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108节

而且不仅仅如此,大唐还会保护他们所有人,只要他们迁徙到西洲领地内即可。

对于殿下这样的事情,所有接到这个任务的牧民都感动不已,在他们看来,殿下这是不忍心那些逃难的牧民冻死饿死在野外,想要拯救他们!

至于殿下让他们去隔壁吐蕃的部落也宣传这些事情,在他们看来,殿下这是在给他们这些人机会!哼!

铁锤他们在头一天晚上准备好了干粮之后,第二天早上,就纷纷各自出发前往了四面八方,他们对整个吐谷浑的领地内都非常的熟悉,什么地方有可能藏着人他们都知道,不管是祁连山当中,还是其他的地方,都有牧民逐步的前往。

而像是三江源等地方则是前往的牧民最多的,因为殿下说了,这关系到他们西洲的安全问题,当这些人都加入进来只有,大唐的军队就会向南,直接将吐蕃的军队堵在昆仑山另外一侧。

一个个牧民就像是一个个信使,不断的将消息传递到四面八方,而与此同时,得到消息的慕容顺也开始向昆路山脉的方向前进,他得到殿下的命令很简单,清扫昆仑山脉以北的所有吐蕃贵族!

清扫结束之后,伺机进入吐蕃领土。

并且殿下还让他执行游击战术,告诉了他十六字真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虽然只有十六个字,但是这十六个字慕容顺却若获至宝,他越想越觉得这十六个字太精髓了!

而且非但如此,殿下还给了他几个补给的地点,告诉他最多十天之后,这些地方就会有人驻扎,到时候他们都可以在这些地方获得补给。

工地暂时停工几天,而李恪这里则是在指导李嫣写报告:《关于西洲都护府第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篇: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这里按照不同的章节要写清楚,将各种规划都规划完整,这是都护府的公文,所以一定遣词造句一定要准确,清晰,明了,不能含糊其辞。”

“比如第一章:‘一五”计划是全面让吐谷浑百姓融入大唐的关键时期。里面详细阐述“一五”计划对于吐谷浑牧民的改变,和他们对大唐的归属感,然后加强这种策略。通过不同的章节将这些叙述完整。”

“第二篇:建设大唐国策下西洲新牧民农村。通过以下几点分别说明,发展全新形式的牧业,扩充新式农业,改善牧民面貌,进行全面扫盲,增加牧民收入和工业、轻工业投入。深化牧民改革。”

李恪站在李嫣的身边不断的给她指导。

李歆有些无语,她看着自己三哥道:“三哥,这些任务你都交给了我姐你做什么?”

“写奏章。”李恪理直气壮的开口道。

行吧,李歆也无语了,只能是低头老老实实的继续写自己的论文,她那论文还没写完呢,主要是这文章不能胡编乱造啊。

第259章 简直完美

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李恪有些挠头,奏章这玩意李恪写过,不过现在他有些纠结的是,这奏章写起来太麻烦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这奏章最先肯定是送到他大哥的手上。

李世民要守孝,目前国事都李承乾在处理,那李恪一些跟李世民习惯的用语就不能跟李承乾说了。

想了想,算了,还是写家书吧,写什么奏章。

免得到时候中书省,门下省那帮御史没事又找自己麻烦,还是家书来的好,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一边写,李恪一边心里却在胡思乱想,想的问题其实也简单,那就是救不救李承乾。

按照历史上,李承乾贞观十七年造反,还有八年的时间,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改变,李恪不太知道,但是目前来看,李承乾应该还没有变化,但是有一点李恪敢肯定,不管他自己当个逍遥王爷也好,还是其他的皇子也好,李承乾上位其实是对所有人最好的。

至于他自己,李恪根本就没有想过,首先就排除这个选择,别看李世民曾经让常林拟过什么退位的诏书,但是李恪知道,李世民也知道李恪知道,那玩意就是李世民故意教育他而已。

要是李世民现在敢立李恪为太子,天下必然大乱,要知道天下所有门阀贵族等都可以说是造隋朝的反上位的,李恪这个前隋血脉上位,他们必然反对,反对不行,就肯定要整事。

你别管李恪有没有那个心思,但是他们怕啊!毕竟李恪当了皇帝,弄死几个人,又不影响李恪的皇位,在这种心理之下,这些人必然整事。

重点是,李恪不想每天勾心斗角啊!

而如果历史上,李承乾正常上位的话,其实根本没这么多事,李承乾当得起一个大哥,对每个弟弟妹妹都可以说是非常的照顾,有兄长的担当。

只要他不是因为压力崩溃,整什么造反的事情,其实李承乾是真的很不错。

至于李治,李治上位之后,那么多兄弟姐妹出事,其实跟李承乾当初的造反不无关系。

很多人都说李治是一个老银币,利用长孙无忌弄死了李恪他们,然后又弄死了长孙无忌。但是说实话,来了这个世界之后,李恪却想的更多了一些,在这件事里面,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件事。

那就是,李治在位的时候,我们亲爱的武媚娘同学到底对李治有多大的影响。

长孙无忌等人结果的背后,武媚娘到底对李治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在其中做了什么,无人可知。

单看武则天后面上位的手段,恐怕这里面,你要说没有武则天的事情,李恪是不相信的。

当然那个时候李治还年轻力壮,而如果武则天那个时候就有了野心的话,仔细思考一下,长孙无忌如果不死,对武则天上位是不是最大的障碍?

话再说回来,即便那个时候武则天还没有称帝野心,但李治的性格,其实确实性子偏软,但他有个好皇后啊,以武则天的手段,吹吹耳边风,整死长孙无忌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想远了,李恪摇摇头,停顿了片刻,如果救了李承乾的话,现在兕子,长乐等也不会像是历史上那么早去世,加上长孙皇后的身体也好了许多,李世民多活几年也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自己将孙思邈留在身边,李世民没准多活个十年也是轻轻松松,如果老孙的医学研究有了什么进步,或者李恪要是解锁了药品储备的话,老李能活到七十多也没准。

反正咱老爹喜欢当皇帝,让他当皇帝,自己嗨起来那不是挺好?!所以,李世民活着才是王道啊!啧啧,想一想那情形就挺美,我老爹是皇帝,努力干活,我什么都不用管,当个皇二代!

到时候自己在长安城附近整个动物园,滚滚想怎么养,怎么养,专挑后世牢底坐穿动物养,什么滇金丝猴,小熊猫,穿山甲拉,紫貂,灵猫,荒漠猫,雪豹,云豹,藏羚羊等等。

想到这里,李恪低头写家书的动力也迅速变得充足了起来,整,赶紧整起来,造什么反,大哥你脑袋被驴踢了吗?好端端的造那反干什么?看三弟给你洗讲道理。

李恪在这里写家书,但是整个西洲却前所未有的忙碌了起来,第二批从长安来的人也在五日后赶到了这里,是之前李恪收到的那些文人士子,直接叫来了二百三十多人,是跟着船队过来的。

这里缺少工具人,他们这些人有了长安城的经验,来这里干活挺好的。

这些人在见到李恪的时候,都是面色激动,终于又见到殿下了,这段时间殿下不在长安,虽然也没发生什么事情,但他们总是觉得缺点什么,就好像是少了主心骨,现在见到殿下,他们一下子就都安心了。

“明天开始,你们这几天就辛苦一点,每个人带着十骑,前往各个组建好的牧民村庄,将牛羊的数量全部都点清楚然后汇总。给你们十天的时间。”李恪开口道。

“是!”这些文人士子瞬间都激动了起来,至于休息也不想休息了,跟着船队没有陆地上那么累,再说了,来了这里,他们感觉这里在才是展现他们抱负的地方,在路上的时候,商队里面的人已经将李恪最近做了什么,西洲是什么情况给他们都讲述了一遍。

这些文人士子都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殿下这才来了多久?就已经做出了如此之多的大事!所以他们自然也是起了雄心壮志,殿下掌握大方向,但是这里哪有那么多人,这不就是让他们大展宏图的地方吗?!

哼!殿下身边的人才是我们,这里的人能有什么学识?这些文人士子的内心基本都是这样的想法。

“走,你们都跟着我,先带你们去见一个人,你们这几日统计之后的数字,到时候都转交给她,或者是你们的一些工作都要跟她交接。”李恪开口道。

“是!”这些文人士子们立刻语气恭敬的躬身道,殿下果然是需要他们的,之前的人肯定不能让殿下满意,还得我们这些殿下亲自教出来的天子门生才行。

第260章 你们怎么了

李恪带着这二百多文人直接走向了另外一处办公地点,那里是专门搭建起来的一个大型帐篷,或者已经不能说是帐篷了,应该说一个巨大的临时房子了,都是由木桩深打入地面然后由毡帐充当墙壁临时搭建起来的,因为现在是夏天,所以窗户直接留空,用纱布防蚊虫。

李恪带着他们是从后面进入这个房子里面的,因为这个房子的正面开了两个门。

他们从后面刚进来,这些文人士子们就听见了前面传来的声音,跟着李恪往前走,这些文人立刻注意到,他们这个房间跟前面之间是有木板订成的墙壁隔着的,而他们这里比前面的房间高出了几十厘米高,中间留了一些窗户,让他们可以看到前面那个房间的情形。

而此刻前面一个倩影背对着他们坐着的,看起来是个女子,而在这个女子四周的墙壁上,则是挂着一些黑色的木板,上面写了白色的字迹,写的密密麻麻的数字,这些数字他们都认识,是殿下从西域那边改良之后应用的数字。

“李秘书,赤海城明日的西城墙所需的水泥、钢筋还有夯土目前存货不多了……”

“水泥欠缺多少?钢筋欠缺多少?”

“目前水泥还欠1200石……”

“停,你们暂时用不了那么多,根据你们目前的进度来看,你们最多用500石,因为你们的地基夯实进度跟不上,你去将你们西区的工人调50人去夯实地基,去领500石水泥,这是钢筋的配给额度……”坐在那里的李嫣没等他说完,直接打断了他的话,然后从桌子上拿起两张纸在上面写了几个数字,然后拿起旁边的印章,“嘭”“嘭”两个印章就扣在了纸条上,递给了那个人。

对方根本没反驳,直接拿了就走。

“李秘书,我们这里有200石食盐运往敦煌……”

“一天后有两个运输队前往羌,在中途的茫崖ai冷湖城停留,而三天前有一个运输队已经出发从冷湖前往敦煌,因为他们拉的一批重货,所以走的比你们慢,等你们到了之后,可以等一到三天,这支运输队抵达之后会在冷湖城卸下一批货物,刚好拉上你们的这批盐没有问题,可行?这样可以节约运费。”李嫣直接问道。

“可行,多谢李秘书。”

李嫣“嘭”“嘭”又是两个印章扣了上去,递给了这个人。

刚开始这些文人士子还不以为意,但是站在原地看了不到盏茶功夫,他们一个个都默默的低下了自己的头,这……什么人啊?

这盏茶功夫里面,这个小娘子就坐在那里,至少处理了二三十件事务,重点是所有的数据她几乎都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面一样!张嘴就来,而一些无法确认的数字,她则是抬起头在周围的黑板上面寻找需要的数字,看几眼就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而那黑板的旁边还有人站着,不断的在她的指挥下在更改一些数字。

说实话,别说这些文人士子,李恪看到这一幕都是有些惊叹,这里是在短短的五天内就形成的,他没想到李嫣在统筹方面居然有如此的优秀敏锐的直觉。

自从七八天前她不小心看到了李恪翻写了一半的统筹学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就好像打开了什么新大门一样,整个人不断的吸收着书里面的知识,而这个房间,是她自己变成这样的……跟李恪没关系。

李恪最多给她提供了一些黑板粉笔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简单。

等她开始练手之后,李恪就逐步的开始将西洲的一些事情让她来负责,然后就是现在这个情况,李嫣越来越熟练,所用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仅仅几天的时间,李嫣就已经得到了工地上大部分负责管理的侍卫和工匠的承认!

其实这些工地上这些侍卫和工匠都是赶鸭子上架,他们对管理并不精通。

说实话,李恪一直觉得自己不笨,但事实证明,他和天才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天才这东西,不仅仅现代,古代也是有的,只是他们受限于时代而已。

李恪也真的不是故意刺激这些文人士子的,问题是既然来了,他也不能随便打断李嫣的办公节奏,等她忙完这一段才行,现在李嫣也没那么忙。

不过看着自己周围这些文人士子的表情,李恪忍不住笑了笑,虽然说你们现在是自己人,但是自己人也要对自己有深刻的认知啊,这样挺好的,让他们深刻的认识到人和人是有差距的。

等李嫣忙完了这一波,李恪才带着这些人走到了前面的大厅里面。

“殿下。”李嫣看到李恪背后有人,更换了称呼。

“嗯,这次是我从长安那边调过来的人,过来给你当助手的,你这里需要几个人?”李恪笑着问道。

“给我六个人吧,在数术方面比较突出的。”李嫣开口道。

“你们有谁自认为数术方面比较突出的吗?”李恪也干脆,这些人其实做什么都可以,他们算是合格的工具人了。

有几个人立刻主动站了出来,既然有人站出来,而且其他人也没反对,那么就证明他们在数术方面确实是可以的,李恪看了看一共七个人,干脆都留给了李嫣了。

剩下的人过来主要是让他们跟李嫣这里确认一下,他们后面的不少工作肯定是要跟李嫣这里交接的。

给李嫣这里安排了,剩下的人李恪就安排他们明天去统计羊群,牛群,马群了。

将这些人安排好之后,正好,历经慢慢长路的且末国使团也终于赶到了。

李恪自然是接见了对方,其实李恪的主要目的是羌,且末国只是一个陪衬而已,顺便能从他们这里薅点黄金就是好的,实际上李恪猜的很正确,相对于羌这个真正冤枉的国家,且末可是不冤枉,慕容伏允逃亡的地方第一个就是且末国。

所以,当杨城这个李恪的大使过去的时候,且末国的国王是真的吓死了,慕容伏允已经在距离且末没多远的突沦川直接被大唐的军队干掉了,以大唐军队的实力,且末国就是蚂蚁,直接一脚就直接被踩死了。

而且末国也确实没敢向大唐汇报,在这样的心里下,当杨城过来的时候,且末国国王二话不说直接认怂,并且杨城说什么就是什么!

第261章 吐蕃战略

这次且末国的使者团来这里,不仅仅是给李恪过来赔罪,而且还带来了大量的黄金,上次羌姜去胡过来的时候,大概给李恪带来了接近一吨的黄金,而这一次且末传承的时间比羌更久远,就怕大唐的军队对他们不利,光是且末这一次就给李恪带来了2.2吨的黄金。

说实话,李恪是真的太意外了,这些西域国家一个个面积不大,但是没想到却挺富裕的,不过再一想,这些西域的国家很多从汉朝都存在了,因为相互之间的距离太远了,也不可能相互征伐,所以它们这些国家的传承年代长的超乎想象。

而当年丝绸之路最先火的是南线,所以这些突沦川周围的西域国家都留下了大量的财富,李恪觉得这也是他让杨城他们说了他只喜欢黄金,不然的话,李恪觉得这些人还会带来其他的大量的财富。

但即便如此,李恪现在手里面的黄金已经达到了9吨多!虽然9吨黄金其实也没多大,毕竟1米见方的黄金就有19吨之多,李恪这9吨黄金体积也就是那么一点了。

说实话,李恪有些流口水,光是这些国家就有这么多的黄金,这要是将西域三十六国都给抢了,那黄金的数量恐怕要上百吨以上?毕竟且末羌等国家都是小国,而西域另外一些大一些的国家,得到的财富肯定更多。

比如说于阗国,这是一个佛国,众所周知,这种信仰国度的敛财能力更加恐怖,而于阗国同样传承了数百年的国家,肯定有不少的黄金聚集在他们那里。

李恪现在都琢磨要不要让慕容顺去抢一波了。

不过之后李恪还是按耐住了,现在还不是时候,现在的主要针对对象就是吐蕃,如果能拿下吐蕃的话,这意味着大唐有了越过喜马拉雅山脉的跳板!

到时候整个印度半岛都在大唐的铁骑辐射范围之内,即便那地方因为人种太烂,弄下来也太难管理,但是往东打也是好地方呀!

而且吐蕃的地理位置其实对大唐的影响很大,如果拿下吐蕃,这意味着整个西南方向因为喜马拉雅山脉的存在,只需要守住几个可以南下的口,就可以彻底放空不管!

不像是现在,大唐和吐蕃的边境也需要驻扎大量的军队,到时候这些军队节约下来之后,要么直接向西进入中亚,另外部分可以直接转向东,目前云南等区域都穷山恶水,但是这些地方如果从藏区下来之后,拿下并不难。

大唐的领土也就会逐步的完整了。

实际上,后世云南的地方其实可以不用管,这些地方都是一些少数民族,而这些少数民族这个时期很多都是原始部落,都是在深山里面自给自足,不会太影响到大唐的局势。

吐蕃的位置其实对大唐的威胁是最大的,因为吐蕃人习惯了高原,但是大唐没有,比青海更加恶劣的自然环境,让他们进可攻,退可守,甚至都不用守,只要退出足够远的地方,大唐想要进攻都非常难。

而西域那些国家都不足为虑。

且末国的使团在上交了黄金之后,李恪就随便将他们打发了,不过李恪还是让他们签下了一个不平等条约,那就是如果有大唐商人去且末国做生意,不允许收税。

如果什么都不要的话,那反而更加不对,留下一个由头,将来如果想发难也好找个借口。

首节上一节108/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