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一个碗 第312节

“子廉如何了?”沉默良久,曹操开口道。

绵竹的陷落,他并不意外,只是,曹洪虽然让他不喜,可是,这毕竟是自己的族弟,曹操也无法漠视他的性命。

荀苦笑道:“曹洪将军得知城内被打开的消息之后,本有机会逃跑,可是,绵竹乃是成都门户,他便领军,想要夺回城门,只是…哎!”

说到最后,曹洪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曹操已经明白了结果。

曹操苦笑道:“子廉虽然有些瑕疵,对孤却是忠心耿耿,孤痛失一臂啊!”

荀点点头,他自然理解曹操的痛苦,平时,曹操见到贪财的曹洪,恨不得一巴掌呼死他,只是,每到危难之时,曹洪总是对曹操忠心耿耿,甚至不惜性命,让曹操又爱又恨!

过了许久,曹操开口道:“既然绵竹已破,成都也不能久留了,今夜咱们将城内的世家大族劫掠一番,带走钱财和青壮,前往南中,与文则汇合。”

荀并未回应,而是呆呆的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文若?”曹操试探着喊了一声。

荀这才回过神来,拱手道:“丞相,吾荀乃是汉人,大汉十三州便是吾的根,即便是死,吾也不会离开。”

曹操闻言,呆住了,他没有想到荀从不打算离开大汉的土地!

对于自己未来的打算,他从未隐瞒过荀,荀也没有反对过,只是,事到临头,他却没想到,荀根本没有打算离开。

“文若,咱们只是暂时离开,将来,等孤实力壮大,还可以杀回来的。”曹操劝说道,同时,也算是自我安慰。

荀却是果断的摇摇头,拱手道:“丞相,走了便不要回来了,否则,不仅会让丞相的努力白费,同时也将给大汉百姓带来灾难。”

“这…”曹操愣住了,原来,这才是荀的真实想法,不过也对,荀乃是忠于大汉之人,自然不愿意汉地百姓遭难。

曹操谈了一口气,上前一步握住荀的手,开口道:“文若既然有此选择,孤也不好勉强,既然如此,山高水长,咱们后会有期!”

荀也有些伤感,他与曹操自幼为友,长大之后,天下形势变换,荀看中曹操的才能,想要依靠曹操,中兴大汉,如今看来,最终还是失败了!

是夜

曹操的家族武将曹仁、曹纯等人便分别带兵在成都城内不断的劫掠一个又一个世家大族。

他们所过之处,无论是粮食、金银细软,还是青壮年人口,全部通通带走,但有反抗,格杀勿论!

不过,曹操并没有对普通百姓下手,他可还惦记着,将来若是实力足够,还要打回来的!

这一夜

成都血流成河,无数世家大族被曹军清洗!

翌日

天一亮,曹操便率领大军,押送着从成都劫来的粮草财务和青壮年男女,缓缓向南中而去!

曹操所带兵马并不多,仅仅三万人,其余不愿跟他离开的益州士兵,曹操并没有为难他们。

士兵与普通青壮不同,他们是有武器的,若是逼急了他们,这些家伙有可能狗急跳墙,若是爆发冲突,曹操凭借三万大军,则未必能轻易镇压他们!

因此,曹操只是带着三万愿意跟自己离开的精兵离开!

于禁外面南中还有一万兵马,加上夏侯渊所率领的两万兵马,足够曹操在印度阿三国打下一片基业了!

曹操回头看了看雄壮的成都城,叹了一口气,轻轻道:“别了!大汉!”

荀和大汉宣统皇帝刘和,带着一些不愿意离开故土的臣子,站在成都城墙之上,静静的看着曹操等人离去。

曹操此去,将会离开汉土,宣统皇帝刘和对其已经无用,曹操自然不会带着他,不过,也并未加害。

“荀大人,曹操离开了,咱们又该何去何从?”刘和问道。

他这个皇帝,本来就是曹操所立,如今,曹操离开了,他倒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荀苦笑摇头道:“陛下,事到如今,咱们还能如何?待明军抵达,陛下便向杨凌投降吧,至于未来如何?呵呵…”

刘和闻言,沉默下来,片刻之后,一言不发的转身下了城墙。

第516 章 定蜀中

曹操率军离开成都的消息,在第二日便传到了杨凌耳中。

杨凌也不再耽搁,率领大军向成都而去!

绵竹距离成都不远,很快,成都便出现在了杨凌眼中!

此时,汉宣统皇帝刘和正带着一群不愿离开汉土的人,站在城门口,像是等待什么人一般。

见到明军到来,刘和等人立刻神情一振。

很快,杨凌便领着一群大将,在御林军的护卫下,抵达了城门楼。

“罪人刘和,拜见陛下!”刘和当先行礼,直接跪了下去!

身后众人也都纷纷下跪行礼,不过,荀并没有在这里。

杨凌微微一笑,跳下战马,不过,并未搀扶起刘和,而是开口道:“汝为大汉皇帝,为何行此大礼?”

刘和苦笑着摇头道:“臣虽是汉室宗亲,却从未想过,当什么大汉皇帝,然而,先帝被刘备所害,曹操看准了机会,将臣扶立为帝,本就不是臣之所愿。”

杨凌点点头,心道,这刘和倒是跟他父亲刘虞一般,有些自知之明。

“汝身为汉室宗亲,高祖嫡系,难道不想中兴大汉?要知道,刘备这个不知道真假的宗亲,可是一心中兴大汉啊!”杨凌笑眯眯的问道。

刘和摇摇头,苦笑道:“陛下,神器有更易,当年,暴秦无道,高祖斩白蛇起义,民心所至,这才有了四百年汉室江山!”

说到这里,刘和语气一转,继续道:“然而,自桓灵二帝以来,宠信宦官,百姓流离,民不聊生,致使黄巾之乱爆发,朝廷无力平乱,只能将希望寄托于世家大族之手,各地世家纷纷招募私兵,镇压黄巾乱贼,导致地方实力大增!

皇权衰落,灵帝刘宏又听信谗言,行废史立牧之制,导致各地州牧、太守实力大增,朝廷对地方控制力更加薄弱,又经董卓、李郭汜乱政,大汉更加衰弱,诸侯割据,互相征战,百姓更加困苦,人口锐减。

陛下应天命而生,消灭各路诸侯而统一天下,建立大明,乃是顺天应民之举,臣刘和,又岂敢有任何非分之想?

至于刘备,枭雄也,打着汉室宗亲之名,在各地流窜,实乃野心勃勃之辈,吾岂能与之为伍?”

刘和一口气说完,便深深的拜倒!

杨凌满意的点点,笑道:“倒是没想到,汝竟有此见识,也罢,无论如何,朕也曾经是大汉之臣,刘和听封!”

“罪臣在!”刘和一愣,没想到,杨凌居然直接就要封赏自己,连忙拜倒在地!

杨凌看了他一眼,笑道:“封刘和为延恩伯,今后便负责祭祀大汉历代先帝。”

刘和一愣,连忙拜道:“臣刘和,叩谢陛下天恩。”

杨凌点点头,随即,明军进入成都城,彻底接手了成都的防御,杨凌这才进入成都。

刘和的皇宫内!

原本属于刘和的龙椅上,杨凌打量着这所谓的皇宫,直撇嘴!

太小家子气了,估计是就是找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府邸,改造一番,便成了皇宫!

“拜见陛下!”蜀中一干官员皆跪伏在地!

杨凌点点头,笑道:“诸位自我介绍一番吧!”

其实,杨凌早就从系统得知了他们的身份,不过,必要的询问还是需要的!

于是,下方的官员们纷纷开始自我介绍起来,这些人都是一些不入流、三流最多只是二流人才,杨凌并不是很感兴趣!

只是,待众人介绍完,杨凌却是发现,少了一人!

“张永年何在?”杨凌开口问道。

这家伙虽然是个二五仔,但是,才华还是有的,妥妥的二流顶尖人才,杨凌原本还打算看看,若是合适,便让他先暂时担任益州刺史,只是,看来看去,也没有发现这家伙!

黄权出列道:“启禀陛下,张松已经跟着曹操离开了成都。”

“什么?张松居然会跟着曹操离开?”杨凌惊讶道。

他确实很惊讶,后世的张松,一开始是想将巴蜀地形图献给曹操的!

结果,曹操这厮嫌弃张松的相貌丑陋,并不重视,张松这才改变主意。

最后,兜兜转转,投靠了刘备,替他谋取了益州!

张松怎么可能跟着曹操离开?

其实,杨凌不知道的是,张松也正是因为自己外貌丑陋,在中原很难得到重视,加上明军谋士众人,他知道,自己即便是留在成都,加入大明,也很难得到重用!

加上曹操对他的态度有所改变,而曹操的重要治政人才荀没有前往,曹操麾下正好缺乏内政人才,张松才会跟着曹操前往南中。

杨凌叹了一口气,看向黄权道:“朕早就听说,益州黄公衡有大才,如今,益州新附,民心不稳,朕有意着公衡出任益州刺史,不知公衡意下如何?”

黄权一愣,随即就是狂喜,自己不过是刚刚投靠大明,便得此重用!

他连忙拜道:“臣黄权,谢陛下隆恩!”

杨凌满意的点点头,对于黄权,他还是非常满意的,黄权能文能武,历史上还曾经统率过益州的水军作战。

虽然只是二流人才,不过,出任益州刺史也算是勉强足够。

并且,更难得的是,黄权乃是忠义之人,历史上,坚决反对刘备入蜀的,就有黄权!

甚至因此得罪刘彰,被下大狱,刘备得知情况之后,并没有怪罪黄权,反而重用他,最后,黄权便忠心耿耿的替刘备效力!

随后,杨凌又对益州文武进行了一波任用,不过,官职都不算很高。

益州兵权则由李严掌握,随后,杨凌这才开口道:“诸位爱卿,严颜老将军乃是一员良将,如今正在江州抵挡我大明,不知诸位可有办法,劝其归顺?”

黄权笑道:“陛下,曹操已经放弃益州,严颜将军只是尚未得知罢了,臣愿修书一封,劝其来降,必然成功。”

“好!那就有劳公衡了,告诉严颜将军,若是他肯归顺大明,朕便封其为忠武将军,今后可在汉升麾下听用!”

忠武将军,这可是四品武官,这在益州诸将之中,已经是独一份了!

整个益州,杨凌最看重的武将也只有严颜和张任,不过,张任已经死了,杨凌也无法强求!

第517章 刘备又要被群殴了

果然,在收到黄权的书信之后,严颜并未抵抗,就此投降了大明!

毕竟,当时的江州已经处于徐晃和李严的包围之下,严颜麾下也只有区区两万大军,在明军十万大军的围攻之下,迟早被破。

既然曹操已经主动放弃,严颜也不可能为他去死!

毕竟,曹操对严颜并没有什么知遇之恩!

益州平定,只剩下南中地区的南蛮,杨凌并没有急着进攻,而是让李严在益州稳定之后,逐步蚕食南蛮!

毕竟,如今的南蛮,实力并不算强,在与曹操的战争之中,南蛮已经损失惨重,最精锐的兽兵和藤甲兵都没了,有李严在益州,杨凌相信,南蛮很快便会被平定!

另一边

曹操抵达南中之后,极力邀请南蛮王孟获与他一同前往印度阿三国。

孟获知道,实力大损的南蛮,绝不会是明军的对手,因此,带着自己的夫人和心腹,跟着曹操一起,离开了南中,向传说中的印度阿三国而去!

当然,并不是所有南蛮都离开了,孟获的大哥孟节、部将忙牙长、董荼那等人便留了下来!

他们并不想离开自己的故土,打不赢明军,大不了投降呗?

反正,先前他们都算是曹操的手下了,加入大明又何妨?

曹操没有强求,带着愿意跟随他的南蛮兵一起,浩浩荡荡的沿着夏侯渊开辟出来的道路,向阿三国而去!

曹操此行,人数众多,不仅有五万精兵,加上两万南蛮兵,还有十多万青壮年,推着大量的粮草辎重,金银财物,因此,行进速度非常缓慢。

首节上一节312/407下一节尾节目录