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344节

  “刘备一面跟我合作,一面又让吕布来掣肘我。”

  “真是阴险啊!”

  “可你又能护吕布多久呢?”

  “如吕布这般冲动易怒又见利忘义的人,想算计他何其简单啊。”

  曹操眯着细眼,目光静静的在刘备和吕布之间来回扫视。

  刘协手提长剑,似乎要将心中的憋屈苦闷宣泄,对着一个个公卿大骂,最后更是一剑劈掉了桌子的一角。

  “朕意已决,擢升征北将军为左将军,享开府之权,屯兵青州以防袁逆。除朕外,左将军不受朝中公卿节制。”

  “再有人质疑朕的决定,有如此桌!”

  刘协难得霸气了一回,众公卿更是不敢抬头。

  两日之内,刘备先是被授予皇叔的金印紫绶,又被授予左将军的金印紫绶,公卿百官谁也不敢再轻易弹劾刘备。

  而袁绍在洛阳散布的流言,也随之消散。

  洛阳城外。

  刘协念念不舍:“皇叔,朕虽然亲政,但尚未彻底掌控朝政。公卿谗言,让皇叔受委屈了。”

  刘备连忙回道:“陛下切勿如此想,因董逆缘故,朝中公卿对边将都有防备之心,这是人之常情,臣绝无怪罪之意!”

  刘协感慨道:“朝中公卿尽皆名门贵胄,然而论其德行,皆不及皇叔以德报怨啊。”

  “皇叔此去青州,朕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刘备凛然道:“只要陛下有诏令,臣身虽千里,亦会策马而回。”

  寒暄一阵,刘备问及袁术如今在何处。

  刘协眼中闪过一丝鄙视:“袁公路成了阶下囚,却每日里都在索要奢靡用度。”

  “朕本想令袁术归心以收袁氏故吏之心,却不曾想袁术变本加厉,竟然因为没有蜜水喝就对朕无礼。”

  “朕气不过,就将袁术扔在了关中,让其跟关中的流民一起,体验下民生疾苦。”

  “结果袁术被几个流民嘲讽后,竟然吐血而亡了。”

  刘备嘴角微微抽动。

  让袁术体验民生疾苦?

  袁术要能有这心,就不会落到今日地步了。

  刘备对袁术没有同情之心,当初因为袁术背盟一事,刘备还传檄四方要跟袁术不死不休。

  若不是要安抚淮南袁氏故吏,袁术早就被砍了。

  刘备来洛阳之前,关羽还专程遣人给刘备送信,让刘备确认袁术生死。

  如今得知袁术的死讯,刘备心中也是一阵释然。

  刘备微微敛容,语气也多了几分凝重:“陛下,临别之际,臣有一言,请陛下务必要谨记。”

第294章 汉家宗室,唯刘备独称贤

  刘协动容:“皇叔有话,不妨直言。”

  朝中公卿越是不将刘协这个小皇帝当回事,刘协就越是信任刘备。

  初见刘备时,刘备三献礼的场景历历在目。

  别人劝迁都,考虑的都是如何争权夺利。

  刘备劝迁都,考虑的都是大局。

  这让刘协生出了“唯汉家宗室,才是真正会匡扶汉室的人”的感慨。

  如今刘备临别要赠言,刘协自然是不敢大意。

  刘备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扫了一眼周围,随后压低了声音:“曹征东虎狼之徒,狠辣不弱于董卓,陛下若至颍川,能制则制,不能则忍。”

  刘协脸色大变:“皇叔,你既知曹征东狠辣,为何劝朕去颍川?”

  刘备凝声道:“陛下,颍川山川险要,又通连四方,袁逆若是进攻颍川,兖、青、徐、扬、荆、豫,六州之兵皆可速至。”

  “惟有陛下在,大汉才在!”

  “陛下若亡,大汉就亡了。”

  顿了顿,刘备又给刘协透露了一个重磅消息:“涿城的伪帝,已经被公孙瓒斩杀了!一旦陛下也身亡,大汉名义上就没了君王。”

  “届时,诸王并起,才是真正的天下大乱、汉室失衡。”

  “因此,陛下安危胜于一切!”

  “曹征东虽然狠辣,但他也有北伐之心,麾下兵马亦是能征善战之辈。”

  “陛下若能制,则可借曹征东之力讨伐袁逆,若陛下不能制,切勿勉强,当忍则忍,臣会替陛下摆平一切。”

  刘协倒吸了一口凉气:“既然伪帝已亡,玉玺也回归了,朕是否可以号令幽冀并三州讨伐袁逆了?”

  刘备摇头:“陛下,知道伪帝身亡的人不多,袁逆对外也只是宣称伪帝受刺。”

  “更何况,北方三州支持袁绍的,大抵都只是将伪帝视为一个傀儡,根本不会在乎伪帝是否身死。”

  “袁逆说伪帝在,伪帝便在!”

  “臣已经在布局诛杀袁逆,只是如今兖、青、徐、扬、荆、豫六州内部不稳,让臣很是担心。”

  “臣让陛下去颍川,也有让陛下平衡各方势力的考虑。”

  “倘若不让曹征东等人得到好处,他们必将视臣为大敌,六州之人不能和平共处,只会让袁逆得利。”

  “还请陛下恕臣擅专之罪。”

  刘备的语气十分诚恳,句句都在替刘协设想,这让刘协更为感动。

  “皇叔击败了袁术,若提青徐扬三州之兵,能与袁逆抗衡吗?”

  刘协不傻,虽然徐州牧是关羽,扬州牧是太史慈,但刘协清楚这三州都在听刘备号令。

  只不过这些话,不能拿在明面上来讲。

  毕竟关羽和太史慈都是立功后奏请刘协册封的州牧,并非是刘备随意指派两个亲信逼迫刘协任命。

  刘备轻轻摇头:“前徐州牧陶恭祖,在徐州的时候多用小人,致使贤士纷纷逃离徐州,徐州的豪强劣绅又压榨百姓,以至于徐州之民多有贫瘠者。”

  “去年陶谦杀了曹征东的父亲,以至于曹征东兵指徐州,多有军民死伤。”

  “袁术在淮南时,亦是横征暴敛,令百姓无立锥之地。”

  “扬州诸郡,又时常有山越人不满官吏苛捐而叛乱。”

  “臣虽然举荐了贤臣治理徐州和扬州,但短时间内也难以抽调出多余的钱粮兵马。”

  “淮南地段,也需要青州调拨钱粮前往赈济。”

  “若非臣在来洛阳之前,公孙瓒奇袭了涿城杀了伪帝夺了玉玺,而臣也趁机奇袭了渤海郡的南皮城,营造出了臣已经整顿了青徐扬三州兵力的假象,袁绍早就挥兵青州了。”

  “冀州本就富饶,一州之力可胜青徐两州。而袁绍又有乌桓三王和匈奴王庭相助,战马数量远胜臣。”

  “臣少骑兵,难以远征,而袁绍多骑兵,却能快速绕道奇袭臣之后方。”

  “再加上曹征东、张邈及朝中公卿多有仇视臣的,仅仅依靠青徐扬三州之力,现在是很难跟袁逆抗衡的。”

  “......”

  刘备将青徐扬的现状,以及跟袁绍之间的劣势进行了分析,唯独忽略掉了优势。

  倒不是刘备不知道优势,而是这些优势不适合跟刘协说。

  本来就是劝刘协安安心心待在颍川,然后平衡各方势力才故意说得凄惨。

  若是刘备多说优势少说劣势,说不准刘协直接就兴奋起来要北伐亲征了。

  北伐大计,不是简单的出兵征讨。

  刘备输不起,出手就得赢!

  因此,哪怕得到了青徐扬三州,刘备也要稳扎稳打,尽可能的让人觉得刘备即便得到了徐扬二州,也颇为艰难。

  一旦声势太大,如曹操、张邈、吕布等人就会忌惮刘备,说不准就得拖刘备后腿。

  万一曹操、张邈、吕布等人来个白衣偷家之类的,刘备就得懵。

  刘备面临的敌人,不仅仅是袁绍,还有曹操、张邈、吕布以及朝中的公卿。

  在刘备的劝说下,刘协心中的疑惑也逐渐消失。

  “皇叔放心,朕会平衡好朝中势力,不会让他们影响了皇叔诛杀袁逆的大计。”刘协信誓旦旦的保证。

  顿了顿,刘协又道:“待朕去了颍川,会尽力给皇叔争取一个督六州事的权力。”

  目送刘备远去,刘协的眼神逐渐变得阴沉。

  “朕既然已经亲政,就不会再有如董逆一般的篡权逆臣出现。”

  另一边。

  刘备辞别刘协,策马直往虎牢关而去,行不到十里,追上了白袍营主力大军。

  郑平等人已经静候多时。

  “使君,为何来得如此迟缓?”郑平迎上询问。

  刘备轻叹:“陛下希望我能率青徐扬三州之兵北伐,我只能费些唇舌向陛下解释。”

  行不数里。

  一支兵马出现在道口,为首一人,正是曹操。

  “玄德,曹某在此静候多时了。”

  曹操热情的打着招呼,不知情的还以为曹操跟刘备交情匪浅。

  刘备眼神一凛,但还是策马向前回应:“孟德兄不去护送天子,为何会在此地?”

  曹操大笑:“天子自有大将军护送,公卿无状,曹某只能独自来此恭送玄德了。”

  一阵客套话下,曹操邀刘备入席而坐。

  见曹操令人端上酒水,刘备却是让陈到将仙人酿拿出:“孟德兄,这寻常的酒水,备喝不尽兴。”

  “不如尝尝这青州的仙人酿如何?”

  曹操眯了眯小细眼,手却一点不慢的将酒水退下:“有仙人酿,曹某的这些美酒自然拿不出手了。”

  美酒入樽,酒香四溢。

  举樽相碰间,曹操忽然心生感慨、诗兴大发:“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钱停置,农收积场。逆旅整设,以通贾商。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刘备抚掌赞道:“孟德兄才情无双,备佩服。”

  曹操哈哈一笑:“曹某咏词,不过小道。怎及玄德匡汉,那才是大道。”

  闲聊间,曹操聊及正题:“玄德此去青州,准备何时北伐袁逆?若有需要,曹某也可出兵相助。”

首节上一节344/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