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274节

  袁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本公的娇妻美妾,还是待在寿春比较妥当。就依你之言,本公立即给孙坚急令,让其速速返回淮南。”

  郑平摇扇赞道:“袁公有如此诚意,令在下钦佩。”

  “然,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袁公的军令,孙坚未必会听。”

  袁术冷哼:“孙坚对本公不离不弃,岂会反叛本公?”

  郑平笑道:“此一时,彼一时,若孙坚真的打下了江东,隔绝长江险要,自可在江东称王,何必再听袁公你的军令呢?”

  袁术顿时迟疑,问道:“那你有什么良策?”

  郑平挥了挥手,一小将奉上十二道军令。

  一股狡黠在双眸中闪过,郑平笑容灿烂:“在下已经给袁公准备好了!一共十二道军令,袁公可遣人依次送达!”

第240章 十二军令,郭嘉陷入混乱

  十二道军令?

  袁术整个人有些懵。

  这是何等的奸诈,才会想到用十二道军令的方式去召回孙坚?

  一道军令,孙坚能寻个理由糊弄。

  两道、三道军令,孙坚也能寻个理由糊弄。

  可十二道军令,孙坚再不回来就等于公然跟袁术决裂了!

  或许,连十二道都用不上,孙坚都得撤兵。

  “倘若孙坚称病呢?”

  袁术想起了上回召回孙坚的时候,孙坚直接遭到了刺杀。

  郑平笑道:“孙坚称病,孙坚儿子也可以统兵。都说孙坚是江东猛虎,这虎父无犬子,给孙策封个将军,让他统兵回来,想必孙坚也不会有反对。”

  “第四道军令中就有写:若孙坚因故不能返回,封孙策为讨寇将军,执掌三军,见令速回。”

  “第五道军令中有写:严白虎、王朗之流,癣疥之疾,勿需多虑。”

  “第六道军令有写:山越之人,往往见利而返,许其好处即可平定。”

  “第七道军令有写:湖河水匪,非一时之疾,不可舍本而逐末。”

  “第八道军令有写:孝悌之道,人之常情,然,自古忠孝两难全,岂可因私而废公?”

  “十二道军令,每一道军令,都对应了一个不奉令的理由。”

  “除非孙坚真的想在江东自立,否则见了这十二道军令,他只能撤兵回淮南。”

  袁术的眼神逐渐变得惊骇。

  “这是将孙坚的路全给堵死了!”

  “好狠的算计。”

  “若孙坚得知,这十二军令是郑显谋谋画的,恐怕都能气得将郑显谋砍了。”

  袁术下意识的将自己代入孙坚的视角,甚至都能共情到孙坚的想法了。

  “显谋先生,你真的不考虑弃玄德而辅佐本公吗?”袁术再次邀请道:“本公有一小女袁姬,年方正茂,若显谋先生有意,本公可将其许配。”

  郑平似笑非笑:“你想让在下唤你岳丈?”

  张飞在一旁喝道:“袁术,你这人好不讲道理。俺大哥对显谋先生都是亦师亦友的礼,你要当显谋先生的岳丈,岂不是让俺大哥差了辈分?”

  袁术对张飞的呵斥不以为意,一心只想拉拢郑平:“若显谋先生不想差了辈分,本公还有一族妹,知书达礼,亦是芳华之龄。”

  郑平轻轻摇头:“袁公好意,在下心领了,在下已有妻,不忍相弃。”

  袁术笑道:“显谋先生品行高洁,自然不能轻易休妻;本公的族妹,当妾也行,若显谋先生有意,本公的小女,也可送给显谋先生当婢女。”

  “只是婢女,就不用称呼本公岳丈了。”

  张飞愕然的看向袁术:“袁术,你真的是汝南袁氏的嫡子吗?你让你女儿给显谋先生当婢女?”

  婢女,就是女仆。

  妻妾姬婢,婢在最末。

  豪门家中,婢女的地位最末等的。

  袁术轻笑:“区区名分,并不重要,只要显谋先生喜欢就行。”

  见袁术越说越离谱,郑平打断道:“袁公,还是岔开这个话题吧。虽然有十二道军令,但孙坚若真的有绝长江天险自立的想法。”

  “袁公你就有难了。”

  简单的话语,让气氛再度变得微妙。

  袁术见拉拢不了郑平,也收起了方才的那一点点求贤之心,颇有些傲气:“本公了解孙坚,他不会背叛本公的!”

  让典韦率众看住袁术和黄猗,郑平跟众人退出了前堂。

  外院。

  张飞疑惑的问道:“显谋先生,既然生擒了袁术,为何还要引孙坚入淮南啊?”

  “若孙坚回了淮南,定然会来抢袁术。”

  “若不给袁术,袁术的儿子和孙坚都投了曹操,岂不是坏事?”

  郑平笑而不答。

  张则是问道:“翼德将军,这袁术是要押送往长安的。”

  “可要将袁术押送往长安,就得经过豫州,豫州又是曹操的势力范围。”

  “若在中途,曹操截了袁术,独自押送去长安请功,岂不是更坏事?”

  张飞怒道:“功劳是大哥的,曹操凭什么抢?”

  张笑道:“就凭张邈在长安,而张邈跟曹操又是旧识好友。这长安不论谁主权,都会想办法拉拢一方势力,打压一方势力。”

  “显然,曹操是张邈最适合拉拢的,而刘使君威望太重,必然是张邈要打压的目标。”

  张飞更怒:“这张邈好不晓事,若不是俺大哥,他举荐的臧洪能执掌兖州?”

  张又道:“别驾留下袁术引孙坚入淮南,不仅可以消耗曹操的军力,同时也能避免扬州一家独大。”

  “一个势力复杂的扬州,对青徐而言,才是最有利的。”

  郑平摇扇笑道:“瞒不过子纲先生,军争本就是逐利而为,不可因一时喜怒而动。”

  “于私而言,我很想将袁术送往长安接受处置,以此告慰子干叔父在天之灵。”

  “于公而言,一个掌握在手的袁术,既可以让袁术的部将投鼠忌器,亦可令扬州一带的袁氏门生为使君所用。”

  “擒袁术容易,服袁术残部却难。”

  “更何况,还有豫州的曹操虎视眈眈,不可小觑。”

  郑平向来都是个很理智、顾全大局的人。

  为了大局,可以让陶谦死于曹操之手。

  同样,为了大局,郑平可以暂时放下跟袁术的私怨,利用袁氏这颗棋子,来让豫州和扬州的势力依照郑平期望的局势演变。

  这次南下,除了郑平自己,没有任何人知晓郑平的真正目的。

  即便是刘备,郑平也只是说要比曹操抢先一步生擒袁术送往长安。

  然而。

  实际上,这只是郑平南下的众多目的中一个小小的一环。

  袁术,从来都不是郑平假定的对手。

  郑平假定的对手,在这黄河以南,一个是曹操,一个是孙坚!

  曹操奸诈有大志,麾下有颍川派的智谋之士辅佐,又有颍川世家支持,更是朝廷册封的豫州牧、征东将军、许侯。

  孙坚虽然是袁术麾下,但孙坚一直都有自立门户的想法,又是自黄巾起义以来屡立战功,在战场上一步步杀出来的威名。

  孙坚跟董卓、公孙瓒,都是同一类人。

  以战起家,麾下虽然缺少智谋之士,但却有大量的战将对孙坚不离不弃。

  不是郑平妄自菲薄,以孙坚目前在江东的军力,即便是关羽和张飞齐上,也未必能言必胜。

  以一敌二,同时对付曹操和孙坚,不是明智之策。

  驱虎吞狼、借力打力,才是郑平最擅长也是最喜欢用的手段。

  虽然,郑平若要出全力去调动青徐兵马,也能将曹操和孙坚用沙场争锋的方式灭掉;但如此一来,青徐的兵力会折损严重。

  甚至于,折损几个大将都是有可能的。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哪怕灭了孙坚和曹操,刘备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对付袁绍了。

  不休养生息几年,刘备都不敢跟袁绍说句狠话!

  这并不是郑平想要的结果!

  能用术,何必用力?

  能斗智,何必斗武?

  执掌大势,以大势碾压一切对手,才能真正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张飞的疑惑渐消,取而代之的是喜色:“原来显谋先生早有料算,怎么不早点告诉俺,害得俺担心了好一阵。”

  郑平轻笑:“下次一定早点告诉翼德。”

  “为了掩人耳目,明日就让袁术在淮陵城,跟云长对骂吧。”

  “否则这曹操的探子,可能会觉察到异样。”

  张飞点头,令亲信裨将去给关羽送信。

  得知郑平的意图。

  关羽很快亲率大军来到了淮陵城,将淮陵城团团围住。

  “反贼袁术,速速开门投降!”关羽横刀立马,赤兔马蔑视前方。

  袁术则是立在城头,指着关羽骂道:“长髯贼,你休得猖狂。待本公的大将孙坚回来,再与你厮杀。”

  关羽大喝:“天下英雄,谁是本侯敌手?区区孙坚,本侯又岂会惧怕?本侯就让你心服口服,有胆子的,就派遣你的信使去召孙坚。”

  “孙坚若敢来,本侯就斩了孙坚!”

  袁术大怒:“长髯贼,你欺人太甚!有胆子别截杀本公信使。”

  关羽冷哼:“本侯岂会行那小人之举,你尽管遣人去召。就怕你器重的孙坚,不敢回来!”

  袁术急令信使出城,而关羽则是直接让开了一条道路,让信使直奔江东而去。

  如此反复。

首节上一节274/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