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336节

  南部六州势力繁杂,而北部三州只有袁绍一个势力。

  袁绍已经有了不败之势!

  一如奋六世之余烈的强秦一般。

  袁绍强而诸雄弱,一旦袁绍执意南下,那么南部诸雄为了活命就得结盟攻袁,袁绍若是据守黄河屏障,那么除了刘备外,其余势力都很难对袁绍本土用兵。

  对付南部六州的势力,袁绍有些勉强。

  可若是只对付刘备,袁绍是不惧的。

  南皮城失守,只是因为袁绍的兵力被公孙瓒牵制了。

  换而言之,刘备动用了大部分的战力,才击败文丑拿下南皮城。

  若袁绍举三州之兵强攻青州,不是如今的刘备能轻易抵挡的!

  即便刘备能挡住袁绍的进攻,也会因此消耗大量的战力,而让曹操等人有机可乘!

  两虎相争、群狼环视,这不是郑平愿意看到的结果!

  唯有先灭群狼,再斗猛虎,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这也是为何,郑平会让刘晔入涿城的原因之一。

  郑平需要借刘晔之手,来影响袁绍的大势。

  袁绍豁然起身:“子将公诚不欺我!刘书佐大才,无愧“佐世之才”之名啊!”

  不仅袁绍惊讶,许攸、郭图、审配、逢纪亦是惊讶不已。

  他们都是成名已久的人物,也能给袁绍擘画大势。

  可刘晔,尚未及冠!

  “刘晔如此年轻,今后必得大将军重用。”

  “可恶!”

  “因为刘晔的缘故,不仅没能除掉审配逢纪,连之前被逢纪构陷的荀谌也因此出狱。”

  “如今刘晔又展现了佐世之才的谋略,我还如何让大将军对我言听计从?”

  郭图再次握紧了拳头。

  逢纪则是起了不同的心思。

  “这刘晔是正南提拔的,又救了我和正南一命,那便是自己人了。”

  “郭图那眼神,仿佛要吃了刘晔一般,呵,你越是忿忿的人,我越要支持。”

  当即。

  逢纪朗声出列:“大将军,刘书佐虽然年幼,但对天下大势已经十倍于我。”

  “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昔日甘罗十二岁拜相,不费一兵一卒得城十一座,今日刘书佐擘画天下大势,亦可令大将军执掌南州诸雄于股掌之间。”

  “纪以为,可擢升刘书佐为西曹属。”

  吏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大将军开府内置西曹掾,秩比四百石,主府内官吏署用。

  长史麾下的书佐官身为西曹属,跟一步登天没什么区别了。

  审配亦道:“大将军,刘书佐虽然年幼,但才智不输常人。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以刘书佐为西曹属,历练几年,待其及冠,则可升为西曹掾。”

  袁绍本就对刘晔欣赏,如今又有审配和逢纪举荐,顺势任命刘晔为大将军府西曹属。

  刘晔再献一计,道:“晔听闻,刘协东迁洛阳,有迁都青州之意。若让刘协迁都青州,刘备就有了号令南州的权力,这对大将军不利。”

  “晔以为,可遣人去洛阳散布流言,就言刘备在青州修建广固城、又宣称广固城是继长安、洛阳外的第三帝都,必有不臣之心。”

  “虽然刘备可以自辩,但张邈、曹操等人必然会以这谣言为由,阻止刘协迁都青州。”

  袁绍大喜:“此计甚妙啊!今得刘西曹,天幸也!”

  散会后。

  逢纪自狱中亲自将荀谌请出,并向荀谌致歉。

  荀谌听说是刘晔救了自己,这心中不由惊讶。

  “刘晔?他怎么会来涿城?”

  “那不是青州少年三杰之一吗?”

  而荀谌进一步了解缘由后,这心中的惊讶变成了惊骇。

  “审配和逢纪力荐刘晔当了大将军府西曹属?”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难道,逢纪真的暗通刘备了?”

  荀谌默不作声,在出狱后就寻到了郭图。

  都是颍川人,又是一同投效的袁绍,荀谌自然对郭图更亲近一些。

  “友若,此话当真?那刘晔真的是青州跟诸葛亮和陆逊齐名的少年三杰?”郭图闻言大惊。

  荀谌有些奇怪:“按理说,刘晔的身份并不难查,这刘晔为何会冒这么大的风险来涿城?他就不怕身份被识破吗?”

  郭图不由忿忿:“我明白了,怪不得刘晔会在今日执意要见大将军!还说友若你的入狱,以及审配逢纪受罚都是刘备的离间之计。”

第288章 郭图暗议,刘备兵至虎牢

  “因为刘晔身份容易被识破,所以他故意挑这个机会来见大将军!”

  “如今刘晔救了审配、逢纪和友若你,即便被识破了身份,也可以辩称是‘良禽择木而栖’。”

  “而审配和逢纪必然要力保,友若你也得替刘晔求情,否则就是忘恩负义!”

  “大将军夙来敬重许劭,刘晔又被许劭评价为佐世之才,再有今日之功,大将军不相疑了。”

  “好阴险的手段!”

  郭图更是忿忿不平。

  这种当着郭图面用计却让郭图无能为力的感觉,让郭图感到智商被一阵阵的碾压。

  为何常有君王不纳忠言?

  因为这所谓的忠言,都只是主观臆断而无实质证据。

  不论是逢纪构陷荀谌,还是郭图构陷逢纪,其实都跟刘晔今日之举本质没什么区别。

  刘晔是青州少年三杰没错。

  可谁又规定了刘晔在青州郑玄门下,就不能认袁绍为主了?

  若无刘晔,荀谌、审配、逢纪三人,今日要么死要么被驱逐,袁绍不仅仅损失了荀谌、审配和逢纪三个大才,也会因此而让三州士人寒心。

  而刘晔,劝阻了袁绍,避免了这祸事。

  不论怎么看,刘晔都是有功无错。

  哪怕郭图和荀谌猜准了郑平的用意,也拿刘晔没辙。

  除非郭图能再次构陷审配和逢纪!

  不除审配和逢纪,郭图就除不了刘晔。

  “逢纪素来阴险奸诈,审配又跟逢纪狼狈为奸,公则,你我二人今后,不可再意气用事了。”荀谌语气变得严肃。

  逢纪构陷之恨,荀谌可没忘记!

  至于先前对袁绍轻信逢纪的怨恨,荀谌在被释放后这怨恨就消失了不少。

  现在的荀谌,只想寻个机会将逢纪也下狱,以报旧日之仇!

  郭图亦是知晓轻重的。

  以前是审配和逢纪结盟,现在又多了个郑平的暗子刘晔。

  若再跟荀谌不和,那郭图在袁绍麾下就得被排挤到最边缘了。

  “刘晔的身份,你我都得保密!”郭图细思道:“不到关键时刻,不可拆穿刘晔的真实身份,哪怕有其他人怀疑我们也得掩护。”

  “郑平自矜,欺我河北无能人,竟敢当我们的面布置暗子。”

  “哼,我等将计就计,定要让这郑平自食恶果,让他知道何为人外有人!”

  ......

  金秋九月,虎牢关下。

  五千白袍营士卒,人皆白袍长枪强弓劲弩,威风凛凛。

  原本白袍营都是骑兵编制,但刘备的战马不够多,于是又改成了一千骑卒、四千步卒的规格。

  不过这些步卒同样都是习过骑射的。

  赵云在白袍营立了规矩,战场上谁能抢回战马,谁就可以由步卒转为骑卒。

  这次刘备提兵入洛阳,虽然是去觐见天子刘协的,但这危险也不是没有。

  除了白袍营外,郑平又临时增设了七十二将为刘备的肱骨羽翼。

  以郑平为腹心,负责暗中策划,应付各种突发变故、测度天象、消弭灾变,总揽各种谋略计策,保全刘备及三军性命。

  又以周瑜、诸葛瑾、华缉、诸葛亮、陆逊担任谋士,协助决策。

  增设天文三将、地利三将、兵法九将、通粮四将、奋威四将、伏旗鼓三将、股肱四将、通才三将、权士三将、耳目七将、爪牙五将、羽翼四将、游士八将、术士二将、方士二将、法算二将。

  七十二将各司其职,将天文、地利、兵甲、钱粮、工事、斥候、查奸、医疗等等职责进行了细致的分类。

  王翼七十二将,在《六韬》中有细致的划分,但能将其真正运用到行军之中的,却不是人人都具备这样的能力。

  在离开临淄城前,郑平就在白袍营中挑选王翼七十二将。

  除了郑平担任腹心,诸葛瑾、华缉、诸葛亮和陆逊是郑平带来的外,其余六十七将皆出自白袍营。

  这一手选将布将之法,直接看呆了周瑜。

  也是这个时候,周瑜才真正明白,郑平只是平日里更侧重于大略,并非是不懂统兵之法。

  只因现在可用的人才多了,郑平不会过多的过问。

  最多就是将注解过的兵法书扔给各营主将,让其自行领会。

  而这注解过的兵法书也不是郑平撰写的,大部分都是《卢氏新书》,卢植注解的兵法!

  以至于青州后来的文武,大抵都认为郑平擅长大略所以出任军师中郎将,很少有人知道,郑平其实是会统兵的。

  这次刘备要去洛阳,郑平也要随刘备前往,整顿白袍营自然就成了郑平的重中之重。

  “这就是天下第一关,虎牢关!”

  虎牢关下,诸葛亮和陆逊策马上前,看着眼前的雄关感慨不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未见到虎牢关之前,诸葛亮和陆逊对于关隘防守和进攻的认知都显得很片面。

首节上一节336/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