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128节

“嘘!兕子这话不能乱说。”长乐赶忙低声道。

“哦哦哦,我懂了,不能让外人知道,传出去就不好了。”晋阳忙不迭的点头道。

苏妃:“……”她现在就一个感觉,我是谁?我在哪?这是什么地方?她总感觉这画风有点不对,这就是三郎?三郎你到底在教什么啊。

看看这十四个双眼放光的大唐公主,苏妃很想知道,她们以后的夫君该如何自处。

“大嫂,你要不要试试?”李恪站起来,看着旁边的苏妃问道。

“啊?”苏妃愣了一下,不过她看着那边又在开弓射箭的长乐,她突然有点心动,她好像还真没玩过?

“没事,试试。大哥你帮大嫂选一个软一些的弓,就当玩了,人活一辈子,总是要尝试一些新东西,当我们年老之后,坐在火炉边看着儿孙满堂,那个时候不能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能因虚度年华而羞耻,更不应该因一些曾经有机会尝试,但是却没有去尝试的事情而遗憾。”李恪笑着道。

苏妃和李承乾都愣了一下,然后苏妃想了想,好像还真的是这样,等自己老年之后,会不会因为年轻有机会但是自己却放弃了而遗憾呢。

“那大郎,我也试试?”苏妃试探着看向了李承乾。

“好啊,反正三郎也说了,这些都是娱乐活动。”李承乾顿了一下,然后也笑了,他干脆带着苏妃过去亲自挑选弓箭,给她挑选一把软一些的弓箭。

不远处正在射箭的长乐嘴角勾起了一丝笑容,三哥的嘴去了西域也没落下呢,还是那么犀利,总是不自觉的就能说中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嘭”的一声,一支带着三棱穿甲箭头的箭矢直接射穿了长乐三十米之外的木制箭靶红心。

第311章 散心

不仅仅是苏妃玩了玩弓箭,连清河他们都玩了,不过她们这些也就是抱着玩的姿态玩一玩,射个几箭就完事了,那是真的当成是游玩的心态。

倒是所有人都对骑马充满了兴趣。

“走走走,去赛马场。大哥你也可以骑。”李恪一看大家都感兴趣,立刻笑着开口道。

“啊?我不行吧,这个腿不太方便。”李承乾倒是没觉得李恪是故意的。

“信我,没问题。我改进了马具。”李恪笑了笑,虽然李承乾是因为从马上摔下来导致的,但李恪也不怕,因为他现在拿出来的是后世标准的高桥马鞍。

大唐有马鞍,马镫这些,实际上马镫在汉朝都有,不过那个时候是单边马镫,后来逐步发展成双边马镫,而双边马镫的出现,也是对于骑射的弓骑兵带来了巨大的优势!甚至比冲甲骑兵受到的加成更大!

因为以往没有双马镫的弓骑兵想要在马上拉弓,很多时候往往是需要停下马匹,站在原地射箭的,因为人在马背上无法控制自己的核心力量,但是有了双马镫之后,人用双腿就可以控制马匹,并且双腿可以借力,这让弓骑兵有了一边骑马,一边射箭的可能性。

所以别看大汉和大唐打游牧民族都跟打儿子差不多,但是将大唐的突厥扔到大汉那个时代,结果可就未必了。

当然这种假设没有意义,毕竟游牧民族有双马镫,大汉也肯定有了。

除此之外就是马鞍了,大唐是有马鞍的,三国末期就有了,但所有人都有一个误区,以为有了这些东西,就很强。但实际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在逐步演化的,不可能发明出来就是巅峰。

连马蹄铁都经过了无数年的进化才变成了后世那种样子,更何况马鞍。

现在的高桥马鞍虽然已经非常接近后世的高桥马鞍了,但差距还是有一些,它对骑兵的辅助很大,但是真不如后世高桥马鞍的辅助更大。

看似简单的高桥马鞍,里面其实是人类对骑兵使用过程中数百上千年的经验累积下来而形成的。

现在,李恪正在逐步的对西洲的大唐骑兵装备后世的高桥马鞍,马镫,马蹄铁,包括甲骑也在逐步测试。等大唐骑兵下一次大规模动手的时候,必将震惊天下。

而李恪的赛马场里面,自然所有的装备都是后世的装备了,所以李承乾这种并不严重的跛足其实不影响骑马。

“哦?那我可要试试。”李承乾有些好奇了,苏妃张了张嘴本身想阻止,最后还是没有开口,她其实多少也了解李承乾,知道李承乾对于这方面的一种执念,很多不知情的人都说李承乾仰慕突厥文化,其实他仰慕个屁的突厥文化,突厥有文化?只是没有人知道李承乾内心的孤独而已。

众人到了李恪嘴里的小赛马场,李承乾一脸的无语,这是小赛马场?

听起来好像环形跑道一千米周长不大,但是来到了面前,就会发现,它还是挺大的。而且这赛马场的周围居然还有看台,也不知道这小子给谁建的。

而这边早已经有人开始准备马匹了。

“安宁,青蝉你们去带长乐她们去更换衣服。”李恪指了指旁边专门建起来的更衣室道。

“是。各位殿下请跟我来。”杨安宁轻笑着开口道。

长乐她们都纷纷跟着去了,连苏妃也跟着去了。

“大哥,我们也去换个衣服?”李恪笑着道。

“可以。”李承乾看了看自己身上的长袍确实不太适合。

等他跟着李恪进了更衣室之后,很快当李恪拿出来更换的衣服,李承乾的表情有些古怪,这花花绿绿的什么玩意?至于李恪拿出来的,自然是那个保安室里面的作训服,还有全套的冬装,这玩意存储的尺寸根本没有女性穿的,基本都是男性穿的,李恪都拿出来了。

“这个怎么穿?”李承乾也没问侍女在什么地方,而是好奇的看这衣服问道。

其实古代也是有裤子的,只不过是外面的衣服为长衫,里面是有裤子的,李承乾问的是这个该穿在什么地方。

“穿最外面就行了,这些保暖的先穿里面。”李恪拿出来了几套军用的保暖内衣,现在的长安还没有那么冷,穿个保暖内衣,穿一套棉衣就够了,大衣不用上。

李恪也干脆,直接当着李承乾的面将自己的衣服给脱的就剩下了一条四角内裤,咳,这玩意是跟上次给长乐她们的那种女用战术背心一起开出来的,也就是说它其实是女用的,不过四角内裤无所谓了,大码也能穿,主要现代的内裤穿着舒服。

李承乾人都傻了,他有些无语的看着李恪套上了一套保暖内衣,李承乾最后也跟着他一样,不过他留下了自己的四面内衣,然后又套上了一套保暖内衣。

当他将这身衣服穿在身上的时候,李承乾是有些惊讶的,这衣服看起来很贴身,但是却非常的柔软,而且这个织物……也太紧密了吧,也不知道三郎到底是怎么织出来的,这衣服的价格绝对不菲。

至于那个棉裤看起来倒是比较简单,而外面的那套花花绿绿的衣服摸起来手感也较为粗糙,穿在身上稍微有些大,不过不影响。

只是这一身穿起来,李承乾多少有些不习惯,但是他却发现了一些好处,它跟劲装很像,穿上之后双腿活动起来非常的方便,包括上衣也是如此。

穿好衣服,李恪又让人拿过来了两双靴子,这靴子就不是从仓库里面拿出来的,而是这个时代做出来的皮靴,只不过鞋底最下面的生牛皮,上面是千层底,然后鞋面就是牛皮制作出来的长筒靴了。

外形不太好看,不过实用就行。

穿上之后,李承乾看着这丑的靴子有些无语:“这么丑,就不能做的好看一些吗?”

李恪有些无奈,你以为我不想?这不是橡胶还没弄出来吗?已经派人带着橡胶树的种子前往岭南道了,到时候在广州等周围找地方开始种植橡胶,橡胶树长得挺快,大约五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出产了。

杜仲胶做鞋底也在找人试验了,应该差不多也可以。

“哪有那么简单,好用就行了。”李恪耸耸肩膀,至于能不能做的好看,那是工匠研究的事情跟李恪有什么关系。

第312章 你是在养孩子么

从更衣室里面出来,两匹马都已经被牵到了李恪他们的面前,李恪先让人给李承乾说明了一下马镫,高桥马鞍等等。

像是游牧民族的马镫和马鞍,也是有的,但是他们都是木质的,而李恪这里自然是直接用铁质的,高桥马鞍也有木头但是骨架是钢铁,然后包裹皮革等等。

给李承乾说完之后,李恪干脆牵着马让李承乾自己上马,李承乾只是跛足,又不是肌无力,他一只脚踩着马镫熟练的翻身上马,然后另外一只脚也踩在了马镫里面。

感受着这看似没什么不同的高桥马鞍以及配合两侧铁制马镫,李承乾基本没感觉到自己控制马匹有什么不同,而他能感觉的到配合这种硬质马镫,他的双腿可以辅助双脚用力。

“怎么样?”李恪笑着问道。

“确实感觉没什么问题。”李承乾点了点头。

李恪也在旁边直接翻身上马,旁边牵马的护卫放开了马匹,两个人也没有直接奔跑,而是驱动马匹开始漫步进了场地中间。长乐她们那边更换衣服的速度比较慢,所以他们先走几圈。

“吐谷浑那边我之前看你写的家书不太明白,慕容顺没什么问题?”李承乾骑在马上好奇的问道。

“能有什么问题。”李恪将自己大概对吐蕃的战略跟李承乾也说了一下,然后才开口道:“慕容顺的骑兵没有太大的威胁,只要他不是傻到往敌人的阵地里面冲就没问题。”

“确实,吐蕃在这方面甚至还不如大唐呢。对付骑兵的话,完全没有办法。”李承乾想了想也点了点头。

其实很多人对吐蕃也有一些误解,吐蕃的很多部落都是游牧民族没错,同时吐蕃也有一部分定居的部落,但是这些部落加起来跟吐谷浑,西突厥这些不一样。

那就是吐蕃几乎没有骑兵,准确的说,吐蕃没有良好的马种,所以他们没有作战骑兵,他们的骑兵根本没什么战斗力,马匹更多的是用来赶路的。

其实吐蕃的崛起并不是因为松赞干布有多厉害,准确的说,吐蕃的崛起也是天时地利缺一不可,隋唐时期地球进入了温暖期,青藏高原的很多积雪迅速融化,有条件开始支持大规模的屯垦。

在两晋时期,吐蕃现在不少可以屯垦的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每年融化的时间极短,这就导致根本无法种植作物,而一些河流的水流量也不够,沿河能屯垦的耕地也就不多。

吐蕃军队的主力是步兵,受限于马种,吐蕃骑兵的作战方式也是下马步战。

没错,吐蕃的马匹是基本用来赶路的。根据《新唐书》记载,吐蕃军队“其战必下马列行而阵,死则di收之,终不肯退”。

换而言之,吐蕃的军队可以说是骑马的步兵,所以李恪并不担心慕容顺的骑兵遭到吐蕃军队的围剿,只要他自己不犯蠢的话,这也是李恪派遣骑兵前去的原因之一。

像是铁器之类的还能解决,但是马种,李恪是不可能卖给吐蕃的,吐蕃也没机会从其他地方弄到优秀的马种。

目前李恪控制了西洲之后,大量的优秀青海骢都会养殖在高原地带的马场,比如说海拔2900米至5000米的山丹军马场。

而且目前驯养的战马也已经开始有序的喂给它们食盐,甚至李恪还让人进行了分别对比喂养。

比如说一批战马让它自己舔舐原始的粗盐,另外一部分则是舔舐李恪售卖的精盐块,还有一部分则是按照李恪拿出来的战马养殖书籍里面,每天定时定量的合理喂养食盐。

反正就是通过不同的对照试验,看看能不能喂养出更加优秀的战马。

“嗯,只要他们手里面没有骑兵的话,就算是他们的皮甲率提高了之后,对我大唐的威胁也基本没有。”李恪点了点头。“既然说起这个事情了,吐蕃这边的战略,大哥你还需要上个奏章,你要问什么就直接问,然后我来告诉你,你写个奏章到时候在朝堂之上提出来。”

“为什么是我?”李承乾有些莫名其妙。

“当然是你需要声望啊,你一个太子威望高一些挺好的。”李恪点点头道。

李承乾:“……”说实话,他也是有些无语,这话怎么说呢,虽然太子跟皇帝是父子,但是有时候太子的威望太高了,皇帝也担心啊。

“没事,大哥你别担心我已经跟父皇说过了,反正父皇是不在意,估计你也不在意,再说了,威望这东西,目前来说大哥你的威望再高也不可能比父皇高啊,所以也不用担心。”李恪笑着开口道。

李承乾看着李恪,他的表情多少有些奇怪:“为什么我总感觉你这就跟养孩子一样。”

“错觉,大哥你都是错觉。”李恪直接开口否认道。

“问题是,你这样让我也很无奈啊。”李承乾有些无语,虽然这是好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怎么感觉就是这么别扭呢?你要说李恪是他的一个谋臣之类的,李承乾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犹豫直接就将这事给办了。

但是你说李恪已经将这件事都给办了,然后再让他去写这个奏章,去收敛这个名声,李承乾就怎么想怎么不对劲。

“这明明都是你的功劳,我这个大哥占这个名声干什么?我现在都已经是太子位置了,我还能抢你这个兄弟的功劳不成?这事我不做。”李承乾想了想,然后就很干脆的拒绝了。

“大哥,我这是为你好。”李恪开口道。

李承乾:“……”话是好话,为什么听起来就这么让人觉得有些不舒服?

“行吧行吧,你不愿意做这个事情,那我也不能违背大哥你的原则,那我另外再给你出个主意你看行不行?”李恪问道。

“你说。”李承乾有些好奇,他不是好奇其他的,而是好奇李恪的脑袋瓜子里面到底有多少主意,这其他人都说李恪是个莽夫,但是你见过这么聪明的莽夫吗?

“府兵。”李恪笑着道。

“嗯?”李承乾有些疑惑。

“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掌握了军队就掌握了天下稳定的根基,所以你建立在府兵当中的声望也是可以的。”李恪打了个响指笑眯眯的开口道。

第313章 一连三招

李恪的话很直白,但是也正是因为直白,李承乾才觉得无语,我说三郎你是真的虎,还是说你一点都不怕?又或者你根本就没有那方面去想?

“怎么了?”看李承乾的表情有些怪异,李恪好奇的问道。

李承乾左右看了看,他们身边根本没有人,在这赛马场的马道上,就他们两个人,所以也根本不用怕其他人听到。

“我说三郎你就真的没想过吗?你想想,长安十六卫,是负责保护阿耶安全的,我要是取得府兵的声望,这……”李承乾就差明说了,这也就是跟李恪,这要是跟别人,李承乾根本替都不会替,也就是李恪的性格,所以李承乾才能说这个。

“嗨,你想这个干什么,我还以为你担心什么呢,府兵忠心的不就是我们大唐皇室吗?忠诚于你跟忠诚于父皇有什么区别?”李恪无所谓的摆摆手道。

李承乾:“……”

说实话,他是有些看不懂李恪的想法,真不知道李恪到底是天真还是真的不懂,按理说李恪也不是这种天真的人啊,你有了巨大的威望,难道说是你不会造反,难道皇帝就不会猜忌你吗?

“大哥其实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李恪笑了笑,李承乾的担心他能想的到,但是这东西,你要说李承乾是个将军,然后李世民是个皇帝,那李承乾去弄这种声望那是取死之道。

但李承乾跟李世民是父子关系,或许又有人会提到玄武门之变,但实际上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不也没杀李渊吗?

而李承乾就算是在军中取得声望,但是他还能跟李世民比吗?不能。

李承乾不是李世民,李世民也不是李渊,这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所以他就算是这么做了,说实话李世民都根本不会担心什么。

但是这么做的皇子之所以会担心,是因为人一旦担心某件事,就会疑心疑鬼的,你看他李恪,向来就突出一个头铁,我没有那个心思,我也根本不担心什么。

其实你要真的没那个心思,别人也是感受的到的。

说远了,李恪看了看李承乾笑着道:“先不说大哥你和父皇的声望相差还很远,光是军中的将领就根本没有一个站在你这边的,没有将领的支持,你只是获得府兵的声望你怕什么?”

李承乾愣了一下,好像是这么个道理,光是获得府兵的声望,没有将领的话,以大唐的军制,也根本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而现在节制十六卫的人都是父皇的人,李承乾也不可能调动他们,所以说,他的担心反而没有太大的作用。

首节上一节128/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