不及了

常林将李恪送来的文件和奏章打开,然后将李恪的奏章展开,直接读了起来。

“爹,见字如晤。”

这个开头让下面的魏征嘴角抽搐了一下,这是奏章?

李世民和其他大臣倒是没什么反应,无他,唯手……习惯尔。

“爹,就在不久前儿臣跟真蜡谈妥相关的贸易事宜之后,儿臣接到了一个消息,一伙海盗消灭了前往波斯的重要通夷航线上的一个补给港口,丹丹国。”

“丹丹国位于重要的大唐南海与波斯附近海域的海峡通道,这个地方是所有往来商船的必经之路,所有商船都需要在这里进行补给,如果被海盗占领,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我大唐对外贸易的安全,我率领大唐海军舰队前往了丹丹国,将占领丹丹国的海盗驱逐一空。因为丹丹国的国王和贵族已经被屠戮一空,故为了保证我大唐海商贸易的安全,该岛屿儿臣做主纳入了我大唐国土范围,儿臣命名为:丽质岛。港口为丽质港,而旁边的海峡则是为丽质海峡。”

好家伙,听到这里的大臣们都无语了,您确定不是蓄谋已久的?那幅地图两个小太监已经将它挂起来,放在了侧面的一个架子上,所有的大臣抬眼或者是回过头就能看到。

南洋关于岛屿的地图大唐之前是有的,但是并不完全,而现在秦王殿下已经给补全了相当一部分,看着那被两个半岛隔开的大洋,以及中间的丽质海峡,这个地方的战略位置所有人都清楚。

殿下你说你不是早就看中这里了吗?

就像是殿下所说,大唐跟西域的海洋贸易只要不停止,那么这个地方重要的贸易通道就不会取消,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只是……李恪说是海盗占领的,那或许是真的,他们也不可能反驳什么,就是这海盗……可太强了。

“但是港口需要人员和资金运行,故儿臣召集了岭南道的所有门阀世家以及商人,暂且对岭南道进行了改革和试点,将岭南道华为大唐经济特区,暂时对岭南道的所有商业行为收取商税。收取商税的具体细则儿臣附带了相关的文件,父皇可以观看。”

“在收取相关税收之后,儿臣将丽质港的所有权免费送给了大唐岭南道的这些门阀世家和商人,成立股份制港口,港口股份大唐信托拥有百分之四十九,这些门阀世家和商人持有百分之五十一。他们需要建设港口,对港口的工作人员进行分配,提供月钱,以及按照成本价为大唐对港口驻军提供粮食等物资补给。”

“同样,港口的收入也需要按照商行缴纳税收,而港口可以对所有入港的船只收取管理费,物资等补充费用,当然也需要对港口的船只提供安全保护。”

“另外港口也成为相关物资的集散地,比如说部分商人可以将货物卸载到这里,售卖到最近的罗罗国等南洋国家。”

听到这里,在座的所有大臣都沉默了,不少心里都已经学着秦王殿下的口头禅骂起来了。

我草啊,之前秦王殿下说是将一些其他国家的国土卖给门阀世家之类的,他们当是很是心动,也都支持。但是万万没想到,他们这些第一批支持的没吃上福利,反倒是让岭南道这些小家族吃上了福利?

那丽质港不用想都知道,绝对是一个香饽饽啊,未来就是一份让人无比眼馋的产业。

“除此之外,儿臣将象林邑郡也进行了部分改制,暂且由长乐负责处理所有事务,武在辅助。”

李世民:“……”

你不会真的当真了吧?你真想让长乐当女帝啊?!李世民人都傻了,他以为李恪就是说说的,好家伙,你这是直接都开始上手培养了啊。

只是这种憋气他还只能憋在心里,有些话他还没有跟其他的大臣们进行交流呢。

其他的大臣们倒是都保持了沉默,没有多说什么,唐初这些大臣们还比较开朗的,主要是前有平阳昭公主在那里做榜样,这些大臣们大部分都认识,对于女性处理事情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秦王殿下早就让李嫣处理过西洲的事务了,这算什么?之前殿下监国的时候,不少事情都是李嫣帮忙处理的,只是没有点明而已。

这个时候大家自然都不想反对了,没看到那样那边都已经有了试点的工作,那么接下来大唐在其他地方也有可能出现大规模售卖土地之类的行为,这当然都是好事。

“另外,爹你让尚书省和六部做好全国普及商税的准备,虽然说岭南道是试点,但是随着今年甚至明年如果岭南道执行顺利的话,那么在全国范围内的商税普及就会展开。”

“尚书省的工作包括有招募足够多的税务登记人员,对这些商税的进行登记,其次儿臣会印刷一些特质的税收票据,所有的大宗贸易都要有相关的税收票据前往税务局进行报税,否则这些贸易都会成为非法贸易,而大型商行的非法贸易如果太多,将会失去承办国内的重要基础建设,承办接受将来大型港口建设,以及开发大唐新领地建设等任务。”

“如果偷税漏税达到一定程度,商行的全体股东轻则判刑,重则砍头。”

李恪在制定这个的时候,其实想的很清楚,后世的营业税以及抵扣税额等是有现代辅助的一些计算机等帮助。

在这个时代似乎不可能,但其实也不是不可能,因为在这个时代,营业税和抵扣税额都是针对大型商行的,普通的小店铺根本没机会用到这些,所以工作的数额不会很大。

第二跟现代最大的区别就是,现代偷税漏税不过就是罚钱而已,但是在古代,可是要砍头的!这威慑力可就大得多了!更何况,一旦被发现偷税漏税,还会失去某些开发新领地的规则。

这样的话,李恪就可以利用这些门阀世家,大商行相互之间的制约,保证前期这一百年的时间里面他们偷税漏税是很难的。

第633章 房玄龄想辞职了

至于一百年之后,到时候科技发展的话,肯定想到了更好的办法。

只要发现敌人偷税漏税,就能免除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李恪相信不用官方多关注,他们的同行就会死命的盯着的!

“另外,刑部和礼部要探讨制定相关偷税漏税的相关法律。除此之外,税务部门逐渐负责收缴全国税务,随着商税的执行,税务的工作必然越来越繁重,税务人员的数量也会增多,故,儿臣觉得可以探讨新增税务部,单独成立一个部门,为大唐国家税务部。”

“或者由大唐民部拆分部分职能组成国家税务部以及国家财政部。”

“以上部分相关文件儿臣已经附带提交,父皇可以单独查看。”

“另外,着手让工部按照往年以及历朝历代的受灾情况,在相关最容易受灾的道州设立国家储备仓库,用以存储战略储备的粮食等物资,在遇到灾年的时候,保证灾区的粮食物资供应。”

“最后,儿臣强烈建议父皇给诸位大臣们多增加一项福利,那就是每年两次免费体检,主要是由孙真人以及儿臣培养的诸多医生为诸位大臣极其家人一年免费检查两次身体,避免他们的身体出现更大的状况,他们都是大唐的栋梁之才。”

……

所有人:“……”

房玄龄想死,他的工作本来就非常多了,但是李恪这一个奏章里面所安排下来的事情,不要说大唐公元20年,就算是明年,后年的工作房玄龄都觉得秦王殿下已经给安排好了。

自己这一年岂不是连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了?他不想这样啊!

也就是李恪不知道他的想法,如果李恪知道的话,肯定会冷笑一声告诉他,魏国公,这事哪有那么容易,你以为这个位置很好坐吗?你这个位置基本相当于后世其他国家的总理,首相等位置了。

休息?别闹了,看看一千多年后,七十多岁的老人工作都不知道安排到几个月之后了,什么996都是好的,很多时候后半夜还得处理事情,因为国外发生的事情可不会按照你这个国家的时间来。

什么出国访问,中间吃个三明治有时候还得让记者拍一下,顺便讨论一下国际形势。

休息?那是什么玩意。

房玄龄不知道这些,但是即便是不知道这些,房玄龄这会儿都想辞职了……因为这工作太特么难做了,他此刻突然想跟魏征换一换,魏征那工作多好啊?没事喷喷陛下,喷一喷朝臣就完事了。

哪里像是他这样的工作,简直了。

房玄龄这里一脸苦涩,六部官员就更苦涩了,他们职位是增加了,而且似乎他们的权利也变大了,但是……秦王殿下太狠了啊,这工作量简直要人命!

首节上一节254/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