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121节

  “有一策,或许能让叔父多一些胜机,但我也没有绝对的把握。”

  刘备顿时一喜:“这世间又岂会有绝对能成功的计策,哪怕只有一成的机会,我等也应当一试!”

  “还请显谋详言!”

  郑平点头:“方今天下,除使君和叔父外,真正还有讨董心思的,唯有四人。”

  “南阳袁术,豫州孙坚,徐州陶谦,以及驻兵东武阳的奋武将军曹操!”

  “袁术想取董卓而代之,孙坚想讨董博取功名,陶谦因为上次未能会盟而遗憾,曹操想效仿霍光匡扶幼主。”

  “使君可去信陶谦,借三千丹阳精兵,交给叔父统率。有五千步骑在,以叔父的用兵之能,也能添一分胜算。”

  “曹操自荥阳一战后,一直在东武阳招兵买马,等待时机。此人跟陈留太守张邈亦是至交好友,麾下也有悍将跟随,若知叔父西征,或可引为助力。”

  “但曹操跟袁绍自幼友善,这次我们去助韩馥,也等同于是在跟曹操作对。”

  “想要让其率兵跟随叔父,亦不容易。”

  “孙坚骁勇善战,袁术又图谋董卓许久,此二人有强烈的讨董之心,但袁术跟袁绍积怨已久,袁绍不会坐视袁术讨董成功。”

  “之前青州的探子曾探得会稽人周喁被袁绍以盟主身份表奏为豫州刺史,但目前动向不明。此人麾下有两千兵马,若孙坚远征在外,周喁或许会奉袁绍之令出兵豫州。”

  “袁术和孙坚的根基大部分都在豫州,因此袁术和孙坚是不会容忍周喁出兵豫州的,可若是孙坚撤兵回豫州,叔父就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使君可遣使者去南阳见袁术,将袁绍或许会让周喁出兵豫州的意图告知袁术,约定青、徐、豫三州可以缔结同盟,共讨董卓!若有外人染指三州任何一州,其余两州皆要出兵将其击杀!”

  “周喁敢踏进豫州一步,那豫州就是他的葬身之地!”

  刘备越听越心惊:“这天下局势,已经复杂到了这种程度了吗?袁绍自己不想讨伐董卓,也不允许别人讨伐董卓吗?”

  “幸亏这次及时撞破了袁绍的阴谋,否则让其当了冀州牧,卢师讨董之事就变得危险了。”

  “袁绍能表奏豫州刺史去袭扰豫州,就能表奏青州刺史侵扰青州。”

  “到时候孙坚和卢师都不得不自洛阳撤兵,四世三公之后,器量怎么会如此的狭隘!”

  刘备长叹!

  董卓挟持天子百官在长安,关东群雄却在彼此算计,这匡扶天下的大业比预想中更艰难啊。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刘备的眼神恢复了坚定:“我这就给徐州和南阳去信,务必让卢师这次讨董能多几分的胜机。”

  向陶谦借兵以及跟袁术结盟一事,刘备未同郑平之外第三个人商议,同样也没告知卢植。

  而在刘备将粮草兵马准备妥当、即将出发去邺城时,关羽的信使也快马加鞭的抵达了。

  “十万石粮草!”刘备瞳孔猛地一缩,随即喜道:“韩馥倒是舍得下本钱啊!有这十万石粮草在,卢师西征的粮草都不用再筹措了!”

  “显谋,看来我们得尽快赶去邺城了,不然这十万石的粮草落入袁绍手中,可没地儿再筹措啊。”

  刘备心情很高兴。

  青州诸事,让刘备一直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生怕出现什么意外导致功亏一篑。

  如今得了好消息,刘备自然是心中欣喜。

  卢植亦是连连点头。

  有这十万石粮草,足够两千骑兵一年度用了。

  这次去邺城的都是骑兵,沿途也没有城池关卡阻碍,不几日就抵达了邺城外。

  而刘备抵达邺城的期间,逢纪也返回来见袁绍。

  去的时候信誓旦旦,回来的时候怒气满胸。

  见逢纪如此模样,袁绍不由惊呼询问:“元图,莫非那刘备有意帮韩馥?”

  若是刘备要帮韩馥,袁绍还真有些棘手。

  逢纪摇了摇头、尽量让真话中参杂一些不太重要的假话:“如我预料的一样,刘备并非想帮韩馥,关羽在邺城外五十里扎营,目的只是想索要好处。”

  袁绍顿时松了一口气:“既然刘备只是想来牟利,那一切都好谈了。青州缺钱粮,刘备定然是想趁机捞一笔。”

  “能用钱粮解决的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袁绍自问有信心满足刘备的胃口。

  毕竟罢黜了韩馥,袁绍就是冀州牧了,以冀州民富还缺刘备那点儿钱粮吗?

  “可是”逢纪顿了顿,语气也变得急促:“韩馥那无胆鼠辈,给关羽送了十万石粮草!如今正运往关羽的营寨。”

  “多少?十万石?韩馥这么舍得?”袁绍也吃了一惊,仿佛第一天认识韩馥似的。

  倘若韩馥真有这么大的魄力,这冀州诸郡国的士民又岂会想着要追随袁绍?

  逢纪点头:“对!就是十万石!那关羽现在就等着明公出价呢。”

  等着我出价?

  我哪有钱粮出价!

  袁绍还等着罢黜了韩馥之后,接收韩馥在邺城的钱粮呢。

  “若我不出价,那刘备就要帮韩馥吗?”袁绍的语气有些不愉:“刘备真敢忘恩负义?为了区区十万石粮草,就不要冀州其他郡国的粮草了?”

  “这”逢纪咬了咬牙:“我亦这样质问关羽,但关羽说他做不了主,有什么事等刘备来了再谈。”

  逢纪有些气馁。

  去的时候夸下海口,还说什么让关羽来迎接袁绍,结果现在还得让袁绍等待刘备的到来。

  袁绍显然也有些失望,扭头看向许攸:“子远,若这刘备真的助韩馥,又该当如何?”

  看着袁绍又在询问许攸的计策,逢纪不由暗恨许攸。

  每次都这样!

  许攸这家伙,回回都在这种时候给明公出谋画策。

  若无我先策谋,哪有许攸你献策的机会?

  逢纪没去想自己的计策为什么会失败,只怨恨是许攸在关键的时候抢了机会。

  若袁绍问他逢纪,也是能问出应对之策的。

  许攸扫了一眼逢纪,暗暗冷笑,但表面却是笑容如风:“本初,刘备既然要谈,那就没准备真的助韩馥。”

  “算算时间,孟德也差不多快到邺城了,到了邺城跟众人汇合,再见机行事吧。”

  许攸只给了袁绍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其实自逢纪献策的时候,许攸就已经预料到了这次的失败。

  之所以还要跟来,是许攸想见识下刘备以及刘备身边的智谋之士。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若是连对手是什么样的性格都不了解,又如何能先人一步呢?

  “若无我许子远,本初如何能得冀州啊?”许攸捋了捋髯,暗暗褒奖了自己一句。

  袁绍见许攸也没说出个有效的办法,内心不由滋生了一股无名火,对趁火打劫的刘备颇为不满。

  “待得了冀州,一定要表奏臧洪去当青州刺史!”袁绍恶狠狠地道。

  上回因为刘备传檄,导致表奏臧洪当青州刺史的事不了了之。

  这次夺冀州的计划被刘备从中作梗,让袁绍对刘备颇为恼怒。

  更何况,这青州毗邻冀州。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早晚都得将刘备驱逐出青州!

  几日后。

  邺城城下。

  袁绍在东北面立旗扎营,各郡国的太守、国相纷纷入驻袁绍营寨。

  刘备则是跟关羽汇合后,将营寨推进四十里,在邺城东南面立旗扎寨。

  而在南面,曹操也邀约张邈、袁叙和袁遗率轻骑来到了邺城下。

  看着城外的营寨,城楼上的韩馥惊恐不已:“该死!张邈、袁遗和袁叙怎么也来凑热闹!就不怕刘岱将你们的老窝给踹了吗?”

第125章 初见袁绍,刘备欲挖颜良

  如今介入韩馥和袁绍争斗的各方势力,除了刘虞还未抵达,几乎都已经抵达邺城下了。

  沮授扫了一眼城下的营寨,又看向抖如筛糠的韩馥,不由暗暗叹气。

  但身为驾的职责,沮授明知韩馥废物依旧得直言进谏:“使君,袁绍虽然势大,但有青州刘刺史在,他也不敢妄动刀兵。”

  “可在城内设宴,邀袁绍、刘备、张邈等人赴宴!”

  韩馥眼中闪过杀意:“摆鸿门宴吗?”

  沮授顿时无语。

  刚才还惧怕不已,现在又心生杀意。

  还鸿门宴?

  敢鸿门宴,刘备能第一个拔刀相向!

  “使君,袁绍是问罪而来,此时若杀袁绍河北士人皆会胆寒,谁敢再助使君?”

  “设宴是辩罪,是以理驳斥袁绍。”

  “也是在向众人表达一个态度:即便袁绍无礼,使君也有容人器量。”

  “只要使君身子立得正,就不怕影子歪。”

  沮授苦口婆心的劝谏进言,让韩馥收敛了杀意。

  虽然不情愿,但韩馥此刻也没有比沮授更好的办法,便遣人往城下各营寨递送请帖。

  “显谋,韩馥设宴邀请我等,倒也有些魄力。”刘备见请帖、轻赞一声。

  刘备来助韩馥,唯一担心的就是韩馥直接投了。

  郑平摇扇轻笑:“此必为冀州驾之策,设宴辩罪,全凭各家本事。韩馥虽然有沮驾为辅,但对沮驾之计时常漠视。也就如今火烧眉毛了,才肯信沮授,否则哪有今日的局面在!”

  刘备不由感慨:“韩馥能聚人却不能用人,是贤士之哀啊。若沮公能入我青州,我必扫榻相迎!”

  郑平见刘备爱才之心又来了,羽扇微微一指:“使君若想跟沮驾促膝长谈,也不是不可能。”

  “待时机到了,我略施小计就可以让使君得偿所愿。”

  刘备大喜:“显谋知我心啊!”

  关羽出言道:“大哥要赴宴,愚弟恳请带刀护卫!”

  如今张飞不在,关羽当仁不让的自请护卫。

  毕竟这城中之事,谁也道不明白是否真的就没有一丁点危险。

  关羽亦担心袁绍等人麾下有猛士护卫,让刘备吃了亏。

首节上一节121/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