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261节

  刘备冷笑:“但曹征东不肯听本将号令啊!”

  王俊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这跟来的时候,推断的情景不一样啊?

  不论是郭嘉还是戏志才,都认为袁术在淮南兵多粮广,不是刘备能单独击败的。

  只要晓以利弊,刘备就一定会同意。

  王俊不知道的是,郑平在南下之前就已经预料到曹操会再度遣使。

  郑平给刘备出了个主意。

  不论曹操的使者说什么,都要将话题转移到“刘备行使假节之权,号令曹操征讨袁术”。

  郑平这一计奸猾似鬼。

  假节,号令曹操。

  那么击败袁术后,刘备就是头功,曹操只能是协助刘备击败袁术。

  即便有封赏,也不会多。

  王俊无奈。

  这等大事,王俊是无法做主的。

  王俊只能暂时告退,然后书信一封,遣亲卫快马加鞭的送到彭城。

  而刘备在王俊离开后,又连忙召来了田丰商议。

  沮授和郑平都在徐州,刘备身边能商议大事的就只有田丰了。

  田丰了解了原委后,细思而笑:“果然不出显谋所料,吕布张邈强势勤王,让曹操的大势受到了严重的挑衅。”

  “以至于曹操放弃了坐山观虎斗的想法,决定先灭袁术立下战功,以应对未来即将剧变的局势。”

  “但曹操自知独自面对袁术,胜算不大,因此才想跟使君会盟同讨袁术。”

  “只要盟约立下,那么谁能立下头功生擒袁术,就得各凭本事了。”

  “只可惜,曹操怎么也想不到,使君可以用假节之权,让曹操抢不到头功!”

  刘备褪去了见王俊时的刻板表情,有些担忧:“我如此态度,等于是得罪了曹操。倘若他不肯听我号令,反而趁我征讨袁术的时候,在背后使坏,又该如何?”

  田丰笑道:“曹操奸诈,其麾下谋士也不是善茬。”

  “即便使君不以此态度,曹操也会背后使坏、算计使君的。”

  “曹操跟使君,只会成为对手,不可能成为朋友。”

  “既然是对手,又何必担心会得罪了曹操?”

  刘备心中忧虑稍减:“元皓认为,曹操会答应吗?”

  田丰捋了捋美髯,分析道:“陶谦已死,曹操已经不能再以替父报仇为由征讨徐州了。”

  “若吕布张邈没有去关中,曹操不论以什么理由征讨徐州,李郭汜为了拉拢曹操都会让天子给曹操赐封。”

  “如今李郭汜节节败退,吕布张邈入主关中已成定局。”

  “曹操若是擅自攻伐徐州,吕布张邈决不会让天子给曹操赐封,反而会下令给使君、臧洪和刘表共伐曹操,以正朝纲律令。”

  “曹操也正是料到了这个危机,才会着急的选择攻伐袁术。”

  “曹操,比云长更需要攻伐袁术的战功!”

  “要么,曹操就只能退回豫州,眼睁睁的看着使君先安徐州、再定扬州,然后向长安的天子请奏封赏。”

  “曹操,没得选!”

  田丰的分析,让刘备心底的最后一丝疑惑也消除了。

  一股愉悦之情,自心底油然而生。

  刘备开怀大笑:“这便是策士行计时,常说的阳谋吧?”

  “曹操即便知道我的意图,也不得不主动选择中计。”

  “因为阳谋一用,曹操就没有多余的选择了!”

  田丰拱手而道:“使君英明!”

  彭城。

  曹操看着王俊的回信,愣了半晌。

  猛然间。

  曹操将书信往桌上一拍,起身骂道:“大耳贼,安敢如此辱我!”

  一想到王俊在书信中说,刘备行使假节之权、号令自己征讨袁术,曹操就是怒上心头,恨不得将刘备一剑砍了。

  郭嘉和戏志才对视一眼,神情纷纷变得凝重。

  “明公,刘备如何回复?”郭嘉蹙眉问道,隐约间,郭嘉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曹操怒气未消,将书信推给郭嘉:“奉孝,你自己看吧!大耳贼竟如此的奸诈,可恶!”

  郭嘉一扫书信,瞳孔猛地紧缩,随即将书信递给戏志才,苦笑一声:“志才,你我这次,失策了啊。”

  戏志才拿起书信一扫,脸色也是不好看:“假节!刘备真敢行使假节之权?”

  假节,是天子赐予臣子的最大权力:如朕亲临!

  然而,这样的权力,在盛世皇权稳固的时候才有用,乱世之中,群雄割据、各自为政,谁会真的认这假节之权啊!

  郭嘉和戏志才都没将刘备的假节当回事。

  你可以假节号令,我也可以听调不听宣。

  这如同鸡肋一般的权力,如今却刺中了曹操的要害。

  若在平时,曹操可以听调不听宣。

  而现在,曹操需要诛杀袁术来立功!

  正如田丰分析的一样,曹操可以选择返回豫州不问他州事,可不问他州事就等于看着刘备得到徐州和扬州。

  那这黄河以南,曹操还如何跟刘备争雄?

  曹操还想迎奉天子后,跟北方的袁绍一决高下,实现匡定天下的抱负。

  如果就此回去安安心心当个豫州牧,曹操还不如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是嘉料算疏忽,未能算到刘备会以假节的方式来号令明公。”郭嘉有错认错,没有因为料算疏忽就拒不认错或者失落颓废。

  有人能用计,就有人能拆计。

  这世间本就没有绝对的算无遗策。

  算无遗策,只是针对智谋层次不同的时候,才会出现。

  当双方谋士不相上下时,更多的是见招拆招,双方反复循环,互相揣度对方应对手段,犹如下棋博弈,直到一方多算一方失算分出胜负。

  戏志才也拱手请罪道:“明公,志才惭愧,让明公受辱了。”

  良久。

  曹操的气也消了不少。

  虽然被刘备的态度给气着了,但曹操也很清楚。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得忍!

  “卢子干死前给刘备谋的假节之权,还真是令人棘手。”

  “与其我们是败给了刘备,倒不如说是败给了卢子干的遗计。”

  “卢子干海内大儒,舍弃名望诈降董卓,最终完成诛董大计,谋略深远令人钦佩。”

  “输给卢子干是我等荣幸。”

  曹操给自己寻了个台阶。

  片刻后。

  郭嘉又寻思一计:“明公,不如暂听刘备号令,先合力破袁术。”

  “同时给袁绍去一封信,就言刘备正传檄号令各州讨伐袁术,若袁术败亡太快,刘备定然会趁着大胜士气正旺北伐袁绍。”

  “再有冀州先前散布的谣言,袁绍肯定不敢让刘备太得意。”

  “只要袁绍出兵牵制了刘备的兵力,明公生擒袁术的机会就更大了。”

  “这一战的关键在于,谁能生擒袁术!”

  “若明公生擒了袁术,以明公跟张太守的情谊,还怕这头功被刘备夺了去吗?”

  曹操心中的怒气渐消:“唯有如此了!”

  “可恶的大耳贼,有朝一日,也要让他受本将节制听本将号令!”

  曹操的妥协,让刘备心情大好。

  “果然不出元皓预料,曹操选择了受我节制听我号令。”刘备大笑。

  曹操有多郁闷,刘备就有多兴奋。

  田丰徐徐而谏:“使君,曹操虽然暂时答应了,但肯定还会有其他的谋算。不可大意!”

  “最近可多派些探子去冀州,查探冀州的异常动静。”

  “曹操若要使坏,最有可能的就是引袁绍入局了。”

  刘备点头:“元皓之言,我会谨记的。处理军政大事,不可骄矜自傲的道理,我亦是清楚。”

  “立即送信去郯城,将曹操听命征讨袁术一事,具言告诉显谋。”

  顿了顿。

  刘备来到地图前,看着被画了个大圈的淮南以及最显眼的寿春城,不由意气风发。

  “袁术,上回没能生擒你。”

  “这一回,我看你还能往哪里逃!”

  “卢师之仇,我可没忘记!”

  卢植的死,刘备是没能释怀的。

  而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袁术,刘备是不会饶恕的。

第232章 杀鸡儆猴,关羽主政徐州

  郯城,衙署。

  文武齐聚,各自静待。

  而暂领徐州牧的关羽,此时却在衙署后院来回踱步。

  若论统兵征战,关羽不会有半分迟疑,但要执掌一州,却让关羽有些不知所措。

首节上一节261/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