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413节

  踏顿和苏仆延见袁绍势弱,借口太史慈劫掠乌桓部落,直接跑了。

  十二月底。

  刘备破邺城,擒袁尚,审配力战而亡。

  势如破竹的攻势,让冀州各县,纷纷望风而降。

  不愿降的,则是退回了涿城。

  章武二年,正月。

  刘备听从诸葛亮提议,暂缓进攻涿城,而是将精力放在安抚冀州诸县上。

  毕竟。

  看似城邑叛绍者纷纷举旗,各县又望风而降,这只是因为刘备目前连战连捷,世家豪族当了墙头草。

  可若袁绍卷土重来,这群人又必然会再降袁绍。

  诸葛亮之所以这般建议,还是受了贾诩绝户计的影响,要将支持袁绍势力一网打尽。

  “没这个必要了。”

  得知刘备暂缓进攻,郑平已然猜到了原因。

  于是郑平遣祢衡来到邺城,送来郑平的书信:“陛下,丞相有言,袁绍如今战败,军心涣散。应该乘袁绍尚未摆脱困境的时候,一扫而平。”

  “没了袁绍,纵然冀州有些残余,也如没了大树的猢狲一般,不足为虑。”

  “可让袁绍得以喘息,固守涿城,不再与陛下决战,一城一池的攻略,三五年都难以击败袁绍。”

  “曹操虽然自称要替大汉宿卫西疆,可若曹操定了关中及凉州,以其秉性,必然会卷土再来,届时曹操与袁绍联手,陛下想要一统天下,又多了阻碍。”

  “故而,陛下可趁着幽冀城邑叛绍,令诸将即刻北上,配合辽西的太史慈,将袁绍彻底灭杀在涿城!”

  贾诩的绝户计虽然妙,但这会让战事的时间拖长。

  等于是用将士的性命,来换取袁绍势力的彻底灭亡。

  对于贾诩而要,要灭就灭个干净,这样以后就可以享清福了。

  对于郑平而言,这样打耗时太长,对民生经济的损害太大了。

  而且时间太久,也容易滋生变数。

  譬如在关中的曹操定了西凉,跟袁绍结盟直接来个三分之势,这又得多耗时几年。

  郑平执掌大势,自然不会为了小利而损大势。

  趁其病,要其命!

  郑平要攻,诸葛亮自然不会去反驳郑平的建言,于是跟陆逊一商议,就制定了进攻涿城的计划。

  “刘备贼子,竟敢如此相逼!”

  刘备大军到来,幽冀又多有反叛。

  袁绍在涿城聚集的兵马尚不到五万!

  “父亲,刘备在城下喊话,邀你一见。”袁熙小心翼翼的看着袁绍,生怕袁绍迁怒自己。

  袁绍冷哼一声,来到城楼。

  见到刘备,袁绍没好气的喝道:“刘备,你是在看本将笑话的吗?”

  刘备摇头:“袁本初,袁氏四世三公,皆是大汉忠臣。朕知你之心,本是为了助大汉安定天下,不愿董贼窃国,也不愿袁术窃国。”

  “你之所以跟朕为敌,是认为朕出身寒微,昔日只是一个织席贩履的涿郡白身,而不愿屈尊于朕之下。”

  “然而,如今天下,朕已得七分,各州士民百姓,无不希望战祸结束,平安度日。”

  “若朕再于你征战,岂不是令士民百姓徒受苦难?”

  “袁本初,你若肯降,你子袁尚等人,皆可入朝为官,继嗣袁氏,以全袁氏忠名。”

  袁绍脸色顿时一变。

  讨伐的时候称袁逆,现在又说都是为了助大汉安定天下。

  袁绍扫了一眼周围,见诸将士包括文丑在内,都纷纷低下了头。

  兵将无战心,这还如何打?

  “刘备,休得在此乱本将军心。”袁绍只感觉心口一阵气血翻涌,一股鲜血涌上喉咙,但又被袁绍死死按下:“要战便战,本将可不怕你!”

第344章 一统天下,逍遥侯郑显谋(附完本感言)

  涿城内。

  袁熙一脸担忧的看着袁绍。

  自城楼回来后,袁绍就狂吐血。

  袁绍终究是过了四旬的人了,身体已不再年轻。

  本就因为一败涂地而让心中多了郁结之气,城楼上又被刘备言语激怒,一口气血上涌被强行压下,引起了身体严重不适。

  再加上回到府中后,回想曾经的意气风发和今日的窘迫之境。

  高傲不再,颓废顿生。

  情绪起伏跌宕下,袁绍终于撑不住了。

  这也是为何,郑平极力劝刘备进兵的原因。

  若是给袁绍时间积蓄力量,袁绍觉得还有机会,自然不会心气消失。

  而刘备不给袁绍积蓄力量的时间,就等于断了袁绍卷土重来的可能,没有了机会袁绍又如何能有心气?

  “熙儿啊,你虽然是庶子,但为父从未小觑过你。”

  “本想着,让你多当几年幽州刺史,可以积累些名望和人脉,但可惜这天下,已经与我袁氏无缘了。”

  “为父有意将你过继给兄长基,你可愿意?”

  见袁绍如此问,袁熙不由大惊失色:“父亲,这是为何?”

  袁绍轻轻一叹:“刘备跟为父说,若为父肯降,你们兄弟皆可入朝为官,以继嗣袁氏。”

  “然而,即便刘备肯让尔等入朝为官,这深恨为父的人不少,若让你等兄弟都继嗣为父之名,今后的路就难走了。”

  “谭儿和尚儿都是嫡出,此二子又心气高傲,今后必定会起祸端。”

  “你是庶子,平日里也多与人和善,为人也低调,若是过继给兄长,你的身份就不在是袁绍之子,而是亡于董卓之手的安国亭侯、太仆袁基之子!”

  “亦是汉臣之子,可世袭安国亭侯!”

  “有这层身份,只要你不跟谭儿和尚儿合谋,你便能永保袁氏。”

  “待他日你取得刘备信任,可令一庶子继嗣为父一脉,为父便死而无憾了!”

  袁熙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父亲,你既然要让孩儿降,为何不一起降?”

  袁绍哈哈一笑,笑声中有凄味:“为父若降,刘备如何能安?河北又如何能定?更何况,我袁本初,乃四世三公袁氏最杰出之人,如何能屈尊于刘备之下?”

  “熙儿,为父死后,你便率涿城军民,献城吧!”

  袁熙低头,哭泣不止。

  顿了顿,袁绍又问道:“子远和友若可曾回来?”

  袁熙摇头。

  “唉”

  一声长叹,袁绍挥了挥手,让袁熙召文丑等诸将到来,一一吩咐。

  涿城外。

  刘备在帅帐中沉默不言。

  平心而论,刘备是不想攻打涿城的。

  刘备就是涿县人,这里毕竟是乡土。

  如果跟袁绍在涿城大战,不知会有多少无辜的涿城士民因此而亡。

  故而,刘备拒绝了诸葛亮和陆逊的计策,也否掉了吕布等人的请战,选择了劝降袁绍。

  刘备也不知道,袁绍会不会降。

  如果袁绍不降,刘备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强攻涿城。

  关羽和张飞,亦是明白刘备的顾虑。

  乡土之情,不是说能割舍就能割舍的。

  “兄长,不如你和三弟先回许都,涿城交给羽吧。”关羽表情严肃。

  连杀刘协的脏事都办了,关羽不介意再办一次脏事。

  只要是为了刘备,关羽可以做任何事!

  不论这事,是善是恶!

  “不,再等等!”

  刘备右手杵着金剑,闭眼静待。

  时间一晃而过,日落又日升。

  刘备就在帅帐中静坐了一日一夜,双眼也因为彻夜未眠而变得有些赤红。

  到了巳时,刘备终于等来了消息。

  只见张飞一脸喜色的来到帅帐:“兄长,袁绍降了!”

  “袁绍?”刘备眼微微一眯。

  张飞又道:“是袁绍的儿子袁熙,率涿城文武出城投降,不过奇怪的是,没有看见袁绍。”

  刘备坐直了身体:“让袁熙来见朕!”

  不多时。

  袁熙端着一个锦盒到来,对着刘备跪下:“罪臣袁熙,逢亡父之命,率伪朝文武,归降大汉陛下!”

  亡父?

  张飞吃了一惊:“袁绍死了?什么时候?”

  袁熙面有悲戚:“昨夜父亲,自刎而亡!有书信赠与陛下。”

  刘备面色一凛然,让张飞将书信取来,随即打开一观。

  良久。

  刘备长叹:“朕与本初之争,只是各自的政见不同,袁氏并非叛逆,本初误朕心意了。”

  “袁熙,既然本初让你继嗣安国亭侯,那朕便允本初之情,从今日起,你便是新的安国亭侯了。”

  “至于本初的担忧,你不必在意,不论是嫡子庶子,只要你愿意,皆可过继给本初。”

首节上一节413/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