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52节

  若非亲眼所见,赵瑞都不敢相信这是祢衡!

  赵瑞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都尉,可知郡丞给祢衡的信中内容?”

  邓旭点头:“先生说,祢衡自负狂才,所以就写了四首诗给祢衡点评。”

  诗?

  赵瑞更是惊讶。

  虽然看不惯祢衡的傲慢,但赵瑞对祢衡的辞藻水平是相当推崇的。

  祢衡是恃才傲物,并非是金玉其表。

  然而,正是因为赵瑞知道祢衡有才华,心中才惊讶。

  能让一向自恃文采辞藻的祢衡,谦称晚生,这郑平的诗到底有多精妙?

  内屋。

  郑平将今日来求官的士子名单,一一进行了标注。

  仅仅只是治理一县,这般县来求官的士子,已经足够用了。

  郑平不要求这些士子能有多大的政绩,只需要这些士子能严格的去执行刘备下达的政令即可。

  而这些士子中,让郑平能眼前一亮的,则是祢衡了。

  祢衡虽然恃才傲物,但却是真有才的。

  不过祢衡的才能并非是牧守一方、治民安民,也不是位列公卿、决策国家大事。

  祢衡的才能,在于文书!

  在做文书方面的事,孰轻孰重、孰疏孰亲,祢衡都处理得很恰当。

  祢衡是个善于写公务文书的奇才!

  例如要出榜安民,祢衡可以将这榜文写得让看榜文的士子百姓心情愉快、挑不出半点儿毛病。

  若是要上奏上官,祢衡也能将文书内容的轻重缓急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只不过这样的奇才,偏偏管不住自己的嘴。

  明明可以写出高情商的公文,但一旦跟人辩论,往往就变成了低情商。

  以诗赠祢衡,并非郑平心血来潮。

  早在高唐县的时候,郑平就已经想好了如何善用祢衡的才能。

  在文书的水平上,祢衡是可以跟陈琳分庭抗礼的。

  刘备这个平原相,毕竟只是试守,是陈纪让出来的,没有得到朝廷的正式册封。

  即便今后刘备被推举成了青州刺史,同样只能是伪职。

  不论理由如何充分,刘备的位置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因此,郑平需要一个能言善辩、又善于公务文书的奇才,来专门负责撰写文书来堵住悠悠众口,以及给长安的天子,送上一份真诚的奏表!

  而祢衡,非常适合这个位置!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只有将人才放置到合适的位置,才能让其发挥真正的才能。

  若是只衡量祢衡的才气而不衡量祢衡的综合能力,就让祢衡来治理这般县城,那对般县城而言,无疑是一种灾难。

  弃城而逃的上任般县令,在当县令方面都比祢衡强!

  但祢衡这个人太狂傲,若是直接让祢衡负责文书,反而会让祢衡觉得怀才不遇。

  因此,郑平才会在洞悉了祢衡的心境后,将诗仙李白的四首组合诗赠给祢衡。

  论辞藻华丽和诗词意境,这古今才士,谁又能跟李白一战啊?

  虽然当文抄公有些心脏,但郑平本就是谋士,又有哪个谋士心不脏?

  以李白的诗来压祢衡的傲,让祢衡之才能为刘备所用,这是郑平的心术权谋,即便当了回文抄公又能有什么坏事呢?

  “先生。”

  邓旭来到内屋,敲响了郑平的房门。

  得到同意后,邓旭推门而入,将祢衡的反应逐一汇报。

  “祢先生说,明日一早便来拜会。”

  “只是,都说这祢衡恃才傲物,今日却是自称晚生,令人惊讶啊。”

  邓旭的语气中多了好奇。

  郑平笑而不答,将手中的士子名单放下,目光则是落在了平原九县的地图上,询问道:“降卒的审讯结果如何?”

  邓旭一凛,收起了好奇,敛容道:“自今日审讯的黄巾降卒中得知,进攻厌次、乐陵和般县的黄巾,都隶属于一个自称地公渠帅的渠帅麾下。”

  “此人自称是地公将军张宝的传人,在三县地界传教,要替天行道,但无人知道此人的真名。”

  “今日逃走的贼首,便是那地公渠帅。”

  郑平眸有讽意:“地公渠帅,传教,看来又是个跟张角一样不得志的士子。可惜空有才气,只会玩这些歪门邪道了。”

  “利用百姓黎庶的恨意,却行利己自私的事,也敢自称地公渠帅,妄言替天行道?”

  “呵~,贼便是贼,格局也就这点大了。”

  将一枚石子落在乐陵县的地图一处,郑平凛然下令道:“邓都尉,你带两百人,星夜前往此处。依托山林险阻、水泉林木构筑营垒阵地,务必在三日内完成!”

  “注意藏兵匿行,有任何胆敢窥视营垒者,格杀勿论!”

  见郑平下达了新的战术指令,邓旭不敢怠慢,领命道:“先生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待邓旭离去,郑平却是褪去了长衫,又将悬在肘后的香囊取下。

  虽然跟孔素的婚姻是掺和了利益的联姻,但对于这个初见面就赠送香囊的少女,郑平心中亦是有感动的。

  “时间和距离,最是能考验感情的深浅。”

  “虽说是联姻,但感情亦是可以经营的。”

  郑平略微感慨一阵,将香囊重新挂回了肘后。

  吹灭烛火,郑平很快就陷入了沉睡。

  郑平平日里的事务是很繁忙的,想要时刻保持精力的充沛,跟良好的睡眠是分不开的。

  十年如一日的自律训练下,郑平可以在短时间内进入睡眠状态。

  雄鸡报晓,郑平起身来到院中,开始了日复一日的晨练五禽戏。

  唯有身体强健,才能日理万机。

  虽然人皆鄙夷司马懿,但不得不承认,司马懿在养生长寿方面做到了极致。

  同样是日理万机,却能比诸葛长寿十几年。

  刚打完一套五禽戏,门吏入内来报:

  “郡丞,祢衡求见!”

第73章 声名鹊起,贤士兼济天下

  县衙门外,祢衡早早的就到来。

  不同于昨日求官面试的两手空空,今早的祢衡,手中拎着一只雉鸡当礼物。

  雉鸡是一种野鸡,难以饲养,不食嗟来之食,一般抓住后不久就会饿死。

  这在士人中被认为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因此士人之间拜访时常会以雉鸡为礼物,寓意收礼者和送礼者都有高尚的品德,不为富贵所诱惑,也不为强权所威压。

  由于雉鸡不易饲养,死了也容易发臭,士人之间送的雉鸡大抵都是风干后的雉鸡肉。

  祢衡自有傲气,又轻易不会去拜访人,家中是不会存有风干的雉鸡肉的,因为性格怪诞也没个士人朋友,自然也借不到拜访用的雉鸡肉。

  想到郑平赠的四首诗,祢衡又不想丢了礼数。

  于是一大早就去了市场,蹲了小半个时辰,才自猎户手中购来了这只雉鸡,甚至还差点跟同样想够买雉鸡的同县士人争吵起来。

  一向不拜访人的祢衡,大清早的竟然在市场蹲着,就为了购买雉鸡,这样的反常让众士人颇为好奇。

  对于祢衡这样的狂士而言,购买雉鸡,自然不会是单纯的为了吃。

  议论纷纷的士人,纷纷跟在祢衡身后,想瞧瞧一向孤傲的祢衡,到底要去拜访谁?

  结果这一来,就来到了县衙外。

  “县衙?祢衡要拜访的难道是郑郡丞?”

  “昨夜祢衡到了亥时都没见到郑郡丞,莫非今日想送礼拜访?”

  “嘁,送礼就能拜访?这当郑郡丞是什么人了?”

  “不对啊,祢衡素来狂傲,倘若郑郡丞没有同意,祢衡会舔着脸一大早的就来送礼?”

  “嘶~这么说倒也对啊。难道真的是郑郡丞同意祢衡来拜访的?以士人之礼拜访,祢衡凭什么有这样的待遇?”

  “不过是会些文章辞藻罢了。”

  “.....”

  士人之礼赠雉鸡,大夫之礼赠大雁,公卿之礼赠羔羊。

  众士人由一开始的惊讶,渐渐变得羡慕,甚至有了嫉妒之意。

  毕竟以郑平如今的地位,却同意让祢衡这样的“污点士人”以士人之礼拜访,其余士人却没这个待遇,如何不让人费解?

  吱呀

  大门开启,郑平自内而出。

  白袍银铠,依旧是行军时的装束。

  祢衡一见郑平,连忙作揖行礼,语态谦恭:“晚生祢衡,见过显谋先生。”

  这一句称呼,差点没将围观士人的下巴给惊掉。

  晚生?

  先生?

  这莫非是在戏耍我们?

  向来孤傲的祢衡,什么时候这么谦恭过?

  “这是我眼花了吗?祢衡自称晚生,称呼郑郡丞先生?”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祢衡今日不狂傲了?以祢衡的个性,不应该点评郑郡丞一番吗?”

  “喂喂,你们昨夜谁最后离开的?祢衡昨夜在县衙到底说了什么?”

  “谁会关注祢衡的事啊,巴不得他昨夜一直吹冷风呢。”

  “难道,祢衡跟郑郡丞以前认识,所以才会如此谦恭?”

首节上一节52/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