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158节

啧啧,行,青雀这想法不错,他要是下次敢惹老子生气,老子就这么办。

李世民突然有些期待李恪过来惹自己生气了,我倒要看看,这次你怎么躲?有几次靠着长乐她们躲过了挨打是吧?这次老子不打你,长乐她们还能说我这个老子欺负你不成?啧啧,完美!

说话间,李世民走到了桌子旁边,想看看李泰现在处理的这些政务,当他看到那桌子上批阅了一半的奏章,尤其是批阅的一个字就写了一半的时候,李世民就火了。

好哇!这个臭小子,爹这里你避如蛇蝎是吧?这一个字都不想写完,写了一半就跑了?!气死老子了。一个个的就没有一个省心的。

“常林,李泰这几天干活可曾尽心尽力?”李世民有些恼怒的问道。

常林:“……”陛下,您这生气就没道理,虽然说这皇家的画风好像跟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皇家画风不太一样,但是让秦王殿下插手之前您不就应该想到吗?

跟秦王殿下有关系的事情,什么时候向正常的方向发展过?不都是出乎您的预料吗?这么多年,您还没我老常看的开呢。

“越王殿下挺尽心尽力的,大约一周前秦王殿下又安排了许多事情过来,一是统计全国的驴和驮马的数量,秦王殿下上了折子,说是公驴和母马所生的马骡,抗病能力、力量、耐力等等都极为优秀,虽然不能生育,但是可以使用的年限长,而且吃的又不多,是极好的畜力工具。”

“大唐应该大规模推广马骡,所以要让越王殿下这里对全国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然后就是长安令李爽上奏章,关于长安县目前附近的四万多流民中愿意返乡种田的返乡事宜。”常林开口道。

李世民:“……”

怪不得李泰跑的那么快呢,数据统计的事情是非常繁琐的,在大唐这些东西的速度非常慢,显然李泰不仅仅要前期安排人调取往年的数据,还得想办法安排人去重新统计。

像是驴,驮马,牛这些畜力大唐朝廷是要进行数据统计的,有一些重要的产粮地,其实如果有可能的话,官员也会调配畜力,帮一些无法按时进行种植粮食的百姓进行种植。

调取往年数据也是有一定的用处。

而像是后面的那一件,关于四万多流民当中愿意返乡种田的返乡事宜,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却极为复杂。

光是这些流民的安置情况,住所,住房,路上如何行走,如何抵达目的地,如何分配土地等等,李世民处理起来都非常的头疼,不要说李泰了。

怪不得这小子吓得直接跑了,这些事就没有一个简单的。

李恪这家伙倒是够狠,你真是为了你大哥皇位安稳,不遗余力啊。

李世民整个人都无语了,主要是,李泰已经跑了,这些工作……李世民也不想做啊!

这玩意李泰跑了,可不就得他来处理?问题这些调取数据的事情,李世民也不想做,太麻烦了,而且官员的安排外加百姓的返乡安置工作,都非常的复杂。

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他也不想干啊,这玩意没有一两个月根本就无法处理完毕,重点是,流民这里,你还不能拖太久,等过完年最多再有两个月,南方以及关中地区是冬小麦还好,但是更北方区域,一年只有一季,这个时候就要进入粮食播种季了。

百姓返乡就不能错过这个播种季,不然这一年的粮食没有收成,百姓吃什么?对粮食是巨大的消耗。

这事得加班加点的干!这个逆子,这不是给你爹我找事吗?

第386章 我李世民也想当太上皇

李世民在办公桌前面看了看这些奏章,不知道为啥,李世民突然觉得有些头疼,哎,一定是自己没休息好。

“常林,你将这些奏章送到三省各个部门,让他们将里面的一些数据重新统计一下,等过年休沐结束之后,再给我送回来,关于长安县令那个流民返乡的事情,你先留下来吧,我这几天抽空没事看看。”李世民想了想道。

“是!”常林点点头,立刻叫了一帮小太监进来,将桌子上面的奏章全部都抱着,然后送往三省各自的衙门。

“明天是岁除,你将宫里的太监,宫女等状况都统计一下,按照往年的惯例执行。”

“是陛下。”

常林这边去送奏章了,李世民看了看桌子上剩下的那些关于流民返乡的事情,扫了几眼。

哎呀,头好疼,算了,去观音婢那里坐一坐,叫韦贵妃,阴妃她们几个过来打麻将吧,这个麻将还是不错的,这马上过年休沐了,该休息,就要休息,这不是孙真人说的话嘛!

李世民也干脆离开了两仪殿,前往了立政殿那边。哎,今年守岁肯定很有意思,大家打麻将嘛!

这政务谁想处理谁处理吧,哎,说起来,如果有可能,元正的大朝会李世民都懒得上了,要不然让李泰去算了。

贞观九年除夕,李恪大早上就被爆竹的声音给吵醒了,是府上的田蒙让下人们开始放爆竹了。

爆竹早已经发明了,甚至连部分烟花都有了,不过历史上真正的烟花发明且盛行于宋朝,现在大唐只有爆竹。像是贴春联也是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朝。

唐朝的岁除或者说除夕还是很热闹的,今日大唐的百姓们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一年内买下来的蜡烛都会在今日的灯笼当中点燃,今日的长安城甚至整个大唐都会变成不夜城,不夜国。

甚至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百姓没有蜡烛,也愿意提前准备足够多的木材在院子里面点一堆旺火。

明日的除夕日,大唐长安城的不同地方会有各种傩nuo戏,是来源于上古时期的祭祀舞蹈逐步演化而来,这些傩戏将会遍布长安城,有民间的,官方的,当然各个贵族人家也是会有的,同样,宫里面自然也是有的。

而除了这些之外,其他的各式表演也都有,比如说来自于后世江浙一带的傀儡戏,后世称之为木偶戏,在大唐长安城就会上演。

今日的夜晚,大唐的长安城会有守夜一说,也就是百姓们会守着过子时,到天亮,从皇帝到王公贵族一直到民间百姓,都是如此,并且岁除这一天,挂年画,立门神等等,倒是春联还要到大宋才会流行起来。

而门神里后世大家耳熟能详的门神秦琼和尉迟敬德其实这个时代自然还没开始流行。

毕竟这二人都还活着的,它们兴盛于唐中晚期,而大唐的门神因为隋朝拜关二爷的兴起,现在大唐门神的当红一哥就是关二爷,附带张飞是二哥。

今日的长安城不宵禁,长安城的各个位置都会将各种灯笼之类的挂起来,整个长安城今日灯火通明。

虽然因为蜡烛的缘故,今日的长安城肯定是会出现不少的小火灾,但是大火灾却不会发生,一来就是今日是金吾卫的重点关注时间,大街上的金吾卫几乎都是全体出动在巡逻。

其二就是百姓人人守岁,几乎没有人睡觉,大家都醒着,就算是一些蜡烛倒了烧到了东西,火势也不会太大,很快就会被人扑灭。

而贞观十年的初一,也就是大唐的元正,是一年之开端,元正当日是一年一度最大的朝会,非常的隆重,在京师的官员无故不得缺席,不少从地方回到京师的官员今日也得上朝。除此之外就是各国的使臣,都要上拜帖,进宫朝贺,恭贺大唐皇帝陛下万寿无疆。

同样,明日的元正李世民也要跟大臣们一起吃第一顿饭,然后这些官员们才能够回家跟家人团聚,而像是李道宗这种驻守边疆或者是驻守大唐各道州,未经允许的官员是不允许回京或者返回老家,他们要么接家人前往属地过年,要么就只能天各一方。

所以,春运这玩意自古以来就有。

元正这一天,几乎大唐所有的百姓家都会准备好美食,然后相互拜年,所有的宾客不管去了什么地方都有美食可以吃,当然民间和贵族间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同样的,民间也是会拿出一年一度最好的东西来招待客人。

可以说,大唐的新年是很有年味的,李恪已经过了好几个新年了,他自然是非常的有感触,当然,李恪很确定,今年的新年,必然更加热闹。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当然是因为他李恪准备的好玩的了!嘿嘿,烟花,按照历史的发展,那是宋朝才研发出来的,但是李恪来了,而且他还有书籍,这玩意的发展速度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所以,李恪已经将能宋朝才会出现,能够飞上天空的烟花给做出来了。

当然,什么绚烂程度跟后世没的比,也比不过,但是放到这个时代,那自然是五彩缤纷,今天晚上,绝对是长安城最亮的崽!嘿嘿嘿!

不过今日是贞观九年的最后一天,李恪还是得进宫给自己老爹,母后他们先提前拜访说一声今日不能跟他们一起守夜,然后明日再进行拜年。

大唐的拜年跟后世不太一样,大唐的男性在元正这一天,子孙后辈要给长辈行跪拜大礼,双膝跪地扣头为主,但是大唐的女性却不需要跪地,只需要站着往前弯腰拱手就可以。

所以从某种角度说,大唐前中期的女性是封建时代女性地位最高的朝代之一,没毛病。

岁除上午,李恪从秦王庄出来,直奔皇宫而去,因为今日他下午和晚上还有安排,所以李恪也算是提前到宫里给自己的父皇他们告个罪。

到了长乐门,看着左前方的车辆,李恪就忍不住乐了,呦,还是这么巧,这不是长孙大朗嘛!当然不只是长孙大朗,二郎长孙涣,三郎长孙浚,四郎长孙淹等都来了,他们过来自然是以晚辈的身份来拜访长孙皇后,以及李世民的。

长孙家除了长孙无忌的正妻是荥阳郑氏之外,长孙无忌的一个妹妹嫁给了太原王氏,另外一个妹妹嫁给河东柳氏,像是他的几个哥哥分别娶的都是各个大门阀世家的嫡女。

所以……哎,越是了解这个时代,就越能明白李世民的无力,门阀世家,真不是那么容易剪除它们对整个大唐影响力的。除了李恪准备进行的这种挖根的行为,其他的任何行为都根本无法消灭他们真正的力量。

看到李恪,长孙冲的脸都绿了,虽然他来的路上不断的在祈祷不要遇到李恪,不要遇到李恪,结果还是遇到了。

看到长孙冲他们,李恪也不走了,就笑眯眯的等在了长乐门这里,等他们过来。

李恪的这个样子,长孙冲只能是苦笑着走了过来,算了算了,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

不要说长孙冲习惯了,他身后的这些弟弟们此刻脸上无奈至极,显然也是习惯了,不然还能如何?

等他们走过来,长孙冲等人就直接弯腰行礼道:“见过秦王殿下。”

“免礼。”李恪笑眯眯的摆了摆手。

看着李恪脸上的笑容,长孙冲的嘴角抽搐了一下,然后干脆主动走到了李恪的面前,然后伸出右手握成拳头在李恪的肩膀处轻轻锤了李恪肩膀一下,接着他就熟练的后退了一步,随时准备双手抱头蹲下。

长孙冲的行为弄的李恪愣了一下,然后他就忍不住乐了,哎呦,今年挺自觉啊,往年可没这么自觉啊。

“哈哈,长孙大朗,怎么时间长不见我,想我了?”李恪哈哈笑了两声,他突然觉得长孙冲挺可爱的,他今天也不想打人了。

所以李恪干脆走了过去,直接伸手揽住了长孙冲的肩膀,然后勾肩搭背的拖着他,一边向宫里走,一边道:“你看,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是觉得我会打你吗?”

“不会吗?”长孙冲有些茫然的看着李恪。

“我没事我打你干什么,我李恪是那么不讲道理的人吗?来来来,我们聊聊天,你们是来给我父皇母后拜年的?”李恪笑眯眯的开口道。

长孙冲:“……”马上贞观十年了,这九年多你知道我怎么过的吗?这话你好意思说?

长孙冲的弟弟们:“……”

第387章 我秦王殿下是个讲道理的人

“是的。”长孙冲老老实实的跟着李恪走了,他已经躺平了,你想打就打吧,反正现在情况已经这样了,最差不过就是挨一顿打,还怎么样?

“不用紧张,正好我也是,一起去吧。”李恪笑了笑,他又不是手痒,没事打人干什么?“我跟你说,你别紧张,这马上进入新的一年了,新年新气象,现在是文明社会,咱要讲文明,树新风。”

“是。”长孙冲有些茫然的答应了一声,秦王殿下怎么说就怎么听呗,不然还能怎么样。

“怎么样?贞观十年有什么打算?”李恪看着长孙无忌问道。

“我父亲大人可能会给我说一门亲,然后结婚,另外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长孙冲开口道,他无所谓了,秦王殿下你问我就答,你打我就受着,你也不可能拿刀砍了我,无所谓了。

反正我长孙冲退缩是不可能退缩的,我要是退缩半步,算我输。

“不错,人生大事,不过成家立业,这成家了,就该立业了,好好做,我觉得你比长孙司空更光明磊落一些。”李恪很是满意的开口道。

长孙冲:“……”

好像你比我小?长孙冲要比李丽质大几岁,比李恪和李承乾都要大。还有你这一副交代孩子的表情是个怎么回事。

“对了,年后到时候有个聚会,一起来啊。”李恪邀请了一下。

“秦王殿下邀请,某必赴约。”长孙冲点头道,别说今天的李恪好像有些不对劲,就算是李恪之前揍他的时候,要是邀请了,他也得去啊。

“哈哈哈,好好好。走了,快走几步,我爹应该今日在立政殿那边,一起过去。”李恪笑着开口道。

长孙冲有些狐疑,今天的秦王殿下好像是真的不想打他,虽然有些不习惯,但是长孙冲又不是贱的,人家不打他还觉得不舒服,不挨打这当然是好事情了。

很快,一行人到了立政殿,李恪是直接拉着长孙冲一起进的立政殿,隔着老远呢,李恪这里就大声开口道:“爹,母后,我来了。”

“来就来了,你吼什么。”李世民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

“哎呀,爹别说我没跟你说啊,长孙大郎过来给你和母后拜年了。”李恪大声开口道。

屋里面一听这话的李世民立刻暗道了一声“坏了”,他立刻抬腿向外面走了出来,长孙皇后自然也是哭笑不得的跟上。

李世民一来到外面的正屋,就看到了跟长孙冲一起进来的李恪,看到这个样子,李世民就火了。

“李恪!你又打长孙冲……你是不是欠……咦,你没打?”李世民骂了一半才发现长孙冲身上的衣服穿的好好的,发现,脸上也没有红肿淤青之类的,显然李恪没打他。

长孙冲:“……”

长孙冲弟弟们:“……”

李恪有些不满:“爹,你什么意思嘛?我是那么不讲理的人吗?”

李世民被李恪这句不要脸的话给整不会了,你是那么不讲理的人吗?你把那个吗字给我去掉。你讲不讲理,你自己心里没点数?

但是李恪今天没动手,李世民还不能骂他,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被李恪给气笑了,你秦王殿下的名声,整个长安城都知道,你还用我说吗?

“行了,你先滚一边去。”李世民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开口道。

“侄儿长孙冲见过姑父(在唐朝的称呼资料里面姑丈,姑父都可以用,似乎是分父亲姐姐和妹妹的区别,这里以我为准)。”

长孙冲先开口,这里他就行的不是臣子礼节,而是晚辈的礼节,同样长孙冲的几个弟弟也是如此,他们连称呼都更换了,言下之意很清楚,就是晚辈来给长辈拜年的。

“免礼……”李世民笑着开口道,让人给几人赐座,跟他们聊了聊。其实他们今日来的原因很简单,今日李世民要守夜,明日白天又是大朝会,时间会很长。

朝会之后,李世民还得跟群臣一起吃饭,等吃过饭之后李世民才能休息,而大唐的元正日是要给家里最重要的长辈拜年的。

但李世民明日得休息,真要是都跑过来给李世民拜年,他们长孙家排到晚上都不一定轮的上,光是李渊这边就有多少大唐宗室的亲戚,这些都是要拜年的。

所以跟往年一样,都选择了提前一日,然后等大年初二再来。

而像是宗室的亲戚,都会选择在明日朝会结束之后,一起跟李世民拜年。

家族大了就是这么麻烦,更何况还是皇帝。

首节上一节158/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