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194节

  霍昭颤颤巍巍的,将九分真一分假的话术陈述。

  “胡说八道,灯笼飞天,你在说梦话吗?”袁术的大将张勋呵斥道。

  霍昭满脸委屈:“将军,真的是灯笼飞天啊!要不然陈副将也不会断言是敌军的传讯暗号,陈副将说:兵战凶险,即便有一丝疑虑,也应该谨慎提防,不可疏忽大意。”

  袁术阴沉着脸,看不清喜怒。

  良久,袁术这才徐徐开口:“劫营的是谁?”

  霍昭暗暗松了一口气:“听喊杀声,有东郡太守,还有济阴郡太守,其余两路,小人没怎么听清楚,但小人在逃出营的时候,听到一个自称‘曹洪’的。”

  “曹洪!”袁术豁然起身:“曹阿瞒那家伙,果然南下了!看来白绕在东郡吃大亏了,真是天助本将啊!”

  袁术哈哈大笑:“立即传本将令,留下五千人守城,其余兵马,皆随本将出征。本将要一战拿下兖州!”

  杨弘大吃一惊,连忙劝谏:“袁公不可!如今敌情尚未清楚,岂能只听这小卒片面之词?”

  “此人又不是刘祥麾下骁勇之将,又怎么可能逃出来?”

  “即便要救,遣一大将去救就足够了。”

  “请袁公三思啊!”

  这时,袁术的女婿黄猗忽然开口道:“杨长史,刘祥麾下除了陈到,还有什么骁勇之将吗?”

  “岳丈大军齐出,即便这小卒说的是假的,遇到了埋伏也能反击。”

  “可若是只遣一大将前往,正好中了曹操等人的埋伏呢?”

  “兵少了不足用,这个道理你都不明白吗?”

  杨弘急道:“万一是贼人的调虎离山之计呢?袁公大军出城,敌军就来袭城,岂不是中了敌人奸计?”

  黄猗笑得更开心了:“杨长史啊,说你不懂兵,你还非跟我犟。封丘城留了五千人,有城池之便,可以以一当十,敌军没有五万人,休想拿下封丘城!”

  “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行军打仗,谁会真的按兵法来打啊。”

  袁术挥手制止了争论:“不必多疑!黄猗,你留下跟长史守城。其余诸将,立即回营整顿兵马。”

  黄猗的语气顿时变得急切:“岳丈,能否换个人守城?”

  袁术喝道:“你是吾婿,你不守城,如何能稳定军心?更何况,有城池之便,可以以一当十,也就不怕人偷袭了。”

  黄猗的表情顿时变成了苦瓜色。

  我就不该在岳丈面前卖弄,守城哪有功劳!

  袁术不再理会黄猗。

  在这封丘城待了这么久,引蛇出洞终于成功了,此时不去匡亭将曹操等人一锅端了,更待何时?

  五万兵马趁着清晨的凉风,如豺狼出笼一般,欢快而奔。

  对于袁术军而言,出征就意味着可以劫掠了!

  袁术大军一出,早有斥候将情报传到关羽耳中。

  “五万大军出城急行军,袁术这是准备将我等全留在匡亭了啊!”关羽不由捋髯而笑:“将刘祥带上来!”

  蓬头垢面的刘祥,战战兢兢的来到关羽面前,那一瞬间切换的谄媚眼神,让关羽心生厌恶。

  但想到还要用刘祥诱敌,关羽强忍杀了刘祥的冲动,凝声道:“刘祥,本将给你一个任务,倘若你能完成。不仅可以免死,本将还能在大哥面前保荐你。”

  刘祥大喜,这能活命可比什么都强:“将军请说,小人一定会尽心尽力的!”

  关羽暗暗冷笑:“本将要在匡亭东面三十里的山谷埋伏袁术,需要你留在匡亭大营抵挡袁术三日,你能否办到?”

  刘祥两眼直转,试探的问道:“将军,袁、袁术真的会来?”

  关羽冷哼道:“袁术小儿,起兵五万来打匡亭,你怕了吗?”

  刘祥心中一喜,表面却是如赌咒发誓般:“能替将军效命,岂会惧怕?只是五万大军,小人恐怕守不了三日。”

  关羽佯怒道:“三日都守不住,那本将要你何用?”

  刘祥吓得连忙跪下:“将军饶命!守得住!守得住!”

  关羽冷喝:“本将能擒你一次,就能擒你两次!守住三日,你便无罪;守不住,军法不容!”

  “守住三日后,你就撤军将袁术的兵马引到山谷,待击杀了袁术,记你头功!”

  在关羽的恩威下,刘祥不敢再迟疑,满口答应。

  但在内心,刘祥却是冷笑不已:“真当我刘祥是白痴了!还三日?我就一万兵马,如何守得住三日?”

  “若是袁公来了,我直接投降,然后跟袁公献策,假装守三日,再将袁公兵马引到山谷中。”

  “待你伏兵杀出,我就跟袁公前后夹击,哼哼,我刘祥照样是头功!”

  这时。

  陈到出列道:“关将军,末将愿跟刘将军一起守住匡亭大营。”

  还未等关羽答应,刘祥连忙道:“万万不可!关将军,若我等全在匡亭大营,袁术一来没准我们又反投袁术了。”

  “还是让陈副将跟着关将军,以表示我等再无反叛之意。”

  陈到看向刘祥的眼神,多了一丝嘲讽。

  而一旁的张飞,已经快要憋不住了。

  这刘祥,还真会挑理由!

  但关羽也没准备多说,给了刘祥军令后,就统兵撤出了匡亭大营,故意往东走了一阵,然后又趁夜绕南而行,再折向封丘城。

  刘祥的匡亭大营失而复得,这心中填满了怨恨之意。

  “关羽贼子,此仇不报,我刘祥誓不为人!”

  “哼!”

  在探得关羽往东走后,刘祥立即派遣亲信去袁术必经之路送信。

  行到中途的袁术,得知奇袭匡亭的不是什么曹操、刘岱,而是陈国的关羽,大吃一惊:“关羽怎么会在匡亭?”

第183章 刘备亲至,假途兵指刘岱

  泰山郡,奉高城。

  泰山郡太守应劭,跟弟弟应在城门口静候。

  三天前,应劭得到传讯,刘备要借道泰山郡前往陈留郡。

  算算距离,刘备的兵马距离奉高城不远了。

  自刘备向泰山郡借兵救孔融起,双方就已经有了合作。

  在这之后,不论是泰山郡向青州提供粮草,还是青州助泰山郡退刘岱兵马,刘备跟应劭都有不少的互助。

  但刘备跟应劭,依旧还是只闻其名,未见其面。

  “今年青州的收成不错,想必刘青州也能松一口气了。”应语气之中有钦佩之意:“没想到刘青州竟然真的用最艰难的方式稳定了青州。”

  “至今每每想来,愚弟都觉得不可思议。”

  “若有一次犯错,刘青州的努力都会功亏一篑。”

  “所幸啊,终于到了秋收的时候!”

  “有了今年的粮食,刘青州就不用如履薄冰了。”

  “论方今英雄人物,刘青州必有一席之地。”

  应劭听着应对刘备的钦佩和夸赞,不由笑道:“季瑜如此钦慕刘青州,不如我给你五百兵马,你跟着刘青州去陈留如何?”

  应摇头:“还是不去了。刘青州这次出兵,很明显是想要打出青州的威名、给袁术这个背盟者一个教训。”

  “倘若愚弟也驱兵跟随,难免会让人小觑了青州。”

  应劭笑道:“这倒也是。青州这一年一直受困于钱粮不足、兵威不显。”

  “袁术便是欺负刘青州不敢出兵,才会肆无忌惮的背弃盟约。”

  “虽然刘青州公然表示不会跟卢尚书为伍,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只是刘青州迫于无奈,不得不如此。”

  “否则野心之辈就会诬蔑刘青州跟董卓同流合污。”

  “而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袁术背盟。若不能将袁术打疼了、打怕了,刘青州又岂会甘心?”

  毗邻青州,应劭是看着刘备一步步崛起的。

  对于这个以前没有被举孝廉、没有被举茂才、也没有被公府辟除过的汉室后裔,应劭一开始只觉得刘备有一股任侠之气,但并不认为刘备能真的立足青州!

  倒不是应劭小觑刘备,而是青州的困难太严峻了,应劭将心比心,自认为处于刘备的位置上也难以立足青州。

  但偏偏,刘备在青州立足了。

  秋收一过,困扰青州的粮食危机暂时解除。

  只要再败一次袁术,青州将真正的崛起!

  “来了!”

  应眼尖,看到了前方的旌旗。

  旌旗随风而舞,青州锐士军容齐整,除了马蹄声和人步声,几乎没有听到喧哗的战马嘶鸣和兵卒私语。

  “好齐整的军容!”应劭不由称叹:“听说刘青州自济北相麾下借调了名为于禁的都伯,用于练兵,不知是否是这一支兵马。”

  应笑道:“定然是这一支了,青州目前应该还养不起第二支精兵。话说回来,这于禁还是泰山郡钜平县人!”

  随着旌旗的接近,应劭和应的视线也更清晰了。

  只见帅旗下一将,白马襦铠,腰悬双剑,正是自临淄城而来的青州牧刘备!

  而在刘备左侧,白马儒衫,羽扇纶巾,则是青州别驾兼行军军师郑平。

  在两骑身后,则跟着两名少年。

  都生得强壮高大,一个腰佩长剑,一个扛着长刀。

  正是随军的诸葛亮和关平。

  再往后,则是军司马满宠、亲卫统领管亥以及偏将崔洪、樊胜、卫高等二十余人。

  青州的大将几乎都在关羽麾下,于禁又要留在临淄城练兵,刘备这次带的青州锐士两千人几乎都是从青州锐士营中挑选出来的精兵悍将。

  “久仰应太守大名!今日刘备借道贵地,叨扰了!”刘备见城门口应跟一个气度不凡的儒袍士人静候,已然猜到了身份,策马向前。

  应劭亦是策马向前,拱手回礼道:“久闻刘青州仁德之名,今日有幸一见,是应某幸事啊!”

  寒暄一阵。

  郑平等人亦是纷纷向前见礼。

  刘备让青州锐士继续向东平国的方向行军,然后跟郑平、诸葛亮、关平和管亥以及十余亲卫一起入城。

  如此便不会耽误行军。

  应劭也知刘备不会在奉高城逗留,因此这宴席也效仿的是青州标准,只准备了白水吃食,并未准备酒水。

  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面,但应劭和刘备都是擅长谈论的,倒也不会冷场。

首节上一节194/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