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253节

  陶谦得了曹操的书信后,暗暗松一口气。

  “曹贼忌惮刘备,将进兵时间改到了秋收之后,老夫就有了时间去布防了。”

  “可恶的曹贼!不就杀了你父亲吗?非得打着替父报仇的名义来打徐州?”

  “你父亲是个大贪官,你又杀了不少徐州士民,以曹嵩一命相抵,已经是很便宜你了。”

  “真当老夫好欺负了!”

  “兵不厌诈,老夫可不会坐以待毙。”

  陶谦决定在彭城国增兵布防,然后奇袭小沛。

  武将出身的陶谦,对于攻城略池亦有自己的一套打法。

  “传令,调骑都尉臧霸、孙观,率兵前往武原。”

  “传令,调下邳相笮融驻兵吕县。”

  “传令,中郎将曹宏率兵前往彭城。”

  “其余人,随老夫前往傅阳布防。”

  陶谦意气风发,决定要给曹操一个教训,以报昔日兵败之仇。

  ......

  邺城。

  得知董卓死、关中乱,袁绍长久压抑的野心再次迸发。

  “董卓死了,长安的小皇帝被李郭汜等人挟持,已经成不了气候了。”

  “本将决定趁此机会,除掉公孙瓒,诸位以为如何?”

  袁绍同样的意气风发。

  跟董卓打了一年,虽然双方互有胜败,但袁绍对董卓也是心有余悸的。

  若无公孙瓒合力,袁绍根本挡不住董卓的进攻。

  而如今,董卓一死,依附董卓的势力也分崩离析,剩下的西凉诸将可没有东出函谷关的斗志。

  这是袁绍整合黄河以北力量的最好时机!

  只要除掉了公孙瓒,有天子刘陔和传国玉玺在,何愁大事不成?

  郭图率先献策:“如今董卓已死,并州的马腾韩遂不服李郭汜,在并州自立。”

  “次阳公之妻,乃大儒季长公之女,季长公是伏波将军马援的从孙,若论辈份,马腾还是季长公的族孙。”

  “明公跟马腾,亦可攀为亲族兄弟。”

  “可遣一袁氏族人前往并州游说马腾,可许诺马腾为骠骑将军,马氏族人皆可封侯拜将。”

  马融跟马腾虽然都是马援之后,但这两家差得太远了。

  马腾少年时,也未曾得到马融一丝一毫的救助。

  甚至于,马腾都可能未曾见过马融。

  否则也不至于在西凉混得如此差劲。

  但凡马融肯扶持一下马腾,以马融的名声、以及族人和门人在朝中的关系,马腾再不济也不会比董卓的官职差。

  然而,这血浓一家亲,大族都喜欢攀附祖宗扯上一些关系来联合。

  马融的女儿是袁隗的妻子,袁隗是袁绍的叔父,马腾是马融族孙,这袁绍和马腾自然也就能称兄道弟了。

  郭图的提议说到了袁绍心坎上。

  能用兵不血刃的方式拿下并州,自然是最好的。

  “如此甚好!”袁绍大喜,看向高干:“元才,你是我外甥。可去并州见马腾,以晚辈身份求访。”

  袁绍这次没犯浑,没有多问意见。

  许攸、逢纪等人也没去反驳郭图的计策。

  当务之急,是除掉公孙瓒。

  在这之前,是不值得再内讧拆台的。

  毕竟现在的袁绍,还处于弱势一方。

  见郭图献策谋并州,逢纪也献了一计:“公孙瓒在涿城有大军,得先将其兵马调走,方可再用计。”

  “明公可遣人去幽州,招抚三郡乌桓部落,许诺封蹋顿为乌桓单于,封辽东属国乌桓大人峭王苏仆延为左单于,封右北平乌桓大人汗鲁王乌延为右单于。”

  “同时许诺踏顿,事成之后,明公会遣袁氏族女跟踏顿联姻。”

  “再令三郡乌桓以‘公孙瓒羞辱刘虞’为由出兵幽州,公孙瓒定然会怒而亲率兵马迎击乌桓。”

  “待其兵马离开涿城,明公则可假借觐见之名,趁机夺下涿城。”

  “同时传檄幽州,结连心向刘虞的幽州士民,问罪公孙瓒。”

  “再配合并州的马腾韩遂,公孙瓒可灭!”

  袁绍大喜:“元图之计,足可解我心中忧虑啊。”

  “公孙瓒在幽州不得人心,动辄以武力恐吓天子和公卿,如此秉性,如何能让士民心服?”

  “就依元图之言,即刻遣人游说三郡乌桓。”

第226章 马腾投袁,吕布欲连臧洪

  袁绍麾下谋士,皆是一时俊杰。

  不论是郭图还是逢纪,行计的可行性都很高。

  只要袁绍不犯傻,就能取得战略上的优势。

  高干带着袁绍的亲笔书信来到并州上党郡治所,长子城。

  自董卓死后,韩遂和马腾就驻兵在上党郡。

  虽说马腾是并州刺史,但马腾实际能掌控的只有上党郡、西河郡和上郡,北部的太原郡、定襄郡、雁门郡、云中郡、武原郡和朔方郡,不在马腾的控制内。

  马腾也不想去管太偏远之地的军政。

  原来是谁在当太守,现在就是谁在当太守。只要上党郡、西河郡和上郡还在就足够了。

  还未等马腾和韩遂在董卓的死讯中想出未来的道路,李郭汜反攻长安挟持了天子的情报又传入上党郡。

  这让马腾和韩遂难受了。

  不论是依附董卓还是归顺刘协,马腾和韩遂都能接受。

  可依附李、郭汜,两人就不能接受了。

  马腾和韩遂,好歹一个是并州刺史,一个是镇北将军,岂能屈伏于李郭汜之下?

  八月。

  太傅马日、太仆赵岐杖节镇抚关东,马日则是来到了上党。

  这马日跟马腾一样,都是马融的族孙。

  但比起马腾这个厮杀汉,马日的仕途可谓是一片敞亮。

  年轻的时候就继承了马融的学说,以才学入仕朝廷,曾任谏议大夫、光禄大夫,与议郎卢植、蔡邕、杨彪等一同在东观典校官藏的《五经》记传,并参与补续《东观汉记》。

  后又担任射声校尉,迁任太尉,被罢黜后转让太常,又迁任太尉。

  董卓入洛阳后,马日虽然再次被罢了太尉一职,但董卓死后李郭汜掌权,又令马日出任太傅、录尚书事。

  李让马日出任太傅、录尚书事是有私心的。

  虽然挟持了天子,但李也不傻。

  董卓昔日如何拉拢关中群雄的,李也就依样画葫芦。

  只要让马日说服了马腾,这关中北部就安稳了。

  马腾和韩遂在长子城接见了马日。

  对于马日这个名义上的族兄弟,马腾并没多少交情。

  因此这语气也颇为生冷:“李进封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池阳侯;郭汜进封后将军、美阳侯,樊稠进封右将军、万年侯,张济进封镇东将军、平阳侯,连贾诩都成了左冯翊。”

  “李这厮,竟然都不肯让本刺史当并州牧?”

  李颇为小气,只给了马腾一个安狄将军的将军位,韩遂则是多了个西河郡太守的身份。

  韩遂亦是脸上不悦。

  给不给西河郡太守身份,韩遂照样能执掌西河郡。

  李这是好处不想给,只想让马日来攀亲戚。

  马日一听马腾之言,心中顿时有些不愉:“马刺史何故眷念一州之地,而忘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了?”

  “莫非马刺史也想效仿关中群贼,进封州牧,自立于并州吗?”

  这次来并州,马日也是有私心的。

  卢植和王允相继而亡,如今也轮到马日来录尚书事了。

  换而言之。

  如果不考虑李和郭汜把持朝政,如今长安权力最大的官就是马日了。

  马日想引马腾韩遂之兵为外援,伺机自李之手救出天子,再现朝野清明。

  马腾开口索要并州牧一职,却令马日感到棘手。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何须索要?

  马腾一听马日的质问,这语气也颇为不爽:“以我之功劳,为何当不得并州牧?马太傅,你既然是替朝廷来安抚外将的,总不能连小小的官职都不能许诺吧?”

  小小的官职?

  并州牧这官职还小吗?

  马日顿时气闷,心中正寻思如何说服马腾这顽固的外将效力时,人报自称袁绍外甥的高干造访。

  得知高干的身份,马日顿时大惊:“高干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长子城?马刺史,何不杀了高干以明心迹?”

  马日的迂腐和狂妄,惹恼了一旁的韩遂。

  韩遂早看不惯马日这高高在上的姿态了,当即阴阳怪气地道:“高干是涿城天子封赐的征西将军、并州牧,比我和寿成的官职高一大截,不能不见啊。”

  马日怒道:“涿城的刘陔只是一伪帝乱党,如何能跟长安的天子相提并论?镇北将军难道想去依附伪帝不成?”

  韩遂笑了笑,不说话。

  马腾则是不顾马日的反对,让高干入城到府。

  待得高干到来,马腾又向高干引荐道:“高将军,这位便是新任的太傅马日,持节出使、录尚书事。”

  “不知高将军来长子城,所为何事?”

首节上一节253/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