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23节

想一想,李恪就觉得不寒而栗。

看着李恪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居然打了个颤栗,李世民就满头黑线,当皇帝就这么可怕吗?!你至于吗?想到之后还得怕成这样?!

常林:“……”

你们父子两个人开心怎么都好,但是能不能下次你们这样聊天先让我下去?旁听更恐怖好吗?吓人!

“你为啥不愿意?我给你说,当皇帝可自由太多了,你想干啥就干啥,没人阻止你。”李世民循循善诱。

“爹您能不能不自欺欺人。”李恪有些哭笑不得,“您有本事现在招个青楼女子进宫当贵妃,我就信了您的话。”

李世民:“……”

“爹啊,虽然我知道当皇帝很苦,但是您也不能生活在每天欺骗自己的世界当中去啊。”李恪苦口婆心道。

常林:“……”

“老子怎么就欺骗自己了?!”李世民没忍住,怒了。

“我问您,您可以不上朝,每天沉迷于后宫三千吗?”李恪立刻精神一震,飞快的问道。

李世民:“……”

“我再问您,您可以永不上朝,随意去外面游山玩水吗?”

李世民:“……”

“您可以想砍谁的脑袋就砍谁的脑袋,当一个暴君吗?”

李世民:“……”

“您可以随意随意串改历史,下令将所有书籍销毁,改为是您一统中国吗?”

李世民额头青筋直跳。

“您可以随意更改大唐法律,修改那些不利于大唐发展的律法吗?”

“您可以随意处理门阀世家,让他们放出手中权利吗?”

“周围一些小国不知死活的挑衅,您可以随意出兵灭了他们吗?”李恪直接嘴炮一连串的问题。

“这个老子能!”李世民怒声道。

“哦,我听说西域三十六国有好几个国家对您多有不敬,您现在灭了他们,比如吐谷浑,吐蕃。”李恪立刻道。

李世民:“……”

李世民瞪着李恪,一字一顿咬牙切齿道:“老子迟早一天都灭了他们。”

“哦,这个我信,您现在动手啊。”李恪耸耸肩膀。

李世民:“……”

“你说老子每天自欺欺人,我自欺欺人好歹是安慰我自己,你就是来气我的是吧,老子生出你就是为了让老子出气的对吧?”一边说,李世民一边直接伸脚在李恪屁股上踢了一脚。

李恪也不敢躲,躲了挨打更多,他拍拍自己屁股,忍不住抱怨道:“爹你也太无赖了,每次说不过就打我。”

“生儿子不打,毫无意义。”李世民瞪了他一眼道。

“那您打李泰啊,您要舍不得打您的青雀儿,那不还有李佑,李,李恽,李贞,李治……”李恪飞快的掰着手指头数道。

李:你真是我亲哥。

常林:“……”

“滚,有你一个就够了,我打他们干什么,他们哪个像你这么诨。”李世民瞪了他一眼,倒是没再动手了。

“那您说您是不是……额……那我老气您,您老找我来谈话干嘛。”李恪缩了缩脑袋道。

李世民斜着眼睛看着他:“你刚刚想说什么?”

“没有没有。”李恪飞快的摇头。

“行了,整天没大没小的,老子迟早被你气死!我叫你来是有事的,我稍后让左骁卫调三千精锐护卫给你,当你自己的私卫,你自己出钱养。”李世民摆摆手,将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突然给我这么多军队干嘛?我现在有两千护卫够了啊。”李恪有些莫名其妙,李世民突然给他增加护卫干什么?每个皇子理论上都有2000护卫,不过要看自己能不能养得起,像李治这种目前还是小屁孩的除外。

有比这个多,也有比这个少的,李恪不多也不少,正好2000护卫。

“废话,给你护卫你说干什么?”李世民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爹,您给我这么多兵,就不怕我造反啊!”李恪忍不住问道。

“滚。”李世民没忍住,又伸脚在他屁股上踢了一脚,踢完之后,李世民又瞪着他警告道:“这话你在我面前说说也就算了,其他人面前别信口雌黄,小心落人把柄。”

第53章 这格局不就打开了

一旁站着的常林脸都有些绿了,你们父慈子孝,能不能让我先离开?有你们这样的吗?但凡有的选,我都不想伺候你们俩,这吓人!

好么,之前也就说说废太子的事情,现在倒好,你俩都已经开始讨论造反了是吧?重点是……蜀王殿下您也真的虎,陛下怎么上位的你不知道吗?这话你也敢直接说。

问题……陛下虽然踹了蜀王殿下,但是这明显也不是生气的样子啊。

您这也太双标了,咋没见您对其他皇子也这样呢?啥?你说其他皇子没人敢这么跟李世民说话?哦,那没事了。

“嘿嘿,那我也不能在其他人面前说啊,我又不傻。”李恪嘿嘿笑了两声,飞快的说道。

“行了,这事就这么定了。我稍后让人率兵去找你。”李世民开口道。

“爹,算了,我要不了那么多护卫。”李恪想了想,然后开口道,他大概猜到李世民的想法了,估计是怕门阀世家对自己不利?

这可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大唐初立,而隋末,率先造反的不就是这些门阀。

“你现在翅膀硬了,老子说话也不管用是吧?”李世民眯着眼睛看着他道。

李恪心头一跳,眯眯眼的李世民可是最可怕了,他要是喜怒形于色的瞪你反而没多可怕。

“不不不,这样吧,儿臣也为您分忧吧,您把一些受伤残废的退役府兵给我吧。”李恪赶忙开口道。

“嗯?什么意思?”李世民愣了一下,立刻被李恪转移了视线。

这里不得不说大唐的府兵制了,所谓的府兵制其实就是之前提到的,在均田制的前提下,拥有永业田的编户良民,每个成年男子每隔多少年都要服役一两年。

整个大唐所有地方都是如此!而有战争的时候,会直接抽调府兵服役。所以理论上来说……大唐是全民皆兵的,尤其是在经过最初一些年之后,大唐几乎所有的青壮男子都参过军,而这些男子在没有战事的时候是回家自己种田能够养活自己,也不用朝廷额外支出。

既能保证一定战斗力,又有恐怖的兵力,还不用额外花费金钱,这也是唐初为什么战斗力那么猛的原因。

但是在安史之乱之前,大唐因为人口暴增,土地兼并严重,大量的官员,士族,门阀兼并了太多的土地,天下的土地不够了,均田制的根本制度遭到了破坏,府兵的战斗力也急剧下降,这也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之一。

大唐本身对士兵有非常完善的处理方式,《唐律》中规定:诸丁匠在役及犯人在防,若官户、奴婢疾病,主司不为请给医药救疗者,笞四十;以故致死者,徒一年。

也就是说,不管在战场,还是在边疆服役,如果士兵有伤病,没有得到及时救助,他的上级会收到责罚。如果致死,责任人会直接判刑一年。

另外大唐的所有军队,都设有专门的医官,包括大唐的太医署可不是后来专门给皇帝和后宫看病的,而是有相当一部分医官是负责军队治疗的。

对于受伤的士兵,大唐一般会赏赐金钱,布匹等,再赏赐农具,耕牛,还会减免赋税,尤其是徭役方面。

还有就是对一部分上不了战场,但是仍有余力的士兵伤患,大唐会给这些士兵安排在地方的防务,治安职位上,吃公家饭。

地方衙役,武职吏员都是这些士兵的去出。

不过即便如此,因为大唐刚刚剿灭东突厥,以及还有不少的战争,所以伤患数量庞大,对大唐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光李恪知道,长安城这里就不少士兵朝廷养着,但是他们的职位又暂时没法安排。

“就是那些需要安排的,已经负伤不适合上战场的士兵,您给我得了,一来他们也有一定的战斗力,保护我应该还是可以的,二来咱的福利工业园区逐步走上正规之后,里面的流民和乞儿较多,需要人维持治安。”

“这样也给他们发挥余热的机会,免得他们成为朝廷的负担,而且也正好可以保护我的安全。”李恪笑着道。

李世民沉默了,那些人就是个烫手的山芋,但是他们为大唐征战过,杀过敌,立过功,朝廷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但从来没有一个官员,一个皇子愿意以私人的名义帮助他们。

“你确定?”李世民看着李恪道。

“嗯,父皇您都给我就行了,总共有多少人,我看看能不能尽量全吃下。”李恪点点头道。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我可提前跟你说好了,虽然他们有一定的战斗力,但是都是伤残,肯定不如精锐士兵。”

“哎呀,爹,我知道了,我能不知道那些士兵是什么样子吗?但是有句话说的好呀,他们不需要大唐的百姓认识他们,也不需要大唐的百姓知道他们,但是大唐的山知道他们,江河知道他们,大唐也不会忘记他们。”

“作为大唐的皇子,我有这个义务。”李恪耸耸肩膀。

说的好啊!李世民本来想夸,但是话到嘴边忍住了,这小子……给点阳光就灿烂,不能夸。

“我让人将兵甲给他们配齐了,给你送去。”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道。

“别,我不要。”李恪飞快的摆摆手,“我还是自己去买一个铁矿,自己炼铁给他们装备吧,您的兵甲留着给征战沙场的士兵用。”

“好!”李世民同意了,就像李恪所说过的,大唐的铁、盐都不是国家专营,而是私人营业的,所以李恪自然也有权利去买铁矿,炼铁。

“还有啥要求吗?”李世民又问了一句。

“没了,那爹我回去禁足了。”李恪有些迫不及待。

看到他这个样子……李世民本来欣慰的情绪又有些火气上涌,你就不能有点出息?!没错,李世民故意禁足李恪在城外,是因为李世民知道这小子就喜欢在城外庄子待着,也不喜欢上朝,所以才以惩罚的名义禁足他到城外去。

不然的话,李世民真要惩罚性禁足就直接将他禁足皇宫了,还能让他跑城外去?那不是放狗遛弯,撒手没吗?

“哦,对了,爹,昨天跟长乐她们说好了,要带她们玩的,结果今天我禁足了,也不能带她们玩了,要不然您让她们去我城外庄子玩两天好了,省得每天在宫里闷着也不好。”李恪又想起了什么,赶忙开口道,昨天跟那三个丫头商量好了,不能放鸽子。

“行,朕知道了,不过你自己先回去,我会安排人的。”李世民冷笑了一声,喜欢妹妹是吧?很好!朕给你送去。

第54章 爹相煎何太急呐

听李世民这么说,李恪想了想也对,自己骑马回去安排一下,他可不想坐马车,长安城里的主街道都是青石板铺路,整体而言还好一些,但即便如此很多地方其实都有破损,但是城外的道路则完全是泥土路,这个时代的马车……简直了。

车轮是木头的,而且轮毂下面也没有避震,算了,骑马可太爽了。

实际上李世民现在出城的话,他都不喜欢坐马车。

“等等!”看到李恪转身离开,李世民又喊了一句。

“爹,还有什么吩咐?”李恪回过头,兴奋的表情瞬间一秒转换成沉痛的表情,不过那转换太明显,李世民都看到了。

他嘴角抽搐了一下,假装自己没看到,而是问道:“那在你看来,一个好的皇帝,好的国家要做到什么样子?”

“就这个吗?”李恪愣了一下。

“对,就这个问题,你说说。”李世民开口道。

“哎呀,这个简单。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爹,我走了啊。”李恪丢下一句话,就转身跑了。

李世民:“……”

常林:“……”

李恪跑的极快,看着李恪的背影,李世民也没有拦他。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李世民嘴里咀嚼重复了一遍,说完,他自己又忍不住苦笑了一声。

站在李世民身后的常林默默的没说话,这四点,他知道李世民没做到,第一条就没做到。大唐已经嫁了两位公主出去了,也不能说公主,应该说县主,嫁给的是吐谷浑的一位首领,虽然嫁的不是李世民的女儿,但是这也是和亲了。

李世民一时间被这句话给弄的有些魔怔了,听着心潮澎湃吗?澎湃!热血吗?!热血!但是难吗?难!

屁股决定脑袋,坐在李世民这个位置上,他当然知道做到这一点到底有多难。

他李世民难道不想后世的史书上如此记载:有唐一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但是做不到啊!

如果他非要做,能做!没什么不能做的,吐谷浑固然强,但实际上威胁不了大唐内部。相当初渭水河畔,他和颉利、突利之盟,真的是对方因为他李世民敢亲自出去而感动?别闹了。

颉利和突利很清楚,他们打不下长安,没时间,没工具,也没那个条件,而他们一旦时间拖久了,大唐军队抄了他们后路,他们死定了,所以他们愿意拿钱结盟,这不,现在东突厥已经被灭了。

吐谷浑也一样威胁不了大唐内部。

但是能做到这一切的前提是边关数以十万记的百姓,家破人亡,百不存一,路无行人。

“你说这是恪儿的理想吗?”李世民突然问了一句。

首节上一节23/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