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204节

“能行吗?如果在传递覆盖铁皮的话,影响造船进度吗?而且,覆盖铁皮的话,配重也要重新计算吧?”李恪犹豫了一下。

“殿下这就是不是你该考虑的事情了,这是我该考虑的,我肯定能够保证能够完工就行了!进度肯定不影响,但是我需要殿下您给我提供材料和相关技术!当然,也准备好钱!”宇文林那叫一个不客气。

李恪:“……”

行,你是大佬你说了算。铆接技术其实不难,当然肯定比不上后世的效率,但是在大唐来说,这玩意已经是非常先进了,毕竟一千多年后的现代航母上面都还有铆接件呢。

至于钱李恪根本不在乎,他不缺钱!

第501章 该给波斯卖点啥

宇文林来的快,走的也快,不过他走的时候还是带走了部分李恪新拿出来的书籍资料,这部分书籍都是关于船只建造方面的知识,还有就是航海知识,也只能交给宇文林。

已经建造的两艘船只配合大唐原本的一些船只将会在大海上开始海试训练,主要是锻炼在夜晚白天依靠指南针,六分仪等定位,海图什么的自然也是都给了,这些都是复制件。

而这些船员有部分是悦来商行培养出来的,而另外一部分则是由大唐现在的海军进行补充。

调令自然是由李世民下的,大唐是有海军的,虽然说这个时期没有海军的称呼,但是大唐一直都在训练水军,大唐跟高句丽进行作战的时候,大唐的水军就多次出击,并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所以这一次李世民还调了一名水军的将领给李恪的商队。

不过宇文林过来倒是带给了李恪一个好消息,对于宇文林这边的进度,李恪倒是不清楚,主要是建造研发的船坞距离长安有点远,李恪也不可能随时关注进度,之前前期给宇文林相关资料之后,就让他研究去了。

现在倒是已经得到了好消息,目前宇文林不仅仅已经研究并且造出来了两艘海船,而且还培养出了非常多的造船工匠,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不过这一次李恪算是调集了悦来商行大部分资源了,首先在渤海附近造船建设船坞的话,悦来商行的大部分船只都要用来运送大唐全国各地的木料。

而且还不仅仅是木料,因为在幽州附近要建立炼铁厂,其实最好的自然是后世的唐山,不过那个地方现在还是高句丽的地盘,暂时还拿不回来,不过鲁中和邯郸也有,但是暂时来说有些远,邯郸倒是可以,因为邯郸靠近大运河,方便运输。

直接在邯郸建立也行,而研发出来的一些大型部件也需要运送过去,总不能在当地再生产一套,主要这边的工匠已经有了经验,当地生产可不容易。

还好,长安附近有运河,这些部件虽然很重,但不至于到无法运输的状态。

安排好了海船的建造工作,李恪还得安排生产工作,铠甲李恪沉思了良久,肯定是不可能使用现在府兵们所用的改良过后的钢制铠甲,但是肯定是要上铁甲的。

如果是生产明光铠的话,倒不是说不能生产,主要是这样就太过于直白了。

想了想,李恪将段纶和阎立德叫了过来。

目前阎立德是大唐的将作大匠,贞观九年的李渊的献陵就是他负责的建造的。

“见过秦王殿下。”段纶过来的时候,眼睛还有些黑眼圈,显然最近累的够呛,李恪交代的事情,实在是太过于多了,对工部来说并不轻松。

不过李恪倒是没有纠正的想法,因为大唐的很多效率其实是非常低的,但是这种低并不是说因为客观原因,而是因为他们很多时候职能重叠,外加不懂得变通,所以才会变得非常累。

实际上他们的工作至少重复做了三到四成左右。

但是他才不会纠正呢,这些工作对各个部门来说,让他们忙碌起来才能够发现自己工作上的问题,如果说他们不懂得自己变通的话,大唐各个部门的效率如何提升?

懒惰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啊。

他们想要偷懒,才会有动力想办法改进提升效率。

“免礼,是这样的,你们工部关于铠甲有几种制作图纸?抛开明光铠之外。”李恪开口问道。

“殿下想问的是铁甲吗?”段纶有些疑惑。

“是的,铁甲,防护面积跟明光铠差不多的。”李恪问道。

“还有两种,但是经过我们的研究,发现并不如明光铠好用,其他类型差的有些多。”段纶立刻介绍道。

“嗯,我知道了,这样你让人将这两种铠甲的图案送过来,我看看。”李恪想了想开口道。

“是!”段纶立刻答应了下来。

“目前工部关于锻造铠甲以及农具方面的工匠有多少?”李恪又问了一句。

“如果只是工匠的话,大约只有三百多人。辅助人员都是招募的周围百姓,或者是服徭役的百姓。”段纶给李恪介绍了一下。

李恪微微愣了愣,工部这方面的工匠数量少的让李恪有些意外,不过仔细想想,又没有那么意外了,这些毕竟是主要工匠,其次就是大唐的铁矿因为是私营,像是铁矿锻造等方面有像是长孙家这样的私营铁矿来负责。

工部的工匠数量自然就不需要那么多,而制作铠甲的话,负责进行打磨甲片等方面的工作,使用服徭役的百姓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李恪皱了皱眉头,说实话,工部的作用要远远比李恪想的低,尤其是在李恪目前的以招募为主的工作前提下,工部的作用就极大的被降低了。

只有像是进行防洪疏浚,挖掘运河,修路等方面才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除此之外,其他的工程工部的优势就没那么大了。

大唐的大型工程其实不算是特别多,主要就是修建建筑,和疏浚河道,建设防洪堤坝等大型工程。

当然工部并不仅仅是负责这些工程,比如说最重要的屯田工作,也是由工部来负责的。所以目前工部的工匠等方面,反而还真不是主要的任务。

但是这样的话,李恪琢磨是不是将工部给拆分一下,工部拆分为建设部和农业部?因为大唐后面的建设工作必然会越来越多的,以目前工部的体谅,或者说目前工部的做事效率,根本接受不了这个规模的任务。

“段纶。”李恪想了想道。

“臣在。”

“你们工部的效率太慢了,我非常的不满意,但是之前魏国公说不能逼迫你们,我也没有多说,但是如果说你们工部要是效率还是这么慢的话,我就要将工部的职能给拆分了。”李恪开口道。

段纶:“……”

殿下你看到我现在的状态了吗?你看看我的眼睛,看看我这疲惫的神色……我还不努力吗?

第502章 格局打开双方都卖

“殿下,我知道工部的效率不能让您满意,但是工部现在已经是在全力运转了,很多官员都已经没有休沐了。”段纶苦笑了一声。

“休息什么休息,身为工部的官员,连你们基础该做的事情都做不完,你们还好意思休息吗?如果忙不完工作就从你们的工作方法上面找问题,你们的效率有问题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工作干不完,你们睡得着吗?就这还想名留青史?成为千古名相?”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啊!”李恪恨铁不成钢的开口道。

段纶:“……”

闫立德:“……”

这……这工作是想找就找能找的吗?虽然殿下你说的似乎有些道理,但是你也不能不顾我们的死活啊。

“好了,好了,我就不跟你们废话了,你们赶紧回去将我要的东西差人送过来。”李恪摆摆手,让他们离开了。

等工部的人离开之后,李恪有些纠结,这个铠甲的问题不太好选择啊。不过看着地图犹豫思考了半天之后,李恪突然又顿悟了。

对啊,我卖明光铠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要卖别的铠甲呢?至于明光铠表明身份的问题,这有问题吗?当然没有!

这特么又不是现代,这是古代啊!有本事阿拉伯你咬我啊!光是灭掉萨珊波斯,阿拉伯都至少还需要十几年的时间,这又不是现代,玩什么闪电战。

你以为人人都是冠军侯呢?再说了,冠军侯的战术只能针对突厥这种没有城池的国家,对于萨珊波斯这种有着坚固城池的国家也没有用。

所以,光明正大的卖啊!如果萨珊波斯真的抗住了敌人的进攻,那阿拉伯就会着急啊,因为阿拉伯刚开始太牛逼,不仅仅从半岛崛起想要干波斯,而且还跟拜占庭干了起来,同时得罪了两个国家,而且还算是两个大国。

而阿拉伯和萨珊波斯之间的关键战役卡迪夏亚战役开始于今年10月,结束于明年的四月,长达六个月的战争期间,足够波斯认清形势,到时候李恪可以利用这一点,卖给波斯足够的铠甲和武器,跟他们换取大量的黄金和白银。

到时候李恪就算是将铠甲的价格翻几倍,波斯都会买的。

而如果自己卖了足够多的铠甲武器给波斯,波斯能够稳住局势并且开始反推的话,甚至有可能自己还能跟阿拉伯帝国卖一波铠甲和武器,自己就是个商人,怕什么?

反正他们双方这个时候还能得罪大唐不成?大唐不干他们就不错了,再说了,中间隔着西突厥呢,他们对大唐无可奈何,所以他们只有一种选择,都疯狂的想从李恪这里购买武器装备武装自己。

他们双方都打成狗脑子了,这个时候和解是不可能和解的,只有一种可能,看谁干的过谁。

自己从中卖武器,然后前后调停一下,让他们形成一种均势,或者说让波斯给阿拉伯放血,指望现在王朝末期的波斯干掉阿拉伯根本不现实,阿拉伯现在的战斗力非常强悍,所以给波斯疯狂送武器,拖住阿拉伯,给阿拉伯放血,削弱他们的有生力量。

同样作为游牧民族的阿拉伯其实人口也并不算是特别多,持续放血的话,阿拉伯很快就会陷入虚弱的状态当中。

历史上,阿拉伯在648年才彻底吞并波斯,也就是说至少还有十二年的时间。

而有了李恪,波斯不可能比历史上坚持的时间短,所以说,十几年的时间,足够大唐从西洲起步,开始先将后世的新疆吞并,然后建立西域都护府,直接跟波斯接壤了。

那个时候,倒是该养谁就不重要了。

至于武器铠甲,对到时候大唐的战斗力来说,这些武器铠甲的防护能力也就那样了。

甚至,如果波斯撑不住,以西突厥现在可汗同鹅设的弱势地位,大唐威胁一下,突厥出点雇佣兵没问题吧?派雇佣兵参战嘛,继续给阿拉伯放血。

甚至背后鼓动一下拜占庭,让拜占庭也出点雇佣兵,敌人的敌人不就是朋友?

甚至李恪沿途还能鼓动天竺等国家也派兵进入波斯打仗,只要给天竺贵族钱,天竺贵族不介意派点首陀罗士兵进入波斯打仗吧?反正首陀罗在天竺那边也不是人。

啧啧,要素察觉!李恪的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呀!打仗好啊,打仗不仅仅能做武器铠甲生意,从东南亚,天竺等地区购买粮食直接运送过去,这也是可以赚大钱的啊!

黄金和白银,大大的有啊!

甚至李恪都不介意从自己仓库里面的资源图里面将天竺等地区的金矿,银矿位置都告诉他们,让他们去开采。

废话,不然他们的黄金白银花完怎么办?让他们开采好了,他们开采,自己赚钱,一举两得,省得自己将来还要自己开采,多费劲?

那这样的话,这个大唐皇家海运船队的名字就不能叫了,这个也太显眼了,虽然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但是这块布还是要的。那就叫大唐商业联合会?

反正我们就是正经的商人,至于我们卖的东西正经不正经,那就跟他们没关系了,你管我们是给谁卖呢?

想通了之后,李恪就有些兴奋的从自己的位置上面站了起来,虽然他不喜欢当皇帝,不喜欢监国,但是玩这种东西,李恪还是很有兴趣的,因为他在结结实实的改变历史啊。

是个男人都无法拒绝改变历史的恶趣味吧?!

啧啧,到时候给什么后世的菲律宾,马来西亚,印泥等等所有的岛屿上,都将我大唐的界碑给埋好了!

自古以来这就是我大唐的领土!

李恪当下拿起了笔写了个条子,然后让常林转交给田蒙,让田蒙抓紧生产现在府兵身上穿着的那些全新的制式铠甲!啥?你说不是生产明光铠吗?

你这也太天真了吧,当然是自己生产好的,给大唐的玄甲军,御林军等更换新式钢片铠甲啊,他们替换下来的明光铠这不就能卖了吗?这种“全新”的甚至帮他们“测试”过性能的铠甲不会有任何质量问题,太人性化了。

“李泰,走,今天高兴,校场考教一下你最近的武艺。”李恪高兴的招呼了一声。

李泰:“……”

第503章 可以造钱了(上)

给自己沏了一杯茶,李恪已经不在太极宫了,他现在正在有间商城,他正在手里面看着田蒙送过来的情报,明日就是大唐不夜城的投标会,所以李恪今天大早上就跑出宫了。

宫里面不用担心,有李泰帮忙盯着,明天是休沐时间,后天才是朝会,所以这个时间不着急。

“都来了吗?”李恪问道。

“都来了,上次参加会议的各家各户都运输了大量的铜钱进入长安城,根据我们在洛阳等附近几个大城市的所搜集到的情况来看,许多人都已经做出了竞标大唐不夜城的决定。”田蒙语气恭敬的开口道。

李恪点了点头,这些人做出这个决定一点都不奇怪,他们只是缺少眼光,并不缺少头脑,什么生意能赚钱,他们可比其他人要明白的多。

“这些人还真是有钱啊。”李恪无比的感慨。

他的手里面拿着的是田蒙等人做出的分析报告,根据田蒙他们掌握的情报,目前光是进入长安城的铜钱数量,就接近4000万贯!换算成铜钱的话,就差不多有接近400亿钱了!这些人到底是挖了多少库存出来。

这些门阀世家传承几百年的底蕴是真的恐怖。

田蒙他们都没说话,说实话他们计算出这个数字的时候,也是觉得有些恐怖的,虽然他们都知道殿下的手里面就有接近1200万贯,这个数字已经非常多了,但是门阀世家随随便便就能拿出4000万贯,这是纯粹的钱!

因为殿下说了,不要绢帛和其他的布匹冲抵,只要钱和粮食,而粮食他们自然不可能千里迢迢拉到长安来,那也太亏本了。

所以进入长安城的只有铜钱。

整个大唐,恐怕最穷的就是国库了,或者说国库里面的钱是最少的了。

李恪看着手里面的资料,实在是感慨,这是实打实的现金啊,这不算门阀世家手里面的粮食、绢帛等资金,可想而知这些人到底有多有钱!

不要怀疑这个数字的总量,所有人都觉得大唐目前以绢帛充当货币,而大唐还没有足够的开元通宝来铸造使用,民间的铜钱不够,出现这个数字的铜钱似乎不现实。

那是因为,以绢帛,丝绸,布匹充当货币,对门阀世家有利啊!他们随时都可以说是相当于“造钱”,这可比铸造铜钱所产生的损耗少的多,所以他们当然不愿意将钱拿出来了。

天下有钱吗?当然有了!

大汉四百多年历史当中,几乎各朝各代都在铸钱,甚至在大汉历史上还发生过第一次以良币驱逐劣币的例子,也是整个古代历史上唯一的一次,而大汉四百多年里,巅峰人口接近六千万,都不缺少铜钱用。

可想而知天下铜钱有多少,后面的这些朝代从来都没有停止过铸钱,按照李世民从弘文馆里面的历代皇家书籍统计出来的数字,全天下至少有上亿贯。

首节上一节204/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